登錄???|???注冊
《冷廬雜識》為“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的一種,清陸以湉(1801——1865)撰,共八卷,是作者根據自己讀書所得及平昔見聞隨筆漫錄而成。記載了清代以及清以前文人學者的學行、經歷和交游情況;對歷代史實和人物,《冷廬雜識》中也有評述,其中論述兵法的條目較多;也記及作者對經史著作、詩詞典故、金石碑文、文字書畫、地理沿革、醫理藥方等的研究和考據成果;另外書中還收錄了一些詩詞聯帖、印文、硯銘、箴言、記述了三吳地區的山水名勝,均可資后人參考。
(清)陸以湉撰 冬青校點 ·集部 ·20.7萬字
《涌幢小品》,明朝朱國禎撰,王根林校點。此書三十二卷,內容豐富而翔實可靠。舉凡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諸領域,都廣為涉及,蔚為大觀。有些內容可補正史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價值。本書以天啟二年刻本為底本加以校點。
(明)朱國禎撰 王根林校點 ·集部 ·41.2萬字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傳習錄》是后世《傳習錄》的母本,因未經后人妄改,擁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珍藏價值,被已故哲學家陳榮捷先生稱為“最完備而可靠”的版本,是陽明心學的首選讀本。《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了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
(明)王陽明 ·經部 ·21.6萬字
國學備覽8(墨子·荀子·孫子兵法·呂氏春秋·尹文子·新書·揚子法言·鬼谷子·顏氏家訓):《墨子》戰國·墨翟編著,武振玉(吉林大學)審定。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著作。《荀子》戰國·荀況編著,鄧球柏(長沙學院)審定。先秦儒家學說集大成之著作。《孫子兵法》春秋·孫武編著,李零(北京大學)審定。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述。《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編著,李昌集(徐州師范學院)審定。綜合百家學說,建構一統理論。雜家學說代表作。《尹文子》戰國·尹文編著,白奚(首都師范大學)審定。“宋尹”學派始祖,先秦論法術和形名的專著。《新書》漢·賈誼編著,劉剛(鞍山師范學院)審定。漢代杰出的政論文集,魯迅譽為“西漢鴻文”。《揚子法言》漢·楊雄編著,劉寧(北京師范大學)審定。首部儒學批判專著。《鬼谷子》戰國·鬼谷子編著,武天富(第二炮兵指揮學院)審定。縱橫家始祖,兵家法寶。《顏氏家訓》北齊·顏之推編著,李偉國(上海人民出版社)審定。古今家訓,以此為祖。
尹小林 趙敏俐主編 ·古籍整理 ·44.5萬字
《校讎廣義》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強調研究成果的思想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造性的統一。全書共四編,分別為版本編、校勘編、目錄編、典藏編。校勘編主要介紹校勘學的界義與功用、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校勘的資料、從事校勘所應具備的知識、校勘的方法、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等內容。版本編主要介紹版本學的名稱與功能,文獻載體,紙書的裝式,雕印本的品類,雕印本的鑒定,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版本的變異與傳承等內容。目錄編主要介紹目錄與目錄學、目錄的結構及其功用、目錄的著錄事項、目錄的分類沿革、綜合目錄、學科目錄、特種目錄、目錄的編制等。典藏編主要介紹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典藏單位、圖書收集、書籍亡佚、圖書保管、圖書流通。《校讎廣義》是代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內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從出版至今,一直享有較高的榮譽和地位。該書被譽為“校讎學重建的奠基之作”,曾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一等獎。此次修訂本,作者在原版基礎上糾正文字訛誤,吸收新觀點與新材料,調整部分章節,內容更加完善。
程千帆 徐有富 ·古籍整理 ·21.6萬字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江西萍鄉人。晚清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有《純常子枝語》40卷。文廷式以學人而為詩人、詞人,現存詩近600首,詞150余首。中華書局1993年版汪叔子編《文廷式集·詩錄》所收計334題589首,現據此為底本選注文廷式詩127題239首。
曾文斌選注 ·集部 ·35.8萬字
陸隴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龍其,因避諱改名隴其,譜名世穮,字稼書,浙江平湖人,學者稱其為當湖先生,清代理學家。
(清)陸隴其著 張猛 張天杰選編/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1.1萬字
《劉子》,又名《劉子新論》,一般認為是南北朝時北齊劉晝所著。全書共十卷五十五篇,綜論修身治國之要,以儒道互補的思想傾向融合法、名、兵、農等各派學說精神,以探求養性修身、強國富民之旨。全書體系完備,內涵豐富,具有深刻的思想價值,其崇學、惜時、薦賢等思想,多為后世借鑒引用。《劉子》廣泛征引《左傳》《論語》《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說苑》《漢書》等文獻,對研究六朝以前的文獻典籍,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林琳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0.1萬字
葛洪所撰《神仙傳》是一部志怪小說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經典《抱樸子?內篇》的案例輔教之作,以具體人物事跡闡釋他的“神仙實有”“仙學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節大多復雜、奇特,想象豐富,記敘生動,體現了魏晉時期的神仙觀念及魏晉文士風氣。其中不少人物常為后世養生文獻所引用,一些成語和文化典故,如“滄海桑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眾耳熟能詳,已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謝青云譯注 ·古籍整理 ·26.6萬字
《散木居奏稿》凡二十五卷,共收折片等三百余件,分為司業集、籌筆集、斂鋒集、紆轡集、雷池集、壺盧集、勉力集、歲寒集、讓賢集、彌節集、微管集、造塔集、西征集、熱歇集、棄肋集等,主要包括保舉將才、人事丁憂、員缺補差、軍功加賞、官兵屯田、練兵、畜牧、工程、糧餉、邊防、防務用款等內容,涉及科布多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以及宗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真實地記錄其在任期間,在抵御外侮、關心民生、開發邊疆、推行教育、改善民族關系等方面所做的貢獻,再現了清王朝與地方官吏對科布多的治理情況。
(清)瑞洵 ·古籍整理 ·46.3萬字
本書選錄從《尚書》到《呂氏春秋》等十七部著作中二百二十余篇作品,選錄原則兼顧文學性、可讀性和代表性,對每部著作列出簡要解題,對每篇文章加以注釋和句意串講,為大眾閱讀先秦散文提供了一個較為方便的選本。本書注釋由董洪利、張量、方麟、李峻岫四人承擔,包括全文文意概述、難字難句解析、生僻字注音、重要異文等,力求言簡意賅,為讀者掃清閱讀障礙提供便利。
董洪利 張量 方麟 李峻岫 選注 ·古籍善本 ·42.3萬字
《重讀經典》之“莊子:平民的生活心態”,是對國學經典《莊子》的真切解讀。對莊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不可錯過。作者從一位普通百姓的視角,重新注析解讀了《莊子》,旨在弘揚傳統文化,激發讀者的思考,使經典的內容可以更深入人心。作者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編撰體例包括原文、注析、人物簡介、譯文、歷代論引和札記等,旨在方便讀者閱讀,達到聯系現實、學以致用、提高修養的目的。
(戰國)莊周原著 劉強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29.8萬字
《五燈會元》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部偉大的禪宗經典巨著,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由《景德傳燈錄》《天圣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等五部禪宗燈錄改編而成。保留了“五燈”諸書的精華,修改潤色了適于實修的公案典故,是中國禪宗史料最為齊全的古代文獻。本書在參考之前舊版本并糾正其錯訛基礎上,對《五燈會元》進行了重新點校、注釋并解讀。注釋詳盡,解決了閱讀難題。“概要”為點睛之筆,對禪師的生平與思想進行整體解讀,或簡單概述,或補充史料,或研究重點難點,或分析禪宗典故與公案的含義,使我們對每一位禪師的行跡以及教化都有深刻的理解。“概要”后寫上參考文獻,使讀者可以繼續深入研究。
(宋)釋普濟編撰 曾琦云校注 ·古籍整理 ·22.3萬字
《履園叢話(全二冊)》中所記多為作者親身經歷,即使得諸傳聞,也必指出來源,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履園叢話只有道光十八年述德堂一種刊本,這次整理,除標點分段以外,對一些版刻錯字也做了改正。在整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文字可疑,或者是版刻錯訛,或許是作者的疏忽。對此,我們盡可能查對有關資料予以改正,個別無從稽考的,只好一仍其舊。
(清)錢泳撰 孟裴校點 ·集部 ·30.3萬字
《道德經》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對世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社會動蕩、人事糾紛、生命無常,點點滴滴積淀成老子的關于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本書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詳細注解并翻譯原文,有全面細致的解析,并針對每章內容分別從為人之道、從政之道、經商之道三大方向列舉了大量妙趣橫生的古今中外案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現出多方位的立體化效果,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體會和感悟兩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無論是治學修身、處事待人,還是經商置業、從政為民;無論是王公貴族、富商大賈,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總能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順“道”處世,做人自然圓融通達,左右逢源;依“道”經商,商戰自然無往不勝,一本萬利;循“道”從政,仕途自然事事亨通,平步青云。
老子 ·國學普及讀物 ·48.2萬字
馮夢龍著的《智囊》共分十部二十八卷,是我國歷史上部智慧故事總集,搜集了上起先秦、夏迄明代的子史經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智慧的故事近兩千則,上自經國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類分別,按以評語。
(明)馮夢龍著 郝忠深點評 ·國學普及讀物 ·24.3萬字
顏春峰、汪少華《〈周禮正義〉點校考訂》,是針對孫詒讓《周禮正義》點校本的考辨之作。孫詒讓《周禮正義》旁征博引,對《周禮》作了總結性的研究。《周禮正義》最重要的版本,是1905年孫氏家藏鉛鑄版初印本(乙巳本)和1931年的湖北篴湖精舍遞刻本(楚本)。汪少華、顏春峰比勘乙巳本和楚本,并參考收藏于臺灣的孫詒讓手校本,對中華書局“清人十三經注疏”點校本作了全面梳理,為進一步完善《周禮正義》的點校提供了確切依據。
顏春峰 汪少華 ·經部 ·29.8萬字
《金匱要略》為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傷寒雜病論》原書散佚,后經西晉王叔和整理,編成《傷寒論》。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重新編次增補,分三卷,取名《金匱方論》。現行《金匱要略》共25篇,重點為六十多種病證的診治方法,收方劑205首。書中許多方劑,千百年來一直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被稱為“醫方之祖”。《金匱要略》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專著,奠定了雜病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規范,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后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此次整理,以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元刻《新編金匱方論》即元鄧珍本為底本,1988年日本燎原書店影印本,參校明其他四本。各篇依次分為按語、原文、注釋、譯文四部分;注釋對醫學術語等都作了詳細注釋,并在各條原文的在最后一個注釋中列出內容提綱,如治病總則、防病綱要等。
(漢)張仲景著 劉藹韻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24.1萬字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愛情為主題的話本小說為最多,表現出來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都讓人耳目一新。尤其可貴的是,書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婦女形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本書代表作,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堪稱完美。馮夢龍對本書本有精彩點評,我們此次收錄,對于理解本書各篇宗旨更是大有禆益。
(明)馮夢龍編著 (明)無礙居士點評 ·集部 ·38.4萬字
《英國大學權力協調與制衡》內容簡介:高等教育權力可分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高等教育權力的來源也具有自身的特質,而從組織過程和組織結構來看,大學具有權力組織的鮮明特征。《英國大學權力協調與制衡》分三個階段對英國大學權力演變進行分析,對英國大學與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進行理論闡釋。引入了傳統的三角形理論、權力一目的理論、高等教育發展的三角模式理論,重點對英國大學與政府的權力關系進行了詳盡闡述。分析了三類大學的內部權力分配格局,基層單位的權力運作和系主任等的權力。對英國大學學院制、具有英國特色的大學副校長權力等作了專題論述,以阿斯頓大學為例。深入分析了英國大學內部的權力動態運作過程。最后提出從政府治理模式的變革、健全法制、建立中介組織、形成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制衡機制幾個方面改善中國大學權力現狀。《英國大學權力協調與制衡》可供大學管理人員,高等教育學、比較教育學研究生及研究人員等參考,也可為相關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鄭文 ·經部 ·2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