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社區的概念和功能,社區社會工作的內涵目標、歷史演進、理論基礎、價值體系、介入模式、方法技巧,以及社區社會工作在中國的社區照顧、社區服務等領域的本土化實踐探索。為增加本書對于實務工作的指導價值,第二版增加了“社區社會工作的介入模式”與“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技巧”兩章。此外,結合我國社區建設、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的新進展,第二版增加了關于“社區工作者”與“社區治理”的介紹,并對相關內容進行了修改,對數據進行了更新。
易艷陽 周沛 ·社會學 ·23.2萬字
本書是一部較為完整,具有基礎性、理論性、全面性、綜合性、前沿性的公共服務研究專著,論述的對象為作為整體的公共服務,包括理論與實踐、國內和國外、歷史和現實,著重探尋的是各類公共服務的共同特性和共有規律,也就是公共服務的總體特征。本書的特點是體系框架的完整性、邏輯性、學理性和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既有理論的梳理與構建,又有實踐的總結、問題的歸納、改革與發展路徑探討。注重前沿性、學理性和填補國內空白。
張序等 ·社會學 ·30.9萬字
“中產階級”曾經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你可以養育兩個孩子,去高質量的公立學校。它意味著擁有一棟房子,不需要多大,但是是自己的。它意味著工作日六點準時下班,和家人一起歡度周末。《夾縫生存》描述了如今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真實境況:社會保障越發薄弱,生育成本不斷上漲,懷孕歧視和性別歧視頻現、中年失業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白領難以擁有正常的工作時間,更別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作者采訪的對象包括大學教授、律師、護士和兒童保育員等,這些傳統職業的回報已經遠不如當年。面對著高額的房租、沉重的醫療和教育負擔,他們不得不為了維持表面上的體面疲于奔命。
(美)阿莉莎·夸特 ·社會學 ·16.5萬字
全球家暴咨詢先驅者班克羅夫特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與研究經驗,結合實際案例,對家暴者和家暴行為進行全面剖析,力圖幫助讀者全方位、科學性地認識家暴,祛除大眾普遍的錯誤認識,給予家暴受害者切實可行的建議指導,為困境中的人提供基本指南。
(美)倫迪·班克羅夫特 ·社會學 ·21.5萬字
本書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國六類重點青少年群體研究”之專項課題“未成年人法罪的基本狀況和治理對策”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一、闡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狀況和主要特點,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因素和主要原因。二、從健全法律、加強教育引導和落實主體責任三個方面,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對策。三、闡述了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和專門教育的狀況、問題和對策。四、分別闡述了留守未成年人、流動未成年人和少數民族未成年人這三類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犯罪的狀況、問題和對策。五、分析了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狀況,提出了改善對策,并闡述了社會組織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作用。為在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形勢下如何適應這些新要求加強和改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科學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點和新規律,切實提出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研究如何建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機制,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張良馴 郭開元主編 ·社會學 ·18.1萬字
本書是涂爾干晚期代表作,內容涉及社會學、法學和政治學,對現代政制的建構頗多啟發。作者系統考察了職業倫理的社會起源從而揭示了職業倫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時,還從國家和個人關系的角度探討了政治形式與公共道德的特殊關系。最后,追溯了財產權和契約權的歷史演變,進而批駁了天賦人權的觀點。作者主張以社會事實作為社會研究的對象,因此本書不僅僅局限于純粹倫理理論的探討,而是結合法學、政治學、人類學實踐,從而反映了其深厚的歷史社會學視角。
(法)涂爾干 ·社會學 ·16.9萬字
本書描述的是一項近代背景下的“改造邊疆”的“實驗”。這項“實驗”的目標非常明晰,就是在新的國家體制中給“邊疆”和生活在這里的“少數民族”尋找一個“合適的位置”。這個“定位”的過程,正是現代國家“化邊”工程的核心主題。書中作者從歷史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視角,從行政體制建設、身份改革與社會控制、移風易俗與人群分類四個方面探討中國從“傳統王朝”向“現代國家”的歷史性轉型在“邊疆”和“民族”的問題上所遭遇的困境。
王娟 ·社會學 ·31.3萬字
面對全球化浪潮,海峽兩岸暨香港經濟產業結構正在經歷大調整,與此同時社會變遷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加大,經濟社會發展中突顯新的挑戰與機遇。處理好公平與發展的關系,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海峽兩岸暨香港學者在中華歷史文化傳統大背景下,深入探討公平與發展的內涵與關聯,交流看法和經驗,對海峽兩岸暨香港共謀發展、實現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學 ·20.2萬字
改革開放不但是中國歷史劃時代的轉折點,也是中國百姓生活和命運的轉折點,借改革開放的東風起航,普通百姓成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惠者。聽被點燃人生、被改寫命運的百姓口述:從一名建筑工人成為一名大學生、自學考試給我插上騰飛的翅膀、進城創業,改變了我的命運、由“票證供應”到刷卡消費、過上了無后顧之憂的“小康”生活。
韓淑芳 ·社會學 ·18.7萬字
本書是有關養老服務管理的教材,主要介紹了養老服務管理的相關內容,包括養老服務管理的定義及其與我國老齡化社會之間的聯系,養老服務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養老服務計劃,養老服務組織、人才、信息化、質量管理,我國及發達國家的養老服務實踐,等等。本書詳細介紹了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相關內容,不僅介紹了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進程,還研究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養老服務管理的發展現狀,對我國養老服務管理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白玫 沙勇 周建芳 ·社會學 ·28.6萬字
近年來,美國最貧困的社區經歷了巨變。最明顯的一點是,許多曾被忽視的社區與空間如今部署了大量警力。據信,這不僅是為了維護治安,更是為了將流離失所、沒有工作、飽受成癮和身心疾病困擾的人們引回正途。不過,在洛杉磯貧民區的居民看來,這種懷有真誠和善意的政策將他們推入了更深的困境。他們不斷因為在人行道上坐臥、不按規矩橫穿馬路等輕罪被截停、搜查,甚至逮捕,被要求參加巨型庇護所的矯正項目,以至于失去本就不安穩的工作和住所。貧窮本身似乎就會招致更多的定罪。這樣的困局何以形成?為了尋找答案,社會學家福雷斯特·斯圖爾特用五年的時間深入洛杉磯貧民區,與居民一起拾荒、健身,和小販一起擺攤,跟隨警察巡邏,加入社區組織,自己也多次被警察截停搜查。經歷了貧民區內不同群體的日常生活后,他發現,這是一個由錯誤與優先級錯置導致的悲劇,而非英雄與邪惡勢力的纏斗。這個困局的背后是政策、思潮以及社會結構的變遷,其中也隱約包含著改善的希望。
(美)福雷斯特·斯圖爾特 ·社會學 ·19萬字
本書分為兩部分,前面4章主要是回溯學派的歷史演變,而后面4章致力于澄清學派對社會學學科的理論貢獻。作者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向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景式、整體性、具有內在關聯的芝加哥學派圖景,讓人們不僅對芝加哥學派的誕生、發展與演變的“歷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且讓人們還能夠深刻理解芝加哥學派在理論上為后人留下的遺產。
何雨 ·社會學 ·29.1萬字
《無后為大》詳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過對生命、成長、教育、社會、倫理、環境等問題的討論,試圖以這本書滿懷誠意地探討現代人的母題之一——生育。全書分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內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敘述作者對于生命創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權利和個人生活的轉變。從中篇起,作者開始向繁育子女的傳統觀念發起挑戰,批評生養關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誕、經驗主義對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錯亂。用自己和朋友的經歷來談父母的職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愛人。在下篇里,挑戰延伸到社會環境,對政治、社會、教育體制、環?,F狀進行批判。
關軍 ·社會學 ·9.5萬字
本書立足城鎮現代化和社會個體化的基本背景,以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大量涌現的商品房社區為焦點,圍繞新型城市社區建設中的社區共同體構建的條件因素、推進模式與政策支持等問題,展開以抽樣調查和定性訪談等方法為主獲取研究所需數據與資料,通過對商品房社區建設的實證調研、行動參與,及對國內外城市社區建設的比較分析,來就城市新型社區共同體構建目標之“場共同體”的本質特征、評價標準、模式選擇與體制機制等展開研究。
何紹輝 ·社會學 ·12.4萬字
《獨身主義》是一本關于“獨身一族(honjok)”生活方式的書。書中對近年來流行的名為“honjok”的社會現象進行了闡述和分析,介紹了產生“獨身一族”這一現象的社會背景。書中每章節都是獨立的,設置了詞匯表、問卷調查表、自測分類表等多種文本表達,輕松傳達出“獨身一族”的緣起、生活方式和影響。作者通過敘述、采訪“獨身一族”踐行者等方式,讓世人更透徹的了解“獨身一族”這種新型生活方式,同時提供了大量可行性方式,讓更多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享受獨處。
(意)西爾維婭·拉扎里斯 (韓)婕·安珍素 ·社會學 ·3.7萬字
《環境法治與倫理的生態化轉型》將理論性、可讀性、實踐性結合起來,對生態文明時代的環境法治與倫理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探討?!董h境法治與倫理的生態化轉型》對環境法治的理論基礎、運行機制以及倫理支撐的專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寬環境法學研究視野和更新環境倫理認識的學術意義,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法學與環境倫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用書,也可供環境管理學、環境社會學及相關專業研究者和社會讀者參考使用。
鄧永芳 賴章盛 ·社會學 ·16.3萬字
本書作者孤身一人居住在紐約這座玻璃牢籠般的城市中時,一種密感的缺失狀態促使她不斷地追問孤獨的本質。她從數名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為切入點,以用一種自然流動的敘事方式,將愛德華·霍珀、安迪·沃霍爾、亨利·達戈、大衛·沃納洛維奇等當代藝術家的生平與自己的反思渾然天成地編織在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現代城市的人們所共同經歷的、無法避免的孤獨,從藝術、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個方面為讀者呈現出孤獨的全貌。
(英)奧利維婭·萊恩 ·社會學 ·18.1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把失業現象的產生歸結為工人要求高工資的結果。作者認為,如果任何工人要求發給的工資率人為地高于經濟力量自由發揮作用時所得出的工資率,那么縱使在完全靜止的情形下也會發生失業現象。根據這一普遍的前提,得出五個結論。第一,即使在完全靜態的情況下,如果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率人為地提高到經濟力量自由作用時所趨于產生的工資率的水平之上的時候,就可能存在失業。第二,現實生活當然不是靜態的,因為所有條件都不是靜止的,因此,僅僅使長期的平均工資率不高于競爭條件下所產生的工資率,并不能消除失業的發生。第三,一個國家所進行的產業活動對勞動力需求的波動性越廣泛,這個國家的平均失業量就越大。因此,任何趨于減少產業波動的手段,最終也會趨于減少失業量。第四,某些地方和某些職業中出現的勞動力需求的下降,經常被同一時間內的其他地方和其他職業中出現的勞動力需求的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因此,任一手段能使工人們確定哪里有工作崗位,從而能夠自由地遷移去獲得這一崗位空缺,失業量就可能減少。最后,公共機構有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勞動力需求發生的波動,因此也就能減少失業。
(英)阿瑟·塞西爾·庇古 ·社會學 ·8.9萬字
為了培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學生和實際工作人員從事社會調查和數據分析的實務能力,提高相關領域專業人員獨立進行問題分析和科學研究的專業素養;為了滿足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開展社會調查研究、社會調查實務課程教學,以及相關課程中運用SPSS進行數據采集、整理和分析,進行問卷設計、信度和效度評價、計量模型和數據研究等教學的需要,特編寫本教程。
盧小廣 ·社會學 ·14.7萬字
《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第2版)》共4篇23章,從公關概念談起。概念篇的內容包括公關的定義。公關與新聞、廣告和營銷的不同,公關實務的內容,公關的主體和客體,公關的過程(溝通與傳播),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以及公關人員需要的特質和技能。操作篇主要介紹如何做公關,特別突顯情報、策略、創意三個企劃要素的重要性與其間的關聯,介紹新聞宣傳、廣告、事件、網絡和其他工具等公關工具的運用技巧。危機篇首先從危機特性談起,并提出若干思考問題。應用篇主要介紹四類重要公眾關系的經營:媒體、顧客或消費者、員工和社區公眾,重點說明組織應該如何與這些公眾建立并維護良好的長期關系?!豆碴P系理論與實務(第2版)》是第二版,是作者在2004年所出版的《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初版的基礎上,佐以這幾年來在北大、臺灣兩地教學、研究的心得與發現,并加入若干近年來的新案例加以補充、修訂而成。期待新書能夠引起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關注,并對國內的公關教育提供一本既有理論、又有實務參考價值的教科書,同時也能給公關從業人員另一本值得參考的工具書。
姚惠忠 ·社會學 ·2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