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清史評論》(第三輯)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一年兩輯。本輯共收錄文章13篇,包括樊樹志教授訪談1篇、專題論文9篇(包括海外漢學研究譯文2篇)、文獻整理1篇、學術評論1篇、學術動態1篇。作者均為當今明清史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名家、專家,文章既聚焦于熱點論題,也有新的發現與開拓,代表了當今學界有關這一領域特別是區域史、社會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史學理論 ·21萬字
“湖南學術,盛于近世”,本書梳理了近代以來,湖南經學、諸子學、語言文字學和版本目錄學的發展源流、盛衰起伏。并從個案研究的角度,分別對近代湘學的史事、著述或成就等,進行了深入具體的考辨、評述和抉發,涉及南學會以及曾國藩、王闿運、皮錫瑞、符定一、曾運乾、馬宗霍等諸多名家。
吳仰湘 ·史學理論 ·20.2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在國內外發表的關于中國水歷史與文化研究的文集,內容包括了水歷史與水文化理論的探討,中國古代城市水治理問題、邊疆地區水環境治理問題、少數民族水文化問題研究等廣泛領域,其中一些文章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本書理念新穎、內容廣博、學理性強、具有國際視野,涉及的一些領域在國內外都是具有前沿性的,是從人文視野研究中國水問題及國際交流的最新成果。兩位當代國際公認的水科學大家親自為本書作序。
鄭曉云 ·史學理論 ·24.3萬字
理性與歷史的關系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從人類關于理性的認識史和人類的活動史兩方面考察可以看出:它們的關系既不簡單是理性服從歷史,也不純粹是歷史服從理性,而是一個“理性”不斷歷史化和歷史不斷理性化的雙向過程。前者是邏輯的歷史,后者是歷史的邏輯,邏輯與歷史統一于人的實踐活動。歷史理性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解答依賴于“理性”概念的實踐論轉換,即“理性”的徹底歷史化。
沈湘平 ·史學理論 ·23.7萬字
中研院人文組院士、香港大學教授梁其姿力作!透過慈善組織發展的歷史,看明清時代社會經濟改變與價值觀改變的關系,并與海外漢學對話,回應了中國有無“福利國家”傳統之問,為明清社會描繪出一幅活潑的歷史場景,豐富了世人對中國傳統社會的認知!
梁其姿 ·史學理論 ·20.9萬字
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學術研究機構,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有密切關聯。本書以1928—1948年間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為研究對象,全面考察了史語所新典范的生成、運作機制、求新趨向、話語建構、治學特色、學術貢獻、域外影響及研究局限等,較完整地呈現出史語所推進中國現代史學話語體系構建的歷史圖景。注重從“本土”與“域外”的雙重視角,從中外史學交流的維度觀照史語所與中國現代史學的關系,考察西方的學術觀念何以與中國傳統史學相互交織、熔鑄,進而推進中國史學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同時較為系統地使用相關檔案資料,增加了研究成果的原創價值。
張峰 ·史學理論 ·3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