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雅舍小品》出版之后,反響良好,梁實秋便以“雅舍”之名陸續出版了《雅舍小品·續集》《雅舍小品·三集》《雅舍小品·四集》《雅舍雜文》《雅舍談吃》等系列作品。本書既是原續集的新版本。本書收入小品文32篇,內容上仍然遵循《雅舍小品》的隨意取材、自由書寫的特點,洗澡、讀畫、看樹、垃圾等日常事物都是梁實秋入筆的對象。梁實秋文字風格幽默風趣,文章內卻隱含著曠達樂觀、健康自重的精神態度,對現代生活亦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梁實秋 ·名家作品 ·5.4萬字
這是一本彩插配圖版名家談吃散文集,一篇文章一幅手繪彩插,特邀插畫師根據書中出現的烹飪場景和菜品手繪全彩精美插圖,呈現原汁原味的當年的吃食。食物總是帶給我們溫暖和幸福感。美食既是生活的藝術,也是情感的紐帶。美食在作家的筆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代表。提到中國現當代美食散文家,必有汪曾祺、梁實秋、蔡瀾等,文學大師們愛吃、會吃,更會談吃。大師們的吃,更多的是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大師們談吃,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字里行間皆是生活里的踏實享受,讀來常有一種“酒足肉飽,酣暢淋漓”的感覺
梁實秋 汪曾祺 蔡瀾等 ·名家作品 ·6.2萬字
《趙麗宏最新散文精選》是著名作家趙麗宏親自編選給中學生閱讀的散文集,收錄了經典散文和全新創作,共分為四輯,第一輯“故鄉和天涯”寫人憶事,飽含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動;第二輯“天香和詩心”從自身的傳統文化體驗出發,富有哲學思索;第三輯“江南的柔和剛”收錄了寫景抒情的經典美文,詩意動人;第四輯“面對一天繁星”從自身閱讀體驗出發,寫讀書隨感,對青少年的閱讀寫作有諸多啟發。趙麗宏的散文意境悠遠、立意向上、情感細膩,他在作品中將記憶與思索娓娓道來,既是講述自身經歷,也是探訪世界,具有豐富的文學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趙麗宏 ·名家作品 ·11.6萬字
《拿來主義:魯迅雜文精選》為為魯迅雜文集,收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等六十余篇經典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8萬字
本書是魯迅1933年以前出版的雜文集中未曾編入的詩文的合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0.3萬字
本書是文學大師老舍的經典散文合集。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老舍作品的精髓,本選集對老舍先生的部分優秀散文作品進行了篩選和整理,收錄了《春風》《想北平》《相片》《抬頭見喜》《春風》《貓》《我的母親》《五月的青島》《北京的春節》《吊濟南》《趵突泉的欣賞》等老舍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散文篇目。老舍的散文細節平凡,文章自然,卻皆是從心底流淌出的文字;而他的幽默又輕松俏皮,充滿智慧,可稱為中國文人幽默中的一個典范。他的思想、智慧和才華,值得讓人不斷去閱讀、挖掘和研究。老舍的幽默,是輕松的、俏皮的,也是智慧的,每每讀來,讓人賞心悅目,值得讀者珍藏。
老舍 ·名家作品 ·13.6萬字
季羨林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奉行人生智慧便是糊涂一點,瀟灑一點,分別從對時間流逝的坦然、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對真實自我的表達,對人間真情的熱愛,傳遞出季羨林先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季羨林先生是當代當之無愧的文學巨擘,在世事沉浮中始終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與大師共語,品味人生百味,這些文章涉及季老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一生經歷的縮影,經過歲月的沉淀和發酵,詮釋出大師的百年智慧。季羨林對人生的參悟和豁達的處事態度,或許我們還難以抵達,但我們仍能不停追尋。
季羨林 ·名家作品 ·17.8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散文集,與另一部日本文學經典《源氏物語》并稱為日本平安時代文學的雙壁。內容涉及四季的節令、情趣,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鳥、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行文自由,文字清新明快,展現了萬物之美、生活之美。
(日)清少納言 ·名家作品 ·13.9萬字
《跟大師學寫作系列》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精心編輯的叢書,遴選了多位現代文學大師“寶庫”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循循引導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分。《抬頭見喜的年味》收錄了老舍、朱自清關于年味描寫的散文作品,包括《北京的春節》、《新年醉話》、《抬頭見喜》、《新年的故事》。
老舍等 ·名家作品 ·8429字
抗戰爆發后,與那個時代輾轉遷徙的文人一樣,茅盾先后到過香港、新疆、延安、桂林、重慶等地。戰火不斷,危機四伏,茅盾身處在充滿種種矛盾的社會漩渦中,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在此期間,他結交了很多文藝界的名流。本書以《茅盾全集》為藍本,講述茅盾在20世紀20至40年代這一時期與諸多故雨新知交往的故事。他回顧與魯迅、鄒韜奮、沈鈞儒等好友的日常瑣事,追憶瞿秋白、朱自清、冼星海等故人的壯烈情懷,感念蕭紅、丁玲、廬隱等女性的跌宕人生,記錄蕭楚女、馬達、孫毓秀等人的奇聞趣事。他們中有的曾一起奔波在逃難途中,有的身處同一文學陣營,有的一起工作過,有的是革命事業的同道中人。與這些朋友的交往,在交往中不斷堅定的革命信念,成為支撐茅盾在生活逆流中一直走下去的堅強力量。
茅盾 ·名家作品 ·7.9萬字
《我們在古城樓上》收錄了林徽因在建筑、美術領域的精美論著,注釋詳盡,校勘嚴謹。書中對中國建筑的特征、發展以及城市規劃進行了詳細介紹。作品深入淺出、審美獨特,既科學嚴謹,又因清新優美的文字而別具風韻,古典韻味濃郁。嚴肅的建筑學文字在林徽因筆下也異常優美,充滿靈氣和想象,閱讀間,似雕梁畫柱如入仙境。
林徽因 ·名家作品 ·10.3萬字
《跟大師學寫作系列》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精心編輯的叢書,遴選了多位現代文學大師“寶庫”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循循引導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分。《夏的詠嘆》收錄了老舍、朱自清、張恨水關于夏的描寫的散文作品,包括《燕居夏亦佳》、《揚州的夏日》、《歇夏》、《避暑》、《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等 ·名家作品 ·9278字
茅盾先生不僅是小說作家,也是一位童話作家,更是我國近代神話學研究領域里較早的探索者和開拓者之一。《我們的美麗神話與童話》從茅盾先生《中國神話研究》《中國神話研究ABC》《北歐神話ABC》等神話研究著作中提煉基本觀點,就中外神話理論展開論述,并選擇中國、希臘、羅馬及北歐諸國經典神話故事作探討分析。此外,本書還收錄了茅盾所作《童話第一集》中的二十余則童話故事。茅盾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他創作中最富有教育意義的部分。茅盾先生對于中外神話系統性的研究和豐富的理論著述體現了世界神話的燦爛歷史和中國神話研究的創舉,其創作也反映了茅盾先生在童話領域耕耘、開墾的辛勞和業績。
茅盾 ·名家作品 ·7.7萬字
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學研究的先驅,首任教育總長,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在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本書主要包括四部分——華工學校講義(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中學修身教科書上篇,中學修身教科書下篇,關于國民之修養本書是一部百年罕見的公民道德實踐之書,放在現在意義非凡。今天的青年,若想要從我做起,培養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中國人的修養》實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蔡元培 ·名家作品 ·10萬字
《紅燭:聞一多精讀》分“詩歌”“雜論”和“演講”三輯,對聞一多的現代詩代表作,他在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方面可讀性較強的作品,以及他的著名演講文稿進行選編。其中多篇作品入選為中小學語文教材課文或課后推薦閱讀篇目,如《死水》《紅燭》《太陽吟》《靜夜》《最后一次講演》等。聞一多在西南聯大執教時期曾經專門開設唐詩專題課,他對唐詩的研究和講授,備受汪曾祺等學生的推崇,本書收錄其唐詩雜論代表篇目《孟浩然》《杜甫》等,帶領讀者感受大師對唐詩的獨特理解,領略古代文學之美,有助于積累國學常識。
聞一多 ·名家作品 ·6.7萬字
本書收錄汪曾祺創作的三十三篇文章,圍繞中國戲曲展開,文筆細膩,情感真摯,獨具魅力。《我是怎樣和戲曲結緣的》揭秘汪老與戲曲深厚的緣分;《讀劇小札》是對戲曲理性、睿智的解讀;《名優之死——紀念裘盛戎》追憶戲曲界名人,清淡筆觸之下再現真純的人性之美……戲如人生,盡是起伏跌宕;人生如戲,點滴自在我心。
汪曾祺 ·名家作品 ·9.3萬字
《梁山伯與祝英臺》改編自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張恨水先生于建國后創作。《秋江》講述書生潘必正,寄居在其姑母所住的女貞觀中,得遇道姑陳妙常,深為愛慕。一夕,聞聽琴韻清幽,循聲而往,乃妙常所彈。潘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雖亦有意,礙于戒律,故作嗔拒。但情愫已通,從此心心相印了……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7萬字
本書以人民文學出版社《汪曾祺全集》散文卷為底本,精選多篇汪曾祺懷人憶往的散文,意識形態導向正確,共約16萬字。以作者對聯大青春歲月的回憶為主體,集中呈現其聯大求學期間師友的瀟灑風神,引領讀者探尋那個名家迭出、異彩紛呈的教育史奇跡。除經典名篇外,還選入了涉及聯大回憶的稀見篇目。此外,內容亦涵蓋了部分作者童年時代對故鄉家人的溫暖記憶、中年時期與戲劇界人物交往的經歷以及晚年文學生命獲得重啟后的文壇交往等內容,體現了其一生主要經歷。風格平易自然,文筆細膩生動,情感飽滿含蓄,充滿了人文精神與詩性魅力。文字飽含深情,情感細膩真摯,語言素樸清雅。能夠讓讀者在感受汪曾祺文學魅力的同時,更加立體化地了解作家經歷和時代變遷。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1.8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緣緣堂隨筆書系收集整理豐子愷先生在杭州緣緣堂生活時所做的小文章,多為豐先生應雜志約稿所做。《隨筆二十則》是當年結集的一種。約8萬字。內容皆是日常小事,讀書,吃瓜子,蝌蚪,新年,在無窮的小事中體會大道,人生無常與人生有趣,都在其中。
豐子愷 ·名家作品 ·4萬字
《跟大師學寫作系列》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精心編輯的叢書,遴選了多位現代文學大師“寶庫”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循循引導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分。《冬的情趣》收錄了老舍、郁達夫、張恨水、朱自清、蕭紅關于冬的描寫的散文作品,包括《江南的冬景》、《呼蘭河的冬天》、《聽鴉嘆夕陽》、《刮風無客不思家》、《濟南的冬天》、《冰雪北海》、《冬天》。
老舍等 ·名家作品 ·7098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