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收集了作者關于實踐美學和新實踐美學與不同觀點的學派和美學家的爭論,從中可以清楚明白地知道,新實踐美學是在與否定和反對實踐美學的美學派別和美學家的爭論中崛起的。新實踐美學堅持實踐美學的實踐論觀點理論,與時俱進,對實踐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把實踐界定為包括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話語生產的社會實踐整體,在此基礎上對于實踐美學的基本問題進行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闡述,使得實踐美學跨上了新臺階,為中國當代美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張玉能 ·美學 ·11.5萬字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語: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時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校長任內。
(德)黑格爾 ·美學 ·24萬字
說起美學,人們都會想到“陽春白雪”,覺得自己既需要它卻又觸之不及。人們之所以覺得需要美學是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崇尚美的事物,都需要美的生活,都想讓自己從內到外都是美的。但是為什么人們又覺得美學是觸不可及的呢?因為人們總是覺得美學本身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它源于哲學范疇,向來都是美術和高校課堂上的一種課程而與實際的生活美化有很大一段距離。從蘇格拉底嘆息著說“美是難的”,到美學國度的“哥德巴赫猜想”,再到眾多美學家對美的親身實踐和探索,無不給人們一種錯覺,那就是美是一種玄妙又深奧的學問,是普通大眾所不能觸及的。難道美學真的就這么遙不可及嗎?
朱珂葦編著 ·美學 ·26.6萬字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女人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得體的妝容和形象,才能是自己看起來更精神,也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本書主要講述了女人如何對自己進行化妝和形象設計,來提高自己的魅力和身體健康,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饒蓉蓉 趙艷俠 許美霞 文靜 ·美學 ·10.4萬字
美如今正處于一種矛盾的處境。一方面,它如通貨膨脹般蔓延四溢:到處都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美的狂熱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費的內在性:它塑造了資本的美學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動所帶來的對消極性的體驗,完全被純粹的快樂即點贊所取代。美最終被色情化。本書既為我們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災難或誘惑表現出來的美的形式,也闡明了那些建立美的倫理或政治的美的維度。閱讀韓炳哲的書,意味著不斷地被鞭策喚醒。……他的社會批判雖然不諳體恤之情,然而韓炳哲仍然熱情地擁抱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周刊》
(德)韓炳哲 ·美學 ·3.5萬字
著名美學名家、北大哲學系朱良志教授講解中國美學名著27篇,包括《聲無哀樂論》(嵇康)、《文賦(并序)》(陸機)、《顧愷之論畫》(顧愷之)、《畫山水序》(宗炳)、《敘畫》(王微)、《畫品》(謝赫)、《書譜》(孫過庭)、《筆法記》(荊浩)、《東坡譚藝錄》(蘇軾)、《林泉高致》(郭熙)、《畫禪室隨筆》(董其昌)、《園冶》(計成)等,內容涵蓋音樂、繪畫、書法、園林、詩歌等。作者注重原著版本辨析,精選底本,精心注釋,既為讀者閱讀美學原著提供可靠的文本,又詳細講解了每一篇原著產生的背景及其在中國美學史上的價值、源流、昭示的美學問題等,勾勒出清晰的中國美學發展脈絡,可以說,這是一本寫給中國美學愛好者的必備入門書。
朱良志 ·美學 ·41.5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美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圖書。它虛擬了18堂神秘課堂,每堂課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并挑選一位合適的美學大師講授。在授課的過程中,聽課人與大師們還有互動和交流。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可不是如此“聽話”的嘉賓,還會時不時說些自己的趣聞、趣事,如果你喜歡聽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萬別錯過了本書!
王樹生 ·美學 ·15.3萬字
美之境界是人類生命的“高級精神食糧”。本書內容包含王國維對美與藝術的基本觀念,對審美、藝術等問題的具體見解。王國維個性鮮明,《美學三境》給大家傳遞的是“高級美”。讓你不僅能“談美”“講美”更能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出人生該有的樣子,綻放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王國維 ·美學 ·10.4萬字
本書是意大利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齊的作品。本書是根據意大利1958年拉泰爾查出版社(巴里)的第十版《作為表現的科學和一般語言學的美》中的第二部分《美學的歷史》譯出的。本書梳理了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美學觀念、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觀念、笛卡爾主義和萊布尼茨學派中的美學觀念、18世紀次要的美學學說、唯心主義的美學、美學的實證論和自然主義、美學的心理主義和其他近代趨勢等內容,并專章對維柯、康德、叔本華等哲學家及其思想進行了論述。
(意)克羅齊 ·美學 ·22萬字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先生最重要的一部美學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西方美學史專著。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對公元前6世紀到20世紀初的西方美學思想發展歷史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和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表著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長期作為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使用,被許多學者認為是迄今國內學者撰寫的同類著作中最好的一部。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曉暢,廣受讀者歡迎,是一部不朽的美學經典。
朱光潛 ·美學 ·21.1萬字
本書從美學、文化哲學、神話學、闡釋學等視界對人類精神現象學的最高命題——生與死予以本體論、生存論、價值論的詩意運思,進而進入生存與毀滅的美學探究。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前提下,結合文化史、藝術史的豐富資料,提出一系列富有審美發現意義的見解。本書分為五個邏輯相承的部分。導論部分,簡述思想文化對于生存與毀滅這一永恒精神主題的沉思。價值論部分,對生死命題予以價值論的沉思,并結合藝術文本加以分析。本體論部分,闡釋東西方富有代表性的生存哲學及其死亡意識,對生與死予以生存論的領會。創造論部分,援引豐富的藝術史現象論述死亡意象及其表現方式。欣賞論部分,從闡釋學、接受美學角度分析欣賞者對于死亡意象的藝術欣賞和審美發現。
顏翔林 ·美學 ·28.8萬字
本書為美學論文集,以選編中國當代最新美學研究論文成果為主,兼收少量優秀美學論文。本書共分為七章,收入《禮樂教化與中和之美》(曾繁仁)、《學校美育的三個難點與三重關系》(王德勝)、《萬年中國說與美學史重構》(葉舒憲)、《從美是生活到生活美學》(劉悅笛)、《甲骨文的美學價值》(陳望衡)、《夏的禮樂文明》(楊賽)等美學研究論文三十余篇,力求成為反映中國當代美學研究最新成果的一扇窗口,促進中國美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和交流。
祁志祥主編 ·美學 ·35.8萬字
《中國美學》是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內容以研究中國美學包括古代和現代兩大部分為主,尤其側重中國古代美學和審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學比較研究。欄目設有“中國美學史論”“中國美學思想家研究”“中國文藝美學研究”“中國古代生活美學研究”“中西比較美學”“美學書評”等;每期也根據稿源情況設置專題欄目,如“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生成機制研究”、“企業美學”等。
鄒華主編 ·美學 ·21萬字
本書立足于我國當代各藝術門類領域中的作品、現象,通過研究中華美學精神的含義、現代性轉化、與西方諸美學思想的比較等方面獲得理論依據,聚焦當代具體藝術案例、熱點現象進行分析論證,突出中華美學精神對當代文藝事業的針對性與現實性,同時兼顧理論性與傳播性。
王一川等 ·美學 ·23.5萬字
有幽默感是一種優美、健康的品質,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將幽默當成心理的“按摩師”,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本書通過幽默在演講、說服、批評、反擊等不同情境,以及在家庭、戀愛、社交、朋友相處等不同場合的綜合運用,以生活化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幽默的重要性,指導人們如何修煉成為社交高手,即善用幽默。
夏天 ·美學 ·7.1萬字
經典原著經過長期的歷史沉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今天仍然有著無窮魅力,是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源泉。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無論畢業后從事什么工作,自身的修養都是必須的。本書選取古典詩文、書畫、樂舞重要代表性文章14篇,每篇分題解、原文、注疏、精解、參考文獻、延伸閱讀六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介紹,便于深刻理解和領會。
羅筠筠 ·美學 ·22.3萬字
哈尼族歷史悠久,其身體審美文化異彩紛呈,尤其是奕車支系女性的身體審美更是獨具特色。從古至今,奕車女性頭戴尖頂白布帽,上身穿靛青色套裝,小臂外露,下著短褲,腰系彩色腰帶,喜歡多層衣服與滿身的銀飾。本書以奕車女性為研究對象,將奕車女性的服飾美和身體美作為切入點,運用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展現和分析奕車女性身體美的表現形式及建構的過程,同時探討奕車女性身體審美的生成機制,關注文化交融語境中奕車女性身體審美的多重表達。
陳樹峰 ·美學 ·17.2萬字
西方美學史像一片海,每位研究者就像把自己的測深錘拋入海中的手一樣,他們所能達到的深度不超過測深錘的長度。為了增加測深錘的長度,本書寫作時采用了細讀美學史原著文本和充分吸納中外西方美學史研究成果的雙向互動的方法,把“說清楚”懸為寫作的最高目標。
凌繼堯 ·美學 ·42.1萬字
這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評介朱光潛美學思想的著作。在學界對朱光潛的批判尚未完全止息的情況下,率先正面介紹和肯定了朱光潛在美學上的貢獻。書中將他的美學生涯分作綜合——批判——綜合三個階段,系統地和客觀地評述了他從克羅齊主義轉向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過程。
閻國忠 ·美學 ·17.2萬字
內容涉及中國美學、西方美學、美學原理、藝術理論、文藝評論等幾個主要部分。該雜志的在兼顧中西、兼顧基礎研究和學術前沿的前提下,突出北京大學豐富的美學積淀和優良傳統,接續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創見,尋找中國的美學理論之路。
葉朗 ·美學 ·1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