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9卷)
會員

《亞洲概念史研究》是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于2013年開始出版的歷史類集刊,由長江學者、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和歷史學院特聘教授孫江主編。孫江教授致力于從社會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16—20世紀中國和東亞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代表性研究如: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政治史和思想史;記憶研究,關注歷史敘述、歷史記憶、民族主義等問題;概念史(思想史),從全球史角度考察西方知識移入中國/東亞的過程及其變異;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為與“京都學派”“近代超克”有關等問題。《亞洲概念史研究》主要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概念史”是指一種基于普遍觀念來撰述歷史的方式。從概念史的角度來看,概念由詞語表出,但比詞語有更廣泛的意義;一定的社會、政治經驗和意義積淀于特定的詞語并被表征出來后,該詞語便成為概念。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亞洲概念史的研究者們試圖從東西比較的角度,考察西方概念如何被翻譯為漢字概念,以及漢字圈內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由此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

孫江主編 ·史學理論 ·24.9萬字

歷史社會學的力量
會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歷史社會學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國際性影響的知識運動,推動了歷史學、社會科學以及跨學科的知識創新與學術繁榮。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社會科學真正意識到中國本土經驗的重要性,并開始重視自身獨特而復雜的歷史資源。歷史社會學恰好為中國社會科學“轉向歷史”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研究路徑與方法。但是,在西方學術界,無論是作為主流學科的歷史學與社會科學,還是長期自視為歷史社會學研究者的學者群體,對于歷史社會學的“身份”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歷史社會學是學科、是理論、是方法,抑或是一種思維方式,又或者僅僅就是社會學與歷史學的交叉領域?這一問題值得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深入思考與討論,也直接關系到我們在研究中如何“轉向歷史”的問題。在此探索過程中,我們亟須梳理西方歷史社會學的知識傳統,深入探討其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不同層面的影響與趨勢,反思相關學科、學者以及主要研究領域的諸多爭論。本書立足于知識史視角,探索歷史社會學的學術史,把歷史社會學理解為20世紀以來抵制學科分化建制而自身又不斷分化的一場知識運動,是延續與發展19世紀歷史研究與社會科學知識傳統的一種嘗試。內容編排分為兩部分展開。

郭臺輝 ·史學理論 ·24.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阳西县| 噶尔县| 临高县| 武义县| 班玛县| 盱眙县| 慈利县| 临沭县| 湄潭县| 花莲县| 秦皇岛市| 皋兰县| 海晏县| 西乌珠穆沁旗| 英吉沙县| 达孜县| 晋宁县| 杭锦旗| 汝阳县| 牡丹江市| 突泉县| 万盛区| 包头市| 思南县| 保定市| 广南县| 乌兰察布市| 望谟县| 深泽县| 林周县| 营山县| 阳山县| 当涂县| 札达县| 甘肃省| 自治县| 繁昌县| 嘉兴市| 南京市|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