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女媧補天其實補的是歷法?逐日的夸父其實是一棵樹?九尾狐其實是天上的星宿?本書探究了30多個中國神話故事,通過嚴謹的考據和縝密的分析,像破案一樣破解了中國神話背后的現實原型,并指出中國神話看似天馬行空,其實是古人的科學探索,蘊含著豐富的古人智慧。讀者驚呼“當代福爾摩斯”“《走近科學》神話版”“讀來就像推理小說一樣過癮”“讀完醍醐灌頂”。
尹榮方 ·中國文化 ·27.8萬字
本書以歷史學與文獻學的方法,敘述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作者綜合禪門史料、石刻文獻、傳世文集和敦煌文書,從歷史、思想、文化意義及影響三個維度,考證、敘述禪史關鍵的四個世紀中,禪宗及其思想的歷史變化過程。在20世紀以來禪宗史研究的基礎上,不僅修正了此前禪史研究的若干結論,而且對禪思想的內涵及其意義,提出若干與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葛兆光 ·文化史 ·36.6萬字
北京是如何走過百年的?舊時北京為什么分為宛平人和大興人?舊時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孩子們如何上學?王府井為什么被稱為北京的香榭麗舍?舊時北京的古玩收藏與買賣如何進行?《百年舊痕》中,作者以親聞、親歷追憶舊時風物,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從城市規劃到社會交往,從文化娛樂到醫療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還原微觀歷史,回溯北京的百年變遷,并觀照社會生活變化背后的文化移異。這是一個多方位的北京,或許讀者可以從中找到那些已經逝去的文化遺痕,找到那個曾經躍動的、優雅的北京。
趙珩 ·隨筆 ·23.6萬字
《種族與文化》是作者托馬斯·索威爾15年研究和旅行的成果,也是作者“文化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索威爾曾兩次環游世界,多次到訪地中海、波羅的海和環太平洋地區,他希望通過研究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幫助我們理解在今天和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種族文化在塑造各國人民和世界文明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命運方面所起的作用,重新審視當下與未來。從古代城墻環繞的耶路撒冷到高度現代化的城市國家新加坡,每個地方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在《種族與文化》中,索威爾的核心觀點認為,無論是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還是漫長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某一次轉折,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歷史的劇變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理解文化資本對一個民族或一個文明社會的經濟命運的影響為何遠遠超過政治、偏見或基因,而認識到這一點,不僅有利于我們認識差異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盡可能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的民族問題,從內在發展的角度,為自己所屬的民族、國家、社會爭取更多的文化資本和文化自信。
(美)托馬斯·索威爾 ·文化史 ·22萬字
本書匯集了許嘉璐先生十余年來研究中華文化成果的精華,全書分為十四個部分,全面分析和總結了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質以及作為中華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學、佛學、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了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及中華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發展方向。
許嘉璐 ·文化研究 ·20.2萬字
這本書是俞敏洪與許倬云、易中天、馬伯庸、許知遠、薛兆豐、余世存等人物的對談錄。截至本書出版,老俞已經與人文、科技、商業等領域大咖對談超過100期,有1億人觀看過對談,幾百萬人參與了討論。本書甄選了其中15場對話,向讀者還原了這些頭腦碰撞時刻的酣暢,以及他們話鋒背后的思想沉淀。老俞很會提問,洞悉人性,張弛有度,看似簡單,大有學問。他和余世存聊人心:心越靜,能接納的信息就越多,分辨信息的能力就越強大;和吳軍聊格局:從長遠的生命之河來說,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更好,比你想要到達什么目的地更加重要;和王立銘聊成就:我們找到的解法大部分時候都不是用大腦理性設計出來的,而是通過反復試錯、探索、最終走出來的;和薛兆豐聊收入:經濟學最重要的兩個概念就是成本和時間,我們要做時間的朋友,堅持長期主義,因為長期的收入才是你真正的收入。
俞敏洪 ·隨筆 ·30.5萬字
《實用唐宋詞譜》在總結前成果的基礎上,以《欽定詞譜》為參照系,提出了平仄譜系統。在具體的觀點和學術目標上,本成果不贊成傳統詞譜認定詞調有“正體”“另一體”之說,而認為“如果承認詞調的添字減字是填詞中的一種正常方式,那么添減一字就不能認為是‘又一體’,這就和某一字位填詞時可平可仄一樣,某一字位也是可增可減的……同樣的道理,韻腳、句法、讀住等也是如此”。
黃華童等 ·文化研究 ·20.3萬字
本套裝包含樊登《給青少年講論語:樂在學習》《給青少年講論語:識人交友》《給青少年講論語:積極生活》《給青少年講論語:性格養成》4部作品。
樊登 ·中國文化 ·28.8萬字
該套書為有關重慶本土歷史文化的通俗讀物,內容涉及重慶本土的美食、民俗、文化和歷史。作者精選重慶本土歷史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人、事、物,廣羅史料,去偽存真,用通俗的語言、詼諧的文筆,將重慶本土歷史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書中有趣的手繪老重慶線描圖,更是錦上添花,別有一番風味。
司馬青衫 ·地域文化 ·32.7萬字
宋代是行記創作的黃金時期,涌現出眾多行記佳作,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學內涵與審美價值。作者從文獻、文學、文化諸層面對宋代行記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分析,梳理其源流演變,明辨其文體內涵,探討其中折射的宋人行旅生活面貌。同時,以他者形象為切入點,分析宋人筆下的異域風物、異族形象以及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因子。并從旅行文化的視角研究行記中地—人—文三者之間的關系,借此剖析宋人的文化心態。
阮怡 ·文化研究 ·31.4萬字
本書是對淮海地區非物資文化遺產一種譜系性的梳理,是這一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揚工作的總結性理論成果。在架構上,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同類型,從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和曲藝、傳統戲曲、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民間美術、民俗的角度對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了詳盡的考察。書中既有相關概念的界定,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的細致梳理,更有理論層面的提升,是近年來研究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力作,對淮海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推進有重大意義。
張新科 ·非遺 ·32萬字
古人為何熱衷修真?他們是如何修真的?仙話“以記敘神仙活動為主要內容,以追求長生不死和自由為中心主題”;與神話主要反映不同民族在遠古童年期的觀念相比,仙話更多反映了中國漫長歷史時期中不同階層不斷發展變化的某些“共識”,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模式。本書所涉仙話上起《左傳》《山海經》,下至清人筆記與世情小說、神魔小說。本書對仙話的基本內容和類型進行了梳理,對帶有原型意味的神仙故事及人物形象進行了生動的講述、深入的考辨和解析,對其歷史形象的嬗遞及其社會文化意涵進行了透徹的闡釋,是一本可讀性與學術性、新奇性與嚴肅性兼具的作品。
嚴優 ·理論 ·26.9萬字
本書稿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書稿立足文本,對陶淵明研究的重要領域及一些重要問題作了認真梳理、分析和概括,結論平實可信。對陶淵明的服藥與養生的論述比較新穎,彌補了前人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陶淵明新的歷史觀和汲冢《竹書紀年》屬于學界很少注意的方面,本書稿對此論述很有新意,可引起學界進一步探討。
鐘書林 ·文化研究 ·32.7萬字
嚴紹璗,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擔任北大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學文學部、日本文部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著有《日本的中國學家》《中日古代文學關系史稿》《中國文學在日本》、《日本中國學史稿》等14種專著。發表論文、譯文170余篇。這部“嚴紹璗文集”全面收錄了嚴紹璗先生治學50多年各方面的成就,本冊為第三卷“日本文化研究”,主要闡發從中國本體文化的視角出發觀察日本文化、日本學的研究見解。內容涵蓋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中日文化關系、儒學在日本的發展及其在近代文化運動中的蛻變,和戰后日本出現的諸種思潮等。
嚴紹璗 ·文化研究 ·22.4萬字
農歷七月初七,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我國很早就有在這天“乞巧”的風俗。2007年,西和縣被中國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2008年,西和縣的“乞巧節”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8月7日,中國(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書為此次論壇論文的合集。為論壇提供論文的專家學者從乞巧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現實意義、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展現了乞巧……
西和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編 ·非遺 ·22萬字
“古靈寶經”是指敦煌本陸修靜《靈寶經目》所著錄的一批早期道教靈寶經典,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國際道教研究最為集中的領域之一。本書對古靈寶經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更加專門也富有創見的研究,深入探討了古靈寶經的分類法和研究方法問題,并對如何進行該領域的學術創新和學術批評等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王承文 ·文化研究 ·36.6萬字
應試詩產生于唐代以詩取士制度下,本身體現了科舉與文學的緊密聯系,本書以其為中心,將唐代科舉與文學發展關系這一熱點研究推向深入。上編研究“應試詩與唐代科舉”,勾勒唐代科舉以詩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對科舉制度文學化特性的認識,同時明確應試詩的性質及其存在的主要類型。下編考察“應試詩與唐詩發展流變”,將唐代的應試詩視為一種特殊文學,研究其特殊的體制形式、創作模式和內容風格,并將其置于詩歌流變中,考察它與日常詩歌的互動,為唐詩研究提供另一視角。本書認為唐代社會與文學的諸多重要現象都在應試詩中有所反映,因而應試詩的價值不在自身的創作質量,而在它的詩史意義。
徐曉峰 ·文化研究 ·28.4萬字
本書為版權引進圖書,堪稱是韓國的一張文化地理名片。第1-3章是江原道、包括首爾在內的京畿道、慶尚南北島及東南海岸的游記。第4-6章主要是曾屬三國時代百濟林兔的忠清道和全羅道、西南海岸的多島地區和古耽羅王國:濟州島等景點的游記。本書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全面介紹了韓國境內知名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令人印象深刻。本書的韓文版由韓國國學資料院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韓國文化部的資金資助,翻譯成中文。
(韓)趙永子 ·各國文化 ·21.8萬字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學的奠基作,同時也可以被看成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秹舻慕馕觥肥歉ヂ逡恋掠昧藘赡甓鄷r間完成的,初版于1900年,差不多10年以后才為人們所重視,在弗洛伊德有生之年就再版了8次并有了近10種文字的譯本。"夢"是弗洛伊德最先也最深刻地用以揭示人的無意識層面的分析對象。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用大量的夢的分析的實例,證明了他的方法和技巧的可操作性。
(奧)弗洛伊德 ·中國文化 ·28萬字
本書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結構、自身特質、國際條件等諸多方面,將中國文化的輝煌一一寫來,讓現代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增添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中國文化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