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這個世界上,值得反復閱讀的是唐詩宋詞,因為它們寫出了千年來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情感。《飛花令詩詞大全》從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精心遴選了近200首經典古詩詞,帶領讀者在詩香詞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飛花令詩詞大全》傳承著文化,積淀著歷史,是對于心靈的一種滋養與美育,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載體,在潛移默化間給予中國文化以深遠的影響。令人陶醉的優美古詩詞,飽含著人性的溫暖,承載著令人感動的美,是每一個生命都不容錯過的文學經典。
李妍編著 ·古詩詞 ·15萬字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所創作的舊體詩詞選集,按照內容分為“時序留痕”“綠楊攬勝”“感事寄情”“花草余香”“旅途記憶”五輯,前四輯順序為“詩部”“詞部”,第五輯按游覽行程排列。題材多樣,或山水、或花草、或詠物、或寄情,從多個方面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對動物的愛護、對情感的寄托、對山水的沉醉、對旅途的感慨、對建設成就的謳歌,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詩詞藝術的追求和探索。
吳進榮 ·古詩詞 ·9.5萬字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唐詩選本眾多,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風行海內,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最經典的選本之一。本書以《唐詩三百首》為基礎,加以詳細注釋,并組織蘭州大學著名唐詩研究專家林家英、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薛天緯等相關領域專家,為每一篇詩歌進行解析評論,為青少年提供一個欣賞唐詩的上乘注析本。此次列入“名著課程化·整本書閱讀叢書”叢書,增加了與青少年學習課程相關的內容,更加適合輔助中學課程閱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古詩詞 ·20.5萬字
柳永是一個用生命填詞的人。在柳詞中,你看不到才學、機智、優雅,在所有這些繽紛的裝飾抖落之后,柳詞呈現出最為本真的人生姿態:只有歡聚和離別,在相互纏繞、相互撕扯中延續著脆弱而孤獨的生命。每一份溫情,每一處山水,都被柳永抹上了憂郁的色彩。這憂郁令人震撼,讓人沉醉;它是生命缺憾處生長出的美艷的花。本書所著重揭示的,是其生命體驗的深邃真摯,是其情感意蘊的濃郁深沉,是其藝術境界的澄澈雋永。讀者或能從詞人身上或多或少地讀出自己,能從遙遠的悲傷中品味出純真、摯誠、掙扎、感動,并最終收獲一份當下的寧靜。
過常寶 ·古詩詞 ·12.4萬字
本書首先通過對敦煌歌辭寫卷的細緻考察,對敦煌歌辭的傳抄原因和功用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敦煌歌辭作為當時寺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敦煌民眾的各種節慶儀式、宗教活動、娛樂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其次,對敦煌歌辭“接近口語”的語言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再次,重點考釋了一批俗詞、俚語,從而揭示出敦煌歌辭語詞在斷代詞彙史研究方面所特有的語料價值。最后從語法的角度比較系統地歸納出了敦煌歌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句法,如倒裝、共用、同義單雙音節詞語連用、同義單雙音節詞語對用等,訂正了敦煌歌辭整理研究中存在的誤刪和誤增等情況。
劉傳啓 ·古詩詞 ·22.8萬字
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于梁昭明太子蕭統編纂的《文選》,是一組五言詩。作者為誰不得而知,年代也遙不可知,學者推測大約創作于東漢末年。這十九首古詩,質樸自然,平淡淺近,可謂是最古的五言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古詩十九首能流傳千古,被后人推崇,究其原因,是它能道出人所共有之情。情人之間的離愁別緒,士子的失意之情,人生無常、歲月流逝的感慨,人人都有這種情感,人人心中都有詩,然而大多人有情卻不能言,或能言而言不盡,古詩十九首卻把這些感情說到了極致。一九四一年朱自清在《國文月刊》設置詩文選讀一欄,他選擇了《古詩十九首》作為對象,把對詩歌典故的注解考證與鑒賞批評結合在一起,融學術性與通俗性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詩歌鑒賞風格。雖然只連載了九篇,分析了九首詩,但仍然成為古詩十九首研究史上的一個經典文本。本書的賞析部分就采用朱自清的詮釋和講解,另外十首附上原文及《文選》李善注。
朱自清釋 (明)董其昌繪 ·古詩詞 ·3萬字
《納蘭詞全編箋注》是由蘇纓箋注、收錄了納蘭容若全部詞作的一部作品。清代詞壇中興,納蘭容若作為梁啟超盛贊的“清初第一才士”,其詞獨樹一幟,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學術大師王國維更在《人間詞話》中譽其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歿后,平生師友為其編刻《通志堂集》,錄詞四卷,共三百首,皆為顧貞觀手訂,張純修亦編刻有《飲水詩詞集》。其后納蘭詞迭有刊刻,校勘日精,現可確定納蘭詞共三百四十八首,于本書全部收錄。另精選納蘭代表詩作十一首,以期更完整呈現納蘭詩詞創作風貌。納蘭詞雖素以明白如話著稱,因其學養深富,實則用典精深、含義幽微、婉轉曲折。前人釋讀注本很多,但仍有很多漏釋、誤讀,由此產生對詞作主題理解的偏差。蘇纓廣采眾家之長,精心考訂材料,從創作背景、文字訓詁、古事今典、史料知識、修辭章法等方面增補糾謬,更對相關重要文獻如顧貞觀、吳綺兩篇《飲水詞序》與魯超《今詞初集題辭》做了箋注。透過蘇纓新注,我們更能感受納蘭詞深情婉約的風致,更能接近他至真至性的精魂。
(清)納蘭容若 蘇纓箋注 ·古詩詞 ·21.3萬字
胡云翼《宋詞選》選錄兩宋名家詞290余首,“根據思想性和藝術性統一的原則來評選宋詞”,“以蘇軾、辛棄疾的豪放派作為骨干,重點選錄南宋愛國詞人的優秀作品”。(前言)這是胡云翼選本的一大特色。其注釋淺顯通俗,力求完備,并著重于詞句的串解。對各個作家和作品均作簡要介紹和說明,引用資料豐富,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宋詞選本。
胡云翼選注 ·古詩詞 ·21.4萬字
本書是快速了解“詩佛”王維的入門讀本,由備受北大學子追捧的古典文學課老師、北大文學博士張一南全面導讀、注釋、賞析。開篇有王維小傳作為導讀,讓你在詩人的故事中理解詩作,和詩作背后的溫涼。精選詩人一百五十首傳世佳作,以生平年譜為線索進行排序。每首詩輔以簡析及注釋,生僻字有注音。小傳導讀和詩作簡析相結合的形式,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和詩人的一生。
(唐)王維著 張一南編校 ·古詩詞 ·4.8萬字
本書以曲家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元曲的精華。除了元曲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注釋”,將難以理解的字句加以解釋,掃除閱讀障礙,方便閱讀;“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曲的語言風格;“賞析”,在尊重原文的原則上,將曲目的主題思想、神韻予以解析,使人會意怡情;“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重要的作者則按照今人的推想畫出了畫像;“曲的格律知識”介紹元曲的字數、旬數、對仗、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曲的鑒賞知識”介紹元曲的各類風格、體式及元曲中常用的寫作手法等。同時,書中與文字相契合的近五百幅精美插圖,還原了元代社會生活風貌,生動貼切地展示了作品的主題和曲中人的思想感情,圖文珠聯璧合,營造出了一個彩色的、立體的、極具藝術力的閱讀空間,能夠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閱讀體驗。科學的體例、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豐富的內容、新穎開放的版式設計有機結合,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距離,進入輝煌的元曲殿堂,領略曲目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和人生品位。
(元) 關漢卿 思履 ·古詩詞 ·36.2萬字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稼軒詞雄渾豪邁,向與蘇東坡的東坡樂府蘇、辛并稱,為豪放派詞作的代表和巔峰。本書備搜辛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為讀者欣賞和研究辛棄疾的詞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宋)辛棄疾著 崔銘導讀 ·古詩詞 ·16.2萬字
本書是關于宋代杜詩學發展歷史、思想理論觀點和宋人宗杜實績的研究著作。書中系統地描述和論列了杜詩的意義和價值(社會的、思想的、文學的)在宋代是如何被發掘、認知并確認下來的,揭示了杜詩被確定為詩學經典過程中復雜的時代的、文化的、傳統的基礎和原因,論述了宋人杜詩闡釋的主要觀點及其具體內容。作者在深入考察宋代詩歌發展史基礎上,以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陸游等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詩作為重點,具體描述和論析了宋人學杜的基本方面和主要方式,闡述了杜詩在宋詩發展史上的深刻影響與重大作用,為審視和評價宋代詩歌提供了一個傳統流變的視角。
鄒進先 ·古詩詞 ·32萬字
本書以萬歷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為底本,去詩存文,并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遺文一卷,附錄集外文三篇,集傳一卷。桐城馬氏搜羅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此“簡體版”在保持繁體版的各項箋注釋讀內容、專名線標點等基礎上,寄望于以較易進入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使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正統解讀,領略其中的優質精髓所在。
(唐)韓愈著 馬其昶校注 馬茂元整理 ·古詩詞 ·45.7萬字
本書由備受北大學子追捧的張一南老師全面導讀、注釋、賞析。開篇是蘇軾傳記做為導讀。讓你在詩人的故事中理解詩詞,和詩詞背后的溫涼。精選詩人一百五十首傳世佳作,以生平年譜為線索進行排序。每首詞輔以簡析及注釋,生僻字有注音。傳記導讀和詩詞簡析相結合的形式,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和詩人的一生。
(宋)蘇軾著 張一南編校 ·古詩詞 ·3.8萬字
《漱玉詞》為婉約詞派代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該版本,增加了詳盡的注釋,可以無障礙閱讀的同時,體會詞的美好意境。同時156張唯美插圖,全彩四色印刷,值得收藏。
(宋)李清照 ·古詩詞 ·1.7萬字
本書由備受北大學子追捧的張一南老師全面導讀、注釋、賞析。開篇是李白傳記做為導讀。讓你在詩人的故事中理解詩詞,和詩詞背后的溫涼。精選詩人一百五十首傳世佳作,以生平年譜為線索進行排序。每首詞輔以簡析及注釋,生僻字有注音。傳記導讀和詩詞簡析相結合的形式,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和詩人的一生。
(唐)李白著 張一南編校 ·古詩詞 ·4.1萬字
《中小學必背古詩詞誦讀日歷》既是日歷,又是詩詞書,旨在潛移默化間提升讀者的文化修養,銜接學校教育,讓古詩詞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書中收錄了300余首古詩詞,主要選自中小學課標“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中小學語文課本以及中考語文真題。這些詩詞既是千古傳誦的經典,也是中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書中的每首詩詞都配音頻解讀,每天一節微型詩詞賞析課,掃碼即可收聽。日歷部分也貼心做了適當留白,方便書寫備忘、記錄心情。讀經典詩詞,聽專業解讀,在時光流轉中,品讀詩詞的美妙。
新東方圖書研發中心 ·古詩詞 ·3.1萬字
本書以38首美到窒息的草木古詩,寫數十位天才詩人的年少心動。關于破碎和救贖,關于青春與不朽,每個故事串聯著更多絕美詩詞,涵蓋了中國古代經典詩詞近百首,書中每一句曾被眼淚打濕的古老詩行,都是一艘光陰的小船,帶我們穿越千年,抵達詩人激蕩的內心。于是,無數或傳奇或平凡的情愛與悲喜,從此便可借著瀟瀟的風雨,在時間的茫茫河流里,相映相照,相期相會。
紀云裳 ·古詩詞 ·10.6萬字
本書是特別針對現代初階宋詞愛好者而編輯的宋詞選本,是新時代的宋詞基本讀本。注講上以言簡意賅為標準,對入選作品僅作必要的注講,講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義、典故、修辭、背景,易讀易查,使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花最少的氣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對一些習焉不察的字標注正確讀音,糾正長久以來的誤讀,對于字典和教科書里注錯的讀音更是簡略說明了古音正讀的來龍去脈。
顧非熊 ·古詩詞 ·8.8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 ·古詩詞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