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部妙趣橫生的非典型生活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度過有意義的假期,如何帶著三文魚旅行,如何避免談論足球,如何在美國坐火車,如何談論動物,甚至,如何成為馬耳他騎士……戲謔、挑釁、幽默,是深刻與世俗不可思議的結合。埃科以他頑童般的機智和天才般的玩世不恭,對那些我們從未想過的問題予以解答,又對習以為常的答案提出質疑,足球、色情片和咖啡壺,這一個個看似“無腦”的話題,在他筆下變得既有趣又深刻,引領我們窺探現代生活的荒誕。
(意)翁貝托·埃科 ·外國隨筆 ·7.2萬字
梭羅遠離塵囂,他想在自然的安謐中尋找一種本真的生存狀態,尋求一種更詩意的生活。《瓦爾登湖》一書,詳細地記錄了作家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他是一個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與自然交朋友,與湖水、森林和飛鳥對話,在林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邊釣魚,晚上,在小木屋中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關注靈魂的成長,他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梭羅以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們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舒適,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瓦爾登湖》記述了作者在簡單生活中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19.6萬字
《人間食糧》是法國作家紀德的散文作品集。紀德游歷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沿途漫游為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為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文字如詩如畫、形式多樣,包含傳統的短詩、頌歌、旋曲等。在書中,紀德用熾熱之情呼喚用腳步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達真實的感受。他蔑視傳統道德,提倡自由,尤其強調對自然對人生的強烈感受,并以這種感受作為精神食糧。
(法)紀德 ·外國隨筆 ·5.8萬字
2016年布克獎獲獎作品,一出模糊了歷史與現實、虛構與非虛構界限的諷刺喜劇。時間,當代美國;地點,洛杉磯狄更斯城,臟亂差貧民區、底層人民聚居地、暴力頻發的危險之都;人物,一個土生土長的普通男孩、大學生農民,本名為Me,他的女友叫他棒棒,他的奴隸叫他主人,他的同胞叫他叛徒,他的國家叫他罪犯。他在心理學家父親一系列瘋狂的精神實驗中長大,迎來雙重喪失的成人禮:父親橫死于警察手中,狄更斯城因有礙洛杉磯聲名,在地圖上悄然“被消失”。左手西瓜,右手喇叭,他構想出一個找回狄更斯城的奇異計劃,卻同時受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和以死抗議……
(美)保羅·比第 ·外國隨筆 ·16.9萬字
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容。類聚是受唐朝李義山《雜篡》的影響,羅列生活中不同性質與類別的事物,如“山”、“海”、“掃興的事”、“高雅的東西”,涉及地理風貌、草木花鳥、內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豐富地體現出作者清少納言細膩的觀察和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宮中的生活,可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和品味素養。隨想則是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尤其可見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態度。本書內附彩圖插頁。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13.5萬字
逃離抑郁的泥淖與感情的糾纏,梅·薩藤在海邊的理想居所,于夢寐以求的孤獨與寧靜中寫下獨居日記中的愉悅篇章。《獨居日記》中曾經煎熬掙扎的內心終歸平靜,人生的美好時光,梅·薩藤在寧靜的海邊居所,開始理想中的獨居生活。《海邊小屋》記錄了梅·薩藤獨居日記中的愉悅時光。擺脫了過于投入、失去自我的情感生活,梅·薩藤在海邊小屋清心獨處,專注寫作、思考。她以冷靜坦率的筆觸寫下對創作、老年、死亡的思考,也毫無保留地與讀者分享著天氣、園藝、烹調、朋友來訪等日常生活。哪怕是再尋常的日子在她的筆下也顯得那般生動迷人,使人對生活滋生出無限的愛戀。
(美)梅·薩藤 ·外國隨筆 ·12.5萬字
費爾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異名進行創作,他生前一直默默無聞,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僅被認為是葡萄牙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還被譽為“歐洲現代主義的核心人物”。《自決之書》是佩索阿的散文集,涉及到了“莎士比亞”、“感覺主義”、“無政府主義”等主題。佩索阿“稱自己的缺點則是有始無終”,因此,在文中可以見到一些未完成的句子。佩索阿在散文中記述了他的主要異名的起源,他以異名書寫孤獨,直抵人的內心深處……
(葡)費爾南多·佩索阿 ·外國隨筆 ·12.2萬字
本書精選收錄了吉爾伯特·懷特、亨利·梭羅、沃爾特·惠特曼、奧爾多·利奧波德等八位自然文學大師清簡優美的經典隨筆。翻開扉頁,八位質樸率性的向導一一現身,帶你從波光粼粼的瓦爾登湖,到飛鳥翩翩的沙郡牧場,從仲夏日的加州內華達山,到雷雨夜的大西洋科德角,聽松鼠躥行枝頭,看鮭魚游巡溪底。從喧鬧都市回歸生靈萬物,以日月為友,與天地共飲,用如夢般的難忘旅程,在心底留下一眼寧靜恬淡又生機勃勃的自然清泉。
(美)梭羅 惠特曼等 ·外國隨筆 ·10.1萬字
1913年的秋天,因為一位朋友的熱情建議和《國家地理雜志》的美圖誘惑,紐頓攜夫人踏上了去往埃及的旅程。可是在即將抵達那不勒斯港時,紐頓的心頭涌起一股鄉愁。與妻子商議后,二人奔赴倫敦,開始淘書之旅。在舊書館里收羅圖書的時候,紐頓有了一個想法:寫一個關于書的故事——什么時候,在哪里購得圖書,付出的價格,接觸的書商。在這本書里,你將看到愛德華·紐頓的藏書之樂。
(美)阿爾弗雷德·愛德華·紐頓 ·外國隨筆 ·17.3萬字
本書由著名教育家、翻譯家黃建華教授根據蒙田“所感覺的自我”、蒙田“所體會的眾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和蒙田“所理解的當時的現實世界”,自遠而近地精選蒙田的典型語段,結集成冊,勾勒出16世紀后半葉這位法國散文大家的肖像和主要思想,讀者既可見蒼翠的“樹木”,也能窺見茂盛的“森林”。
(法)蒙田 ·外國隨筆 ·4.8萬字
《時光列車》是帕蒂·史密斯繼《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獻給世人的一部難以歸類、情感真摯的回憶錄新作。作者將本書稱為自己的“人生路線圖”,它關于記憶與創作、文學與咖啡、冥想和偵探劇集,關于哀悼和希望,也關于時間及其流逝。全書共二十則隨筆,如同二十個懸浮的車站,串聯起她周游世界時曾流連過的咖啡館或其他地點。回憶的多棱鏡折射出的點點光斑,將讀者帶入她的靈感之地和想望之原。《時光列車》始發伊諾咖啡,在這間她每天早上都會造訪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里,史密斯啜飲著黑咖啡,觀看當今世界的蜃景,懷揣對事物過往面貌的眷戀,不時埋頭進筆記簿里奮筆疾書……她流暢、精妙的筆觸,帶領著讀者在夢境與現實、過去與當下之間穿梭。
(美)帕蒂·史密斯 ·外國隨筆 ·13萬字
甲子園——日本棒球少年心中不可代替的夢。每年夏天,阪神甲子園球場都會聚齊全日本優秀的高中棒球隊,舉辦萬眾矚目的比賽。而少女川島南的甲子園之夢,似乎有些蒼白——她所在的棒球隊不僅基礎差,而且連日常訓練都組織不起來,進軍甲子園的概率幾乎是“零”。奇跡的發生緣于小南與一本書的相遇。偶然的機會下,她讀了彼得·德魯克的名著《管理》,正是這場“相遇”,讓一切變得不可思議。《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是日本作家巖崎夏海的暢銷之作,既是一本好看的校園小說,也是一部輕松易懂的入門級管理學讀物。作者用日本特有的漫畫風格和輕小說式的寫作手法,將高深的《管理》化解為有趣的故事,在反差中為讀者帶來了很多啟發。當棒球少女讀了管理大師的著作,這場跨時空、跨領域的思想對話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最終這支棒球隊會打進甲子園嗎?墊底球隊的逆襲之路上,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早已實現。
(日)巖崎夏海 ·外國隨筆 ·7.9萬字
大師們陪你一起跨越心中的那座山。山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種,特別是與山岳關系密切的民族,會對險峻的自然環境抱持著敬畏之心,他們深信山岳之地是具有靈力的,越是人難以靠近的嚴峻山脈,產生的敬仰之情則越發深遠。本書收錄了喜歡登山的知名作家和有名的專業登山人員的作品。
(日)太宰治 坂口安吾 早川鲇子等 ·外國隨筆 ·8.1萬字
“某個夏日的午后,父親和我一同去海邊遺棄一只貓。”“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無窮地累積,才讓我這個人長成如今的模樣。”故事始于貓,也止于貓。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村上家族的往事,與他個人的成長經歷。村上冷靜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如今成為了村上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村上也寫到真實的歷史,反思戰爭,批判惡行,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自我存在意義的認同、與世界的隔閡、承接家族歷史的艱難,這些村上文學的根源問題都在本書中得到傾訴和答案。這是村上用大半生時間醞釀終于寫下的人生之書。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2萬字
《培根隨筆集》共收入散文大家培根的五十九篇散文隨筆,內容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喻戶曉的名篇《論讀書》《論美》等皆收入其中。作者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對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1.5萬字
《文字世界和非文字世界》是卡爾維諾一生從事寫作、出版、翻譯事業的經驗之談。卡爾維諾為文字世界和非文字世界重新劃定了邊界。文字始終在突破沉默,敲擊著牢獄的圍墻,影響著這個非文字世界。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18.5萬字
卡爾維諾認同本書是“一部用第三人稱寫的自傳”,并坦言“帕洛馬爾的任何經驗,都是我的經驗”。小說主人公帕洛馬爾極富想象力和思辨精神。他迷戀于對客觀物體及其狀態進行細致的觀察,如大海的浪花,壁虎的形狀以及月亮、星辰、草地。他不斷地向自己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性欲、死亡、人在社會中的境遇等等,探究人與宇宙的關系,世界的紊亂和秩序,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在此,化身為帕洛馬爾的卡爾維諾將他對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敘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經驗。小說出版一年后卡爾維諾溘然長逝,意味深長的是,《帕洛馬爾》的最后一章完全記敘的是主人公對死亡的沉思默想。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5.4萬字
1880年,德加《舞蹈課》與馬奈個人展的同一時期,于斯曼的《巴黎速寫》(CroquisParisiens)首次出版。作者在之中的一系列描繪,記錄了當時生氣四射的巴黎社會萬象。一系列精細逼真、濃墨重彩的寫實文學手筆,勾畫了女神游樂廳、馬戲團的宏大場面與街頭游走女人、栗子攤販的眾生相,在角落與片斷中重建了一座晦暗又閃亮的“光之城”。如同早期印象派的手筆,《巴黎速寫》打破了常規的視覺感受,移步更為細膩的官能感受和對情感色彩的捕捉,在時而華美時而猥褻的情節中偶露黑色幽默,具有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它奠定了于斯曼在19世紀法國散文史上的地位。
(法)喬里—卡爾·于斯曼 ·外國隨筆 ·4.7萬字
喬治·奧威爾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極權小說的作者,還是著名的英語文體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頭腦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學評論家。《我為什么要寫作》選入作者《如此歡樂童年》等著名憶舊、紀實作品以及《我為什么要寫作》、《政治與英語》等著名論文。
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10萬字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創作的散文集。《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該書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徐遲的譯文廣受讀者認可。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2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