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媒介之一,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都離不開它,然而,很多人因為不會說話,或者在某些場合說了不該說的話而得罪人,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說話技巧。《高效社交口才與技巧》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出發,從人際交往、求職面試、職場競爭、家庭婚姻等方面,為讀者傳授諸多口才方面的實用技巧,幫助讀者在人際交往中高效地與人溝通,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收獲人生幸福。
國榮編著 ·社會學 ·7.9萬字
房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地理書。它打破了常規地理書的寫作方式,緊扣“人”的觀念,將人的活動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終關注的是“純人”的那一面——科學、藝術、商業、宗教和政治,從歷史的高度闡釋了人與地理以及地球的關系,生動地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同時,在歷史的敘述中還穿插回顧了人類與自然相互協調和適應的漫長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發掘自身潛力并努力探求與地球——人類這惟一家園和諧的最終方式。房龍在此書中貫穿了其慣有的行文風格,該諧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識于無形,使人在輕松愉快之際不僅領略把握了人類厚重歷史發展的來龍去脈,且能在掩卷之際獲得不少啟發。
房龍 ·社會學 ·7.9萬字
透視“文科無用論”未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來自日本大學教育前線的危機宣言。2015年,日本國內傳出文部科學省要“廢除大學文科學部”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從學界到產業界的震蕩。盡管最終證明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一波巨大恐慌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重新審視了日本社會長期以來重理輕文的問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前東京大學副校長、著名社會學家吉見俊哉的這部著作。理科能創造經濟價值因而“有用”,而文科只是“教養”的點綴,真是如此嗎?人為什么要學習?大學只是用來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地方嗎?18歲的高中畢業生、35歲的職場人、60歲的退休者分別能在大學中獲得什么?在日新月異的未來社會中,什么樣的人才不會落伍?……本書將圍繞上述問題逐一回答,徹底顛覆“文科無用”的社會“常識”。
(日)吉見俊哉 ·社會學 ·10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今天的醫療模式是千百年來隨著人類文明與科技進步發展而來的??床≈y與貴已成公眾熱點話題??聴罱淌诂F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醫藥科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多項社會職務,在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領域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在醫療體制改革方面,積極參與、組織專家分析總結醫院狀況、提出獨到見解。在本講柯校長從醫療體系角度、法律政策、醫學教育等探討醫患關系,以及如何進一步完善既符合醫療規律又滿足群眾需要的有效、高效醫療體制與運行機制。
柯楊 ·社會學 ·1.7萬字
本書作者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張靜教授,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本次結集出版的新書,乃是作者近年來相關主題的系列文章,既有對當前社會治理熱點的討論,也有對作者既往研究問題的推進,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學術著作。總體而言,本書集中了作者近年來我的研究工作,議題的重心在廣義“治理”的理念、方法和組織形態,具體對象涉及國家治理、科層組織治理、社會沖突治理等等。作者把社會治理看成是一種可認識的知識,希望揭示它的觀念由來、歷史演變、組織結構和方法特征,尤其需要做出一些事關基礎的澄清,因為這些基礎問題已經已經對治理能力的提升構成重大挑戰。
張靜 ·社會學 ·13.2萬字
社交焦慮日漸加重、不斷懷疑人生選擇、被迫卷入競爭旋渦、備受心理疾病折磨……這些統統都與收入不平等有關!國際暢銷書作者、知名公共衛生專家理查德·威爾金森與凱特·皮克特在最新作品《收入不平等》中對收入不平等進行了詳實的研究。本書不僅展示了收入不平等和階級差異造成的社會問題,有力地表明貧富差距越大,人們的生活壓力就越大,面臨的健康問題就越多,而且更著重探討了收入不平等對每個人心靈的負面影響。兩位作者利用豐富的數據和實證,在全面分析、詳盡闡述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平等、建設美好社會的切實方案,由此完成了一部關于社會公平的開拓性著作,為我們重新認識世界及自我提供了重要解方。
(英)理查德·威爾金森等 ·社會學 ·18.2萬字
這本書踏實質樸——包含大學生最關心的99個問題: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到底要怎樣做出選擇,如何規劃職業發展方向……這本書鮮活真實——回答者從親身職場閱歷中提供獨到見解,拓展你看問題的視角,帶你走進最真實的職場。這本書授人以漁——書中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不斷提問,并提供工具和方法??赐旰竽銓碛薪鉀Q自己困惑的資源和能量。
北京職慧公益創業發展中心 ·社會學 ·14.1萬字
1980年,14歲的克里斯蒂娜·J.沃利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親所在的芝加哥東南部的鋼鐵廠突然倒閉,接下來的幾年里,近十萬名附近的居民也將失去工作。30年后,沃利成為一名文化人類學家,她在《無地可依》中把人類學視角帶回家,審視自己的家庭和整個美國藍領階層的命運,結合個人敘事和家庭照片,對“去工業化”的社會影響進行了細致的評估。通過描述家庭成員的努力奮斗和自己向上流動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復雜的緊張關系之中美國工業衰退的社會景觀。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個讀者都可以了解為什么美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為什么向上流動從集體性轉向個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錯誤導致了這種困境。
(美)克里斯蒂娜·J.沃利 ·社會學 ·17萬字
人際交往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做個容易相處的人就顯得更為重要。本書列舉了大量案例,詳細講解了做個容易相處的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個容易相處的人。通過閱讀本書,相信讀者可以學會做個容易相處的人,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擁有良好且健康的人際關系,從而獲得成功。
趙嘉敏編著 ·社會學 ·6.8萬字
本書旨在以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社會理論為視角,分析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費主義。本書側重運用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異化理論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鮑德里亞的消費符號理論等進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紀20年代真實的美國社會。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豐富深刻的內涵,與其強烈的歷史意識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初期美國社會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世態,生動地再現了歷史,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特征。研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可以得出消費主義重身體消費輕精神消費、重商品的符號價值輕商品的使用價值、重個體占有輕自然生態,它加劇了人的精神危機、社會危機和生態危機。該書對消費社會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論與實踐價值。
譚佳 ·社會學 ·11.2萬字
當今中國,經濟高速起飛,物質生活巨變,為何整個社會卻充滿了怨氣和戾氣?全球化大勢之下,中國文化的未來“?!迸c“機”何在?《再造傳統:帶著警覺加入全球》是清華國學院劉東教授在全球化視野下思考中國文化未來發展方向的憂思之作。文化全球化雖為大勢所趨,卻尚在過程中,我們不應將自家傳統視作奄奄一息的死物,中國文化的未來正取決于我們如何再造傳統。劉東呼吁,只有參驗當今時代的學識、眼界與體悟,重新為傳統貫注精神內容和思想活力,政治合法性和人與自然的雙重危機才能獲得和解。
劉東 ·社會學 ·11.7萬字
本書主要收錄了杭州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2015年教學過程中的部分案例,分為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兩部分。在每個案例后面都有指導教師進行的精煉點評。本書是師生們在社會工作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其特有的方法助人自助的案例精選,寓理論、方法于實務之中,能給研究和學習社會工作的師生及相關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秦均平 ·社會學 ·6.4萬字
《做全參與型好男人》采用社會學理論結合生活現實案例的敘述方法,反思支配性男性氣質對我們的傷害,解析男性氣質與男性參與的關系,倡導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反思男性角色。鼓勵更多的男性參與到推進性別平等的日常活動中,關愛家人,解放自己,完成自我成長?!蹲鋈珔⑴c型好男人》是方剛博士近20年來關于男性角色、男性參與的論述和關于性別平等的文章的集錦,主題多是結合了日常生活中的熱點事件和流行語,易于大眾理解。
方剛 ·社會學 ·15.9萬字
本書是資深書評人黃湘在《第一財經》雜志開設的“讀書筆記”專欄文章合集,通過對近年出版的48本英文社科新書的評介,別開生面地展示了當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向與頓挫,且每有道破玄機的點睛之筆。
黃湘 ·社會學 ·18.2萬字
本書共收錄格蘭諾維特六篇代表性論文,向國內讀者介紹社會關系網絡與經濟行動間的關系,也就是新經濟社會學和關系管理學的一些主要理論概念。格蘭諾維特倡導的新經濟社會學在20世紀80年代后成為社會學界的顯學,該學派試圖將社會結構以及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信任、情感等帶入經濟分析之中,開啟了社會分析與以自利動機、理性選擇為前提的經濟分析之間的對話。
(美)馬克·格蘭諾維特 ·社會學 ·16.3萬字
科學家什么時候能夠迎來事業巔峰?科學創新的生命周期是多久?職業生涯中出現突破性進展的跡象是否存在?什么樣的合作會帶來成功?年輕的科研人員如何將成功概率最大化?我們經常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即使是成功的科學家,對科學的認知可能也是有限的。有人認為科學家取得成功是天賦、實力、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沒人能說清這些因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響因素??茖W學與網絡科學研究權威王大順,網絡科學奠基人、暢銷書《爆發》《鏈接》《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作者巴拉巴西通過網絡科學前沿研究,借助先進的工具定量分析科學自身的演化規律,以及科學家職業生涯的影響因素,揭示事業成功、團隊常勝以及影響力升級中的客觀規律。
王大順 (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社會學 ·17.2萬字
“無論現在身處哪個階層,請對階級分化及貧困問題保持可貴的關注?!彼膶σ坏碾A級社會新結構,給日本帶來了空前的危機,理論社會學專家橋本健二發出警告:任何人、任何時間,都有可能跌入下層階級。曾經以“一億總中產”為自豪的日本,隨著社會差距不斷擴大,階層流動減少,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質變。非正規工人的增加形成了龐大的貧困層,導致貧困率上升,進而導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最終因為經濟原因無法組建家庭。人們因富裕程度的差異而處于分裂的狀態。然而,富人對自己的富有,窮人對自己的貧窮,人們對自己所處的境況都非常清醒,經營著各自的生活。至此,現代日本社會已經不能再用“差距社會”這樣含混曖昧的詞,應旗幟鮮明地亮出“階級社會”的名號。作者橋本健二使用翔實的數據與分析,向讀者描繪現代日本社會階層流動的現狀?!凹幢闶浅鲇诶盒缘膭訖C,也請你們對階級分化及貧困問題保持關注?!痹谌蚧漠斚?,如何面對社會結構的失衡導致的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日)橋本健二 ·社會學 ·10.7萬字
在全球性的工業化浪潮,以及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鄉村的生活越來越陷入巨大的困境,要么逐漸衰落,要么成為旅游景點,要么被巨大的城市同化為郊區,中國鄉村的未來是什么,鄉村生活形式的自我價值還能否延續?鄉村最近成為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知識界的一個熱點。該書作者以一個媒體人的執著,6年來以甘肅一個鄉村為個案,通過采訪和觀察,詳細記錄了這個鄉村前后幾十年所發生的政治、經濟和觀念的變化。作者用最樸實的文字書寫鄉親的生活,用最真摯的情感關照鄉村的未來。沒有停留于哀挽村莊死亡的"鄉愁",而是將村莊的現實困境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之夢并列起來,深入思考了各類困擾農村發展的現實問題,以及突圍的方向。該書的一些片段發表之后,得到了一些著名文化學者的贊譽,如王小強、梁鴻、曹天予、賀雪峰、嚴海蓉、田力為等等。
閻海軍 ·社會學 ·14.1萬字
中國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動?《中國人的習慣》從習慣養成視角入手,沿著知—信—行的順序,以思維和行動的底層文化邏輯為抓手,指出,中國人養成的習慣是內省。以內省為基底,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推己及人的,社會習慣是和而不同的,生活習慣是擇善而從的,工作習慣是勤勉好學的,休閑習慣是張弛有度的。隨著中國的開放和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加深,這些習慣在當下已經面臨挑戰,未來的中國人將會養成怎樣的習慣取決于每一個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自覺和對外來文化的理解。這本小書試圖為中國人理解自己的習慣提供參考,更為世界理解中國人的習慣提供建議。
邱澤奇 ·社會學 ·8.2萬字
社交過程中談判無處不在,職場談薪、生活買賣、商務合作等,都是最基本的說服和談判的情景?!对谌魏螆龊险f服任何人:你不可不知的談判心理學》從挖掘對方需求、看懂對方心思、博得對方信任、巧妙說服他人、把握決策時機等談判心理和談判語言技巧兩大方面,結合生動的案例,為讀者提供優勢談判的指南。無論你的談判對手是房地產經紀人、汽車銷售員、保險經紀人,還是同事、上司、朋友或生意伙伴,你都能從本書中汲取談判的積極建議,成為談判的大贏家。
黃潛 ·社會學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