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一戰戰史”和“一戰風云”兩大部分,不僅分析戰爭形勢和戰略戰術,介紹戰役經過、主要將領、武器裝備,更論及歷史謎團和一戰逸聞等,輔以200余幅珍貴照片,盡量還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本來面目,生動述說這段血與淚、罪與罰、生與死交織的悲劇歷史。回顧這次少見浩劫,重溫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可以吸取歷史教訓,更深入地反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等問題,從而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和平。
張卉妍 ·世界史 ·40.4萬字
1492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進入格拉納達,伊比利亞半島最后一個伊斯蘭國家淪陷。同年,伊莎貝拉女王資助的航海家哥倫布登陸新大陸。西班牙,這個偏居歐洲西南一隅、由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組成的君合國,開始走上了大國崛起之路。16世紀,西班牙同時在舊大陸和新大陸大舉擴張。17世紀以后,帝國開始面臨一系列的危機。荷蘭和葡萄牙的獨立以及美洲原住民的反抗從內部撕裂著帝國。在外部,法國的崛起終結了西班牙在歐陸的霸權,荷蘭和英國的崛起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優勢。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后,帝國淪為法國的附庸。七年戰爭后,西班牙被迫將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割讓給英國。帝國在美洲開始退卻,帝國余暉將至。本書回顧了1492—1763年西班牙的帝國之路,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通過聯姻、征服、貿易和傳教建立起來的復合型海洋商業帝國的全貌。全書持一種獨特的反西班牙中心主義的觀點,認為西班牙帝國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比利時人、葡萄牙人、菲律賓人、美洲印第安人乃至中國人的一樁共同事業,不是西班牙創造了帝國,而是帝國創造了西班牙,是21世紀關于西班牙帝國的全新闡釋。
(英)亨利·卡門 ·世界史 ·40.4萬字
本卷的《書札》是曾國藩寫給上級、同僚和朋友的私人信函。在《書札》中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曾國藩,他時常會和朋友們發牢騷,傾訴困境。《書札》多處寫到戰爭形勢的危急,“日在驚濤駭浪之中”,又言“軍事變幻無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0.4萬字
本書通過多種欄目設置從不同側面立體展現名人風采。“名人簡介”介紹名人成長經歷和主要成就;“成才啟示”深度解析名人成才原因;“相關鏈接”講述名人成長的相關背景、軼事。同時本書還選配了近200幅珍貴的圖片,過肖像、文物、古跡等與名人息息相關的元素,還原名人的生活場景,再現歷史。
劉曉菲主編 ·歷史地理 ·40.4萬字
本書以“史綱”的寫作方式,圍繞“超大規模共同體”這個核心概念勾勒羅馬歷史的發展進程,并由此模型透視西方歷史和文明的一個關鍵發展階段。全書包括一條主線、三個主題單元,以時間為序深入分析羅馬的王制時代、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破解羅馬這一超大規模共同體的底層邏輯。在剖析羅馬歷史的同時,本書也對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同為“大國”的發展路徑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李筠 ·世界史 ·40.3萬字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實的耶路撒冷,就會明白世界為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沖突的戰略要沖,是讓世人魂牽夢繞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虛構的網絡傳說和二十四小時新聞發生的地方。西蒙·蒙蒂菲奧里依年代順序,以三大宗教圍繞“圣城”的角逐,以幾大家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生動講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文獻考據,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透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麗歷史,還原真實的耶路撒冷……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世界史 ·40.3萬字
嵐皋縣地處巴山腹地,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自然災害頻發,是國家深度貧困縣和陜西省避災(生態)移民搬遷重點縣。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縣委、縣政府致力于實施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特別是2011年后,按照省委、省政府陜南避災及生態移民規劃要求,結合嵐皋實際,采取一系列政策及工作措施,實施集中移民搬遷工程。搬遷工作先后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獎勵,其工作經驗兩次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在全省推廣。為了記錄全縣移民扶貧搬遷成果,留存全縣干部群眾脫貧攻堅工作歷程,縣政府決定編纂《嵐皋縣移民搬遷志》,抽調二輪《嵐皋縣志》編纂團隊負責全志的編纂工作。《嵐皋縣移民搬遷志》篇目設置采取編、章、節、目四級結構,全志分為4編18章69節,預期總規模為60萬字。
《嵐皋縣移民搬遷志》編纂委員會 ·地方史志 ·40.3萬字
202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真正的美國奮斗史,歷史學家內德·黑鷹解構美利堅崛起的矛盾與救贖。在美國歷史中,美洲土著居民通常被歷史學家們忽略,他們要么是白人需要克服的障礙,要么被排除在美國自獨立建國到成為強大國家的奮斗史之外,即便美國歷史上最持久的印第安人也沒多少故事被傳頌。不過,近年來這種長期忽視美洲原住民歷史的形勢正在改變,許多新一代的學者堅持認為,任何完整的美國歷史都不應該抹殺美洲原住民尤其是印第安民族為生存和復興所做的努力。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內德·黑鷹將五個世紀美洲的征服者們和原住民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從西班牙殖民探險到20世紀末美洲原住民自決的興起,展現了美洲原住民的光輝事跡,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觀點,在對美國歷史的重述中承認了美洲原住民持久的力量、能動性和生存合法性,對美國兩百年的歷史進行了更真實的描述,使本書成為一部優秀的著作。
(美)內德·黑鷹 ·世界史 ·40.1萬字
盛極必衰是歷史規律,從古至今無一例外,沒有任何手段能逆轉。但沒有哪個國家能像威尼斯那樣,在國家體制不變的狀態下,維系如此長久。人類智慧所能及的,只是盡量地減緩衰退速度,推遲衰退的時間而已。威尼斯共和國,這個完全沒有得到上天眷顧的毫無資源的國家,或許正因為天生的缺陷,才會力求將這份艱難的事業做到毫無退路。這樣的一個國家在文藝復興時代出現又消亡,它的傾倒叩開了世界通往下一個時代的大門。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40萬字
本書主要通過對晚明湖州閔、凌、茅、臧四大望族的經濟實力、科舉仕宦、文化素養、人脈資源、藏書著述、刊刻出版、編刊特征、編刊家個案、著名選本與刊本的傳播等方面的考察,來揭示晚明江南望族書籍編刊與傳播的特征及其意義。四大望族的編刊活動是晚明社會的生動縮影,可藉以觀照晚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情況與士人生態及其文化創造能量。四大望族所編刊的書籍不僅數量龐大,留存眾多,而且不少書籍成為典范之本,對中國文化傳承與普及有重要意義。四大望族的編刊活動特別強調視覺效果,商業特征明顯,反映了從家刻到坊刻這一變化過程,對研究晚明地域文化、出版文化、都市文化、評點文化、科舉文化、審美與消費文化等也不無意義。
趙紅娟 ·中國史 ·40萬字
著名明史學者樊樹志教授用五卷兩百余萬字圖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視野和生動鮮活的細節刻畫筆法,生動描繪了晚明跌宕起伏的歷史長卷,呈現晚明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大變局。本套書圖文雙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寫晚明史》首次與讀者見面。樊樹志先生從嘉靖中期內閣更替落筆,以清初吳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載”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實的史料和歷史學家的深厚學養見解,向讀者娓娓講述晚明這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歷史。
樊樹志 ·中國史 ·40萬字
《南渡北歸》作者岳南多次親赴三星堆深度采訪后重磅力作!近百年三星堆考古記錄+最新發掘成果全公開!全書收錄海量珍貴史料+一線考古人訪談+發掘現場實景照片,帶你沉浸式觸摸古蜀文明脈搏!全景式收錄19292024年考古成果,獨家披露三至八號坑最新發現,更有從未公布的一手文物圖片!北大、川大三大考古學教授聯袂作序力薦!四川廣漢三星堆,一直以其獨特的文物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瑰麗多姿的玉石器、神秘莫測的青銅面具、造型精巧的青銅神樹、熠熠生輝的黃金權杖……如此種種,無不向世人展示著古蜀文明的絢麗多彩。本書用生動的筆觸,再現了三星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近百年的發現、發掘過程,相關各方圍繞三星堆文物展開的激烈博弈,以及出土文物背后豐富的寓意和內涵。近兩年,作家岳南再赴三星堆進行深度采訪,精彩解讀三至八號坑最新考古成果,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更加立體、完整的三星堆。閱讀本書,您將領略三星堆的前世與今生,開啟一段充滿探索意味的精彩旅程!
岳南 ·普及讀物 ·40萬字
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復雜人物。他的一生,有功有過。楊天石先生的《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一書,就是關于蔣介石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書利用在國內第二歷史檔案館、臺灣國民黨黨史會檔案、大溪檔案,美國哈佛大學、國會圖書館等地所藏檔案,結合具體歷史事件,分專題對蔣介石進行了深入探討——如蔣介石刺殺陶成章事件、蔣介石在上海辦交易所事、中山艦事件中的蔣介石、蔣介石與胡漢民的矛盾沖突、北伐中蔣介石與國民黨左派的矛盾沖突、蔣介石的對日戰略,等等。
楊天石 ·中國史 ·40萬字
一套讀了就停不下來的中國簡史。帶你在嬉笑怒罵中,看盡世間百態。在腦洞大開的“段子”里,看懂每個朝代內在的氣質。幾乎每一頁都有笑點,讓你在極短時間內通盤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幫你建立更有現代感的大歷史觀。閱讀沒門檻,夠通俗!適合對“中國通史”望而卻步,想要入門的你;喜歡看歷史故事、開闊視野的你;課業繁重,想要提升閱讀興趣,同時漲知識的你。
腦洞老爸 ·普及讀物 ·40萬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斗爭最激烈的朝代,終其一朝,皇帝斗閣臣,閣臣斗閣臣,閣臣斗宦官,斗爭之慘烈,花樣之繁多,令人“嘆為觀止”。而無休無止的內斗,也耗盡了明朝的國力。嘉靖大禮議:皇帝斗閣臣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無嗣,其堂弟朱厚熜繼位,稱嘉靖帝。此后,關于以誰為宗法義上的父親,嘉靖帝與朝臣們爭論不休。沖突最激烈時,包括內閣大學士毛紀在內的二百余名護禮派官員集體跪于左順門外情愿,換來的卻是嘉靖帝當廷杖責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這一頓棍棒之后,敢與嘉靖帝唱反調的大臣越來越少,皇權一度壓倒閣權。
宗承灝 ·中國史 ·40萬字
在一戰結束一個多世紀后,《滔天洪水》回顧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試圖從新的視角回答:一戰后的國際秩序緣何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為何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從美國參戰到全球金融危機,亞當·圖茲描述了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重塑世界的過程。通過追溯各國如何適應美國中心的新格局,以及如何滑向法西斯主義,《滔天洪水》對當今世界秩序起源的論述,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看法。
(英)亞當·圖茲 ·世界史 ·40萬字
兩千多年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中國自成一體的大一統傳統和中華文明富有韌性的延續性。但自張騫鑿空西域開始,歷朝歷代都有層出不窮的使者、僧侶、商人懷著不同的使命和目的,從中國出發,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遠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帶回來的物質和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絲綢之路由此誕生。這是一部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兩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國視角下的絲綢之路形成、興盛、演變和衰弱的宏大歷史。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動通俗的文字,還原了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險家等的傳奇經歷。西漢時期,張騫作為使者向西溝通大月氏和烏孫合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時期,玄奘遠赴印度取經進入宋朝,東南海上貿易貿易興盛,瓷器、絲綢遠銷海外明清時期,伴隨著海禁政策的嚴格執行,絲綢之路逐漸衰弱。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貿易之路和帝國之路,在當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是決定著人類文明走向的未來之路。
郭建龍 ·中國史 ·39.9萬字
從公元前15000年前古代先民進入美洲大陸,到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人類歷史上發生了一場不為人知的偉大實驗。在此期間,新舊大陸的人類先祖生活在彼此隔絕的時空里,面對著各異的地理、氣候、動植物群落,各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思想和社會。《大分離》是英國思想史學者彼得·沃森探究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新銳作品。沃森汲取了新近的人類學、考古學、神話學、生物學、倫理學成果,論述了人性在不同環境中所實現的不同潛能,也呈現出新舊大陸人類社會殊途命運的綜合圖景。本書探究了諸多影響人類社會的大歷史變量,綜合出一套關于人類生活、習俗和思想的演進架構。無論是大陸構造和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還是氣候模式和致幻劑的異常分布,都給人類的社會形態、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語言結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構成了我們當今社會的思想底色。
(英國)彼得·沃森 ·世界史 ·39.9萬字
《沖擊與回應》:本書在“沖擊-回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條重要的線索:面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制。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歷史文獻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經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現了近代中國幾代先鋒人物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古代中國的戰爭之道》:本書集合了八位著名漢學家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的細致分析,研究內容囊括了野戰與圍城、外征與內討、御侮與平亂,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漢、唐、宋、明各代,通過城濮之戰、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陽圍城、鄱陽之戰、土木之變、剿平倭寇等經典戰例,呈現出經常被忽視的古代中國的軍事風格和軍事傳統。
(美)費正清等 ·中國史 ·39.9萬字
從1914年到1945年,世界經歷兩次大戰的浩劫,人們從未如此渴望和平。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現,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帶著精明的談判代表,在雅爾塔舉行秘密會議。短短八天里,三巨頭手握大小不等的籌碼,時而兩兩聯手,時而互相背叛,時而強硬,時而妥協,在理念與現實、道義與利益、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之間搖擺權衡。他們想盡快結束戰爭,想維護戰勝國的利益,還想遏制一切戰爭的根源,而這一切,都是以小國的利益為代價的。波蘭、德國、中國……許多國家的戰后軌跡就此改變。會議結束時,與會者充滿了樂觀的希望,他們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爾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協和諒解,將成為戰后盟國關系的基礎。然而,1947年,鐵幕降下,冷戰開始。雅爾塔成了錯失和平機會的象征。哈佛大學東歐史專家沙希利·浦洛基則要為雅爾塔會議正名。他梳理蘇聯解密檔案、各國政府文件、與會者回憶錄和未發表日記,生動了這場爭議極大、影響深遠的會議。他重建當時的情勢,從會議參與者的選擇、計算、利益、理念出發,證明雅爾塔雖是通往分裂、危險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卻絕非冷戰的肇因。
(美)沙希利·浦洛基 ·史學理論 ·3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