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歸田錄(外五種)
會員

本書收錄《南唐近事》、《江鄰幾雜志》、《歸田錄》、《畫墁錄》、《泊宅編》、《孔氏談苑》等六種宋代筆記。《南唐近事》,宋朝歐陽修撰,徐時儀校點。書中所記為南唐李氏三主四十年間雜事,半為史實故跡實錄,半為小說異聞。由于南唐史籍多毀于兵燹,故此書所記舊聞瑣事亦頗為史家所重,可據以補正史之闕。本書以《寶顏堂秘笈》所錄55則為底本,又據《說郛》補入《寶顏堂秘笈》本未收錄的6則,加以標點,校以《唐宋叢書》本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江鄰幾雜志》,宋朝江休復撰,孔一校點。書中所載多為唐、五代至宋嘉祐間雜事。內容涉及典章禮儀、選舉職官、文壇掌故、市井軼聞等。本書以《稗海》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歸田錄》,宋朝歐陽修撰,韓谷校點。書中記載了朝廷軼事、職官制度和人物事跡,多為歐陽修耳聞目睹,隨手記敘,有重要史料價值。《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大致可資考據”。本書以191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所編《歐陽文忠公集》本為底本,參校《說郛》本等。《畫墁錄》,宋朝張舜民撰,丁如明校點。書中多記朝野雜事,間亦闌入私人意氣,有誣妄失實之處。然文字簡潔傳神,頗可照見當時世態風情;也記載了一些宋代的典章制度,有一定史料價值。本書以《稗海》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泊宅編》,宋朝方勺撰,田松青校點。書中所記多為宋仁宗至宋徽宗政和年間的朝野雜事。有些內容,如方臘起義始末,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的財政狀況等,提供了真實的歷史資料,十分珍貴。本書以《金華叢書》本為底本,校以《讀畫齋叢書》本。《孔氏談苑》,宋朝孔平仲撰,王根林校點。此書是一部以記載北宋集前朝政事典章、人物軼聞為主的史料筆記,同時間涉社會風俗和動植物知識,為宋代筆記小說中較有名的一種。本書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寶顏堂秘笈》本、《藝海珠塵》本。

(宋)歐陽修等撰 韓谷等校點 ·集部 ·11.3萬字

王陽明家訓譯注
會員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兩廣巡撫。他長年在江西、福建、兩廣地區勘亂剿匪,軍功顯赫,因平定江西寧王朱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又稱王文成公。《明史》評價說:“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萬歷年間,經過多方努力,陽明得以從祀孔廟,奉祀孔廟東廡第五十八位。王陽明是明代首屈一指的大儒和名臣,其開創的以“致良知”為宗旨的儒學宗派,后世稱為“姚江之學”、“王學”或“陽明心學”,將之與南宋陸九淵并稱為“陸王心學”,和“程(程顥、程頤)朱(朱熹)理學”對應,同屬于宋明儒學中的兩大流派。陽明自身的人格才華、事功上的成就,加上直指人心、簡截明快的思想風格,讓他的學說在明代中后期迅速風靡全國,門人后學代有傳承,后來還傳到朝鮮、日本,對東亞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曠世大儒。譯注者:陳椰,廣東澄海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出版專著《嶺南學術思想》,編校整理《薛侃集》。林鋒,廣東澄海人,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方向博士后。

(明)王陽明著 陳椰 林鋒選編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9.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铁岭县| 正宁县| 屏东县| 汾西县| 辽宁省| 肇东市| 巨鹿县| 金塔县| 瑞昌市| 石林| 阳江市| 苏州市| 南郑县| 高碑店市| 襄城县| 襄汾县| 荥阳市| 县级市| 蓬溪县| 鹤山市| 牙克石市| 桦川县| 旬邑县| 巨鹿县| 扬州市| 浮梁县| 克东县| 光泽县| 广东省| 湘潭市| 陈巴尔虎旗| 阳泉市| 太湖县| 沙河市| 米林县| 巴东县| 胶州市| 馆陶县| 黄陵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