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錄魏晉名士言行風貌的志人小說,為我國古代文學珍品。但其文辭簡略,如果不知相關背景,則十分難解。本書作者戴建業,研究《世說新語》三十年,不僅能結合歷史背景完整還原書中的軼聞趣事,掃清閱讀障礙,更能帶你領會魏晉風度的神髓,領會一個時代的狂放不羈、率真灑脫。多虧了劉義慶留下一本《世說新語》,讓我們能見識什么叫超然脫俗,什么叫高潔優雅,什么叫瀟灑飄逸。
戴建業 ·文學評論 ·22.5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馮夢龍文學活動研究》(批準號08BZW042)結項成果。馮夢龍是一位勤奮而高產的作家和學者,他一生編撰了七、八十種著作,給我們留下了上千萬字的作品。他的著述涉及經史、詩文、戲曲、小說、民歌、笑話等諸多領域,學術界對馮夢龍的研究,重點集中在“三言”上,對他的章回小說、文言小說、傳奇、民歌、笑話較少涉及。該成果對深化馮夢龍的研究、拓展俗文學的研究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傅承洲 ·文學評論 ·25.7萬字
本書以編年體形式展現1919-1949年海內外的中國新文學史寫作的大致歷程。一方面,對已經搜集到的文學史著與文學史論文依次編年展示,同時簡介它們的著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本、開本、頁數、字數等,并對其重要的創新點進行提示性評述。另一方面,本書將這30年的中國新文學史寫作分為三個時期,并以此編為三章。每章之前概論每一時段中國新文學史寫作的發展概貌、范型特點,最后一章則對中國新文學史寫作進行歷史規律總結。對于影響中國新文學史寫作的重大政治、經濟、文化事件,本書也會適當提及,以求詮解中國新文學史寫作嬗替更迭的內外部原因。
張軍 ·文學評論 ·47.7萬字
本書對最有影響、最有權威性的《論語》古注――朱熹的《論語集注》進行了嚴謹細致的編校,旨在通過讀經兼讀古注,體現述而不作的傳統,使讀者了解古人的詮釋路徑與理解取向。書前附有關于孔子的權威傳記《史記孔子世家》及十一家集釋,使讀者可以結合孔子生平閱讀《論語集注》,體現知人論世的傳統。
(南宋)朱熹集注 郭萬金 ·文學評論 ·15.9萬字
當前紅學研究書籍可謂卷帙浩繁,本書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獨特視野和生活體驗,對《紅樓夢》一書中的主要人物進行逐一解讀,既有青春與時尚氣息,又有作者個人特有的敏感體悟。自稱“誤讀”,實為特色,使《紅樓夢》研究又有了一種解讀的方向和可能。
閆紅 ·文學評論 ·12.6萬字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壯美山河相遇,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精選了歷代歌詠山川盛景的詩詞經典。作者所關注的是經典詩詞背后隱藏的那些個體的沉浮榮辱、家國情懷,以及詩人們對時代深沉的溫情與眷戀。讓小讀者在課本之外看到一個異常豐富的大千世界,銘記這些鐫刻在中國人血脈中的萬水千山……在經典誦讀中引領孩子見天地、見人間、見萬象、見真情。
張雙 ·文學評論 ·9.8萬字
本書是作者為學三十來年撰寫的關于文學的論文和評論的結集,共計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踐行“掐尖兒式”研究的理念:選擇頂尖級的名家、最優秀的經典和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學現象作為研究和闡釋的對象,以實現研讀經典、走近大師、與大心相遇的目標。文章雖類分三種(經典細讀、名家評析、現象透視),時跨三代(古代、現代、當代),但卻以人這根紅線使其彼此融為一體:探究人心的玄奧幽深,體察人性多維百態,關注人生的處境出路,禮贊人道的平等、寬容、仁愛、自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學作為觀照、研讀和闡釋交學的觀念、角度和理論:將人作為考察的對象和目的,用人的情感、心靈和價值立場賞析、闡釋文學的深度內蘊,經由人學的觀念、理論抵達了文學那豐富多彩、多維多棱、立體交叉的藝術世界。
李永建 ·文學評論 ·38.1萬字
在全面復興中國文化的社會大背景下,全社會對國學經典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多。讀者急需從宏觀上把握,從微觀入手,整體闡發國學經典的經典性與當代價值的著作。《論語注評》兼采古今注疏擇善而從,通過注和譯兩種方式闡發其文本精義;并立足當下,揭示其啟示及意義。該著是作者近十年來研讀《論語》的成果,所有內容都曾以講座形式呈現且在聽者中產生比較強烈的反響。
韓高年 ·文學評論 ·22.3萬字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中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本書是對《三國演義》進行面向大眾閱讀層面的解讀散文集。全書設置“《三國演義》的虛構與史實”、“《三國演義》重要人物形象”、“《三國演義》的布局與結構”等多個主題,以相關系列文章進行詳細闡說。本書作者是古典小說研究專家,以大家手筆撰寫小品文章,相對于高頭講章或繁瑣考證,文筆更加自由活潑;同時也保持一定的學術水準,使讀者可以從多元角度欣賞《三國演義》,并獲得比較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
張國風 ·文學評論 ·16萬字
本書為詩歌欣賞,由張桂鑫詩80首及阿明簡評80篇組成。分為“山水行吟”“四時雜興”“人生感懷”三輯。詩歌集中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思考,傳遞出樂觀、曠達的情懷。評析作者以讀者和兒子的雙重眼光,對詩歌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作了言簡意賅的解讀。
張桂鑫 阿明 ·文學評論 ·4.2萬字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華文化的珍貴寶藏,是國學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品讀。由雅瑟主編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精選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韓愈39篇,柳宗元35篇,歐陽修32篇,蘇洵11篇,曾鞏13篇,王安石21篇,蘇軾32篇,蘇轍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實的注釋和精辟的鑒賞,以及后人的點評。《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力求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使讀者盡覽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雅瑟 ·文學評論 ·38.4萬字
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與社會、政治以及哲學、宗教和道德等社會科學具有密切的關系,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特定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文學的功能是以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是用具體的、生動感人的細節來反映客觀世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使人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并從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藝術形象的,雖然其具有形象的間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體性地展示社會生活,甚至表現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人物的內心精神世界。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9.7萬字
“大家小札”系列包括:《末世悲歌紅樓夢》《旨永神遙明小品》《水滸中的社會與人生》《聊齋的狐鬼世界》《儒林外史的人間》《公案中的世態》《武俠小說史話》共七冊。“大”,因其作者皆是各自領域內專業研究者,畢生浸淫其中,筆墨見才情,思想可燎原。“小”,因其文易于涉趣,易于入目,避免讓人正襟危坐,可于枕邊案頭,隨手翻閱。“大家小札”文字形式,不拘一格,或如師友晤對,或似書札往來,平凡之中,偶有警語,閑扯之際,忽現閃光。于少年有讀書求知啟迪之用,于成年有增廣見聞之功,所謂淺者自見其淺,而深者足見其深。上述七種書主要是關于中國古典文學的知識性解讀和評論,既有關于具體作品,如《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的講解,也有關于某一類別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流變的梳理。無一例外,都可以增長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也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
吳承學 曾揚華 劉烈茂 張國風 梁守中 ·文學評論 ·83.3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20.6萬字
小寶說書自2014年開始講西游記,一共有兩個版本,2014版《大話西游權力的游戲》,全都是視頻。2017年底,出版《腦洞西游》共三冊。本書是在小寶說書的基礎上重新梳理結構,整理和擴展而成。本書作者腦洞大開,將西游記中的所有紛爭可以分成幾大塊:萬物之戰、人龍之戰、長生之戰樹人之戰、兵圍三島、蟠桃之戰、西方亂戰、靈山之戰、西天取經,完成取經計劃。本書腦洞大開,適合年輕人閱讀,給人一種新奇的感受,原來西游記可以這樣講。作者并不是隨便腦洞,而是能融合很多中國人的哲理觀和世界觀,還能解讀出人的心里,讀來會覺得“原來真的是這樣之感”。
小寶說書 ·文學評論 ·21.5萬字
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社會文化語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文化、消費文化、通俗文化、視覺文化等文化形態的崛起構成了一個多元文化語境,對中國翻譯文學的生產、傳播、接受與批評方式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書從翻譯學和比較文學的視角,系統地研究了新世紀多元文化語境下中國翻譯文學的生成、發展、傳播、影響和互動等,研究范圍涉及新世紀中國翻譯文學的發展現狀、新世紀中國翻譯文學的理論建構、新世紀中國文學翻譯的發展、新世紀中國網絡翻譯文學的發展、新世紀中國網絡文學翻譯及其批評的發展、新世紀中國通俗類翻譯文學的發展等,重點突出新世紀以來中國翻譯文學的新興發展樣式,即網絡翻譯文學和通俗類翻譯文學的繁榮。
李琴 ·文學評論 ·16.8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0首含有“柳”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文學評論 ·6.7萬字
《三國演義》作為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一直以來受到各個領域讀者的廣泛重視,閱讀、研究的人都比較多,許多人對其都有深刻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些見解當中,名家大師的見解由于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號召力,是備受推崇的。學術大師們讀書與治學的方法和富于創造性的學術活動中閃耀著的智慧的光芒,對我們確實有指點迷津的作用。據此,我們設計出版了《大師解讀中華文化經典》系列叢書,將名家、名作再次對接,使其更具生命力與感染力。《大師解讀三國演義》以鮮明的思想、獨特的視角、犀利的文字,用大量的文字資料,多角度地重新審視。
于唐 李名山 ·文學評論 ·17.1萬字
本書全面評介了從17世紀英國現代小說興起之初始階段到18世紀英國小說首次繁榮昌盛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說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風格和在英國及西方小說史上的貢獻。包容、點評了西方特別是英美學者們過去對這些作家、作品從不同觀點和角度所發表的重要評論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體評介上,作者顯示了出色的解讀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層次含義都一一展示出來,起到了經典賞析的作用。
黃梅著 ·文學評論 ·27.7萬字
本書梳理唐宋時期文人關于歌詞文體的觀念,從詞的文體特質出發,解析唐宋詞體之興起、宋初詞壇之沉寂、范仲淹詞史地位之確立、“以詩為詞”問題之辨析、南北宋詞壇之演進等諸多問題。同時,該書探索科舉制度之發生和演變對當時文學創作的影響,一方面探討宋人與科舉相關的文學創作,另一方面從科舉制度演變的角度,探討唐宋詩之差異,為宋詩的創作特征做出一定的解釋。此外,對宋代詩人與詞人進行個案研究,深度剖析宋代文人的政治活動與文學創作。
諸葛憶兵 ·文學評論 ·3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