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葛兆光
作品粉絲 193 人
全部作品
本書以歷史學與文獻學的方法,敘述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作者綜合禪門史料、石刻文獻、傳世文集和敦煌文書,從歷史、思想、文化意義及影響三個維度,考證、敘述禪史關鍵的四個世紀中,禪宗及其思想的歷史變化過程。在20世紀以來禪宗史研究的基礎上,不僅修正了此前禪史研究的若干結論,而且對禪思想的內涵及其意義,提出若干與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葛兆光 ·文化史 ·36.6萬字
百年知識人的身影錄,在“余音”裊裊遠去前,記錄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國家與民族的動蕩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在這些學者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蕩,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角力。盡管說余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絕響,總會裊裊遠去。本書收錄了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歷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了被遺忘的暗流。作者回顧他們的經歷,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葛兆光 ·現當代隨筆 ·13.7萬字
葛兆光先生以自己對于詩史的深刻洞察及對于唐詩的細致體驗,從浩瀚的唐詩中精選78位詩人的282首詩。其中既有好詩名篇,也有在詩史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意義的作品。小傳中關于詩人風格的描述,前人品評之匯總與作者的的創見有機融合;注釋廣征博引,具體而微,有助于讀者加深對詩意和技巧的理解與感受。作者善用比喻,語言通俗易懂,適合普通讀者作為詩詞入門讀物。
葛兆光 ·古詩詞 ·20.7萬字
葛兆光先生是一位具有宏闊學術視野和透辟學術眼光的通人。在孜孜不倦地進行本土學術問題考察研究的同時,他將視野時時投向海外,通過廣泛的跨域對話,深度參與最前沿的學術爭鳴,別求新聲,紹介新知,從而豐富觀察中國問題的視角。《側看成峰:葛兆光海外學術論著評論集》就是他這一長期努力和成果的體現。在本書中,葛兆光先生秉承其一貫堅持的“站在近代中國問題研究延長線上”的四個研究角度,即“時間縮短、空間擴大、史料增多、問題復雜”,尤其是統攝全局的“問題復雜”的視角出發,對從卜正民等帝制中國史的編寫,到余英時宋代思想史的新的解釋框架,從近代日本漢學家對中國周邊的考察,到生物學家洛克深入西南邊陲考察納西族文化的意義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的評論和對話,顯示了強烈的預流意識、清晰的求真意識和自覺的通人意識。本書較全面地展現了葛兆光先生對海外學術論著的觀察和思考。
葛兆光 ·史學理論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