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郁達夫散文集》收錄了郁達夫先生各個時期的散文作品,包括《故都的秋》《寂寞的春朝》《零余者》等,并選編了郁達夫先生的詩《除夜有懷》等作品。這些一佳篇不僅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郁達夫先生獨特個性的體現,將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情緒訴諸筆端,內容極為豐富,值得反復品味。此書為下冊。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1.5萬字
這是一本散文集。豐子愷曾說過:“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在他的一生中,他用他的漫畫與文字記錄著人間的溫暖與美好。本書精選豐子愷散文中的感舊懷人的經典文章40余篇,附以豐子愷寫人漫畫32幅,兩者相得益彰,奉獻給廣大的少年兒童。書中既有作者對兒時歲月的回望,對母親和幼時小伙伴的思念,更有對燦若星辰的大師的紀念,諸如梅蘭芳、李叔同、夏丏尊等人的敘述更是讓我們更加真切地走近那個星光熠熠的時代。
豐子愷 ·名家作品 ·10.3萬字
福樓拜翻譯第一人,莫里哀翻譯第一人,創作、翻譯、評論、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譯文全集;匯集著名翻譯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譯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萬字,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學術意義;《在國內翻譯界、文學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補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李健吾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評論家和文學研究者,在創作、批評、翻譯和研究領域都蔚為大家。
(法)莫里哀 ·名家作品 ·16.4萬字
為了幫助青少年朋友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這位偉大的女性,我們特為本書精心繪制了近30幅貼合文意的精美插圖,讓我們在感悟她的卓越人生的同時,汲取她的寶貴的思想和精神財富。“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海倫·凱勒在87年的無光、無聲歲月中,堅持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種希望,并最終憑著這股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對幸福快樂的執著追求,與命運奮勇抗爭,為自己贏得了光明和歡笑。不論你是因遭遇挫折而正失意沮喪,還是因前途艱辛而欲放棄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論你是飽受病痛折磨、為生活所苦的殘障人士,還是身體健全但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正常人,你都能從中受到鼓舞,重獲信心與希望。
海倫·凱勒 ·名家作品 ·7.4萬字
《且介亭雜文》是魯迅的一本雜文集。本書收集魯迅1934年所作雜文三十六篇,包括《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拿來主義》《“以眼還眼”》《說“面子”》等。“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國的主權只剩下一半。這些雜文不僅技巧圓熟,論證豐富,而且作者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也大都經過融會貫通,遵循雜感的特點結合在具體的內容里。
魯迅 ·名家作品 ·7.6萬字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收錄魯迅先生10篇回憶性散文,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抒情中夾以議論。這些文章有的側面地反映了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以及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也有的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或丑惡或怪誕的現象,同時反映了舊中國一代有志青年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全書描寫充滿志趣的同時不乏對時弊的針砭,讓人體味故事的同時引發對時代的思考。
魯迅 ·名家作品 ·4.1萬字
《經典常談》寫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朱自清教授為初中生撰寫的,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之作。朱自清教授用白話文語言寫學術文章,將《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等經典國學內容提綱挈領地講出,并融匯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書內容包括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是一部見解精辟、文筆優美、通俗曉暢、要言不煩、深入淺出的國學入門指南。讀者也可將本書作為一些古書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旨在啟發讀者興趣,將讀者引到閱讀文化經典的大路上去。
朱自清 ·名家作品 ·9.5萬字
本書是原中華散文插圖珍藏本叢書的一種。魯迅是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也一直是當下圖書市場的常銷書作家,本書在珍藏本叢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品種。本書圖文兼具,篇目選自魯迅《野草》《朝花夕拾》及各雜感集等,體現了魯迅思想和寫作風格,可使讀者從中一窺魯迅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書這次列入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重新編選了篇目,將魯迅最重要的篇什選入,選編更嚴謹專業。本書依然采用叢書統一體例,插入魯迅生平照片手跡,圖文對照,相得益彰。
魯迅 ·名家作品 ·22.2萬字
名由作者自己擬定,未編完而因病終止。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時,由許廣平編定印入。1957年在此基礎上擴大重編。共收文126篇,為1903年到1936年間所作,包括當時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編入各文集中各種體裁的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3萬字
“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譯,收入長篇小說、中短篇作品、詩歌、散文、童話與畫作,全面展示黑塞創作生涯。黑塞創作生涯長達70年,作品涵蓋面甚廣,除了《在輪下》、《荒原狼》、《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玻璃球游戲》等長篇小說外,也從未中斷過中短篇小說的創作。黑塞擅長以象征的藝術手法,從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對人的心靈所造成的深刻刺痛,從而使作品的內在意義得以凝聚和升華。《婚約》一書采擷的26則中短篇小說均是黑塞此類作品中的精品,它們體現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創作時期的特點和風格,對我們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創作思想和藝術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30.4萬字
《南腔北調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27年1929年間所寫的雜文五十一篇。當時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擊魯迅:“魯迅很喜歡演說,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調'。”對此,魯迅迎頭反擊道:“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調,不入調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表明了自己不愿隨波逐流,鄙薄無聊文人的立場,信手拈來的這個集名,詼諧幽默之中,寄托了對敵人的鄙視,表示了不妥協的態度。所以先生將1934年3月出版的這個集子命名為《南腔北調集》,是一種自嘲,更是對美子的嘲諷。
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演講者。魯迅畢生堅守啟蒙主義立場,致力于使中國青年洞悉世相,少走彎路,完成有決斷、有創造性的人生。本書收入魯迅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演講文章16篇,篇篇流傳,郎朗上口,體現了魯迅演講的激情與語言的鞭辟入里。魯迅先生知識淵博,演講中常常旁征博引,點石成金,名言迭出。這些演講文章,今天讀來仍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全書配以珍貴的魯迅照片,并嘗試現代技術的應用,力爭給讀者呈現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魯迅 ·名家作品 ·10.6萬字
《文學小論》分為上下兩冊,此書為上冊。書中不僅收錄了趙樹理的相關書信、自傳,還整理了趙樹理在不同場合的發言、談話記錄。此書保持了一手資料原貌,重回歷史洪流,讓讀者通過了解趙樹理的成長和經歷,感受趙樹理身上所散發的赤子之心。
趙樹理 ·名家作品 ·2.8萬字
托爾斯泰用百萬余字,告訴我們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戰爭與和平》是偉大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故事通過記敘俄國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會戰、法軍入侵俄國、波羅金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侖軍隊潰退等,以及四大貴族家庭的人物活動,展示了廣闊變動的社會背景下,人類普遍的情感與命運變化。《戰爭與和平》不僅是一段特殊歷史片段的記述,更堪稱人類普遍生存境況與情感譜系的百科全書,具有持久的魅力,相信所有閱讀它的人都可以從中觀照出自身。
(俄)列夫·托爾斯泰 ·名家作品 ·102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名家作品 ·19.2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萬字
本書是專欄作家朱航滿談書業和個人藏書經歷的散文的結集。作者結合書業的歷史和現狀,對個人的訪書經驗和讀書心得進行梳理總結,穿插講述現代文壇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較高的知識性和可讀性。
朱航滿 ·名家作品 ·13.2萬字
《孫犁散文新編》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本冊所選為孫犁的書信精選。孫犁的文學影響了當時的一代青年人,且他與文學青年們保持了密切的通信聯系。迄今為止,學者們已經收集到孫犁的書信有一千多封,本書是從中精選出有關談文學創作和文學生活相關的書信,編為四輯,以饗讀者。
孫犁 ·名家作品 ·10.3萬字
《巷戰之夜》本書講述了在日本侵華期間,天津和潛山的人民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故事。其中寫到一位普通的教員,在與日軍勇敢的斗爭中,成長為游擊隊長,并率領民眾狠狠打擊來犯之敵。小說主人公是作者心目中的抗戰理想人物,表達了作者團結抗戰之強烈愿望。《蜀道難》講述了抗戰時期,江東人紛紛入蜀避難。途中,青年職員馮子安與白玉貞小姐邂逅。馮對白一見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慶,馮子安準備與白小姐結婚時,白玉貞卻已“神龍不見尾”……一場愛的夢幻,終成泡影。《玉交枝》講述了主人公康百川與生物學家徐侃然博士、地質學家歐陽樸博士和詩人徐彬如四人在天柱山下神秘山谷的探險故事。四人分工明確,積極籌劃,歷經艱險,發現了居住在秘密谷的明代遺民。當地人們生活自給自足,男女平等,樸實勤勞,并且熱情款待他們。同時他們也卷入了當地的地區斗爭,幫助解決紛爭,捕獲敵方皇帝蒲祖望及其皇后。四人帶著皇帝蒲祖望和皇后一同出谷回南京,一路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風靡一時,然不久蒲祖望及皇后便無人關心,流落街頭,蒲祖望被車撞死,在皇后的強烈要求下,四人商量最終由康百川將其送回秘密谷,過平安自足的生活。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