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錄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魯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后,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魯迅 ·名家作品 ·4.1萬字
《孫犁散文新編》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本書分為上編和下編,精選作者的自述文章以及懷念老友的文章如《伙伴的回憶》《悼畫家馬達》《回憶沙科夫同志》《談趙樹理》等,內容中滿含作者的思念與情誼。
孫犁 ·名家作品 ·6.8萬字
“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譯,收入長篇小說、中短篇作品、詩歌、散文、童話與畫作,全面展示黑塞創作生涯。本書為國內首部黑塞童話集,收錄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話作品,涵蓋其整個創作生涯,也見證了他的人生軌跡,暢銷德國百萬銷量,紛擾世界中的心靈桃源黑塞的童話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卻同時深受東西方通話傳統的影響。從他十歲時創作的《兩兄弟》,到他1933年寫就的最后一篇《鳥兒》,它們見證了黑塞試圖運用這一體裁記錄自己身為一個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的嘗試。與同時代的很多歐洲作家一樣,黑塞密切關注著周遭發生的一切:科技的迅速發展、物質主義的興起、世界大戰的爆發、經濟的騰飛和衰退……凡此種種,以及他個人所經歷的創傷、疑問和夢想,都在藝術童話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11.4萬字
本書為“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之一,收錄了作者巍巍的經典散文作品,由作者家屬親自編選,并請專家撰寫導讀,包括《誰是最可愛的人》《在風雪里》《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名篇。魏巍的這些散文,多為朝鮮戰爭期間,作者訪問前線后寫成的系列作品,作者以飽含深情和詩意的筆觸,熱烈地歌頌了志愿軍戰士的崇高品德和為國獻身的犧牲精神,也歌頌了中朝兩國人民的血肉情誼,這些作品在當時一經發表,立刻引起強烈反響,至今對年輕一代仍有一定教育意義。
魏巍 ·名家作品 ·11.7萬字
楊朔的散文創作開始于新中國成立前,主要描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火熱的戰斗生活;新中國成立后則有不少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通訊特寫;50年代中期,楊朔散文轉向抒情的“詩化”風格——從1956年《香山紅葉》發表,陸續有《海市》《荔枝蜜》《茶花賦》《雪浪花》等名篇問世,被冰心贊為“稱得上一清如水,樸素簡潔,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誦,不能去懷”。本書精選楊朔1938年到1963年二十五年間不同時期的散文作品61篇,除了上述的抒情散文名篇之外,還包括描寫戰爭生活的《潼關之夜》《鴨綠江南北》《春在朝鮮》等;歌頌新中國建設的《戈壁灘上的春天》《永定河紀行》等;以及海外游記《埃及燈》《印度情思》《赤道雪》等。另有作者不同時期的照片15幅,圖文并茂,更好地讓讀者領略作者的創作風貌。
楊朔 ·名家作品 ·15.9萬字
如果厭倦了匆忙奔跑,就停下來感受生活。梁實秋先生曾在《懶》一文中直言“人沒有不懶的”,但在緊繃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卻偶爾需要這種“懶一懶”的松弛感,借懶積蓄能量,恢復生活元氣。讓生活慢下來、簡單點兒,從中積攢繼續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出發。本書選取55篇梁實秋的趣味散文,從普通的小事、或喜或憂的心境、偶爾的詩和遠方中探尋生活的樂趣。詼諧幽默的筆調,亦古亦今的行文風格,在輕松的氛圍下洋溢著生活的喜樂滋味。
梁實秋 ·名家作品 ·11萬字
大學教師周秀峰獨自居住在寄宿舍里,因自己的朋友們都已成雙入對,他非常著急。就在這一個春日,他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大家小姐黃麗華,黃麗華的美麗打動了周秀峰,可是他又同時感到她的富貴做派自己是不能接受的。與此同時,他傾心已久的鄰居,貧家姑娘玉子也表示出了對他的好感。他一直在兩個女子之前徘徊不定,但是黃麗華的優越條件已經在一點一點占據他的心……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9.4萬字
《花邊文學》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4年所寫的雜文六十一篇。包括《女人未必多說謊》《北人與南人》《古人并不純厚》《讀幾本書》《玩具》《算賬》《看書瑣記》《漢字和拉丁化》《考場三丑》《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等。“花邊文學”本來是別人攻擊魯迅的文章用的詞,魯迅就用它為集子命名并設計封面。
魯迅 ·名家作品 ·4.8萬字
《偽自由書》是1933年1月底至5月中旬,魯迅寫給《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短評合集。共43篇。《偽自由書》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批判的戰斗記錄;然而,它透過個別事件揭示的客觀規律,它剖析具體事物的精湛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卻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它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武器。
魯迅 ·名家作品 ·9萬字
《墳》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包括《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娜拉走后怎樣》《論“他媽的!”》《文化偏至論》《從胡須說到牙齒》《寡婦主義》等二十四篇。這些雜文寫于1907年到1925年間,在這些雜文中,魯迅突出地運用史筆,生動形象地引據事實,表達自己的是非愛憎,指陳時弊,論證古今,顯現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魯迅 ·名家作品 ·11.1萬字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郁達夫的創作風格可謂是獨樹一幟。他富于浪漫主義的感傷氣息,筆調灑脫自然,語言清新優美,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常常把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小說和散文的創作的素材,解剖自我,毫無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與窒息,率真灑脫,不拘形式。沉吟家國之傷,亦嘆生平落寞,因而筆下時時流露出濃郁的感傷。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0萬字
本書收入李國文經典雜文,包括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
李國文 ·名家作品 ·16.6萬字
徐雁著的這本《越蹤集》是“蠹魚文叢”系列叢書其中一本。本書以“行記”“紀行”為主題的文章有26篇。本書得以入選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蠹魚文叢”。本書為讀書愛好者提供了專業指導,分享了讀書的快樂。本書包含了“秀州書香紀行”、“戊子冬日杭州歸去來記”等內容。
徐雁 ·名家作品 ·15.6萬字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良傳統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那里,不僅得到了全面傳承,且不斷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本書為著名作家、文學泰斗王蒙先生的經典散文新作,收錄了其在不同時期創作的六十余篇代表作品,包含懷人、憶舊、旅行、讀書、社會、歷史、文學等諸多方面,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流暢的語言、澎湃的詩情、樂觀的態度,對世界敏銳的觀察和對時事深刻的思考。
王蒙 ·名家作品 ·17.6萬字
本書是專欄作家朱航滿談書業和個人藏書經歷的散文的結集。作者結合書業的歷史和現狀,對個人的訪書經驗和讀書心得進行梳理總結,穿插講述現代文壇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較高的知識性和可讀性。
朱航滿 ·名家作品 ·13.2萬字
譯作卷(一)收錄了朱湘翻譯的《路曼尼亞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書局出版),《英國近代小說集》(1929年,北新書局出版)。朱湘的翻譯注重音韻和節奏,其特點是在不脫離原詩意境的前提下表現自己對原作品的獨到見解,本卷翻譯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譯功力與優美的翻譯藝術。
朱湘著 方銘主編 ·名家作品 ·8.7萬字
周越然曾就男女關系這一問題在當時的報刊上開設專欄,對于當時的青年人在戀愛和婚姻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惑加以引導,這些文章并非枯燥的說教,而是用詼諧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介紹了相關的知識和當時西方對于婚戀的最新觀念,寓教于樂。當時的中國社會,對于男女關系這一敏感問題,許多人的觀念還處在封建社會階段,不夠先進,所以周越然的這些短文,對于當時的國人,有一定的啟蒙、科普和指導意義。本書便是將這一部分文章整理成集。
周越然 ·名家作品 ·10.4萬字
《靜中開花》是賈平凹2022年新編散文集,作者親繪封面和16幅插畫,精選56篇經典作品。書中寫情感,說家鄉,聊花草,談人生,集中體現賈平凹的靜心智慧,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浮躁焦慮的時代獲得內心的安寧,如果用幽默的態度一一化解生活的煩心事。我們曾如此渴望歷經繁華,最終發現,唯有心靈寧靜才能開出幸福之花。
賈平凹 ·名家作品 ·11.1萬字
《文學與出汗/魯迅小全集》收錄了魯迅雜文專輯《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中的代表作品。魯迅的雜文,在現當代仍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尤其是他的雜文對現代傳播中各種評論性文體的出現和影響,雜文創作題材、體裁、手段的開拓,對現代文語言運用的自由無拘、富有創造力的貢獻,以及想象思維的逆向運用和正反結合可謂影響至深。
魯迅 ·名家作品 ·15.1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詩歌精選集,收入了《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偶然》等諸多讀者耳熟能詳的詩歌,全面展現了這位新月派詩人對詩歌三美的藝術追求。本詩集所收錄進來的詩歌,均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意境優美,形式整飭、華美二富于變化,令人讀來回味無窮。
徐志摩 ·名家作品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