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先秦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四部斷代史”之一,也是他斷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代表了他最精華的學術成就。該書寫于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呂先生對其也頗為重視,屢次修訂,并稱,論古史材料,古史年代,華夏起源及西遷,宦學制度等,自謂最佳。該書分十五專題論述先秦歷史,所引資料從神話傳說至考古資料,皆有引述,甚為詳贍。是其重要學術著作之一。
呂思勉 ·中國史 ·37.4萬字
《中國歷史讀本》是一代史學大師吳晗寫給青少年的歷史百科全書,全景呈現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優秀普及讀物。歷史、文化、國學、文學、書法、繪畫、政治,一步到位!包含重要事件、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歷史人物、成語故事等,配以精美彩色插圖,重現歷史場景。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提升自我的學識修養、汲取為人處世的經驗智慧的必讀經典。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34.8萬字
《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主講文化現象,下編則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中國通史》從面世至今,不斷再版,足以說明人們對呂先生寫著的通史的認可。對于這樣一部經典之作,長處本無需贅述,可在此仍要強調一下本書的特點:我國歷史上優秀的史學典籍本是不少,無奈筆墨宏大過于高深,將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級讀者擋在了門外,而呂先生這本書簡明扼要,行文淺顯,相對簡單了不少。《中國》通史出版77年來,成為暢銷不斷的經典著作。
呂思勉 ·中國史 ·36.4萬字
馬王堆下一個被挖掘的洞穴內,突然竄出蛇狀的藍色火焰,傷及院務處長,工兵部隊緊急出動,探測炸彈未果。鬧劇過后,意外發現古墓……本書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發掘馬王堆漢墓的曲折歷程以及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所引發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作者采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在考古發掘過程和相關歷史背景、人物事件之間自如切換,為讀者展現了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
岳南 ·中國史 ·33.4萬字
本卷講述的1912年到191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2.3萬字
在遼闊的亞洲大陸上,分布著東亞的中華文明、西亞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種異質文明通過交通紐帶而建立聯系,相互競爭并相互彌補,從而展開了亞洲史發展演進的宏大畫卷,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全人類的真正歷史。作者在書中提出“西亞文明東流論”,并開辟了“亞洲史”這一全新的領域,著重考察各文明之間的交通聯系,通過交通線的轉移和變化,揭示文明興衰與時代演進的歷史大勢。
(日)宮崎市定 ·普及讀物 ·26.2萬字
《英國史Ⅲ:帝國的命運(1776-2000)》從18世紀70年代講起。一個人怎么能讓自己的自由過多地區從與世界。一個對自己軍隊不信任的國家,變成了軍事強國。在野心、奴隸和勇敢地探險者的幫助下,英國建立了一個強大帝國,將它的國旗插遍了全球。通過令人上癮的茶葉、糖和咖啡貿易,它控制了殖民地。大英帝國承諾了和平、穩定和繁榮。但在愛爾蘭和印度卻如此相像的充斥著暴力和饑荒。在書的最后,西蒙·沙瑪陷入了對過去的英國20世紀的歷史的沉思中。探討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命運和消沉、不安的戰后和平。
(英)西蒙·沙瑪 ·世界史 ·38.4萬字
本書是知名作家李國文20多年來專心于通俗歷史文化筆耕,從當下著眼,書寫中國古代個人歷史得失的代表作。本書在熟讀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叢著筆記的基礎上,讀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為鑒,為今天中國人的現實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鑒。它按歷史順序排列,以歷代各類人的生存狀態、心路歷程、命運遭際、為人處事、才華成就、時代影響為依托,既寫了他們的努力耕耘、人際關系、開拓創造、實至名歸、名垂青史,也寫了他們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經營、艱難成功,從而組成中國人宏大的往事歷程。它告訴讀者中國人應該把個人的歷程、往事視作珍貴的財富,吸取各方面的經驗教訓,在今天及以后的現實人生中,生活得更輕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書更顧及大眾的閱讀習慣,語言不失幽默、詼諧,看嚴肅的正史作品猶如看小說那樣淋漓酣暢。本書在“歷史大散文”里獨樹一幟,儼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時代、慷慨笑罵、筆耕學問,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富有人生智慧的暢銷書。本書讓讀者在認識中國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時,更多地認清今天每個人的活法。評論家名高度評價:“這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李國文 ·中國史 ·27.3萬字
《紐約外史》是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這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詼諧之作,充分顯露出歐文的幽默才能。“以逗趣的形式體現我們這個城市的傳統;闡述本地人的脾性、風俗和特色;給本地的風光與場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層喚起想象力的怪念叢生的聯想”。書中諷刺了荷蘭殖民者在紐約的統治,駁斥了殖民主義者為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謬的論據。在這部作品出版之前,美國雖然獲得獨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學方面卻始終未能擺脫英國的束縛,創作出足以代表這個新興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作品來。可見《紐約外史》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對于促進美國民族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美)華盛頓·歐文 ·隨筆 ·20.1萬字
根據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定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出版計劃,我社擬安排再版《回憶護國討袁》一書。《回憶護國討袁》一書曾于1985年12月以《護國討袁親歷記》之名初版,為護國戰爭七十周年紀念專輯。內容主要以四個方面為中心:1.護國戰役即護國討袁前后的經歷;2.四川討袁的戰役經過;3.護國之役在貴州的一些事件;4.有關陸榮廷的討袁事件等。收入本書的文章,都屬親歷、親見、親聞的回憶錄。最后附有重要的電文、地圖照片及《護國討袁大事記》。此次作為中國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系列之一種出版,內容未作改動。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普及讀物 ·20.3萬字
本書以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北伐“出祁山”為中心,論述了劉備的蜀漢政權的建立和戰略規劃,通過對諸葛亮治下蜀漢的征兵制度、征稅制度、劉備嫡系與當地官僚的斗爭等,分析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在對蜀漢政權“出祁山”的戰略與命運進行描述的同時,本書也寫到了同時代曹魏與孫吳兩國與蜀漢政權之間的博弈,這些博弈不僅影響了出祁山的成敗,也影響到魏蜀吳三國的國家命運,直至最終晉國一統天下。三國已遠,圍繞出祁山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被千古傳唱。諸葛亮鞠躬盡瘁,試圖力挽狂瀾,興復漢室。可漢室之興,與萬千底層民眾之間,又有什么關系?興亡與否,百姓皆苦。
袁燦興 ·普及讀物 ·20.8萬字
本冊文獻集編纂收錄了《申報》對李頓調查團的報道和評論。作為民國時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報刊之一,《申報》對李頓調查團的派遣、在中國兩國的調查活動、報告書的出臺,以及中日之間的外交斗爭和國聯討論中日沖突的歷次會議情形,有大量的報道和評論,是了解和研究李頓調查團的重要參考資料。
宋書強 萬秋陽 孫緒芹 ·中國史 ·29.6萬字
本書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講起,直到20世紀,前后貫穿近八千年,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爾的故事融會貫通,寫于一書,以平易生動的敘事、翔實嚴謹的實地考察和優美的筆調,探索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長達近千年的歷史光陰中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交融影響下,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質。正如法國將軍拿破侖所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的話,伊斯坦布爾必定是它的首都”。經由這一本書,我們將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為世界公民的我們自己。
(英)貝塔妮·休斯 ·世界史 ·38.7萬字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率部闖入乾隆、慈禧兩座地宮,劈棺拋尸,將價值連城的曠世珍寶洗劫一空,釀成了中外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案。回顧這段歷史,不禁讓我們對清東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力圖去還原當時的情景。而本書在此基礎上又精心勾勒出曾經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一幅幅真實歷史畫面,詳盡介紹了清朝帝后陵寢的建制、規模和帝后王妃的入葬經過,生動地再現了中國末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曲折過程。
岳南 ·中國史 ·34.7萬字
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斗是一件被人們遺忘或忽略的重大歷史事件。這場械斗規模之大,死傷之眾,影響之深,在中國歷史上是僅見的。因它被當時的政府及后來學者視為“民間私斗”而不予重視,加上當時太平軍、洪兵、第二次鴉片戰爭等歷史波瀾,這場械斗成了人們記憶中的死角。本書利用大量檔案、官書和方志等資料,對發生于咸豐同治年間的這場土客大械斗作了詳細的記述和評論。全書共分三編,計十章。上編講述這場斗禍的遠因與近因;中編對這場斗禍的基本情形作了勾勒;下編主要講述清政府針對這場斗禍所采取的對策與斗禍的基本平息。該書不單講述了一件被人們遺忘的歷史事件,由于涉及近現代客家分布的由來,所以對歷史學、客家學的研究都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本書曾于2003年由商務印書館推出,此次為再版。
劉平 ·地方史志 ·23.2萬字
講述公元208—220年的歷史。曹操統一北方后揮軍南下,被逼急的劉備跟孫權聯合,組成孫劉聯軍,共同抗曹。雙方在赤壁大戰一場,孫劉聯軍用火攻把曹操打敗。之后,曹操,劉備,孫權,為了爭奪荊州,陰謀,陽謀,機關算盡,最后三分荊州。曹操回到北方,建國稱王,兩個兒子曹丕、曹植,為奪位,明爭暗斗。最后,文藝青年曹植不是腹黑男曹丕的對手,曹丕上位。劉備自赤壁之戰后,迅速崛起,先取益州,再奪漢中。孫權眼紅,為奪荊州,不惜跟劉備翻臉,偷襲關羽,占領江陵。接著,曹丕篡漢,劉備建國,孫權稱王。曹劉孫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宿巍 ·普及讀物 ·21.4萬字
講述的是公元184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末年黃巾兵起直到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入主許縣的歷史。黃巾之亂開啟了東漢末年亂世的大幕,之后,東漢朝廷經歷了宮廷政變、董卓專權、關東聯軍起兵討伐董卓的歷史。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路諸侯逐鹿中原,東漢名存實亡。其間,袁紹、曹操、袁術、公孫瓚、呂布、孫策、劉表趁勢而起,各霸一方。曹操于群雄中獨具慧眼,尊迎漢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來居上。
宿巍 ·普及讀物 ·20.9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殷周春秋戰國”一卷。全書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錄兩個部分。前言重點講了本書新視角:“文化地域所擁有的歷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講“本書所涉及的時代”,強調了史料的價值問題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關于夏商周三代的歷史。其中第三、四章寫法比較特別,作者的意圖是利用各國成書于戰國的史籍,考察各國在戰國時代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帶著主觀性,追溯其在夏、商、周三代的歷史淵源的內容。第六章講“春秋的史實”。第七至九章,講戰國的歷史文化。第十章,是對全書的總結。作者注意引導讀者分辨史籍中的“事實”,重視新資料的運用,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平勢先生及其他日本學者的一些歷史觀點。
(日)平勢隆郎 ·中國史 ·23.9萬字
在這部包羅萬象、扣人心弦的歷史巨著中,理查德·J.埃文斯通過爬梳二戰前納粹德國在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的政策和影響,以海量的數據分析與官方檔案描繪了第三帝國極權統治的猙獰面貌,以生動的私人材料與親歷記錄勾勒出普通德國人在這段歷史中的鮮活命運,揭露了納粹黨如何以殘暴血腥的獨裁手段將德國改造成一架全力沖刺的戰爭機器。
(英)理查德·J.埃文斯 ·世界史 ·27.7萬字
本書以武寅主編《簡明世界歷史讀本》知識體系為框架,收錄相關基本歷史知識,為中級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提供一本簡明扼要的世界歷史知識手冊。本書包括世界歷史名詞、世界歷史年表兩部分。其歷史知識涵蓋范圍包括基本歷史理論范疇與自人類起源至1949年的世界歷史。
武寅主編 ·世界史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