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蔬菜教室(春夏篇)》、《蔬菜教室(秋冬篇)》你真的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蔬菜嗎?本書詳細介紹了常見的25種春夏蔬菜和22種秋冬蔬菜的季節、特點、保存方式等基本常識,并根據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教你該怎么利用不同部位制作出與眾不同一吃就會上癮的92道春夏美味料理和111道秋冬特色料理。傳遞新鮮食材的真正滋味,筑地御廚的店長內田悟教你吃得健康又美味!
(日)內田悟 ·菜譜 ·21.8萬字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知識的百科全書,《續茶經》則是依照《茶經》體例瓣唐宋至明清時期茶事文獻的集成類編。二者都是關于茶的歷史、源流、生產技藝、茶道原理、文化典故等最著名的綜合性論著,具有深層的文化內涵,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國學經典。它們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并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極大推動了中華茶文化的發展。本書將《茶經》《續茶經》合編,基本上將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國人對于茶的理解及茶道的演變囊括其中。全書配以200余幅精美彩圖,并附精彩的注釋翻譯,圖文并茂,古色古香。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
(唐)陸羽 (清)陸廷燦 ·茶酒飲料 ·21.7萬字
《隨園食單》是清代袁牧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詳細記述了我國14世紀至18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南北菜肴、飯點和名茶美酒,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名著。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共十四單,外加一序。舉凡菜點的選料、加工、切配、烹調及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論述。本書是原著的注譯本,主要包括原文、注釋、譯文、延伸閱讀、名家雜談等幾個版塊,完美重現中國古代珍饈美味及烹制法則,直觀解讀物性為上、適口為珍的飲食藝術。
(清)袁枚著 白常繼編著 ·飲食文化 ·21.7萬字
本書是寫給那些想渴望學習烹飪、精進廚藝的人。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在上篇中,艾麗絲·沃特斯如一位老友一般,將自己數十年來積累的烹飪秘訣和飲食態度向讀者一一道來:怎樣選擇新鮮食材,怎樣儲備食品,如何決定菜單,各類食材的烹飪技巧以及經典食譜的烹飪原理。下篇則按照食材分類,詳細講解了充滿法國南部、意大利風情的250道食譜。書中收錄的烹飪要訣和所有食譜都傳達著艾麗絲·沃特斯的飲食哲學——以簡單的方法烹煮新鮮應季的本地有機食材,體現食物的天然美味。
(加)艾麗絲·沃特斯 ·烹飪理論 ·21.7萬字
本書介紹了面包的起源、發展和分類,面包制作的原料、工具和設備,面包制作的原理、裝飾技術以及面包的質量鑒定與質量分析等基礎知識,重點介紹了400多種面包制作案例。
陳洪華 李祥睿 ·烘焙甜品 ·21.6萬字
本套書包含2本入門級茶書,包括《茶味初見》、《懂點茶道》。《茶味初見》茶路無盡,作者卻似拋開了塵務,時刻在尋茶的“道”中漫游。西雙版納、武夷山、龍井,不同的季節,雨中、雪里,春日、秋陽,只見他初心不變地樂在其間。懷抱浪漫的茶人夢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偶爾喝著他分享的茶,一甌色味俱全的茶湯背后,芬芳的是茶人不變的初心和樸實執著的茶人本分。《懂點茶道》本書以科學常識為本,結合作者多年的習茶實踐,引經據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潔明了的文字、形式多樣的精美茶類圖片,把茶及生活中與茶相關的小知識在書中娓娓道來,向讀者生動地再現了茶之本來面目。
耕而陶 靜清和 ·茶酒飲料 ·21.6萬字
一日三餐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美味的飯菜會讓人一整天都精力充沛。在眾多的家庭主婦眼里,美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還是情調、是快樂、是用愛和鍋碗瓢盆共同書寫的幸福。《家庭烹飪百科》從食材選手,包括了保鮮儲存、加工處理、烹飪妙招等等。教你做好烹飪前的準備工作,并針對食材合理搭配,向你傳授科學健康的烹飪方法。從此不再為煎炒烹炸犯愁,擺脫下廚做飯的一切煩惱,輕松成為居家烹飪高手。
《家庭烹飪百科》編委會 ·菜譜 ·21.5萬字
《飲品加工技術與配方》系統介紹了飲品的概念、分類、原料知識,常用的制作用具,各式飲品的制作方法、品種設計和成品裝飾以及飲品的飲用與服務等內容。重點介紹了茶類飲品、碳酸類飲品、咖啡、蔬菜汁、水果汁、乳制飲品、冷凍飲品等的配方及制作工藝,每個品種都從原料配方、制作用具、制作過程及風味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詳細闡述。可供飲品店從業人員、自制飲品愛好者閱讀參考。
李祥睿 陳洪華主編 ·茶酒飲料 ·21.2萬字
潮汕是地方傳統文化和民俗保留較好的地區之一,一千多年來的美食積淀在古韻遺產和新流交匯下日益生輝。素有“中國高端菜系”之稱的粵菜代表潮汕菜,究竟“貴”在何處?看似簡單、原生態的菜肴,其實背后從選料、刀工、烹調、配料、擺盤方式上都有一系列的講究,所以才能做到鮮而不腥、清而不淡。拿海貨魚類來說,什么季節吃什么魚、選什么部位最佳、筵席什么時候上、魚頭方向朝哪里都有考究,真正地將食味與嶺南的鄉土文化和人文精神融為一體。本書分為海產卷、肉食卷、粿品卷、主食卷、小食卷、蔬菜卷、水果卷和調味卷八卷,詳細介紹了每一種物產背后的民俗掌故、歷史發展、味型設計、烹制手法和保健功效,可謂潮汕美食知識大全。以100多道典型潮菜為切入點,探究美食與民俗、民智、情懷、情趣之間的關系,以風趣詼諧的語言描繪被時代浪潮所掩埋的潮汕飲食文化脈絡,教讀者品味潮菜的同時,更能夠知其所以然。對于想研究潮菜的廚者、甄別真假潮菜的食客和美食文化廣泛愛好者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之作。
陳益群 ·飲食文化 ·20.3萬字
家常菜、家常湯、家常粥大集合,一本書滿足全家人的不同口味。
健康生活圖書編委會 ·菜譜 ·20.1萬字
《走進云南茶樹王國》從茶樹的起源、茶樹種類、中國茶文化、飲茶健康、茶藝茶道等多方面,對茶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打開現代人對茶的全面認知。
《走進云南茶樹王國》編委會編著 ·茶酒飲料 ·20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中式面點的原輔料、工具設備、面團種類及調制、餡料種類及制作、成型方法、熟制技術、裝盤裝飾的技巧,以及很多中式面點的具體制作工藝、關鍵細節和配方。本書可供工廠技術人員、酒店面點師、食品烹飪相關專業學生、業余愛好者參考使用。
陳洪華 李祥睿 ·烹飪理論 ·19.8萬字
味道,是歷史,是記憶,是情感。關于食物的深刻記憶,大多與人生的酸甜苦辣緊緊相連。高貴的滿漢全席、精致的官府美食、琳瑯滿目的市井佳肴,甚至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汁、鄉土氣息濃重的爆肚,都能讓人念念不忘,各種各樣的美食和老北京難以言傳的味道,傳達著京味文化的魅力與風情,早已嵌進了歷史脈絡之中,成為北京城市記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個人的飲食記憶,不僅僅只是欲望的記憶,更映照的是一個城市的飲食風情,是人文的記憶,也是生命的記憶。本書重在通過對老北京飲食生活的回憶,以及對宮廷風味、北方少數民族風味和山東風味為代表的集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調高雅、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京味飲食文化的記述,從飲食這一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習俗視角,反映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人口結構的飲食文化在北京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演化過程,展現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王丹 ·地方美食 ·19.6萬字
菜品最豐富、味道最經典;用料最普通,吃法最實惠;竅門最管用,指導最細致;每天一道菜,三年不重樣!
夏金龍 ·菜譜 ·19.5萬字
《微波爐家常菜》把人類日常生活中不能離之須臾的烹飪、美食,和現代科學技術聯結在一起。為讀者提供了更為翔實可靠的、圖文并茂的微波菜譜。編著者仍然本著“藥補不如食補”之理念,努力挖掘和詳解家常菜中“食補”的基本原理及飲食科學根據,在闡述“藥食同源”的基礎上,倡導科學的、健康的、合理的膳食結構,提示在簡便易行的家常菜中即可達到營養均衡全面的目的,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飯、合理的營養搭配就是最好的“藥膳”。
夏金龍 ·菜譜 ·19.4萬字
溫馨素樸的美食記憶,本格純正的料理指南。秉承日式料理傳統,選用中國當季食材,制作適合四季享用的美味便當。《四季便當》本書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按照季節的輪轉選擇健康食材,讓便當也充滿元氣和色彩。四個篇章共介紹了四十個和風便當,也給了讀者充分的空間選擇自己喜愛的菜式。《四季便當2》是吉井忍口碑佳作《四季便當》姊妹篇,本格日本料理指南,寫在食物里的生命故事與季節流轉。作者秉承日式料理傳統,選用中國當地當季食材,介紹27道純正和風便當的做法,書中更有27段溫暖的生命記憶。
(日)吉井忍 ·菜譜 ·19.3萬字
本書由日本人坂本一敏所著,他花費近30年時間,跑遍中國450多個市、縣,邊設計旅游線路,邊尋找當地特色面食。到目前為止,坂本一敏訪華次數超過290次,去過中國2000多個地方,吃了3000多碗面。這本書按地域梳理了中國近百種面食,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輔以大量的紀實圖片,不僅記錄了中國的面食文化,還對珍貴的面食制作工藝及過程進行了還原。本書不僅是一場中國面食盛宴,還見證了中日友好和時代變遷,具有珍貴的紀念意義。
(日)坂本一敏 ·地方美食 ·18.9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火鍋開涮前必須要做的三個步驟,即選料加工、熬制底湯和調配味碟。選料加工對每一種食材作了選購、加工、刀工和保存介紹;熬制底湯介紹了毛湯、清湯、奶湯、素高湯、菌菇湯等火鍋基礎底湯和部分獨具風味的底湯的制法;調配味碟介紹了80種傳統和時髦味碟的制法。下篇介紹南北經典火鍋、家常美味火鍋和藥膳滋補火鍋近200種。
牛國平 牛翔 ·烹飪理論 ·18.9萬字
近年來,社會上一些普通現象一披上“茶”的外套就變得高深或很有學問。例如,所謂的“茶藝”就有著極其繁瑣的程序,實質卻是“九分九的表演點一分的喝茶”;一些國際上或我國已明令禁止在茶葉中出現的高致病物質,如殘留農藥、化肥、重金屬、霉菌等,卻被宣傳為喝了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過度神化“茶葉功效”或“茶文化”的內涵,似乎所有的喝茶都與“養身”或“文化”高度相關;甚至貯存一點自喝的茶葉,也與金融投資行業緊密結合了;許多茶葉被吹成天上有地上無,尤其是促使茶葉的價格脫離價值本身。其實,“茶葉”是一把雙刄劍,喝對了是可以醫治疾病、強身健體的良藥;反之,則是可以致病甚至致癌、傷害身體的毒藥。本稿是作者多年對茶的認識的一個總結,圍繞著茶學,用醫學、心理學的原理分析,從影響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等實例著手,闡述植物如何變成“茶葉”;哪些茶葉可以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哪些茶葉可能致病傷害身體;茶葉如何直接影響一些國家的社會發展與人類進步等認識。本稿以科學的理念來宣傳茶文化,帶領讀者輕松地主識茶的本質。本稿主要內容包括:茶樹、茶葉、泡茶和茶與社會生活。本稿文字深入淺出,配圖包括實物相片和專門繪制的精美插圖,通俗易懂,知識性又強,適合于社會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關注心理學、醫學、茶學、軍事學、經濟學等各類人群閱讀。四色印刷,大32開,約25萬字。
徐志堅 ·茶酒飲料 ·18.7萬字
本書介紹了酒文化,酒的起源,特性,功能以及飲酒的趣味和飲酒的知識,以助飲酒者的雅趣,讓更多的人熟悉美酒香醇的人生價值與獨特魅力。
林可行 ·茶酒飲料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