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傳奇藝術家帕蒂·史密斯回憶錄代表作,2017年全新精裝改版。《只是孩子》以愛情故事開始,以挽歌結尾。它是對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紐約的一次禮贊,那時,這座城市正在逐漸發展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這本書記述了它的富庶和貧窮,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惡棍。它講述了一個真實的神話,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輕藝術家的畫像,而預示著名望降臨的序曲也隨之奏響。
(美)帕蒂·史密斯 ·外國隨筆 ·15.6萬字
《培根隨筆》是英國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隨筆集。內容主要是一些議論性質的短文,主要講述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想法。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倫理等許多方面,其中有《論讀書》、《論真理》、《論嫉妒》、《論死亡》、《論美》等篇章,是培根文學方面的代表作,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蘊含著培根的思想精華。
(英)培根 ·外國隨筆 ·9.9萬字
“英國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扎迪·史密斯十年隨筆集結,直面時代的蕪雜與荒誕,2019年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評論獎得主,《紐約時報》年度推薦作品。不只是天才的小說家,更是善于思辨的評論者。本書收錄了扎迪·史密斯過去十年間的非虛構創作,從時政、藝術、哲學、文學、生活與個人經驗,全方位地展現了她在這一領域的獨創性。其中既有對眼下這個時代的深入體察,也延續了作家一貫對流行文化的關注和反思,體現了她多元的文化洞見。扎迪·史密斯敏銳的觀察力如同她鐘愛的舞蹈,肆意自由地在不同的領域內穿行。她用這種方式梳理歸攏自己看似蕪雜的思緒,又始終保持著開放的好奇心;不同于時下流行的學院派寫作,她的口吻親密卻不過度私人化,視野寬廣而不受限,往往能同時看到事物的兩面;比起說服讀者認同某種觀點,她更傾向于塑造一種思維的方式。本書可以視作扎迪·史密斯對過去十年間自我寫作生涯的一次全方位的總結,也證實了她不僅是一個天才的小說家,更是一位善于思辨的評論者。
扎迪·史密斯 ·外國隨筆 ·26.8萬字
《基督教文化與西方文學傳統》主要論述了基督教文化對西方作家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以及西方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密不可分的聯系,涉及到基督教文化自身的特質,基督教文化的演進過程以及基督教文化的思維模式等。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本書剖析了西方文學精神的古今演變的流程和基本特性。全書的基本觀點在于,人類社會經歷了由血緣維系、信仰維系、理性維系和人權維系四個文化發展階段。基督教文化的出現是用信仰方式對血緣維系方式的取代,而基督教文化的信仰維系方式又在社會和文化自身的作用下,發展出了近現代的理性維系方式和到今天初露苗頭的人權維系方式。而西方文學受此制約,在文化精神上體現出了人從自然人向社會人乃至到今天文化意義上的人的轉換,從而使西方文學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精神文化現象。
劉建軍 ·外國隨筆 ·27.3萬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所著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本書以春天開始,歷經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正如一個生命的輪回,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蘇。全書充滿了寧靜、恬淡、智慧。其中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句句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讀著它,讀者自然會感覺到心靈的純凈、精神的升華。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0.4萬字
這是一部探討女性意識和女權思想的作品,從古至今歐洲婦女的地位低下,在伍爾夫時代,對婦女的偏見以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已經在逐漸減弱。同時,她堅持認為,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未來的路依舊很遙遠。據此,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個女人要想寫小說必須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外國隨筆 ·7.3萬字
《古來長安一片月》精選《奧野信太郎全集》中有關故土東京和“第二故鄉”北京的回憶性散文,講述奧野先生對于兩地的鄉愁情懷。他寫東京,主要記敘兒時的家庭生活、青春期的懵懂懷春以及青年時代的求學經歷,其中關于妻子、父母、祖母、外祖父等回憶表達了他對家人的拳拳深情。他寫中國,帶著探求、欣賞以及渴慕的神色。他走過古都北京芳草深巷,懷念蘇城的茉莉芬芳,慨嘆盛唐風華下楊玉環、魚玄機等女子的榮耀和離殤。東京和北京,古人與今人,共享同一片月色。作者追憶過往、抒寫自我,感懷人世間的離合悲歡。
(日)奧野信太郎 ·外國隨筆 ·11.4萬字
德博拉·利維女性成長三部曲第一部:論女性寫作。2020年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獲獎作品。該怎樣面對我們無法承受、我們不想知道的事?——寫作,每一次寫作都是創造更美好世界的嘗試。利維將個人歷史、性別政治、哲學與文學理論等融為一體,以女性視角回應喬治·奧威爾的名篇《我為什么寫作》,論及寫作、愛與失去,結成這部私密、真摯、動人的個人生活記錄。在書中,利維努力平衡女性、母親、寫作者的三重身份,同時講述深刻影響她小說創作的現實生活經歷:童年時在南非,她因父親遭禍而失去語言能力;青少年時在英國的廉價餐廳里,她與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機共處,逐漸成長為作家;五十歲時,她婚姻破裂,臨時起意去往西班牙馬略卡島,在他鄉回望此前的人生。
(英)德博拉·利維 ·外國隨筆 ·4.6萬字
本書是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柳宗悅先生以一顆愛物之心以及豐富的收藏經驗寫下這些隨筆名篇,將這些物的故事連同自己對“造物”的感悟記錄下來,從民藝家的的視角思考造物的本質。他認為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當然存在的東西,物品只有在生活中才會煥發活力。他珍視與每一次美物的相遇,在這一次次相遇之中,完成了一次次對何為“美”的叩問與思考。書中不僅有器物的故事,還有一個個關于物的人與人之間的美妙故事。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鑒賞眼光,首先就要學會拋棄一切束縛,這段學習的過程就仿佛宗教的修行。如果做到了這一點,美就會在你眼前無所遁形。——柳宗悅。
(日)柳宗悅 ·外國隨筆 ·13.7萬字
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曾任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和大法官。本書是培根的隨筆集,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培根隨筆集》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世界性著作之一。這本書不只是為一國而作,也是為全世界而作;培根的文字不只是為他所在的時代而作,更是為一切時代而作。
(英)弗朗西斯·培根 ·外國隨筆 ·10萬字
本書是德國作家黑塞的讀書隨筆精選集。黑塞寫書、愛書,最能知道書的魅力。他一生寫了3000余篇書評,思考讀書的目的與過程、人與讀書的關系,也分享自己喜愛的讀物。他認為讀書必須走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閱讀的目的不應當是為了忘卻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們自己的生活。黑塞強調書與自我的內在統一,他的文學評論不是客觀的分析,而是經過內化后從中超拔出來的“隨感”。在這本書里,他不以學者的立場而以讀者的心境去談“讀書”,在這我們能透視黑塞如何將書籍世界化為自我世界,從而建立適合自己脾性的書目。
(德)赫爾曼·黑塞 ·外國隨筆 ·7.3萬字
本書分為“歸路、足跡、出口”三篇,講述了一位美籍華人在燕城監獄服刑期間所思、所想、所感,通過作者最初在路上的迷茫,不斷追尋感動內心的足跡,最后尋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心路歷程的描繪,展現了一位服刑人員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認識,以幽美、安靜的語言為讀者構筑起一個親切的心靈花園,作者把自己“殘缺”的美研磨成普遍意義性的粉末,期望融入進每一個服刑人員的心靈之中,從而喚起新生的精神共鳴,以特殊身份的生命感悟傳遞正能量,視角獨特,感染力強。
(美)艾德文 ·外國隨筆 ·11.8萬字
本書是俄羅斯著名短篇小說家巴別爾的代表作。1920年,年僅26歲的他以戰地記者的身份,跟隨布瓊尼統領的蘇維埃紅軍第壹騎兵軍進攻波蘭。這是歐洲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次大規模的騎兵會戰。此次慘烈戰爭歷時3個月,巴別爾在自己的戰地日記里記錄了他所目睹的一切:勇敢與怯弱、正直與虛偽、殺戮與死亡,以及屢遭踐踏的城鎮和手無寸鐵、戰戰兢兢的平民。1923年至1924年,他根據這些戰地日記陸續創作了30多篇小說,這就是《騎兵軍》。這些小說除了客觀、真誠地記錄許多驚人的事實,還在語言、細節和結構等方面有著諸多非凡之處,因而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1975年《騎兵軍》重新出版,并陸續譯成二十多種文字,震驚了歐美文學界。1986年,《歐洲人》雜志評選出100位世界小說家,巴別爾因為這部小說名列榜首。
(蘇)巴別爾 ·外國隨筆 ·10.4萬字
紀德是個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家,《放棄旅行》擇取其游記的代表作品,紀德在其中嚴厲批評了法國的殖民政策,揭示出殖民制度不可避免的惡果。紀德的游記創作既有個人情懷的抒寫,又富有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誠篤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其整個創作生涯中占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譯文華彩”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書系。主題明確,分輯出版,每輯五種,配以符合主題風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優秀設計師周偉偉老師操刀設計。內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譯文出版社強大、受到廣泛認可的譯本資源,擷取其中的名篇成冊,第一輯的主題定為“漫游”,收錄紀德、海明威、勞倫斯、永井荷風、毛姆五位文學名家的游記文字,分別為紀德《放棄旅行》,海明威《巴黎永遠沒有個完》、勞倫斯《漂泊的異鄉人》,永井荷風《荷風細語》和毛姆《國王陛下的代表》。
(法)紀德 ·外國隨筆 ·2.9萬字
這是一本自傳式漫畫散文集,通過17個小故事,講述作者艾莉從小到大發生的各種搞笑的、難過的和困惑的事。在寫這本書時,艾莉的生活遭遇了許多“完蛋”時刻,比如離婚、被誤診癌癥、妹妹去世,生活的暴擊讓她不斷思考“人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如果沒有意義,該如何面對?這也是這本書中不斷探索的主題。“有時候,你只能繼續往前走,祈禱自己最終能找到一丁點道理。”艾莉就是這樣,在經歷無數個以為會完蛋的瞬間之后,還是勇敢地往前走著!狂野怪誕的畫風,孩子氣的坦率文字,加上劑量充足的真實,讓人大笑,讓人感動,讓人思考自己的存在。看似簡單的寥寥數筆,描畫出人性共通的復雜情緒。看著看著,你會驚呼:“我也是啊!”
(美)艾莉·布羅什 ·外國隨筆 ·2.8萬字
這世上一定還藏著很多很多只要我堅持尋找,就能找到的東西。小川糸的文字恰到好處的內斂隱含著深情,使人想認真去珍視生活中每一瞬的光。“倘若將來能在我家的庭院里收獲柚子,那便足以讓人歡呼雀躍。距離那天應該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小川糸以一如往常的細膩文字,寫下橫跨一年時光的生活隨筆。小川糸營造氛圍的功力極強,讓人頓覺俯拾皆是生活的美好片段。小川糸解構簡單的日常,每字每句精練且溫柔,充滿剛剛好的優雅和情意,無論翻開哪一頁看到哪一段,都覺得美好而不過度。單調的日子里,小川糸選擇用不同的獎賞來裝點生活。用力過好每天,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
(日)小川糸 ·外國隨筆 ·6.5萬字
本書以詼諧幽默的筆觸,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懶散、愛情、貓狗、裝修等虛虛實實的14個話題,在旁征博引之中道出了作者這位“閑人”心中的所思所想。
(英)J.K.杰羅姆 ·外國隨筆 ·8.3萬字
這是約翰·巴勒斯出版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正如當年的《大西洋月刊》主編W.D.豪威爾斯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由一個熟悉并熱愛鳥的人寫就的關于鳥類的書——它不是一本干巴巴的鳥類目類,而是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一幅幅生動的鳥的畫面。林中暮色和清新寧靜的氛圍使得這本書的讀者無法自拔,翻閱著它,有一種夏日度假的感覺。”對于生活在高度現代化的大都市的人來說,讀這本書,無異于是一次在大自然中的精神之旅。
(美)約翰·巴勒斯 ·外國隨筆 ·11.2萬字
本書是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薩義德的隨筆精選集的第一部,收錄了其35年來在各學刊和媒體發表的近50篇文化批評散文,內容涵蓋了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政治等各個方面,其中評介了海明威、奧威爾、盧卡奇、福柯、威廉斯等文學、哲學大師和他們的作品。更為重要的是,西方人文學科近30年來一系列的核心話題和討論,都可以在薩義德的這本隨筆集中找到。愛爾蘭著名文藝批評家謝默斯·迪恩稱贊此書為“現代世界知識生命中的里程碑”。
(美)愛德華·薩義德 ·外國隨筆 ·17.3萬字
全球暢銷作家、生活方式引領者、演說家阿蘭·德波頓長踞歐美暢銷書排行榜的作品。80幅繪畫、攝影作品,30余篇佳作摘選精美呈現;左手小說,才情縱橫;右手散文,慰藉人心,華茲華斯、波德萊爾的優美文字帶你品味大千世界。新增德波頓特別為中國讀者撰寫的序言。在《布拉格之戀》結尾處的夢境上扎上一針,滲出的淡藍色便可以為德波頓的一路行程著色;任何行路的真實色彩都被這心路的藍色、薄霧中的藍色幻化了,成了一種無法拒絕的誘引;空間喪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時間懶散地化為一縷幽香;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華茲華斯、波德萊爾、凡·高們和德波頓這位才子在心靈深處共鳴的悸動了;與德波頓同行,前路是去往遠方的行程或是夕陽中向家園的回歸……
(英)阿蘭·德波頓 ·外國隨筆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