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班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從小博覽群書,少年時即入洛陽太學學習。父親病逝后,班固繼續父親未完的事業,編纂記述西漢歷史的史書,名為《漢書》。《漢書》起自漢高祖,終至王莽篡漢,與司馬遷的《史記》一同開創了中國正史修纂的體例與標準,在中國史學史上舉足輕重。因而班固與司馬遷并稱“班馬”。
曹菁菁 ·歷史人物 ·4.9萬字
白居易,字樂天,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以諷刺、抒情詩為主。本書分為“樂天的傳記”和“樂天的詩”兩部分。傳記敘述了白居易仕途的沉浮與處世心態的變化:從出仕青云得意到晚年貶謫江州,從“為民請命”“兼濟天下”到“獨善其身”“明哲保身”。“樂天的詩”,以課本為參照,從《白氏長慶集》中精選古詩四十余首,配以詳盡的注釋、精美的古畫。本書旨在幫助中小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古典詩詞的絕妙意境,提升文學素養。
劉小川 ·歷史人物 ·4.7萬字
柳公權,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一代名臣。他少有才學,二十九歲時高中狀元,從秘書省校書郎任起,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柳公權為人為官公正無私,前后三次官居侍書學士,曾以筆為諫,留下美談。柳公權獨創“柳體”楷書,與顏真卿齊名,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傳世碑刻有《金剛經》《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鄒鐵夫 ·歷史人物 ·4.8萬字
董仲舒,西漢時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歷經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朝。漢景帝時,董仲舒為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時,他出任江都國國相。晚年則辭官歸家,著書寫作。無論在朝還是在野,董仲舒都沒有放棄對儒學的追求,他用儒家學說,努力嘗試約束、規范封建統治者的權力,促進了國家統一與社會安定,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從此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對后世的影響長達兩千多年。
楊蒨 ·歷史人物 ·4.6萬字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湖北荊州人,明朝政治家、改革家,輔佐萬歷皇帝,施行“萬歷新政”,取得了國富兵強的成果,史稱“張居正改革”。本書是《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叢書之一種,以史料為根據,仔細講述了張居正的人生故事,展示了這位著名政治家的抱負、品格和事功。
陳時龍 ·歷史人物 ·4.4萬字
宋朝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憋屈”的王朝:遼、夏、金、元時刻威脅著宋朝的安危,甚至連大宋皇帝都被金人擄去,宋朝只能通過向他們納貢來乞求和平。趙匡胤本人絕不是一個文弱的人,那么他在建立宋朝的過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樣的事情,讓他這個戰功赫赫的開國皇帝,最終竟然選擇讓一批文人來領導自己的王朝?這本書是一部關于趙匡胤成長歷程的書,作者在書中以通俗易懂的筆法,向讀者詳細地講述了趙匡胤的成長經歷,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一代帝王的艱難“創業”路,體會趙匡胤選擇文官主政的良苦用心。
陳紅曉 ·歷史人物 ·15.3萬字
錯過了淘寶,你還能錯過微商城嗎?本書帶你開啟社交紅利“微”時代!.微商城創富解碼、微信公眾號商業運營、O2O模式戰略布局與實施,這些問題在本書中都能得到解答。新創客工作室由一群長期扎根互聯網的創意人士組成,他們不僅關注、研究、利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還為初創企業提供整體化的互聯網服務。特別是在微信運營策劃方面,幫助多家客戶制定了針對性極強的推廣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微信開啟微贏時代》從實操層面對10余個行業的微信營銷前景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并給出了解決方案,對成功的經典微信營銷案例的實施過程進行了深度剖析,旨在讓個體用戶明晰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工具中“做自己”,充分利用微信作為營銷工具讓企業用戶在微信平臺的營銷混戰中熟稔運營新規則,脫穎而出。為微信的客戶和潛在客戶更好地挖掘終端使用價值。
陳嶠 劉弋渤 ·歷史人物 ·18.5萬字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唐宋以后逐漸被帝王和民眾神化,由歷史上一個忠勇的將領,變成一個萬人景仰、古今同拜的神靈。本書兼取歷史上的關羽和被神化了的關公,以其一生的經歷為線索,在考證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軍事路線圖和人生軌跡圖解讀關羽,揭秘關羽走上神壇之路。
馬寶記 ·歷史人物 ·9萬字
沒有伯希和,漢學將像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被譽為漢學界的“祖師爺”,又因“劫掠”敦煌藏經洞文獻而被視為“絲綢之路上的外國魔鬼”。他到底是學者、旅行家,還是強盜、軍人、政客、賭徒、特務和殖民者?作者經過調查和訪談,勾勒出伯希和的傳奇人生和復雜面貌。在這部迄今最完整的傳記中,讀者不僅可以看到伯希和的學術態度,在中國西部地區備受爭議的探險活動,還能了解他更多傳奇經歷:早年奉命在越南皇宮清查寫卷和刻本,義和團運動期間表現出“騎士般的好斗性格”,在巴黎與多位學者進行唇槍舌戰,十月革命后為西伯利亞的白俄軍隊籌措資金和武器,以及德國占領期間的抗爭。
(法)菲利普·弗朗德蘭 ·歷史人物 ·13.2萬字
本書中介紹的這些人物在國家遭受外國侵略之際,致力于維護中國社會,堅忍地回應時代挑戰。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所服務的機構,為重建中國社會以促進戰后中國復興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貢獻。本書介紹的這些人士不僅以他們自己的言語和行動,更以他們的人格品德祝福了他人。我們希望,他們的事跡能夠對今天的人們有所啟發和激勵。
李可柔 畢樂思 ·歷史人物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