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寫于1926—1928年,1931年由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是為錢穆先生因課堂講義之需而編寫。本書是一部了解中國兩千年學術思想發展史的入門書。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分別對不同時代的儒學、子學、經學、佛學、理學、考據學等方面進行介紹論述,闡釋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及其演變,旨在使讀者認識千百年來“中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掌握中國國學思想之精義。在錢穆先生筆下,中國傳統國學被賦予了一種新的生命力。
錢穆 ·中國文化 ·17.2萬字
雄渾綿亙的賀蘭山秘境,硝煙或浪漫的居所明長城,黑石峁巖畫與外星人的不解之謎,皇家寺院的隱秘歲月,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如歌如詩,拉薩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謎……邊塞人文之美,西部秘境之魅,《秘境之旅》以詩意與凝重的筆觸,將帶你探尋西部大地的千世滄桑和不朽傳奇。
張濤 王燕 ·隨筆 ·17.2萬字
從深圳書城羅湖城到深圳書城南山城、中心城,再到深圳書城寶安城,深圳書城模式歷經“綜合性大賣場”、“文化Mall”、“體驗式書城”到“創意書城”的蛻變。深圳書城文化綜合體建立了以書業為核心、以書城為陣地的新型文化商業業態,并通過不斷的總結經驗和創新發展,形成了全國領先的“深圳書城模式”,探索出行之有效、在新時期指引傳統書店轉變模式、重煥生機的道路。同時,深圳書城作為大型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在推動全民閱讀、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市民文化權利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該書對深圳書城的演變發展進行梳理,深刻剖析作為現代大書城代表的深圳書城與時代進程、城市發展的關系,闡述了書城的空間構建、業態組合、投資建設模式、產業鏈打造,以及如何在持續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中,探索新的生存與發展模式。最后通過分析當下大書城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并在借鑒與啟示的基礎上,對大書城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判。
尹昌龍 ·文化產業 ·17.2萬字
本書稿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2CZW048),以整個中國古代墓志為研究對象,從文體屬性、外在影響、傳播接受等角度,梳理出中國古代墓志的發展演變,具有全面、系統等特點,有一定的開創意義。書稿內容分為四個單元,既有創作目的、文體屬性的內部因素分析,也有社會變遷、撰者立場、寫作對象身份、相近文體滲透等外部要素的研究,同時兼顧傳播、接受及相關應用,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涉及到了墓志文體研究的幾個重要維度。是在現代學術背景下,用現代學術語言,全面研究古代墓志義例的第一本專著。
楊向奎 ·民俗文化 ·17.1萬字
本書基于現代出版產業的經營規律和管理方法,結合當前的國際出版動態和出版新技術,從出版產業概說、我國出版產業發展歷程和現狀、出版產業的創辦、出版企業的組織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出版產業的產品質量策略七個方面闡述了出版企業的創建、組織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等問題。本書可供高校中從事出版研究的科研人員及出版企業的管理者參考。
李金慧 王丹丹 ·文化產業 ·17.1萬字
本書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之“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集成”系列中的一冊,本書由《京華事略》《北京紀聞》合集而成一本。《京華事略》為日本北京話教材,作者為晚清旗人金醒吾。該書之原本系豎排繁體,無句讀,無注音。《北京紀聞》由岡本正文編譯摘錄了足以窺見北京風俗習慣、官衙商賈狀態的報道,經金卓安校訂審閱。校注者對其重新錄入整理,并加以校釋。這項工作不僅將為今后的早期北京話研究奠定堅實的材料基礎,而且將極大地推進漢語研究,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出版意義。
金醒吾等 ·地域文化 ·17.1萬字
《少年讀論語》是著名學者劉耀輝教授專門為青少年撰寫的解讀《論語》的普及讀物。本書打破《論語》的章節結構,把《論語》里的所有歷史人物從書中剝離出來,結合《史記》《左傳》《孔子家語》等書中的有關記載,按照主題將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經歷、思想、人格精神用一個個獨立而又有聯系的故事講述出來,生動形象地詮釋了《論語》的思想精華,引領青少年更好地領略圣賢的人格魅力和深邃思想,從而獲得精神啟迪和教育。全書文字淺近易懂,有學術的高度和深度,卻無學究氣味;既輕松有趣,又耐人尋味。
劉耀輝 ·中國文化 ·17.1萬字
京味兒小說的發展源遠流長,在清末民初的北京文壇,以彭翼仲為首的著名報人,用白話報為小說家們開辟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以損公、劍膽、冷佛、儒丐為代表的京味兒小說家嶄露頭角,創作出數以千計的京味兒文學作品,受到京津地區廣大市民的熱烈追捧,他們的創作實績也成為京味兒文學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評講聊齋》作者尹箴明,是民國時期發表于《群強報》的評書連載。每期取《聊齋》原文一段,繼以白話評講,有敷衍故事、解釋原文、插科打諢等內容。語言通俗、詼諧,以口語寫成,有大量老北京話的口語語言成分,對語言學和文學領域的研究者都有很大的材料價值。本書選《曾友于》《花姑子》《嬰寧》《胭脂》《鳳仙》五個聊齋故事,共141期連載的內容。采取點校加注釋的方式加以整理,便于讀者閱讀。
尹箴明 ·文化研究 ·17.1萬字
作者是魯迅研究專家,《魯迅研究月刊》執行主編,多年來致力于魯迅的研究與普及工作。此書語言通俗易懂,面向普通讀者,努力向讀者呈現一個不一樣的魯迅形象。這不是一本學術書,而是一本以魯迅為出發點的隨筆,包括《誰說我是禮物》《魯迅的另類簽名》等文章,大多以魯迅為切口,還原這一位大人物的平凡之處,更加切近當下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正如“偉大的人也要有人懂”,本書就是試圖讓我們走進一個和尋常認知不一樣的魯迅,讀懂魯迅的偉大,也讀懂魯迅的七情六欲、人間煙火。
姜異新 ·隨筆 ·17.1萬字
“人文北京”的提出,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后對首都城市品格和城市發展戰略的一種定位,其意義在于將人文主義精神貫徹到北京城市建設和發展之中,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通過大力發展民生事業,促進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的品質和文明程度,把首都北京建設文明之都、文化之都,和諧穩定的首善之都。
干春松主編 ·地域文化 ·17.1萬字
《周易》被譽為“六經之首”,是中國文化元的代表。它作為一種邏輯思維方式,貫穿于中華民族各種文化形成發展的始終,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長期而廣泛深刻的影響。不論是農、醫、術、數、天文、地理、律歷、文史、藝術、棋戲,還是哲學、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技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上了易學的烙印。在我們民族的民族精神、倫理道德、風俗習慣、文化行為中更是流淌著易學的精血。《周易》的三才觀、整體觀、象數邏輯思維方式,不僅是中國文化元的代表,同時也構成了世界文化之一元。本書作者宋會群、苗雪蘭通過多個領域的研究,詳細論述了《周易》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書稿分為以下七個部分:一、千古奇書——《周易》;二、周易學簡史;三、《周易》與中國思想文化;四、《周易》與中華民族精神;五、《周易》與中國古代科學;六、《周易》與術數文化;七、余論。引導讀者由淺入深,領略《周易》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周易》對中國文化無處不在的影響。
宋會群 ·中國文化 ·17.1萬字
《夢溪筆談》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所著,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共26卷,再加上《補筆談》3卷和《續筆談》1卷,分故事、辨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志、藥議17個門類共609條。內容涉及天文學、數學、地理、物理、生物、醫學和藥學、軍事、文學、史學、考古及音樂等學科,可以說是一部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的光輝巨著,因此備受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和推崇。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贊許《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沈括 ·中國文化 ·17.1萬字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為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作。王國維深受西方美學思想的熏陶,并將這種影響帶入《人間詞話》,從而衍生出與舊時文學所不同的詞話評論角度和評價方法,著成了這部以“境界說”為核心的初備理論體系的詞論“圣經”,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本書為方便讀者的理解和學習,在原文基礎上作了相關解讀,并對原文進行了配樂朗誦,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王國維的詩學、詞學理論,體會其中的文學思想和美學觀點。
王國維 ·中國文化 ·17.1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本書共收錄名言警句、歇后語、謎語、對聯、俗語、諺語等上萬條。這些鮮活的語言文字語簡意賅,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這些語句,或寓意深長,或幽默風趣,有著過目難忘的藝術效果。本書以句句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所選的句句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到當代名人的智慧言語均有涉及;所選的名句范圍非常廣,從詩詞曲賦、小說雜記等文學體裁,到俗諺、歇后語、謎語等民間文學都有涉獵。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7.1萬字
1988年3月,合浦縣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海開放縣。合浦有著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置合浦郡,轄現今合浦、浦北、北海、靈山、欽州、博白、廉江、容縣、北流全部以及邕寧、橫縣部分,是全國少有的自設立以來沒有更名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合浦文化底蘊深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時指出:“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印跡記住鄉情,復興夢想催人奮進。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浦重要講話精神,“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讓合浦人了解家鄉,讓外地人記住合浦,傳承弘揚合浦歷史文化,講好合浦故事,提升合浦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合浦對外開放,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助推合浦經濟社會發展,喜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合浦縣委、縣政府決定,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聯、社科聯參與,組織編撰《古郡印跡》一書。
韓德金主編 ·地域文化 ·17.1萬字
狐仙到底是正是邪?為何它既能帶來財富與好運,又能引發災難與恐懼?時隔13年再版的中國民俗奇書,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揭示了“狐仙崇拜”文化背后隱藏的民眾訴求:清代文人筆記中,男狐常常化身英俊的“胡郎”專門魅惑世家小姐,結局總是被棒打鴛鴦,仿佛一場寒門士子想要入贅豪門的逆襲夢;一位女子在婚禮前夜突然被狐精附身,借狐精之口勇敢地拒絕包辦婚姻,上演一場超時空的古代版女性“自由宣言”;而在明清鄉野,狐仙附身村民戲弄官員,令官印失蹤、文書不翼而飛,背后的真相其實是百姓對官府壓迫的無聲反抗……這些看似荒誕離奇的民間怪談,實則體現了封建社會中底層民眾對社會公平的急切訴求。
(加)康笑菲 ·民俗文化 ·17.1萬字
《酉陽雜俎》是唐代段成式所著筆記小說,此書不僅有奇絕動人的志怪故事,更囊括了歷史、民俗、美術、烹飪等方面,堪稱唐代生活的百科全書。《酉陽雜俎注評》由著名學者許逸民先生精選篇目、加以注評而成。本書不僅對難解字詞予以注釋,并對內容進行細致評析,或探尋資料來源、或引申講解,從而分析其敷陳演變、闡明其思想意義。
段成式 許逸民 ·民俗文化 ·17.1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紹興市上虞區曹娥的綜合性地方文史資料書籍。全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是從曹娥悠久的地域范圍歷史文化和古跡遺存,包括碑記、志書等考證、探索。對村落變遷、壩頭商業及由此形成的鄉風民俗,人民的生活習慣,杰出的鄉賢傳記,民間故事傳說逸聞等地方文獻作如實敘述。
陳秋強 ·地域文化 ·17.1萬字
本書為戚繼光十四卷本《紀效新書》。戚繼光最重要的三部軍事著作,有十八卷本《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和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而實際上后者正是以前兩者為藍本,讎校、刪定而成的。撰寫此書時,戚繼光已歷經南方抗倭和北邊御虜的雙重洗練,積累了更多更豐富的軍事實踐經驗,思考軍事問題也變得更加成熟和全面,因此,十四卷本《紀效新書》堪稱戚繼光軍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全書幾乎囊括了從選兵、編伍到練習膽氣、號令、技藝、營陣,及實戰演練、守城哨探、選將練將等軍事訓練活動的方方面面,水陸兼具,洪纖畢備,相當于一本完整的操練手冊,這在中國古代兵書中可謂卓爾不群,獨樹一幟。
葛業文評注 ·中國文化 ·17.1萬字
作者用中國人獨有的樂天情懷和京味調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種笑話,與妻子上演的國際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經歷過的各種趣事。用真實細膩的筆觸,描述草根的動人生活情境,讓日本再也沒有隱私,展現日本從未有過的陽光面。
薩蘇 ·各國文化 ·1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