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死后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整理而成。《論語》全書共20篇,內容涉及廣泛,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經濟、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儒家學說的主要資料。數千年來,孔子的思想對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他也因此被后世尊稱為“至圣先師”。
孔丘 ·國學普及讀物 ·8.9萬字
本書是研究和欣賞歌劇者的基本指南。本書首先對于歌劇的定義、情調、分類、起源、表演,勃興、改革、派別及本事等等,詳加研究介紹。其次,敘述歌劇進化之史綱,自希臘古代樂劇起,到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德國樂劇的革命,歌劇霸主瓦格納之誕生,以及近代風起云涌之各種主義的作品以及現代各國國民歌劇之創立,最后特別逐一介紹歌劇三十二大家之作品,以及世界著名歌劇百種。得此一書,對于西方歌劇藝術會有全面而深切的認識,是要了解、研究歌劇者,不可多得的經典工具書。
張若谷 ·古籍善本 ·83字
本書是迄今著錄金代文獻最為詳明的著作。作者在多年研究金代文獻的基礎上,經過廣泛搜求,認真爬梳,整理出金代書目上千種,遠遠超出乾嘉學者的二百余種。著錄分為女真著述、文人著述、醫學著述、佛教著述、道教著述等五部分。每部分先冠以序引,概括該類藝文狀況;然后著錄作者與書目,以作者為經、書目為緯;所收書目,一律說明存佚,引用文獻均注明年代、作者、書名、卷數、篇目、版本及頁碼。內容豐富,體例規范嚴整,是了解和研究金代文化必備的工具書。
薛瑞兆 ·史類 ·83.8萬字
俾斯麥,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人稱“鐵血宰相”“德國的建筑師”及“德國的領航員”。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并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還幫助法國凡爾賽政府鎮壓巴黎公社。他對內頒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力圖運用聯盟政策,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臺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后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1898年病逝。俾斯麥的一生首先是普魯士的,然后才是德國的,除此之外也還是歐洲的。作者就是從這樣三個角度來寫俾斯麥的,而且特別強調了其中的歐洲視角。另外,正如俾斯麥本人所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總歸不會寫進檔案里”一樣,作者充分考慮了歷史表述的主觀性和史料的局限性,將俾斯麥平凡生活的一面、與其所處時代之間的關系清楚展現出來;他把這個“帝國締造者”嵌入19世紀的歐洲歷史中,寫作出一部獨特的俾斯麥傳。
(德)盧特維喜 ·古籍善本 ·60字
高爾基是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窮(在沙皇俄國出生),幼年喪父,11歲時為了生計而在社會上到處奔波,當過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頑強自學,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終成一代文豪。這部作品,作者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迥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令人嘆服的是作家對俄羅斯自然景色的描寫。幾乎每篇中,高爾基都以生動活潑的形象、豐富多彩的文字、美妙雋永的比喻,描繪出一幅幅大自然的圖景,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蘇)高爾基 ·古籍善本 ·63字
2006年開始,杭州師范大學開始探索面向現代服務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確立了“需求導向、開放辦學”的新理念;率先提出了變“學科邏輯”為“產業邏輯”、校企共建新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新思路;建立了以強化政產學研“四方協同”為特點的“招生、課程、實踐、師資和評價”“五環聯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機制;探索了以“意識-能力-實訓-實戰”四層級進階式“雙創教育”為突破口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新路徑。本書計劃從實踐探索、教改成果、政策要覽、研究思考和媒體聚焦等方面分別闡述十年來杭州師范大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為地方院校尤其是師范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
杜衛 ·經部 ·14.4萬字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體現道家學說的重要作品。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33篇。它既是一部哲學著作,又散發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深刻地影響了后世的文學創作。魯迅曾評價說:“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莊子誦讀本》(插圖版)是“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配套讀本”之一,專為4—12歲的少年兒童編寫,我們依據權威版本選錄《莊子》,并附有拼音,對難字、難詞、難句做了精煉、準確、易懂的注釋,同時,配有大量與文字密切關聯的圖片,讓讀者在愉悅的審美中品味經典的魅力。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子部 ·2.2萬字
屠格涅甫,今譯:屠格涅夫,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父與子》是屠格涅夫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作發表于1862年。貴族子弟基爾沙諾夫大學畢業后,帶著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扎羅夫到父親的田莊作客。巴扎羅夫的民主主義觀點,同基爾沙諾夫一家、特別是同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的貴族自由主義觀點發生了尖銳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巴扎羅夫占了上風。有一次,巴扎羅夫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參加舞會,遇見貴族寡婦奧津佐娃,巴扎羅夫對她產生了愛情,但是遭到拒絕。最后巴扎羅夫回到父母家中,在一次解剖尸體的時候感染病菌而死。小說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之間的尖銳的思想斗爭。巴扎羅夫是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具有堅強的性格和埋頭工作的習慣。在政治上,他反對農奴制度,批判貴族自由主義,否定貴族的生活準則。
屠格涅夫 ·古籍善本 ·59字
本書是打開哲學世界的入門指南。哲學是世界觀與宇宙觀的學問。在書中,作者首先探討了哲學是什么,論及哲學與科學,以及世界哲學史上的各種學說,凡哲學范圍之內各種理論及問題,都加以分類說明,本書作者是民國時期著名哲學大家,這是為研究哲學者的導師級著作,也是大學哲學課上必讀的基本教材。書中還對如何讀哲學書籍,給讀者以切實的引導。
張東蓀 ·古籍善本 ·83字
《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主要對重要的古典文獻尤其是先唐文獻的研究方法及思想進行了新的探討,并以經典文本為例做了新的示范性解讀。本書提出了先唐研究的三種重要觀念:根據鈔本還原歷史、重新解構經典,文學史的書寫需要重視歷史背后的人的因素,以及文學史的研究應走近古人、深入文心。
劉躍進 程蘇東主編 ·古籍整理 ·16.2萬字
《景德傳燈錄》為北宋真宗朝吳僧道原所作禪宗燈史。其書集錄自過去七佛,及歷代禪宗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的傳燈法系。此書編成之后,道原詣闕奉進,宋真宗命楊億等人加以刊定,并敕準編入大藏流通,因此《景德傳燈錄》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極廣,對教界文壇都有很深的影響。但是受近世禪宗研究重前期禪史研究的風氣影響,學界對此書的關注有限,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馮國棟 ·子部 ·22.2萬字
本書精選了四書五經中的精彩內容,加之圖文配合,使閱讀變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閱讀四書五經,可通曉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豐富美好情感,同時也可改進我們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和思維方式,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成。所謂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本書,它們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所謂“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這五本書的合稱,經朱熹編定之后廣為流傳。
(春秋)孔子等 ·經部 ·24.4萬字
《長短經》,又名《長短要術》《儒門經濟長短經》。作者趙蕤在《長短經》十幾萬的文字中,博考六經諸子,博征經史,廣采百家,從諸如《論語》《孟子》《周易》《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老子》《莊子》《韓非子》《管子》《人物志》《傅子》《申鑒》《中論》《政論》《昌言》《世要論》《呂氏春秋》《淮南子》《孫子兵法》《六韜》《黃石公三略》等上百種書中采擷大量材料與歷史事例,采用“自為經傳”的著述模式,以經注并行的方式靈活組合各種材料,將材料進行相當細致的拆分,將前人的不同觀點拆分匯聚,讓它們互為補充,甚至互相辯駁,并按照自己的思想體系重新加以組合,兩部分文字圓融的交匯一起。經過趙蕤的削刪、抄撮、編排,自先秦至唐代的各種典籍,在“經綸通變”編寫宗旨的指引下,匯聚諸子百家學說,撮敘歷代更迭史實而斷以己意,論述王霸、機權、正變長短之術,內容龐雜,涉及知人、論士、政體、君德、臣行、圖霸、兵謀等內容,使《長短經》中的某些篇章,往往能比原書更為充分地闡發某一道理。“趙蕤用前人的文句編織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思想體系。雖然這些思想的局部都已存在于前人的著作中,但任何局部都不能大于《長短經》這個整體”。
劉子立譯注 ·古籍整理 ·99.1萬字
劉子立譯注 ·古籍整理 ·52萬字
梅立克1864年生于倫敦,英國作家,舞臺劇演員。被當時的文學評論家譽為:“小說家中的小說家”。是當時英國一個特立獨行的作家。這部小說集共精選他的八篇短篇小說,他的小說思想并不刻意艱深,文筆非常流暢華麗,每一個故事都結構整肅,趣味盎然。每一篇都是一個精心構筑的完美的藝術品。《粉紅衣服的洋娃娃》,《一個懂得女人心里的人》。《神話里的王子》,《時間同人開個玩笑》。《巴黎的判決》、《這個故事可不成》。《元旦的晚餐》,《拿龍先生的外遇》。他寫作的題材只限于文人、畫家、戲子、為背景的中產階級社會。用精巧的文筆,做清淡的描寫。他擅于以細微處幾筆逼真的描寫,就可以給讀者一個整體真實的感官印象,這也正是他小說藝術技巧的高妙之處。他還有一個突出的寫作特點,就是每一篇作品的結局非常都出人意外。譯者:陳西瀅--陳源(文學評論家、翻譯家陳源1910年畢業于南洋公學附屬小學(今南洋模范中學)。1912年在其表舅吳稚暉的資助下留學英國,在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1922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1924年,陳在胡適的支持下與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創《現代評論》雜志,主編其中的《閑話》專欄。
(英)梅立克 ·古籍善本 ·62字
此次整理校勘《二程全集(全2冊)》,是在清同治年間涂朗軒宗瀛刻本基礎上整理而成,參考了前輩的標點和校勘成果,做了必要的訂正和調整,又搜羅了一些資料作為附錄,以存后人反觀二程子之大意。
(宋)程顥 程頤著 張旭輝整理 ·古籍整理 ·68.4萬字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中國的高等教育也經歷了從學習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適應計劃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專業過于細分,行業辦學特色明顯的階段。本書共收集了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和信息工程學院及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論文30余篇,這些論文系統地總結了近幾年來學校在教學改革和建設方面的經驗與實踐。
程光耀 ·經部 ·12.4萬字
《五雜組》,明朝謝肇淛撰,傅成校點。此書共十六卷: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全書內容宏富,包羅萬象,凡明代社會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科技、民生、風俗等均有反映,為研究明代社會的重要參考史籍。本書以《續修四庫全書》所收明如韋軒刻本為底本加以校點。
(明)謝肇淛撰 傅成校點 ·集部 ·24.9萬字
本書選擇清華大學發展、校園文化、科研與社會服務、校史人物等事關學校歷史的幾個重要方面,點面結合,精選一組歷史照片,以講故事的敘事方式,讓厚重的歷史鮮活起來,并通過一個個具體的點,從不同側面挖掘、弘揚清華優良的文化與精神。
金富軍 ·經部 ·20.5萬字
《歷代筆記小說大觀:南村輟耕錄》三十卷,作于元末,征引廣泛,凡朝廷典章、法令制度、文人軼事、風俗趣聞均有涉及。尤其是元末東南一帶史事,尤為詳贍,足補史傳闕失。以陶湘影元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本。
(元)陶宗儀撰 李夢生校點 ·集部 ·2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