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復旦大學文物于博物館學系王榮教授主編,為古代玉器研究領域舉辦的“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強調的是青年學者之間充分的溝通、深入的探討,考古學、歷史學、美術史、科技分析等不同學科的方法綜合,高校、博物館、研究機構間的成果分享。本書的意義也在于是一個“開端”,期待今后能繼續發展,持續發揮更為實際的效用,為青年玉器研究學者搭建起一個長期的學術交流平臺。書中文章涉及中國古代玉器的藝術、文化、材質、工藝等方面。
王榮主編 ·藝術理論 ·24.9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作為美術學研究的專業科研單位所主編的專業學術研究系列,該出版物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藝術專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術新秀撰寫稿件,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優秀藝術作品,在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19.1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漢畫像研究》為本專輯的特色,內容包括《重論南陽西關漢畫像石:不是嫦娥奔月,而是女媧捧月》《試論早期祠堂畫像中西王母與羿(后羿)的組合》《論漢畫像石孝行圖的“通行”與“泛化”》《漢代石刻畫像內涵再思:讀《象生與飾哀——漢墓石刻畫像研究》》。作為美術學研究的專業科研單位所主編的專業學術研究系列,該出版物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藝術專題,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優秀藝術作品,在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6.8萬字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0.4萬字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2.2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教育部主管下的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所收集論文涉及美術考古研究、古代書畫理論研究、古代藝術史研究、近現代美術研究、工藝美術研究、藝術書評等多方面的課題。本書稿是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有助于促進中國藝術研究發展與交流。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7.9萬字
本書關注與探討軟雕塑之于傳統雕塑的突破與改變。全書共分五章,由表及里的探究了軟雕塑藝術全新的美學樣態,是如何建立在不同于傳統美學的、消除藝術神圣感的,基于生活的流動性、日常性、反思性的邏輯關系的生成。本書以解析軟雕塑藝術的概念入手,從軟雕塑藝術的材料語言、造型語言及空間語言三個維度,來揭示軟雕塑藝術有別于傳統硬質雕塑的美學特征,并將其置放于藝術與生活關系發生巨變的語境之下,探究軟雕塑藝術全新美學樣態形成的原因,旨在借由生活與身體感知的關聯之于軟雕塑藝術,引發人們對藝術、生活、社會、人的自我關注等現實問題的思索。
韓璐 ·藝術理論 ·19.1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為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主辦的藝術史類研究論文集,收錄最前沿的學術成果。本稿以“古代書畫史研究”為重心:李永強的《從自然山水到文人山水——宋元山水畫題材之變》,指出宋元山水畫的題材發生了從自然山水到文人山水的變化,自然山水指的是忠于自然界、再現性強的寫實山水畫,文人山水指的是有文人屬性的山水畫。姚遠的《日常傳奇:文徵明的書畫交游與聲望建構》以嘉靖二年(1523)文徵明赴北京之前的藝文生活為重點,透過對這一時期文徵明與師友之間往來信札、酬和、題畫詩、跋語、品評的釋讀,檢視文徵明家教庭訓、師承法乳以及與各路人士的交游情況。此外,也展示了美術考古、近現代美術研究、美術理論研究等相關研究成果。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8.6萬字
《名家》是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與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上海書畫出版社三家合作,出版的有關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研究、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專題讀本,全書分為人物、拾遺、回眸、觀點、讀書、館事六部分。本書主要圍繞齊白石的交游、交往的考證和研究,郭味蕖的藝術人生和其西畫新學之路以及王雪濤與齊白石的師徒情及其孫女回憶王雪濤、王雪濤速寫展開,還有部分研究朱鼎煦及其書畫收藏、張大千家族家風家訓及傳承、李可染藝術精神和藝術思想的研究性文章。全書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一本了解齊白石、郭味蕖、王雪濤藝術發展的藝術讀本。
盧炘 楊振宇主編 ·藝術理論 ·9.7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中國畫寫意體系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以阮榮春教授為首席專家主持的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畫寫意體系研究”為重心,收入王宗英、阮榮春合著的《中國繪畫寫意美學的早期建構——以宇宙生命哲學為中心》等文章,對中國畫寫意的哲學美學根源,對寫意概念的生成,對山水畫寫意的創作實踐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取得一批可喜的科研成果。本書稿是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有助于促進中國藝術研究發展與交流。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28.8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著重探討當代中國油畫現狀,并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收錄陳彥平的《“謹毛失貌”論》,另有王惠《“常理常形”說與中國畫的寫意特質》《“龍脈”理論——中國畫內部的自身表征視覺語言系統》《唐棣生卒年新考》《中國寫意畫的象思維觀念及其對寫意繪畫創作的啟示》等。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38.6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書法藝術研究》為華師大藝術研究所主辦的有關中國美術的研究文集。分為六個方向,基本涵蓋中國美術研究的多個領域,包括美術考古、古代繪畫、書畫理論、書法藝術、美術教育等,另附書評3篇。書中多篇文章有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支持,是近期具有代表的研究課題,作者多為大學教授或博士研究生,對于推動中國美術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從文獻、古今書法作品出發,探討唐代“崇王”"觀念、新儒學眼中的馬一浮書法作品、蘇軾與嶺南文化的關系,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論文專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對學術界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7.6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絲綢之路美術研究》為華師大藝術研究所主辦的有關中國美術的研究論文集。本書稿以“絲綢之路研究”為重點,收錄了《絲綢之路海蒳指甲妝飾藝術傳入及風俗化研究》《民俗學視域下媽祖紙馬圖像釋義》《ArtDeco服飾中的中國風與性別權力》探討中西文化交流影響下的藝術轉變,所研究的對象都是新的課題,對促進中國美術研究的多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除此之外,本論文集還收入了美術考古研究、古代繪畫研究、古代書法研究、書畫理論等多方面議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學者之間進行研究交流。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7.3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藝術理論研究》為華師大藝術研究所主辦的有關中國美術的研究論文集。本書稿以“藝術理論研究”為重點,收錄《“以大觀小”的審美觀念與中國史前巖畫的空間詮釋》《“游”的觀念與美學意義》《王朝聞的工藝美學思想》等文章,透過藝術理論分析不同領域的藝術特質,具有學術意義,對促進中國美術研究的多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除此之外,本論文集還收入了美術考古研究、古代繪畫研究、古代書法研究、書畫理論等多方面議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學者之間進行研究交流。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6.2萬字
本書旨在作連接歷史與現實的美術觀察,總結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的成功經驗,以及區域內資源共享,錯位競爭的協同發展模式。同時,對目前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保護再利用過程中涌現的優秀案例和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對未來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與文化藝術資源保護再利用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上篇簡要回顧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發展歷史;中篇對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進行分類梳理;下篇對近現代長三角地區美術教育資源保護再利用過程中涌現的優秀案例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優秀案例的成功經驗,并對存在問題的案例給出調整建議。
蔣英 ·藝術理論 ·18.4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古代繪畫史研究》為本專輯的特色,共收入八篇文章,分為兩個專欄。其中岳進的《道教與“仙山”:晉宋詩畫中的想象與觀看——從〈畫云臺山記〉說起》認為顧愷之《畫云臺山記》根源于道教的“存思內視”,詩學畫論中轉化為一種純粹的審美思維與視覺觀念。王洪偉《信筆寫寒山,千金難易之——董其昌“仿倪”山水題跋引發的歷史思考》指出董其昌對倪瓚在李成“寒林”傳脈中有著獨特見解,其個人創作對“寒林”山水在晚明時代的復興有一定的推動意義。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2.5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書法史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收錄鄭長華《王非但以意取,不問真似——董其昌臆造性臨摹觀管窺》、趙汗青《項穆其人及〈書法雅言〉思想再探》宋立《〈孟法師碑〉搨本及其傳衍考述》、李永《近代印人結社考論》、申喜萍《書法補史:以吳全節書法作品為例》等文章,都是對現當代藝術家的研究與分析,對深入了解中國現當代美術有所助益。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32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書畫理論》由教育部主管下的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創辦,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所收集論文涉及美術考古研究、書畫理論研究、古代繪畫史研究、近現代美術研究、藝術設計研究等方面的課題。本書稿是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有助于促進中國藝術研究發展與交流。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編 ·藝術理論 ·29萬字
本書是盧甫圣的一部關于繪畫藝術發展的理論專著,首次出版于1990年,此次出版為最新修訂版。本書基于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探究,提出了一個新的關于歷史發展的假說,即“球體說”。“球體說”的首次提出突破了傳統的循環論、進化論的桎梏,在當時國內藝術界影響頗巨。作者通過對中西方繪畫史的梳理和比較,依靠縝密的邏輯推理,建立起了龐大的理論體系,試圖揭示繪畫藝術的本質和規律。書中還探討了繪畫藝術與文化環境、贊助者等外部結構的互動關系,以及繪畫藝術在20世紀中國的變革和挑戰。《天人論》是一部具有創新性和深刻性的繪畫藝術理論著作,對中國畫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次修訂亦使得這部繪畫藝術理論著作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盧甫圣 ·藝術理論 ·26.1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現當代美術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收錄肖谷《李鐵夫1932年油畫肖像研究》,黃丁、梁璐兒《從“方黃論爭”看廣東“折衷派”的國畫現代性轉型道路》,謝淵《既雕既琢,復歸于樸——吳為山寫意雕塑的美學價值與時代意義探析》,黃晨、黃宗賢《見證與記錄——周令釗紅色設計之路探源與尋繹》,張衡《關照現實的雋美畫境——論劉孔喜西部邊疆民族題材繪畫藝術》等文章,都是對現當代藝術家的研究與分析,對深入了解中國現當代美術有所助益。'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2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