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在82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對青年們有關美學方面問題的一個回復。本書中,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guī)律、美的范疇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征、文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及特點做了詳盡的闡釋,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朱光潛 ·美學 ·6.6萬字
對于如何處理中西關學關系的問題,長期以來眾多美學家從各自的學術觀點和立場出發(fā),做了積極的探討和研究。
陳云路 ·美學 ·14.3萬字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什么東西可以更好地引起我們的審美經(jīng)驗呢?在朱先生看來,毫無疑問這就是藝術作品。的確,藝術作品這種特別的事物也可以被看成其他的樣子,比如,在收藏商眼中是財富,在搬運工眼中是重物,在匆匆忙忙、大聲喧嘩的美國游客眼中是到此一游的標志。但是,同其他事物相比,藝術作品這種特別的事物傾向于被看成美的形象,它主動吁請人們把它看成形象,偉大的藝術作品的強烈感染力甚至強迫人們將它看成形象。這并不表明藝術作品本身就是藝術或美,但藝術作品最容易成為藝術和美,這就是朱光潛美學系統(tǒng)中的藝術作品同一般物的區(qū)別。
朱光潛 ·美學 ·13.1萬字
宗白華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學散步》則幾乎匯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學篇章,也是先生生前的一部美學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錯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對于這樣一位源生于傳統(tǒng)文化、洋溢著藝術靈性和詩情、深得中國美學精魂的大師以及他散步時低低的腳步聲,在日益強大的現(xiàn)代化的機器轟鳴聲中,也許再也難以再現(xiàn)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緊張的異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間的詩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現(xiàn)代人所要關注的一個世界性問題嗎?而《美學散步》正好能給我們以這方面的啟迪。
宗白華 ·美學 ·16.2萬字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們常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什么樣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許,這個問題就連享譽盛名的繪畫大師都無法確切地回答。實際上,色彩的搭配沒有絕對性,何為美的配色也沒有具體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義、能夠深入人心,那么就是優(yōu)秀的色彩作品。為了幫助讀者體會大師作品中的色彩運用,本書不僅挑選了眾多西方繪畫作品,還從圖例的鑒賞和分析中,提煉出經(jīng)典的配色技巧,幫助讀者抓住色彩的特性,從而增長對色彩的領悟和運用能力。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美學 ·6.2萬字
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作品?什么樣的作品能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名作?這些問題或許是許多欣賞名作的觀者都會產(chǎn)生的疑問。名作之所以膾炙人口,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而在本書中,從構圖的角度對名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通過分析作品中的構圖特征,挖掘大師筆下出色的構圖手法,幫助我們提升版面的組織能力,以及增長自身技能和藝術涵養(yǎng)。在燦若星辰的藝術大師筆下,每幅作品在構圖上都具有各自迥異的特征,本書借鑒了西方繪畫藝術上眾多優(yōu)秀的名家名作,在欣賞畫作的同時,為讀者揭開大師作品中精辟的構圖法則。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美學 ·6萬字
《花非花:周國平對話王小慧》是哲學家與藝術家的對話,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是兩個靈魂之間的交流。本書由周國平設計了大綱,“人生”、“人性”、“藝術”是貫穿全書的關鍵詞,他們談陰與陽、靈與肉、得與失、重與輕、虛與實、意與象、魂與藝、種與收……?
王小慧 周國平 ·美學 ·12.7萬字
尼采是德國著名哲學家、詩人。他的美學不在于學理的探討,而在以美學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實際上是一種人生哲學。周國平翻譯的《尼采美學文選》對尼采美學思想做了系統(tǒng)的整理和匯編,并加入他自己的概括性、研究性文章《哲人尼采剪影》、《尼采美學概要》和《尼采美學導論》。由于篇幅較大,分做兩本書出版。《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收入1872年至1880年的著述,大致相當于其思想發(fā)展的早中期。《瓦格納事件:尼采美學文選》收入1881年至1889年的著述,大致相當于其思想發(fā)展的后期。
(德)尼采 ·美學 ·18.8萬字
美之境界是人類生命的“高級精神食糧”。本書內(nèi)容包含王國維對美與藝術的基本觀念,對審美、藝術等問題的具體見解。王國維個性鮮明,《美學三境》給大家傳遞的是“高級美”。讓你不僅能“談美”“講美”更能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出人生該有的樣子,綻放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王國維 ·美學 ·10.4萬字
美如今正處于一種矛盾的處境。一方面,它如通貨膨脹般蔓延四溢:到處都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美的狂熱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費的內(nèi)在性:它塑造了資本的美學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動所帶來的對消極性的體驗,完全被純粹的快樂即點贊所取代。美最終被色情化。本書既為我們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災難或誘惑表現(xiàn)出來的美的形式,也闡明了那些建立美的倫理或政治的美的維度。閱讀韓炳哲的書,意味著不斷地被鞭策喚醒。……他的社會批判雖然不諳體恤之情,然而韓炳哲仍然熱情地擁抱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周刊》
(德)韓炳哲 ·美學 ·3.5萬字
《談美》是朱光潛深入探討美學與人生的經(jīng)典之作。《談美》順著美從哪里來、美是什么、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人生的藝術化”這一美學研究理想目標。朱光潛先生以一種對老朋友的語氣,從哲學、心理學和藝術的角度出發(fā),闡釋了他對藝術與人生關系的深刻理解,將復雜的學術問題寫得生動易懂,構建出完整的美學圖景。幫助讀者從“淺薄”回歸“本質(zhì)”,從“炫耀性審美”中抽離,倡導美學的“向內(nèi)的覺醒”。
朱光潛 ·美學 ·6.9萬字
“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zhì),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每種書均包括該學科的產(chǎn)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學科價值及學科發(fā)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此版在版式、文字上做出適當修訂,插入80-100幅圖片。
周憲 ·美學 ·14.4萬字
《中國美學》是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美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期刊,內(nèi)容以研究中國美學包括古代和現(xiàn)代兩大部分為主,尤其側重中國古代美學和審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學比較研究。本書為第3輯,設有“中日美學交流”“中國古代美學范疇研究”“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家研究”“中國古代審美藝術研究”“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生態(tài)美學研究”“北京審美文化研究”七個欄目。
首都師范大學美學研究所 ·美學 ·18.3萬字
《談美書簡》既是作者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回復。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guī)律、美的范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征、文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及特點作了詳盡的闡釋,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朱光潛 ·美學 ·7.4萬字
宋代是中國歷具有人文精神、有教養(yǎng)、有思想的朝代之一,有些歷史學家將之比作中國的文藝復興。它結束了殘?zhí)莆宕鷣y局,使中華大一統(tǒng)的主體文脈得以延續(xù),又在諸多領域獨具開創(chuàng)性,深遠影響到元明清乃至近代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陳寅恪先生所謂“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代士人集體展現(xiàn)出“文以載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氣魄與人格,重新劃定了個人與天地自然、家國人倫的關系,為儒家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了道理和依據(jù)。他們看重內(nèi)在自我人格的實現(xiàn),又兼具書法、繪畫、詩詞等多方面修養(yǎng),呈現(xiàn)出文雅、灑脫、有趣的人生。其“士氣”通過撫琴、調(diào)香、賞花、觀畫、飲酒、烹茶等活動化入民俗,貢獻了一系列雅致的生活范式,風尚所及,上至皇家宮廷,下至巷陌百姓,成為后世追慕的審美典范。三聯(lián)書店邀請鄧小南、楊立華、王連起、朱青生、康震、廖寶秀、揚之水、鄭培凱、葉放、余輝十位重量級專家學者,以文化和審美為經(jīng)緯,分別從國勢、理學、書法、宋畫、宋詞、宋瓷、名物、茶事、雅集十個側面,編織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學指南,立體呈現(xiàn)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墜的藝術傳統(tǒng)。全書四色印刷,選配近三百幅精美高清圖片,充分展示宋代文物的質(zhì)地和細節(jié),可供鑒賞與收藏。
鄧小南等 ·美學 ·14萬字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女人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得體的妝容和形象,才能是自己看起來更精神,也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本書主要講述了女人如何對自己進行化妝和形象設計,來提高自己的魅力和身體健康,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饒蓉蓉 趙艷俠 許美霞 文靜 ·美學 ·10.4萬字
梁啟超認為“生活的原動力”就來自于趣味,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狀態(tài)就是趣味的狀態(tài)。本書精選他關于趣味的人生與藝術思想相關論述,主要集中于20世紀20年代《“知不可而為”主義與“為而不有”主義》、《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科學》、《學問之趣味》、《為學與做人》、《敬業(yè)與樂業(yè)》、《人生觀與科學》、《知命與努力》、《晚清兩大家詩鈔題辭》等專題論文、演講稿以及給家人的書信,充滿思想的魅力和生活的智慧,讀來令人有通達、愉悅之感。
梁啟超 ·美學 ·16.3萬字
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探索藝術、美和品味的本質(zhì)。本斯·納內(nèi)在書中介紹了美學諸領域,同時考慮了西方和非西方的美學傳統(tǒng),并探討了為什么藝術家、音樂家甚至哲學家有時會誤解或認為美學過于精英化。事實上,美學的范圍遠遠超出了藝術的范圍,它無處不在,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告訴你某件藝術品是好是壞并不是美學的工作,如果有一種體驗對你來說是值得擁有的,那么它就可以成為美學的主題。這一認識很重要,因為以這種包容的方式思考美學,為理解關于審美活動的社會要素以及審美價值觀的重要性這些舊問題開辟了新的途徑。
(匈牙利)本斯·納內(nèi) ·美學 ·5.7萬字
約瑟夫·坎貝爾,享譽世界的神話學大師,而舞蹈是坎貝爾的眾多愛好之一,也是他神話研究的重要源泉。坎貝爾的妻子珍·厄德曼是現(xiàn)代舞界的領軍人物,被公認為是先鋒戲劇運動中重要的藝術家。坎貝爾1972年退休后,和妻子一起成立了“睜眼劇院”,在那里演出了近十五年的舞蹈和戲劇作品。妻子厄德曼是坎貝爾的靈魂伴侶,也是他的繆斯女神,這本《生命的狂喜》正如同他獻給舞蹈家妻子的一首情詩。《生命的狂喜》匯集了坎貝爾之前文集中從未收錄的7篇關于舞蹈與神話的文章,以及他的遺世之作——去世時正在撰寫的作品《將神話力量注入舞臺與視覺藝術》。在本書中,坎貝爾探索了20世紀現(xiàn)代藝術和舞蹈的興起,深入研究伊莎朵拉·鄧肯、瑪莎·格雷姆等舞蹈家的作品中蘊含的神話哲學,揭示神話之于藝術與美學的重要意義,更帶領讀者探索舞蹈這一藝術形式與自我心靈的關系。通過體驗舞蹈藝術,通過形體的躍動,我們能夠更深刻地感知生命的力量,達到靈魂與肉體的高度統(tǒng)一。
(美)約瑟夫·坎貝爾 ·美學 ·10.6萬字
有幽默感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的品質(zhì),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將幽默當成心理的“按摩師”,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本書通過幽默在演講、說服、批評、反擊等不同情境,以及在家庭、戀愛、社交、朋友相處等不同場合的綜合運用,以生活化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幽默的重要性,指導人們?nèi)绾涡逕挸蔀樯缃桓呤郑瓷朴糜哪?/p>
夏天 ·美學 ·7.1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