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稱霸世界的奧斯曼帝國如何起源?是一個純粹的大陸型帝國嗎?對當代土耳其又有何影響?土耳其國父如何探索現代化之路?土耳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激起了本國怎樣的社會辯論?未來,土耳其將走向何方?中國和土耳其如何看待彼此?本書抓住以上關鍵問題,對土耳其的歷史與當下進行深度探討,是一本以歷史撰述回應當代熱點問題,筆觸鮮活的土耳其通史。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理解近代全球力量變遷,從另一個視角理解現代亞洲的形成。
昝濤 ·世界史 ·12.7萬字
久負盛名的蒙古帝國史學家、內陸歐亞歷史文化專家;綜匯六種語言史料,以珍珠為窗,聯動歐亞世界的陸海貿易;追溯南北跨生態互動,重審蒙古政治文化的長時段影響。1221年,在今天的土庫曼斯坦,一個被蒙古士兵俘獲的女人,聲稱為保護自己的珍珠而將它們吞下。她立即被處決,為了找到幾顆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們對死在戰場上的人開膛破肚。具有審美、經濟、宗教和政治價值的珍珠,是古代世界的至上珍寶。而蒙古這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內陸帝國,是其無可匹敵的收集者、支持者、傳輸者。將影響力擴展到海洋領域,對于游牧民族來說是怎樣的新起點和新挑戰?
(美)托馬斯·愛爾森 ·世界史 ·14.3萬字
想要了解日本建國以前的列島狀況,必須活用當時的文獻資料。但是,這些文獻資料也存在很多誤解。在《倭國時代》中,岡田英弘教授通過分析中國大陸的政治動向對日本列島產生的影響,具體闡釋了《魏志倭人傳》和《日本書紀》的內容和構造,并站在世界史的角度,為大家描繪從倭國王家的成立到日本建國期間的倭人的真實社會環境。20世紀后半葉,有些日本人才開始對曾經深信不疑的單一民族神話進行反思,才明白“我們以為的日本,其實不過是被人為提純后的日本”。《倭國時代》探討的正是日本文明的誕生與大陸的關系。其實,岡田在他的研究之中,有意將“倭國”與“日本”這兩個概念加以區分。對“大和民族”這個概念持一種否定的態度。
(日)岡田英弘 ·世界史 ·15.9萬字
公元500年至1500年間的一千年被稱為歐洲的中世紀,意指古希臘羅馬文明與文藝復興兩座文化高峰之間的“中間年代”,這是一個略顯尷尬的術語。作者米里·魯賓的考察范圍涵蓋成為野蠻王國的羅馬帝國各省,以及逐漸融入歐洲的北部和東部地區。通過描述中世紀的神圣王權、思想信仰、生活方式、領主和騎士、自然和環境、征服和交流等諸多方面,本書探討了這段歷史時期的多樣性與復雜性、變化與活力,以及這一時期留給現代世界的遺產,對于了解歐洲文明的歷史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
(英)米里·魯賓 ·世界史 ·7.2萬字
消失在近代黎明中的先驅者們“凜冬時節”的最后抗爭!日本是東亞地區最早進入近代化轉型的國家。從明治時代起,一批知識分子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思想,為其建立平等而和平的社會的理想所傾倒,并翻譯相關經典著作向社會推廣,由此誕生出了日本最早的社會主義思想。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中江兆民、幸德秋水、大杉榮、堺利彥等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思想家。雖然在日益黑暗的大環境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歷史長河中折戟沉沙,但這些先驅者留下的探索足跡依然能給后人重要的啟迪。
(日)梅森直之 ·世界史 ·18.4萬字
從縫衣針到人力車,從甘薯到菠蘿,也許你從未想過,微不足道的小東西背后也可能是悠長的歲月、廣闊的山河。本書包含的30余篇小文章,每一篇都是世界大畫布的局部特寫,充滿異域風情,也記錄著從古至今我們與世界的聯系。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來到他的珍奇屋,通過一件件小物品穿越時空,了解世界的點滴歷史。這是一份送給好奇者的禮物:縫衣針如何讓美洲大陸上出現了最早的人類;人類如何馴服了馬,又依靠它征服了世界;哥倫布的遺體究竟安葬在哪里;人力車在成為上海最尋常的交通工具之前,在世界各國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原來,改變世界、創造歷史、把整個世界連成一個整體的竟是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串起世界的線有的纖細,有的多彩,有時堅韌,有時脆弱,時常充滿意外,又盡在情理之中,這根線就是我們自己。
(法)克里斯蒂安·格拉塔洛浦 ·世界史 ·4.2萬字
本書是關于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經典著作。威廉·多伊爾首先總結了1939年以來歷史學家們對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看法,然后提供了他自己的解讀。他分析了舊帝國是如何分崩離析的:法國政府遭遇到的財政危機、政府治理系統的失靈、反對派力量的壯大以及政府最后的改革努力的失敗,這一切都使得法國不可避免地迎接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然后,作者分析了大革命初期的權力之爭,貴族、有產者、農民、巴黎市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作者由此討論了選舉制度、經濟危機、土地革命對大革命發生的催化作用。
(英)威廉·多伊爾 ·世界史 ·17.9萬字
今天的人們對于那些身處困境中的不幸人士常常投以深深的同情,那張伏尸土耳其海灘的3歲男孩的照片擁有激蕩人心的力量!支撐這種強烈情緒的正是彰顯于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等人權觀念。那么,近乎神圣化的人權觀念究竟起源于何方?有人說它是基督教-猶太教的遺產,有人說它是啟蒙運動的一項發明。本書認為,這兩種回答都不準確。在漢斯·約阿斯看來,這種對普遍人類尊嚴的信仰是神圣化過程的結果。而這種神圣化的過程則往往與暴力相連,用鮮血澆灌。正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爆發的血腥專政、因廢除奴隸制而爆發的慘烈的美國內戰、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難以計數的傷亡、幾百萬猶太人的無辜犧牲等人類歷史上的悲慘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人類尊嚴的極度尊重和長久反思。正如作者所說,人權不是關于一項普遍主義原則的單純共識的結果,它是由眾多部人類歷史共同塑造的。
(德)漢斯·約阿斯 ·世界史 ·18.6萬字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將歐洲歷史分為十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當時的代表事件和重要史實為切入點,將歐洲各歷史階段的風貌和概況展現在讀者面前,通過中文的階段介紹和背景講述來幫助讀者進行閱讀。
李清如編著 ·世界史 ·14.8萬字
古巴比倫尼亞的歷史是波瀾壯闊的史詩。歷經漢謨拉比、加喜特和新巴比倫三大帝國之后,巴比倫尼亞被波斯人征服。隨后它向亞歷山大大帝臣服,同時又讓征服者英年早逝,壯志未酬。由于繼承人紛爭不斷,巴比倫尼亞后來被塞琉古王朝和帕提亞帝國所統治。作者特雷弗·布賴斯帶領我們走過兩千多年的歷史和文明之旅,探索重要的歷史事件以及古巴比倫人的日常生活,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南。
(澳大利亞)特雷弗·布賴斯 ·世界史 ·7.2萬字
回顧人類歷史的進程,流行性疾病的陰影始終籠罩其上,揮之不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斷與瘟疫抗爭的歷史。本書簡要介紹了歷史上主要的大流行病——鼠疫、天花、瘧疾、霍亂、結核、流感和艾滋病,強調了流行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人類對流行病的認識過程以及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并特別關注大流行病之后公共衛生學的興起和醫學研究的爆炸式增長。在本書最后,麥克米倫特別提醒,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積極合作,以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流行病。
(美)克里斯蒂安·W.麥克米倫 ·世界史 ·6.6萬字
伏爾泰曾將神圣羅馬帝國描述為“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這使得帝國的歷史和意義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誤解。在本書中,約阿希姆·惠利概述了神圣羅馬帝國迷人的千年歷史。帝國建立于800年,以查理曼大帝的法蘭克王國為基礎,1500年左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羅馬帝國”這一稱呼正式出現。帝國的進程和歷史始終受到歐洲重大發展的影響,從宗教改革到三十年戰爭,再到法國大革命,直到1806年拿破侖摧毀帝國。一千多年的共同歷史感和帝國建立的法律傳統塑造了歐洲德語區的過往圖景。惠利通過這本書分析了帝國在歐洲權力和政治史上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并指出:德國歷史上從未有過比這更持久的政治制度。
(英)約阿希姆·惠利 ·世界史 ·8.1萬字
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核心信念是,為了“應對”過去,人們必須不斷保持對它的記憶。德國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克里斯蒂安·邁耶翻閱了世界史,以了解人們在戰爭或內戰后尋求和解時曾經做過什么。他的發現既驚人又簡單:自古希臘人以來,世界一直依賴遺忘。然而,納粹時代的德國罪行不能被遺忘。公眾對他們的紀念是過去和現在都不可缺少。本書回顧了人類歷史上數個通過遺忘達成的和解,如果人類無法遺忘,也就無法與過去和敵人和解,從而陷入永久的混亂,如果對非人的暴行選擇完全遺忘,則又有可能重蹈覆轍。本書從少有人關注的角度,揭開了歷史中長期被忽視的一面。
(德)克里斯蒂安·邁耶 ·世界史 ·8.2萬字
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正式委派小野妹子等人作為遣隋使來訪中國。從此,日本處于東亞動蕩的歷史背景下,竭盡全力吸取大陸的先進文明,克服諸多困難,建立起獨特的律令制國家。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兩百年間的動亂,日本普及佛教,制定律令,大化改新,直到遷都平安京。“巖波日本史”第二卷《飛鳥·奈良時代》生動地描繪了這段歷史。
(日)吉田孝 ·世界史 ·6.9萬字
本書從政治的角度解剖平成時代三十年的大起大落。學識淵博的研究者和資深記者,邀請了解日本政治精髓的3位理論家展開真正的政治討論:回顧平成這個時代的時候,應該如何看待日本的政治。長期進行政治采訪的記者邀請了三位理論家與讀者一起進行思考,對日本政治或進行批判、或進行展望,并有官僚大臣的軼事穿插其中,為大家呈現一部生動的日本政治小史。未來日本的政治將何去何從,安倍會繼續掌權嗎?未來日本的政治家們又有誰?
(日)御廚貴 芹川洋一編著 ·世界史 ·12.4萬字
本書講述了利物浦華人社區的形成歷史。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社區(唐人街)形成的特點不同,利物浦華人社區的形成主要人群是中國海員。書中講述了中國海員在利物浦定居下來的歷史過程,特別是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海員在英國商船服務,保障英國的“海上生命線”中所起的作用,期間中國海員為爭取同工同酬、平等待遇所做的努力;以及因戰爭原因,大量中國海員在英國長期滯留,部分海員和英國當地女子結婚,他們的生活狀況。戰后英國政府、英國海員工會和輪船公司又無情地將大部分中國海員遣返,造成很多中英組合家庭妻離子散的慘劇。
(英)查爾斯·弗雷德里克·威廉·弗利 伊婉·瑪格麗特·弗利 ·世界史 ·7.8萬字
在西羅馬帝國于5世紀滅亡之后,作為歐洲的經濟、文化和軍事強國之一的拜占庭帝國綿延繁榮了一千年,并在城市、建筑、文學、藝術和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拜占庭文明,從而在現代意象中占據了特殊的地位。在君士坦丁皇帝及其繼任者長達數世紀的統治之下,作為帝國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逐步發展成為羅馬政治文化、希臘智識傳統和基督教信仰的獨特融合體。彼得·薩里斯重點關注了帝國之間的戰爭及其對拜占庭政治和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面對持續的外部挑戰和威脅當中,拜占庭帝國雖然運用其治國之道和政治策略在一定時期確保了帝國的延續,但最終還是被西歐基督教勢力所拋棄而走向了終結。
(英)彼得·薩里斯 ·世界史 ·7.1萬字
希臘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也可能是歐洲古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期。公元前3世紀,你只要掌握一種語言就可以從羅馬一直漫游到印度;從西西里到塔吉克斯坦,國王們在努力應對統治多民族國家所帶來的挑戰,而希臘城邦國家則在歷史上已知最早的聯邦制下走到了一起;托勒密王朝的科學家們在測量地球的周長,而極具開拓性的希臘阿爾戈英雄們則探險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在本書中,你可以了解希臘化世界的諸多方面,包括它的歷史、文化、建筑、文學、科學和藝術,從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前323年),到羅馬帝國征服托勒密王國(前30年),彼得·索恩曼為我們展現了這一時期的廣泛歷史回顧,以及個別城市和國王的敘事特寫。
(英)彼得·索恩曼 ·世界史 ·6.7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作者追隨史詩英雄的腳步,在歐洲大陸旅行探險的故事。在歐洲歷史中,英雄史詩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在民族國家的認同、歷史與現實的聯結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書中,作者探尋了五部偉大的史詩,分別是:《奧德賽》《羅蘭之歌》《尼伯龍根之歌》《貝奧武甫》和《尼亞爾薩迦》。這些史詩是關于人性的經典故事,也是我們透視歐洲歷史文化的窗口。作者從溫暖的希臘海島出發,一路行至寒冷的冰島,足跡遍布整個歐洲大陸。他深入史詩故事的發生地,深刻感受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時代如何塑造史詩,史詩又如何影響時代的。
(英)尼古拉斯·朱伯 ·世界史 ·19.4萬字
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一線教師山本博文,采用問答的形式,對日本史的重要問題和典型問題進行了細致地梳理,用57個問題講述了整個日本的歷史。集日本史的考點、重點、難點于一身,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日本史教材。全書共4篇9章,分別講述了日本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世史與近現代史。第一篇是從原始社會講至平安時代結束;第二篇講述鐮倉幕府和室町幕府時代的歷史;第三篇則集中講述了日本戰國和江戶幕府時代;第四篇是明治維新后至現代的歷史。另外,后附諸多參考文獻,便于對日本史有興趣者繼續學習之用。
(日)山本博文 ·世界史 ·1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