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霍普特曼的兩個經典劇本,其中《織工》是以1844年西里西亞織工起義為題材創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劇中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第一次以英雄人物的姿態登上舞臺。劇本向人們指出:安分守己只能招致敵人的殘殺。只有起來斗爭,才是唯一的生路。《沉鐘》里的鑄鐘師為了鑄就一口宏鐘,歷經艱辛,卻始終不得成功。他左右搖擺在世俗社會和仙界之間,迷惘不已。表達了藝術家徘徊在崇高理想與世俗追求之間的矛盾。
(德國)霍普特曼 ·名家作品 ·11.2萬字
這是一本十來萬字的、談論“男與女”專題的、帶點兒文化意味的集子,由黃子平選編,共收錄了魯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語堂、孫犁等23位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大家的38篇文章,文體、主題、語言和觀念均駁雜不純,散而且雜,卻也向讀者展示了他們在看待“男與女”這一亙古常談話題時各自的角度和有趣的觀點,可謂大家小作,閱讀起來興味十足又頗得啟發。
魯迅 梁實秋 聶紺弩等著 黃子平編 ·名家作品 ·10.7萬字
《美國手記》是一本富有文學和歷史價值的游記。從1842年1月初到6月底,狄更斯攜夫人及朋友在美國進行了一次為期半年的訪問,足跡所經之處既有華盛頓、紐約、費城、波士頓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也有辛辛那提、哈特福德、伍斯特、西點等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一些小城鎮。他將當時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寫進這本游記中,這本游記是考察19世紀美國社會風土人情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參照。
(英)查理斯·狄更斯 ·名家作品 ·15.9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艾平的一部散文新作精選集,是對草原文化的全景式展現,涵蓋美食、人文、歷史、地理等多個角度,從廣闊的時空范圍詮釋草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同時,作者深入發掘游牧文化與當今生態保護觀念的契合之處,探索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作品文筆優美,行文流暢,富有詩意,將大草原上動人的風物與淳樸深沉的男女老少悉數展現于讀者面前。
艾平 ·名家作品 ·14.8萬字
為了紀念魯迅小說《祝福》發表100周年,獲北京魯迅博物館授權,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包含小說、散文、雜文、傳記)插畫本,首度收入魯迅藏木刻版畫、魯迅照片等珍貴影像。《魯迅雜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之中的雜文插圖本。本書中所精選收錄的各篇雜文,參校1936年版《魯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魯迅全集》等版本編輯而成。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書的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譯法,不作修改。同時為方便閱讀,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必要注釋。
魯迅 ·名家作品 ·13.6萬字
北歐神話入中國之開端!九十多年前,北歐神話這一文化瑰寶,經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國內,世界神話的奇聳山脈自此扎根。歷經時間洗禮,煥然如新,影響著后世的多位學者。茅盾先生以生動的筆法介紹了北歐諸神的性格特點與神的職能,敘說發生于他們身上諸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幅冰與火世界的磅礴畫卷就此展開。同時,茅盾先生根據時代背景、歷史因素、地理環境對神話進行解析與溯源,提供了學術上有創見的觀點。其作為我國第一部介紹、研究北歐神話的經典,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國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研究領域同樣具有開拓意義。
茅盾 ·名家作品 ·6.7萬字
體悟舊時光里的點點滴滴,隨著大師的筆觸,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愛戀!本書從人、事、悟等方面進行篩選,將一些經典的文章收入其間。從這些作品當中,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腳步,追尋那時的歲月,感悟那時的年華,品讀當年的人物,回味當時的悲歡。從文字當中品味老歲月中的春夏秋冬,在那或深情、或淡雅的字里行間,找尋那份久違的感動。
李異鳴 ·名家作品 ·12.5萬字
此書取材于作者2008年至2019年,這十幾年間在太平洋地區的旅行以及作為一名救援人員參與該地區救災工作時的個人經歷。這本書中的故事涵蓋了該地區的11個國家,書寫的內容范圍異常廣泛,從新喀里多尼亞起義到湯加海嘯都有涉及,既探討了太平洋地區種族、殖民、氣候變化、核試驗、抵抗運動、文化保護等宏觀性議題,也論及了城市生活,乃至當地美味和黃昏沖浪等較為個性化的微觀體驗。作者認為太平洋地區的眾多島嶼雖然是一個在經濟、環境及戰略發展等方面需要外部引領的地區,但更應當從無數島民權益的視角,展示這個地區復雜、古老的社會及其變遷過程。
(澳)湯姆·巴姆福斯 ·名家作品 ·15.7萬字
《伊索寓言》在古代經歷了復雜、漫長的成書過程。首先是口頭創作,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概括人們的生活智慧后來由口傳文學逐漸成為書面文學。書中有些故事出現的年代遠在伊索生活的時代之前,集本在古代廣泛流傳,也影響到了其后許多代人的創作。寓言的目的在于形象性地反映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的啟示和教訓。
(古希臘)伊索 ·名家作品 ·4.9萬字
《美人恩》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層窮苦人家,以撿煤核為生。一次偶遇失業潦倒的洪士毅,對她的命運深表同情,用在慈善會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濟常家生活。二人萌生愛戀之情。貌美體俏的常小南后被楊柳歌舞團領班相中,從此在愛情上見異思遷,先后甩掉洪士毅、樂師王孫,最終落入紈绔子弟陳四爺之手,導致常家家破人亡。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0萬字
本書是文學大師老舍的經典散文合集。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老舍作品的精髓,本選集對老舍先生的部分優秀散文作品進行了篩選和整理,收錄了《春風》《想北平》《相片》《抬頭見喜》《春風》《貓》《我的母親》《五月的青島》《北京的春節》《吊濟南》《趵突泉的欣賞》等老舍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散文篇目。老舍的散文細節平凡,文章自然,卻皆是從心底流淌出的文字;而他的幽默又輕松俏皮,充滿智慧,可稱為中國文人幽默中的一個典范。他的思想、智慧和才華,值得讓人不斷去閱讀、挖掘和研究。老舍的幽默,是輕松的、俏皮的,也是智慧的,每每讀來,讓人賞心悅目,值得讀者珍藏。
老舍 ·名家作品 ·13.6萬字
《且介亭雜文二集》收錄了魯迅在1935年所寫的雜文48篇,是魯迅在上海半租界地區居住時創作的作品。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3.5萬字
央視朗讀者讀了又讀的散文經典,幽默小品一輯,展現京味“幽默家”的獨特魅力,原汁原味、無損呈現“語言大師”的文字之美。《老舍散文》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老舍的經典散文集,收入《我的母親》《宗月大師》《貓》《北京的春節》《趵突泉的欣賞》(《趵突泉》)《我的理想家庭》等數十篇傳世散文經典。這些作品或描寫各地風物,細致入微,極有意境;或敘寫日常生活,養花養貓,充滿情趣;或撰寫幽默小品,詼諧風趣,京味滿滿;或懷念故人,情真意切,真摯感人。充分顯示了老舍先生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老舍是中國的文學大師,是杰出的語言大師,是京味文學的開山鼻祖。語言雅俗共賞、干凈鮮活、平易精致、幽默機智,富有北京地方色彩。
舒慶春 ·名家作品 ·10.8萬字
作為現代文學史上個人命運和作品風格都帶有悲劇色彩的女作家,蕭紅的小說具有散文化氣質,其散文則兼具詩化和稚拙,無論是回憶故鄉呼蘭河的寒冬大地、人事遭際,還是書寫自己進入城市的漂泊生活,包括回憶魯迅先生等等,無不采用孩子般的視角和口吻,文字看似散漫不羈,實則苦心講究,一些回環往復的著名句子和段落,讀來富有音樂旋律,是少有的不以數量取勝而名聲斐然的現代作家,值得入選這套叢書。本版由《蕭紅大傳》的作者季紅真老師進行篇目增刪并撰寫導讀。包括《蹲在洋車上》《祖父死了的時候》《家庭教師》《他的上唇掛霜了》《永遠的憧憬和追求》《回憶魯迅先生》《呼蘭河傳(節選)》等成名作和代表作。另有二十余幅精美插圖。
蕭紅 ·名家作品 ·15.5萬字
都德滿懷著親切眷戀的柔情,用簡約的筆觸與清麗的色調描繪出一幅幅優美動人的普羅旺斯畫面:南方烈日下幽靜的山林、鋪滿了葡萄與橄欖的原野、呂貝龍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岡的風磨、節日里麥場上的煙火、婦女身上的金十字架與花邊衣裙、路上清脆的騾鈴聲,還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綠油油小山上的磨坊……所有這些極富南方色彩的畫面,在法國文學的地方風光畫廊里,以其淡雅的風格與深長的韻味而永具藝術生命力。
(法)都德 ·名家作品 ·10.4萬字
1928年9月,《朝花夕拾》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初版的《朝花夕拾》由魯迅先生編輯定稿,收錄了他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書中文章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魯迅在廣州對此書重新加以編訂,并添寫《小引》和《后記》,改名《朝華夕拾》(后作《朝花夕拾》)。該書的封面由魯迅好友、畫家陶元慶設計而成,甫一上市便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時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經典版本。本次重版我們著力于為讀者重現初版《朝花夕拾》的原貌。在編校方面,除了將初版的繁體豎排轉換為簡體橫排之外,僅改正了初版里個別的文字、標點和知識性的錯誤。初版中大量魯迅的習慣用字、用詞和句式等,均按原樣保留。在裝幀方面,則采用了雙封面設計,其中的內封即是精修復原的初版封面。魯迅先生的作品歷久彌新。希望這本重版的《朝花夕拾》能陪伴在廣大讀者左右,時讀時新。
魯迅 ·名家作品 ·4.1萬字
賽娥出世的時候,那將一切陳舊的經驗都神圣化了的催產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聲擱在一邊,冷靜地吩咐著:“尾審仔,來啦!……”
丘東平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20.1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20.2萬字
完整呈現普希金文學世界!對于俄羅斯民族而言,普希金永遠是無法取代的精神象征。普希金的出現標志著俄國文學正式走向世界。本書采用上世紀蘇聯編排的普希金全集為底本,并在近30年的時間內不斷增補、修訂,不僅收錄更全,譯文也不斷精益求精。《普希金文集》共十二卷,分別為:抒情詩一、抒情詩二、抒情詩三、抒情詩四、抒情詩五、敘事詩一、敘事詩及童話、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一、小說二及散文、戲劇、文學論文。囊括了普希金一生創作的幾乎所有文學作品。本書以蘇聯十卷本《普希金全集》為底本,并再此基礎上增補了部分未收入該俄文版文集的抒情詩以及部分未完成但是在普希金創作生涯和俄國文學史上具有深刻意義和影響的作品。本書特別收錄了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蓋梅森為《葉甫蓋尼·奧涅金》所做剪影畫全套60余幅。
(俄)普希金 ·名家作品 ·115萬字
《朝花夕拾》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的第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享有極高的評價。“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本書除了《朝花夕拾》,還收錄了《故事新編》全部篇章,以及《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集外集拾遺》部分篇章。
魯迅 ·名家作品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