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深入研究了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影響因素、動力機制、協同推進機制及政策路徑。研究表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受城鄉發展、產業發展水平、制度供給以及公共服務等因素影響,是外生動力與內生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從主體、動力、空間、保障等多維度協同推進,政府、企業、居民多元主體協同;市民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市民化與公共服務均等化協同。
陳湘滿 ·人類學 ·14.5萬字
本書是2018年度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高中、大學組的比賽實錄的內容概述與分析,另外包括2019年的參賽指南等內容。
《決勝“希望之星”》圖書編委會 ·語言文字 ·6.3萬字
本書從搭配知識體系的角度出發,通過中介語語料分析以及搭配理解測試系統地考查了語際、語內、語外多維因素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搭配知識習得機制的影響。并在理論上構建了搭配知識體系相關因素的靜態關系模型以及動態影響機制模型。將詞語搭配看作概念、符號等各個層面的聯結關系,從聯結的角度解釋了搭配知識習得過程中如何構建起概念與概念、符號與符號、概念與符號的多維聯結關系,并分析了各因素在搭配知識體系不同層面、搭配習得不同階段以及搭配加工不同環節中所起的作用。
李梅秀 ·語言文字 ·14.5萬字
本叢書對我國太湖地區和英國蘇格蘭地區三百年來的杰出人物做比較,后來又擴大到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研究。作者繆進鴻收集了大量史料,閱讀了幾千名中外各類杰出人物在百科全書上的有關條目、他們的傳記、年譜、回憶錄等資料;歸納、設計出25個中外杰出人物群,如思想家與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實業家、數學家、科學家、地學家與探險家、旅行家、醫學家、農學家、工程技術專家與發明家、教育思想家與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與考古學家、音樂家、美術家、表演藝術家、新聞工作者等,進行相互比較的研究模式;建立了有100多項參數的數據庫;歸納出大約100個需要和可以相互比較的項目;分析了影響杰出人物成長的各種因素、他們個人的品質等等,研究杰出人物成長的經歷,探索人才成長的軌跡。
繆進鴻 ·社科總論 ·12.1萬字
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絕對貧困。在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值得驕傲的,是人類包容性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持續的人力資本相對超前的投入使得中國經濟實踐取得巨大成功,為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書從理論視角和實踐經驗兩方面論述了中國精準扶貧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層經驗,將人力資本相對超前投入的理念貫徹始終,結合制度建設、基礎設施改善、產業扶貧、綠色生態發展、社會保障機制等因素,分析了中國能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原因。
李鋼主編 ·社會學 ·19.4萬字
“無論現在身處哪個階層,請對階級分化及貧困問題保持可貴的關注。”四對一的階級社會新結構,給日本帶來了空前的危機,理論社會學專家橋本健二發出警告:任何人、任何時間,都有可能跌入下層階級。曾經以“一億總中產”為自豪的日本,隨著社會差距不斷擴大,階層流動減少,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質變。非正規工人的增加形成了龐大的貧困層,導致貧困率上升,進而導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最終因為經濟原因無法組建家庭。人們因富裕程度的差異而處于分裂的狀態。然而,富人對自己的富有,窮人對自己的貧窮,人們對自己所處的境況都非常清醒,經營著各自的生活。至此,現代日本社會已經不能再用“差距社會”這樣含混曖昧的詞,應旗幟鮮明地亮出“階級社會”的名號。作者橋本健二使用翔實的數據與分析,向讀者描繪現代日本社會階層流動的現狀。“即便是出于利己性的動機,也請你們對階級分化及貧困問題保持關注。”在全球化的當下,如何面對社會結構的失衡導致的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日)橋本健二 ·社會學 ·10.7萬字
“多元話語分析”是作者從后現代主義思潮中引申出來的一種與實證主義等傳統社會分析模式有所不同的社會分析模式。作者試圖將傳統話語分析的一些技巧與后現代思潮所倡導的多元主義視角相結合,形成一種以“話語分析”和“多元主義”為特征的社會研究思路。在本書中,作者以中國學者圍繞著當代中國的階級或階層狀況、當代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及基尼系數、當前中國社會轉型過程的實質等問題所產生的分歧和爭論為例,對多元話語分析在分析和處理學術爭論方面的用途進行了探索,展示了多元話語分析作為一種新社會分析模式所具有的潛力。本書適合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師生、研究人員以及普通讀者閱讀。
謝立中 ·社會學 ·19.6萬字
《“明鏡”與“明燈”:中國主流媒體話語與社會變遷研究》(2003—2012)以中國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主政時期的“中國主流媒體十大流行語”“新華社年度十大新聞”以及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使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比較分析和話語分析,闡述了新聞話語反映社會實踐和建構社會實踐的功能,以點帶面地描繪了中國社會的變遷發展。本書屬于解釋型研究,從三個層面——知識分析、理性分析、文化分析——展開對于中國主流媒體話語的分析。在知識分析層面,側重于從語用學、話語分析角度闡述主流媒體話語的特點及反映和建構社會實踐的方式;在理性分析層面,側重于媒體話語對于社會實踐的“明鏡”式反映和“明燈”式指引的內容分析;在文化分析層面,著力于闡釋主流媒體話語與社會實踐互塑過程中呈現的文化價值的四個維度。
高金萍 ·新聞傳播 ·14.5萬字
《仰山論叢》主要匯集了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教職員工對區域經濟、企業管理、教學改革、公共管理和法律實踐等領域的調研報告或學術研究成果。本書包含了《完善網絡募捐平臺監管的對策研究》、《海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研究》等文章。
沃健 ·社科總論 ·18.4萬字
本書通過建立能耗模型科學評估了中國高校能耗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系統梳理了中國高校建筑能效管理制度體系、節能監管體系和高校建筑節能典型技術,提出了高校建筑能耗定額指標框架體系與核定方法,對高校建筑節能開展比較研究,分析了高校筑能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策略;并介紹了部分綠色大學校園能效管理典型案例。
屈利娟 ·教育 ·16.3萬字
本專著為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一帶一部’戰略背景下湖南省高職專業與產業協同發展績效評價體系研究”(編號:XSP17YBZZ117)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教聯合)項目“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湖南高職院校‘創客教育’整體推進機制研究”(編號:2018JJ5067)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如下:產教融合是產業系統與教育系統的互動或合作關系。產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探索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它要求政府、學校、行業、企業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承擔相關責任,同時也賦予了利益相關者更大的教育權利,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本書從利益相關者視角出發,主要從動力機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對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機制進行探索。
唐小艷 ·教育 ·14.9萬字
卓越教師的培養是新時代社會發展對高質量教育的訴求,也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對教師提出的挑戰和要求,如何培養卓越教師是本研究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本研究以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為例,首先對卓越教師的內涵和規格進行了分析;然后依據我國中小學教育對教師卓越素質的需求,對卓越教師的培養機制、培養模式進行了深度探析和系統研究;最后借鑒國外卓越教師培養經驗提出我國卓越教師培養的實現路徑,并就在職卓越教師培養提出自己的思考。
劉桂影 ·教育 ·18.9萬字
中國已經進人老齡化社會,解決農村養老是我國養老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之所在。鄉村振興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有效途徑,《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研究》一書共六章,第一章介紹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從文獻綜述、理論梳理入手闡述了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二章闡述了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的發展歷程,介紹了傳統家庭養老、集體社隊時期、改革開放初期不同的養老模式;第三章探析了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原因;第四章結合鄉村振興的階段目標,構建了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評價體系,提出了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的階段目標;第五章論述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目標的實現機制,借鑒國際經驗,對我國的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提出建議;第六章是結論與展望。
于勇 胡揚名 江維國 ·社會學 ·16.9萬字
清光緒時黎庶昌任駐日公使期間,和隨員楊守敬將在日本搜集的中國散逸書籍二十六種二百卷選日本雕工刊刻,名為《古逸叢書》。此書歷來為學人推崇。但實際上《古逸叢書》在刊刻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以往的研究也有涉及,惜缺乏系統細致的梳理。本書作者從《古逸叢書》的編纂、刊刻流傳、所用底本及刊刻過程中的校勘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調查、比對和研究,除了文字資料的大量搜集外,更是親自實地考察了《古逸叢書》現存版片情況,目驗《古逸叢書》現存于各圖書館的藏本,從而使該書對《古逸叢書》諸問題的考證有了更直接充分的證據。
馬月華 ·圖書檔案 ·15.7萬字
本書是桑巴特對《現代資本主義》相關內容的展開論述,和《奢侈與資本主義》《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兩本書形成了姊妹篇,體現了桑巴特在觀察與思考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各種力量時的心得與體悟。桑巴特在本書中多角度地論述了戰爭對資本主義的影響和作用,諸如:戰爭推動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戰爭對大宗物資的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軍隊的管理方式對現代企業生產方式的啟示與轉化作用等等,本書重點指出了現代軍隊如何從財產的集聚、觀念的塑造以及市場的形成三個方面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發展,進而斷言:“沒有戰爭就根本不可能出現資本主義。戰爭不僅破壞了資本主義進程,戰爭不僅遏制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戰爭還同樣促進了資本主義,有了戰爭資本主義才有可能得以向前發展。”
(德)維爾納·桑巴特 ·社會學 ·12.4萬字
互聯網引發知識大爆炸,如何利用互聯網這一知識的寶庫進行知識的搜索、收集、關聯、加工、集成并在教學中應用是廣大教師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本課程講按照實際應用場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相關問題的解決思路、工具和經驗借鑒,從容應對信息超載,知識碎片化、知識惰性化的嚴峻挑戰。教材六章的框架設計圍繞未來教育與知識的相關概念,個人知識管理的主要環節,包括知識的收集、管理、加工與深化、教學融合、經驗分享,為一線老師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系列工具與平臺。通過相關案例的呈現與剖析,幫助教師利用基于互聯網的相關平臺、工具去快速的建構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教材的目標一是增加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意識;二是掌握個人知識管理的方法與工具,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的策略與模式,最終整合應用于教學以促進教師的個人專業發展。
楊上影 ·教育 ·12.5萬字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地也在建立各類創新中心、“雙創”基地,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正是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大背景下提出來的一項國家戰略,已經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浦東張江核心區建設是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關鍵。本書以此為背景,以網絡治理和合作治理為基本理念,對在科創中心建設中社會組織的功能定位、運作機制和運作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對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作了實證研究,提出了科創中心建設中政府支持社會組織發揮作用的方式與途徑。本書認為,在科創中心建設中,社會組織可以承接政府部分職能,發揮科技創新發展的思想庫、科技創新人才的催化劑、創新資源集成的大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力等功能,成為塑造激發創新源泉的“科技創新共同體”、構造整合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等的智能平臺。
張良等 ·社科總論 ·17.1萬字
高佳著的《知識經濟時代美國中小學生經濟素養教育研究》試圖從知識經濟視角審視經濟社會發展對個體經濟素養教育的時代要求。運用文獻研究法對已有的美國中小學生經濟素養教育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提煉、歸納和總結;運用比較研究法對美國不同歷史時期以及不同教育主體實施的經濟素養教育展開全方位比較分析;運用歷史分析法對美國中小學生經濟素養教育發展歷史沿革進行梳理;運用因素分析法對影響美國中小學生經濟素養教育的內外部因素進行分析,以搭建高效的經濟素養教育平臺。
高佳 ·教育 ·17.3萬字
本書為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的實證性研究報告,分為綜述報告、專題研究、方法介紹三部分,依托CFPS2010、CFPS2012、CFPS2014、CFPS2016的數據,分析探討了包括人口遷移、收入與消費、婚姻與性別等在內的當前中國社會重點關注的民生議題。其中,專題研究部分圍繞少兒發展問題展開了詳細的論述,方法介紹部分則對CFPS的樣本追蹤及觀察數據進行了闡釋。本書通過豐富的實證研究,致力于用數據描述中國社會變遷的概貌、面向社會推廣CFPS數據,為更多學者的研究帶來啟發和幫助。
黃國英 任強 謝宇 涂平 張曉波 ·社會學 ·14.1萬字
該書主要探析了組織文化認同度、組織人際和諧等變量的結構和作用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以報業集團為目標,進行實證調研,探索了報業集團當中的組織文化相關變量及其作用機制。這些對于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中國經濟崛起、研究中國企業振興之路的人們,以及那些致力于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以及傳媒經營管理者科學地認識組織文化的作用,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陳致中 ·新聞傳播 ·1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