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面向廣大市民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讀物,旨在響應政府關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號召,在市民中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全書由第一章《怎么給垃圾分類》、第二章《家庭垃圾分類》、第三章《辦公場所垃圾分類》、第四章《公共場所垃圾分類》、第五章《垃圾的回收與利用》等內容組成,從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垃圾分類著手,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廣大市民講解垃圾分類的科學的方法,回答常見的垃圾分類的疑問。
《市民垃圾分類指南》編寫組 ·生態環境 ·7392字
本書集結了國內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和科學家共同描述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并提出了許多關于未來航天的懸念和問題,在向青少年普及宇宙和航天知識的同時,激發他們的熱情和興趣。
潘家錚 凌晨主編 ·宇宙知識 ·12.3萬字
1.《環球國家地理百科全書》是一套色彩艷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大眾地理讀物。2.全書內容是經過社科院專家和中國地理協會的老師專門審核后完成的,地理知識具有較高的權威性。3.全書共分10卷,分別從多方面介紹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資料翔實、數據全面、圖片豐富。4.這套書也是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以彩圖版的形式介紹全球各國概況及風土人情的圖書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性、閱讀性和欣賞性。5.全書除了百科體知識以外,每卷后邊又加了部分美文,讓地理知識變得有趣而優美。6.全套采用輕型紙印刷,攜帶便捷,性價比很高,是自用的佳品。
王越主編 ·百科知識 ·9.1萬字
圖坦卡蒙陵墓:早夭的法老與千古陰謀;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墓壁畫中還畫有12只猴子,它們象征著夜間的12個小時。古埃及人相信,猴子對冷熱變化非常敏感。夜間溫度下降時,它們顫抖不止,焦急地等待黎明太陽升起時驅除寒冷。而一旦太陽在東方出現,這些猴子便驚叫不已,好像太陽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在古代埃及,猴子成了預示太陽升起的動物,而在埃及人的來世觀里,太陽在東方升起意味著他完成了起死回生的陰間歷程。
(法)米歇爾·科恩 ·百科知識 ·11.3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主軸,以科普為目的,系統重溫了物品編碼尤其是條碼在國內外的發展歷程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主要介紹了:條碼的起源、條碼進入中國、條碼事業起步與發展、商品數字化與條碼、二維碼、物聯網與大數據以及條碼未來展望等。
張成海編著 ·百科知識 ·12.8萬字
本書匯集了法國科普網站“科學咖啡館”中廣受歡迎的趣味小品文,用幽默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畫講述了動物學、生物學、腦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故事。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經常遇到的咄咄怪事,不但出乎他們的意料,甚至違背了大眾的認知,新鮮、有趣卻引人深思。本書針對各年齡段的大眾讀者和科學愛好者。
(法)科學咖啡館 ·科學世界 ·10.3萬字
本書有12個故事,集環保性、文學性、科普性于一體,每一個精彩故事折射出的是小作者追求真善美的純潔心靈。本書涉及“溫室效應”“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水污染”“輻射污染”“光污染”“大氣污染,如酸雨,霧霾”“垃圾食品”“農藥蔬菜”“土壤污染”等全球重大環境問題,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閱讀,會讓讀者自覺地尊重生命,呵護友情,互助合作,養成感恩自然,節能減排的良好生活習慣。
張冠秀主編 ·百科知識 ·15.2萬字
《地球:行星的力量》講述了BBC運用高端拍攝科技,歷時3年,遠赴世界各地,探索地球如何運轉的科考經歷。書中逐一介紹了塑造地球并維持生命的五種力量:天體撞擊、火山、大氣、海洋和冰川,用令人震撼的圖片和科學發現,詮釋關于地球的誕生、生命和未來的史詩故事。
(英)伊恩·斯圖爾特等 ·科學世界 ·12.7萬字
天氣預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氣象衛星為天氣預報提供初始的觀測數據,是氣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風云氣象衛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氣象衛星,該系列衛星組成了我國氣象衛星業務天基監測系統,是全球對地觀測衛星業務監測網的主力軍之一。本書共5章,第1章介紹人類氣象觀測的發展歷程、氣象衛星的分類及技術特點,第2章闡述氣象衛星的探測原理及要素、氣象衛星的觀測數據及其在各行業中的應用,第3章介紹氣象衛星的組成、研制、運輸、發射、在軌運行和退役全過程,第4章講述我國風云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及產生的效益等,第5章描繪氣象衛星未來的觀測需求和發展前景。本書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地講述了與氣象衛星相關的科學知識,集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適合對氣象和航天感興趣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大眾讀者閱讀,有益于讀者開闊視野、擴展知識面及培養科學興趣。
董瑤海 陳文強 楊軍 ·科學世界 ·7.7萬字
《古算趣味》由著名數學教育家許莼舫所著,書中介紹了14個古代算術中的數學解題方法。這些題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如:如韓信點兵、百錢買百雞、陳老夫子測太陽等。作者以風趣幽默的文筆,將古代這些經典之作重組成了一個個具有情節的故事,趣味貫通數學與文學,科普聯結古代數學與現代讀者。在解題方法中,有針對性地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讀者在靈活掌握解題方法的同時,也能增長歷史知識。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古算趣味》是青少年探索數學知識,拓展數學思維的好幫手。
許莼舫 ·數理化 ·4.4萬字
《趣味幾何學》問世至今已成為經典青少年科普讀物。在書中,科普大師別萊利曼不僅向讀者講述了幾何的基礎知識,還運用各種奇思妙想和讓人意想不到的分析,為讀者解密幾何謎題,激發讀者對幾何知識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讓讀者學會活學活用知識。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輕松愛上學習,還能學會用幾何知識理性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同時激活無窮的想象力,掌握科學思維的技巧。當然,對各種生活現象與科學知識的內在聯系也能產生深刻的認識。總之,這是一本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而又讓人受益無窮的超級科普讀物!
(蘇)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 ·數理化 ·13.6萬字
科學領域是一個新奇而又充滿魅力的世界,學習科學的過程就像一次探險的旅程。從科學文明的發端到科學思想的產生,從中世紀的漫長黑夜到技術革命的盡掃陰霾,從物理學的重大突破到生物技術顛覆式的革命……鄭士波、魏志敏編著的《你一定愛讀的世界科學故事(超值彩圖版)(精)》以故事的形式引人入勝地講述了科學觀念變革和思想發展的偉大歷程,精心挑選了上百個具有影響力的科學故事,內容包括對人類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大發現、科技發明等,涉及物理、化學、數學、醫學、生物、農業、地理、天文等多個領域,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帶領孩子們領略人類歷史一系列激蕩人心的科技變革。
鄭士波 魏志敏 ·百科知識 ·19.1萬字
萬物皆有理”,“理”是物理。本叢書旨在對中小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啟蒙。以中小學生能聽懂理解的物理知識為基礎,解析大氣、海洋、天體、地球、生活中宏觀或微觀的物理現象,激發孩子們探索物理、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科學精神。本書的編寫以符合青少年的認知規律為核心宗旨。每個篇目以生動有趣的故事、事件或現象引入,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與閱讀興趣;對物理知識的講述以原理為主,盡量避免生僻的公式、運算與推導。書中設置了“常有理”的卡通形象,通過不時地提出問題,引導讀者進行思考。書中還有很多生動、有趣的小欄目,如“物理鏈接”用于強調本篇的核心物理知識;“科普卡片”用于凸顯其他學科的必要知識;“小實驗”用于設計能用手邊常見物品完成的物理實驗;“科學發現”用于介紹與該篇主題有關的前言科學知識等等。
國連杰等 ·數理化 ·7萬字
人類對于“美”的理解隨著歷史的進程不斷演變,對于身材豐腴或纖細的審美偏好也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本書梳理了人類對于身材胖瘦的審美變化,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并詳解了兩千年來人類對脂肪的不同理解,細數人類與脂肪“作斗爭”的各種舉措和隨之產生的“減肥”產品乃至產業。“兩千年”是一個概述,本文涉及的內容從公元前460年至今。本書主要的時間線為:古代至1799年,開始認識和評價脂肪;1800年至1899年,開始借助科學分析脂肪,并追尋減肥方法和工具;1900年至今,各種各樣的減肥企業、產品的出現和隨之產生的后果的分析。在兩千多年的糾葛與纏斗中,人類與脂肪間究竟經歷了什么?人們獲取了哪些勝利,又是如何一次次功敗垂成?我們一勞永逸戰勝肥胖的曙光在哪里?所有的問題,都埋藏在不同時代的各色土壤中,埋藏在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故事里。本書將會對追求“美”和健康的都市人群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珊娜 ·人類故事 ·9.9萬字
本書定位于一本宣傳節約用水的科普性讀物,主要以大量圖畫和通俗易懂、生動有趣語言表述較為完整的節約用水的知識體系和常識。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重點論述“為什么要節約用水”介紹水相關的基本概念,水危機,節約用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第二部分從家庭節水、公共場所節水、農業節水、工業節水、非常規水資源等幾個方面重點論述“如何節約用水”,介紹節約用水的方法和技術,并采用通俗易懂語言進行描述。第三部分介紹“如何推進節約用水”,從法律標準制定、節水管理和宣傳、節水經驗交流介紹等幾個方面予以表述,并總結了節水的小竅門。
劉俊良 李會東 張小燕等編著 ·百科知識 ·5.7萬字
本書共五個單元,分別介紹了在中國生長的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類和真菌。不僅介紹了各類植物的特性,而且介紹了每種植物在中國的分布范圍,并配以實物圖片,詳細地解說,兼具科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
陳彥生主編 ·生態環境 ·8.1萬字
本書由科普作家主創,資深院士主審,整體結構以問答形式呈現,內容覆蓋全面,寫作方法獨特,敘述深入淺出,圖文相得益彰。本書從讀者的興趣和認知角度出發,共安排了120個高鐵科普知識點,力求用精煉易懂的語言解釋科技知識,輔之以豐富的插圖說明,把紛繁復雜的內容分解成一個個易于閱讀相對獨立的小節。各節之間既獨立成篇,又內在關聯,共同構建了較為完整的高速列車和高速鐵路的知識架構。本書由兩院院士沈志云親自審訂,引領讀者走近高鐵,了解高鐵發展歷史,探究高鐵背后的科技秘密。
胡名正 ·百科知識 ·11.9萬字
這本著作向讀者介紹了一些天文學的問題,同時以趣味性的方式介紹了天文學的科學成果,引人入勝地闡述了星空的一些重要現象。作者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現象做了全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解讀,并揭示了這些現象的真實意義。本書的任務就是為讀者打開一本宇宙空間的巨大畫冊,并闡述在此空間內發生的奇特現象,進而喚起讀者對最引人入勝的科學之一——星空科學的興趣。本書分為地球、月球、行星、恒星、萬有引力等章節,此外,作者還選取了其他暢銷讀物中沒有討論的問題和材料。本書中沒有涉及到的其他話題,作者希望能在《趣味天文學II》中進行研究。不過,像其他類似的著作一樣,本書也不可能涉及到現代天文學的所有內容。而作者于1942年列寧格勒封鎖期間辭世,所以他沒能實現為本書寫續集的愿望。
(蘇)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 ·宇宙知識 ·9.6萬字
黑洞是什么?黑洞里有什么?宇宙本身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黑洞?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發現黑洞”!本書共分四章,最章介紹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包括紅移、暗物質、大統一理論等;第二章系統地介紹了黑洞的產生、演化、性質,及不同類型的黑洞;第三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前沿科學對于黑洞的解釋;第四章將帶我們了解白洞、蟲洞等其他宇宙學知識。太空近在眼前,天文學就是在人們對宇宙的無盡好奇與不斷探索中呈現了現在的繁榮,而《發現黑洞》將為我們帶來一場奇妙的黑洞之旅,閱讀本書后我們將會發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奇點科普》編委會編著 ·宇宙知識 ·6.5萬字
人類會根據天氣來實現自己的設想,天氣可以不加理睬,能夠助攻,也會反噬。本書的作者勞倫·瑞德尼斯,以極富創意的圖文寫作和銅版照相凹版蝕刻技術,采樣了與天氣有關的探險故事、社會新聞、歷史事件、民俗傳說和科技應用,混編出幾千年來人類與天氣之間的張力糾葛。從靠近北極的島嶼到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從歐洲小冰河期的獵巫到越戰時扭轉局勢的“造雨計劃”;從試圖人為改變氣候的地球工程到《老農歷書》的天氣預測公式——本書以無法歸類的創造力,帶我們在萬花筒般的視野中,觀察天氣于恒常和異常之間的瞬息萬變——至今,它們仍然以不確定性、可能性和復雜性,吸引和困惑著每一個人。
(美)勞倫·瑞德尼斯 ·生態環境 ·6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