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800多種公園、街道、郊外、田野和山區(qū)常見的、有藥用或食用價值及有毒的野花,按照花的顏色及花的特征分類,為便于讀者快速識別各種野花,以花的局部特征圖為目錄。文字內容包括各種野花的科屬、識別、藥用、食用及毒性等知識,并配有植株、花、果、葉等形態(tài)特征圖。該書適合植物學專業(yè)、植保專業(yè)、中醫(yī)藥專業(yè)人士及植物愛好者、中醫(y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楊輝霞 岳桂華 于愛華 ·生物科學 ·17.7萬字
本書通過人工手繪圖和精美原色圖相結合的方式,介紹中國原生魚類的生物學特征、野外狀況、罕見程度以及飼養(yǎng)技術等知識,具體包括各種魚的中文名、拉丁名、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性、繁殖特性、野外分布和現狀以及飼養(yǎng)情況等,讓大家在鑒別魚種、掌握魚種鮮明特征的同時,領略中國原生魚帶給我們的美感和享受,保護與合理利用中國原生魚類。
張志鋼 陽正盟 黃凱 羅昊 ·生物科學 ·3.3萬字
本書收載北京地區(qū)自然分布的“野花”(被子植物中的蟲媒植物為主,兼顧風媒花中有一定觀賞價值的種類)88科462種,按照植物分類系統(tǒng)(哈欽松系統(tǒng))科的位置排列,以實地拍攝的顯示花形態(tài)的原色照片為主,適當兼顧莖、葉和果實形態(tài)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每種植物均輔以三五百字的文字說明。說明包括中文通用名、拉丁文學名、中文異名、所在科屬名稱、形態(tài)特征、花期、自然分布和生境、主要用途、照片拍攝時間和地點;如果模式種產地在北京或相關地區(qū)的或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植物的種類,則予以特別說明;對于有毒植物,特別提醒讀者注意。對于一些重要屬的信息,將在種類介紹外做簡單介紹,附于文后;對于一些博物學知識點做補充閱讀簡單介紹。書中還有主要科識別特征介紹、北京野花主要定名人(發(fā)現人)、部分拉丁學名釋義等內容,以幫助讀者獲得更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北京野花的認知過程更完美。
楊斧 楊菁 ·生物科學 ·21.1萬字
亨利·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是一本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關懷于一體的科普讀物,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人們冠以“昆蟲的永恒的史詩”之美稱,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昆蟲界的荷馬”的稱號。
(法)亨利·法布爾 ·生物科學 ·50.2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昆蟲的變態(tài)與發(fā)育、昆蟲變態(tài)的相關調控激素、保幼激素調控昆蟲變態(tài)發(fā)育的分子機制、昆蟲激素類似物及轉基因技術與害蟲防治。書中涉及昆蟲生理學、昆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昆蟲遺傳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可供生物學、昆蟲學領域的科研教學人員、研究生,以及植物保護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推廣人員等參考。
何倩毓 ·生物科學 ·9.3萬字
天堂鳥華美的羽飾曾給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歷史上曾有大量的天堂鳥被捕殺出口到歐美。現在這樣大宗的貿易已經被禁止,天堂鳥也受到分布國家法律和相關國際公約的保護,但人為原因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流浪貓等人為引入的外來物種、偷獵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仍在威脅著很多天堂樂鳥的生存。古爾德因撰寫和出版了大量繪有精美天堂插圖的的書籍而聞名。本書優(yōu)選數十張圖片,圖文結合,展示了這類最為珍貴的鳥類——天堂鳥的迷人特質。其中許多已經絕跡,有很高的出版價值和鑒賞價值。
(法)弗朗索瓦·勒瓦揚 (英)約翰·古爾德 (英)阿爾弗雷德·華萊士 ·生物科學 ·5.9萬字
從沙漠到森林,從雪原到山地,從潺潺小溪到低洼的死水塘,每一個淡水或陸地棲息地,只要有食物,就會有昆蟲的身影。無論是色彩艷麗的蝴蝶、辛勤釀蜜的蜜蜂,還是吐絲結繭的蠶寶寶、引吭高歌的知了,抑或是扛著葉子前行的切葉蟻、明亮閃爍的螢火蟲、呆萌可愛的小瓢蟲、舉著一對大刀氣勢洶洶的螳螂……都深深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沐之主編的《昆蟲百科全書》分為認識昆蟲、甲蟲大軍、蝶蛾王國、蜂蟻來襲等部分,從整體到局部,從群體到個體介紹昆蟲生長歷程、身體結構以及它們奇怪的行為,讓你充分了解這個奇妙的小世界,從而關心、愛護它們,并與它們和諧相處,讓地球更加美麗。
沐之 ·生物科學 ·4.5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數碼顯微觀察的套裝圖書,由生活篇、細胞篇、植物篇和動物篇組成,囊括59個主題。內容涉及生物、化學、物理等多學科。用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內容和近1000幅令人驚艷的數碼顯微鏡原創(chuàng)圖片,為讀者帶來了微觀世界的美和專業(yè)的科學知識。生活篇緊密聯(lián)系我們日常接觸的環(huán)境,如水體中、空氣中,甚至我們人體中生活著的微小生物,從微觀的角度對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存在狀態(tài)和運動特點進行了介紹。細胞篇介紹了植物和動物的細胞結構、組成物質以及細胞結構與功能和環(huán)境相適應的自然法則。植物篇介紹了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以及它們的部分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動物篇包括單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從微觀的角度對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生長、發(fā)育和生殖過程進行了介紹。適合青少年閱讀,也適合一線教師和廣大微觀愛好者閱讀。
吳成軍主編 ·生物科學 ·12.5萬字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xù)觀察和分析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度整理成書。2020年、2021年已經出版《基因編輯嬰兒:歷史與小丑》《我們如何理解一種全新疾病》?!冬F代中國人從哪里來》是本系列叢書的第三本。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抽絲剝繭地分析了兩個重要問題:現代中國人從哪里來、AlphaFold2在蛋白質結構預測大賽中取得的驚人突破。第二部分,王立銘教授對25項生命科學研究進行了解析,包括腦機接口新進展、抗衰藥物NMN的人體臨床試驗、肥胖癥新藥、針灸抗炎的神經生物學基礎、1型糖尿病的干細胞療法等等。
王立銘 ·生物科學 ·9.1萬字
本書是房龍的成名作,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寫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歷史巨著。在書中,作者保持了一貫的輕松平易的風格,從人性的角度來描述歷史,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艱深的內容,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揭示人類的智慧。由人類的起源講起,房龍在本書中講述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源起、希臘與羅馬時代的輝煌,沿著宗教興起的線索講述到中世紀社會的發(fā)展和演變,從城市的興起、文藝復興講述到世界性的宗教改革和各國的革命,一直到近代,為讀者展示了人類歷史的浩蕩長卷。書中有宏大而流暢的“大歷史”敘述,也有微妙精彩的人類文明進程中的細節(jié)描寫,因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都把這本書當做最好的通史類入門書。
房龍 ·生物科學 ·10.3萬字
威爾遜以書信的方式,以博物學家的寬廣胸懷和科學家的坦蕩從容,從哲學層面對地球生命和人類的價值觀展開了深刻的探討。通過酣暢的文字、生動的案例和殷實的數據,作者向讀者闡述人與自然各自的處境、地球生命存在的價值、導致目前生態(tài)困境的主要根源,以及未來的希望與出路。
(美)愛德華·O·威爾遜 ·生物科學 ·7.3萬字
《海之濱》是蕾切爾·卡森海洋系列的壓軸之作。在本書中,卡森對海岸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解讀,對于每一種生物,卡森都從“它為何居于此,它如何適應自身的構造、棲息地以及整個環(huán)境,它如何獲取食物,它的生命周期、天敵、競爭對手和伙伴是怎樣的?”等角度向我們娓娓道來??ㄉ跁幸陨锏囊暯菍懽?,透過視野不斷轉換,描繪海岸大環(huán)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潑而完整的面貌。寫下的生命故事深刻而雋永,如同海風千萬年不曾停止吹拂海岸,亙古不變。
(美)蕾切爾·卡森 ·生物科學 ·12.4萬字
從渺小的生命中更能窺見大自然的全貌。《熊貓的拇指》是古爾德的又一部精彩之作,由31篇短小精練的科學隨筆組成,包括進化理論、二疊紀滅絕、幼態(tài)持續(xù)、異速生長、發(fā)育的遺傳調控、科學史等廣泛話題。億萬年的地球巨變,毫微間的存亡一瞬,都因古爾德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驚嘆之余,不妨用一句法國名言安慰自己:變化的東西越多,就有越多的東西保持不變。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 ·生物科學 ·18.1萬字
摩爾根的《基因論》,為生物學實現新的理論綜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但推動了細胞學的發(fā)展,還將生物學研究從細胞水平提升到了分子水平?!痘蛘摗返某霭鎲柺?,使得遺傳學向生物學的其他學科滲透成為大趨勢。
(美)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生物科學 ·15.2萬字
本書共列出了浙大校園草本花卉及水生植物近500種,其中草本花卉300余種,水生植物200余種。用全彩方式刊印。
徐正浩 ·生物科學 ·8.6萬字
《火烈鳥的微笑》強調了地球四十億年的生命歷程中,演化的隨意性和不可預知性。作為一名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作者展示了達爾文演化論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觀,對它進行了理性、辯證的解釋和批判。作者研究自然規(guī)律,還對生命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思索——人類是什么時候和怎樣出現的?世界上令人目不睱接的萬千物種是怎樣演化的?人類和其他生物有什么關系?思考生命起源問題帶給人們無窮的快樂和無盡的聯(lián)想。古爾德幽默的文風與嚴密的科學邏輯相得益彰。他明白時代會給思想帶上枷鎖,所以他能夠以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過去的觀點,并指出其利弊。同時,通過嚴謹的實地調查和數據整理,他從自然界的規(guī)律中指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不合理之處,并由此說明了我們該如何看待時代的演化,以及對待差異應該更為寬容的合理性與重要性。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與生俱來的風趣,使他所寫的書生動而有趣。億萬年的地球巨變,毫微間的存亡一瞬,都因古爾德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 ·生物科學 ·20.5萬字
在地球上,生命從最初誕生到如今的繁榮,已跨越了幾十億年的漫長歷程。它們生生不息,繁衍不絕,又適者生存、新舊演替,因而謎團叢生:原始生命是怎樣誕生的?猛犸象因什么而絕跡?人類進化這么久,為什么頭發(fā)還沒有進化掉?為什么微生物在自然界很重要?植物也有胎生的嗎?動物冬眠時為什么不會餓死?為什么澳大利亞的袋鼠沒有受到人類的威脅?……無窮奧秘盡在生命世界里,等著你去探索發(fā)現!本書專門為小學高年級學生精心制作,旨在激發(fā)其探索求知欲,采用問答式百科解答形式,提問生動有趣,富于啟發(fā);解答深入淺出,字字珠璣。書內分設了不同知識主題的章節(jié),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完備,并配以生動真切的實景圖片,讓小讀者盡情享受知識閱讀的美妙。
青少科普編委會 ·生物科學 ·2.5萬字
女人在懷孕生產、做母親這件事上,是不是過分依賴所謂的專家建議,而忽視了自己的本能直覺?生孩子、做母親,本該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旅程,卻因為外界有太多的信息告訴女人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而讓這一經歷變了味。在本書中,琪琪?漢薩德將探討有關分娩和為人母的五大奧秘,提供簡單明了,并得到事實驗證的信息,相信會讓讀者對于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事實擁有全新的認識。
(英)琪琪·漢薩德 ·生物科學 ·6.5萬字
早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過進化的觀點。但是真正使生物進化論為世人所關注的是達爾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因為這本書的結論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考查資料基礎之上。這本書不僅帶來了生物科學的根本變革,而且使人們的世界觀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達爾文是在“貝格爾號”艦上擔任博物學家時進行的五年航海考查時期,通過考查和對比各地的物種性狀,得到了物種漸變的結論。航海結束后,達爾文又通過搜集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條件下發(fā)生變異的材料,根據人工選擇的原理得到了自然選擇的思想。遺傳變異、生存斗爭、自然選擇學說是《物種起源》一書的主要內容。
(英)達爾文 ·生物科學 ·40萬字
才林主編的《植物百科全書》分為了解植物大家庭、走進人類生活的植物、感受植物的魅力三部分,揭秘了植物之所以千奇百怪的原因,并介紹了有關這些植物的一些小知識,而且對選取的每一種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以及作用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書中還設置了“植物名片”“你知道嗎”等內容新穎的小欄目,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對知識量的擴充十分有益。此外,書中還配有精美的圖片,每個品種都配有植物全圖和局部特寫圖片,力求多方面展現植物的本真形態(tài)和細節(jié)特征。這樣,孩子不僅能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到植物的美麗、智慧,還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植物的神奇與魔力。
才林 ·生物科學 ·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