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上海女兒:程乃珊”為作家程乃珊逝世5周年的紀念收藏文集,含《上海Color》《上海Memory》《上海Lady》《上海Taste》4本,精選其30年創作生涯中傾心著墨上海文化的經典之作,為上海的克勒腔調、弄堂記憶、女性剪影、舌尖風云留下張張畢肖的畫像。本書精選其重點描繪老上海精英階層生活格調及審美趣味的作品,從而素描出海派文化中獨具魅力的老克勒文化。
程乃珊 ·名家作品 ·11.7萬字
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4.4萬字
書面交流是藝術,話要得體,字要漂亮,名家書信往往被奉作藝術品。作為信息載體,書信又不僅僅是藝術品,它承載著禮儀、思想和情感,是具有多重價值的遺存,兼具文物、檔案、史料等性質。魯迅的思想已然深刻,而通過他的書信,我們又知道他在生活中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有趣味的人、高尚的人。
鄒晏清 詹秋潔編著 ·名家作品 ·4.1萬字
《不負少年時:我的求學生涯》是譯界泰斗許淵沖對自己求學生涯的回憶:從少時的故鄉讀書,到戰時昆明的西南聯大求學;從陳寅恪、錢鍾書、吳宓、聞一多、朱自清、馮友蘭等大師的教誨,到與楊振寧等賢哲之士的同窗共讀;從留學巴黎深造,到畢業后的譯壇逐夢。許淵沖的輾轉求學路,不僅是當時青年學子奮發讀書的縮影,而且為他傳奇一生奠定了基礎。他不負韶華,從當初的翩翩少年,成為“詩譯英法唯一人”,還獲得“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本書是許淵沖百歲特別珍藏版。
許淵沖 ·名家作品 ·11.6萬字
格陵蘭的冰山寬廣而晶瑩,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紙凝固著一段逝去的時光;馬薩達見證了猶太人寧死不屈的反抗,帕斯帕提納神廟承載了印度教徒對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斕如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經線和緯線。跟著畢淑敏,展開一段紙上的“文化之旅”。
畢淑敏 ·名家作品 ·4.9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19.5萬字
《你是人間四月天》完整收錄林徽因詩歌、散文作品,每篇都是她靈動思緒和滿腹才華的凝結,語言溫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清風拂面,堪稱一部集精美、閱讀價值、收藏價值于一體的典藏讀本。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她出身名門,家學謹嚴,游學歐美,學貫中西,是充滿文藝氣質的作家。
林徽因 ·名家作品 ·9.5萬字
《養貓記》一書收入了季羨林寫動物、植物以及雨霧自然現象等的散文,其中包含名篇《夾竹桃》《馬纓花》《清塘荷韻》等。通過季老生動的筆觸,可以看到季老與愛貓之間互動的細節,季老在家中老狗身上所賦予的對母親的深情與懷念,更可見絲瓜、荷花等所蘊含的奇妙且強大的生命力,體現了季老筆下萬物皆有靈,皆可入懷和入筆的細膩情懷。
季羨林 ·名家作品 ·6.5萬字
本書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啟蒙讀物,提綱挈領地解讀了《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等國學典籍,并論及諸子、辭賦、詩、文等的特色。敘述客觀平實,見解精辟,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0萬字
文學大師是一個時代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記載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們是我們心靈的工程師,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發展,給予我們心靈雞湯般的精神滋養。《裝飾集——戴望舒作品精選》為戴望舒的詩歌譯作。全書精選了十九世紀末英國頹廢派詩人道生的知名作。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1.4萬字
楊絳是著名的翻譯家和小說家、文學評論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此次出版的《楊絳散文》收入楊絳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和文藝性的隨筆作品共18篇。楊絳的散文多采用白描手法,或追憶往事,或記述親友及個人的生活經歷,清新雋永,揮灑自如,意蘊深厚。讀者可以通過楊絳散文的創作,進一步了解作家的內心世界以及她所歷經的歷史時代的特有面貌。此次出版的《楊絳散文》是楊絳生前確認并認可的一個版本,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也是比較難得的楊絳散文選本。
止庵 ·名家作品 ·15.5萬字
富有異域風情,蘊含宗教哲思的雅韻之作。許地山是文學研究會作家中最奇特的一位,其創作有他人無法重復和替代的文學價值。他關注“人間問題”,并帶有濃厚的宗教哲學的思辨色彩,構成了他作品獨有的精神特質。許地山的作品文字清新,從而掩蓋了作品應有的悲劇色彩。他的主導傾向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以弱者的外表蘊含強者的內核,構成了許地山特有的東方文化哲學精神。本書編選了許地山經典散文和短篇小說,從中可以領略文學大師筆下的迷人風采。
許地山 ·名家作品 ·10.7萬字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語錄體文集,與《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并稱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書名《菜根譚》取自宋代儒學家汪革語:“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內容采儒、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齊家、處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將為人處世的哲學與生活藝術融合在一起,文辭優美,兼采雅俗,耐人尋味,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磨煉意志,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洪應明 ·名家作品 ·2萬字
寂寞的時候,只能念一首石川啄木。石川啄木是天才詩人,其詩歌有清澈的憂傷,又有明快的可愛。讀一首石川啄木,能讀出輕輕的寂寞,也能感受淡淡的可愛。《從前的我也很可愛啊》收錄了石川啄木的三部小集子包括《一握砂》《可悲的玩具》《叫子和口哨》,以及一篇談論自己詩歌創作之路的文章《可以吃的詩》。石川啄木說:“總之歌這東西不會滅亡的。我們因了這個,也就能夠使那愛惜剎那的生命之心得到滿足了。”石川啄木的短歌寫的都是日常之情,切身之體會,所以最能讓人感同身受。“使愛惜剎那的生命之心得滿足”,這是石川啄木對詩歌的感受,也是我們對石川啄木的詩歌的感受。
(日)石川啄木 ·名家作品 ·3.7萬字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為了治療自己的抑郁癥,離開德國,隱居瑞士提契諾州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后,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后創作出的38篇隨筆詩歌作品集,并精選收錄了其同時期創作的多幅插畫。黑塞在提契諾將觀照自然之美作為自我療愈的實踐,此舉成為全球青年修煉的榜樣,此作也成為自我療愈的指導性文本。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7.3萬字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做個像林徽因一樣的女人》編者拱瑞借細致入微之筆,以林徽因豐富的人生經歷為藍本,從她的性格、氣質、修養、品位、愛情、婚姻、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入手。
拱瑞編著 ·名家作品 ·17.3萬字
張恨水一生寫過數千萬字作品,小說、散文、詩詞、時評、新聞無一不精,其本身是新聞工作者,又走遍中國大江南北,見多識廣,所以,他對人生的感悟既豐富寬廣又透徹犀利。對于做事,他說——看得定,拿得準,便放手做去。對于挫折,他說——人生偶然落魄,這是不足恥的事。對于朋友,他說——朋友之互相利用,說得好聽一點,乃是互助,說得不好聽一點,是做買賣。對于努力,他說——我自己知道所學的太不夠了,要多讀,多看,多跑。對于工作,他說——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學習。世間什么事都是這樣。他一輩子筆耕不輟,對友人,對家庭,對事業,都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看透人生而不消極,歷經世事更知努力,就是張恨水的人生態度。
張恨水 ·名家作品 ·9.2萬字
收錄魯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魯迅譯著書目》一篇。1928年,創造社、太陽社和魯迅之間有過一次以革命文學問題為中心的論爭,成仿吾說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是一種“以趣味為中心的文藝”,“這種以趣味為中心的生活基調,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種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
魯迅 ·名家作品 ·9.6萬字
1937年抗戰爆發,豐子愷被迫攜全家老小十余人開始了逃難之旅。他們從緣緣堂出發,經杭州、桐廬、蘭溪、衢州、常山、上饒、南昌、新喻、萍鄉、湘潭、長沙、漢口、桂林等地,一路輾轉,于1947年回到故鄉。本書收錄了豐子愷有關逃難十年間的文章和畫作,講述了這位杰出藝術大家的人生中極為難忘且不凡的一段經歷。面對顛沛流離的生活難免頹唐,但他的這些文字和漫畫,更多流露的是別后重聚的喜悅、奔波后停靠的溫暖、苦難中的點滴趣味,體現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豐子愷著繪 ·名家作品 ·17.8萬字
尼克·亞當斯是海明威眾多短篇中的一個男主角,這個令人難忘的角色從孩子成長為青少年,又成為士兵、復員軍人、作家和父親——這個過程與海明威本人生活中發生的大事亦步亦趨,清晰地凸現為海明威作品中一長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個,之后在海明威各個長篇中出現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歷史。本書共24篇,系首次結集以單行本形式出版。
(美)海明威 ·名家作品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