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作者的第二本詩集,收集了作者新詩作品116首(并配有作者的攝影作品)。通過謳歌自然風情、人文景物等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描寫手法新穎獨到,寫作技巧靈活多樣。無論白描還是隱喻,都能從中窺見作者至誠至真的詩人情懷,以及作者寬厚的人文精神和古今并貌的文化底韻,女詩人清新的詩風歌語躍然紙上,讀之親切感人、引人入勝,是一本值得用心深讀的詩歌作品集。
張號全 ·現當代詩 ·3.3萬字
《中國2019年度詩歌精選》匯集了200余首詩歌作品,這些作品皆發表于2019年,從全國十余家公開發行的詩歌刊物中遴選而來。其中,有當代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詩人吉狄馬加,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的張新泉,既有雷平陽、臧棣、大解、胡弦、尚仲敏、周瑟瑟等中青年詩人,也有熊焱、余幼幼、朱光明等80、90后年輕詩人。作品題材多樣、詩風各異,基本體現中國詩歌階段性的創作水平和目前詩壇的大致風貌。
梁平主編 ·現當代詩 ·3.2萬字
《一片冰心:百首詩歌獻給黨》以序幕詩歌1首(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拉開波瀾壯闊的百年“史詩”。詩歌給人的整體感受是精巧玲瓏的,從未經歷過的歷史到親歷的時代,作者總能以小見大,在庸常生活抑或故事里尋找切入點,視角鮮明獨特,詩風細膩溫和。作為95后一代普通的年輕新黨員,作者用一種美好的眼光、詩意的情懷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黨的熱愛和真情,體現了在黨的陽光下健康成長的精神和風貌。作為一部可以列入主題出版的書籍,是獨特的存在。
葛元利 ·現當代詩 ·3.2萬字
古代的風,水,火,土,它們構成了一個綿長而浩蕩的心靈空間,影響著我們現代都市人的思維,心靈。這四種元素是古中國的根基,衍生的水草,粟米,它們是萬古塵埃聚合、匯流、分割、抵達生死,新生的所在。風兮,雨兮,你我蒼生同生共死;木兮,火兮,大地莽莽,黃土,云朵,這是古代世界留給我們的想象。每一個古代的意象,經過時間的淘洗,穿越河流,來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周語 ·現當代詩 ·3.2萬字
本書共精選作者近20年來創作的149首詩歌。內容涉及故鄉、親情、友情、愛情、職場生活、時代變遷、城市化與工業化背景下人類的生存狀態等。作品或明白如話,或幽默詼諧,或短小精悍,或汪洋恣肆,語言精煉優美,情感真摯自然,洋溢著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是了解當代中國人生活與情感的一面鏡子。
楊罡 ·現當代詩 ·3.2萬字
《西西詩集》,西西詩歌創作四十年大成(1959—1999)的合集,涵蓋西西在不同時代的感觸、觀察、經驗與體會,分三卷,共一百首之多。卷一即早期(1982年)以《石謦》為詩集名出版的作品,卷二、卷三為20世紀90年代陸續累積的詩歌作品,充分體現了西西在小說、散文之外于現代詩領域的試驗和收獲,題材廣,風格獨得,坦白而幽默。她寫親戚朋友,寫學電腦時的纏斗,寫從快餐店到地鐵,從上醫院到練太極,再延展到旅行中的感念,無不可以入詩,她讓詩歌伸向散文,伸向小說,伸向童話和繪畫……
西西 ·現當代詩 ·3.2萬字
本詩集收錄了詩人長期創作的三百多首當代詩歌,幾乎所有作品都是真實的故事敘述與抒情,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與揮之不去的鄉愁情結。詩人在寫作上追求明亮歡快的節奏,不拘泥于詩行的形式,重視詩歌的自然韻味,讓自然之音在詩歌中回響,也讓詩歌回歸自然本源,抒情中動情述說,敘事中真誠抒情,用發自內心的吟哦反哺內心故事的魂魄,每一個詩行都是正能量的閃耀,為溫暖心靈而耕耘。
梁水長 ·現當代詩 ·3.2萬字
作者2006年退休后出版笫一本詩詞集。《德常詩詞集》是作者退休前的經歷所感。從2007—2012年作者退休后生活在北京,2016年從北京回到哈爾濱,所以這部分內容包括北京和哈爾濱兩地的經歷所感。
陳德常 ·現當代詩 ·3.2萬字
本書作者王計兵是一個外賣員,奔跑的行程累計15萬公里,相當于沿著萬里長城跑15個來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樣為生存奔波的人,外賣員、農民工、保潔員、保姆。他們匆匆忙忙,慌慌張張地奔波,卻跑丟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個落腳之地,故鄉和父母又在不斷遠去。如同一個來自底層中國的行吟詩人,王計兵記錄下自己和他們的狼狽,以及作為勞動者的自尊。他寫道:我也有自己獨立的國度,我沸騰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聳立的山川。這些在趕時間的間隙,寫在煙盒上、廢報紙上的詩句,是來自勞動現場的民歌,生機勃勃,粗糲尖銳。有些被偶然傳到網上,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共鳴,單首詩歌閱讀多達2000萬人次。本書就是他詩歌的首次集結出版。
王計兵 ·現當代詩 ·3.2萬字
汨羅江,一條詩歌的河流。汨羅,因為詩人的殉國之舉成長為端午源頭,龍舟故里,被后世譽為“藍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這里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一個最崇尚詩人、給落難詩人最高禮遇的地方。本書即是以湖南汨羅江為主題的詩歌集,分為五輯:第一輯“月白風清”,第二輯“修遠求索”,第三輯“歲月山河”,第四輯“世事人情”,第五輯“岸沚汀蘭”。作者是從小生長在汨羅江畔的本地人,對這條河流的吟誦既有歷史的、文化的視角,更充滿江畔之人對這條日夜相伴的詩歌河流的深情熱愛。
劉陽河 ·現當代詩 ·3.2萬字
本書以中國意象為主題,用寫意的文字勾畫出一幅幅傳統中國的山水墨畫。
本書主要是作者根據日常所見、所感、所想而創作的詩詞。全書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新歌蕩漾”,屬于新體詩,是作者根據各種景色創作而成。第二部分是“古韻悠揚”,屬于律詩,基本也屬于借景抒情。第三部分是“合音縈繞”,是作者根據古詞牌創作的詞。第四部分是作者創作的一些小散文。全書都是對景物的描寫,書法作者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劉天仁 ·現當代詩 ·3.2萬字
這是一部詩集,里面有蝴蝶,有閑云,有鳥鳴,有蟈蟈;里面有茶酒,有伊人,有兄弟,有摯友。詩詞語句透著閑散孤寂,也藏著深情浪漫,更有勃勃生機。
云淡云飛 ·現當代詩 ·3.2萬字
《桑梓情思:歌詠浮梁詩詞選》是由浮梁籍詩人范希賢和韓曉光為家鄉浮梁創造一百余首舊體詩詞,所選詩詞以歌詠浮梁古縣的風景名勝為主,兼及詠哦浮梁的風物和人物。通過家鄉山川、名勝、景物的詠嘆,旨在以藝術的魅力與熾熱的情懷感染大眾。閱讀這些作品,不僅有利于提高大眾的文化品位、道德情操,更有助于激勵人們留住鄉愁,凝結桑梓情思。
范希賢 韓曉光 ·現當代詩 ·3.1萬字
本書是“2017中國·邯鄲大學生詩歌節”活動成果的展示,選入的91首詩歌作品是從海內外204所高校4031首投稿作品中精選出的優秀詩歌。這些詩歌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是青年學子濃厚詩意情懷的表達。詩歌中既有追求遠大理想、珍惜青春韶華的昂揚與堅定,也有熱愛自然、思念親人的溫暖和細膩,亦有感悟生命、感恩時代的深厚與宏大。這些作品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曲折婉轉,有精巧華美,有的短小精悍,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才氣和豪情。這些詩歌讓我們看到了詩歌新生力量蘊涵的生命和活力,不但為校園詩壇注入了一股股新鮮血液,也使當代詩歌發展更為繁榮、更具時代特征。
邢保良 王紅升 韓燕紅 王偉 ·現當代詩 ·3.1萬字
這本詩集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近二十年來詩歌創作的精選。詩中顯現她直接的生命感覺,表現出她對歷史、生命、藝術等的態度,格調清逸,音聲和美,富有濃厚書卷氣。在詩人看來,絕對價值和神圣價值的實現不在別處,就存在于我們這個短暫的、有限的人生之中,存在于一朵花、一葉草、一篇動人無際的風景之中,存在于自我心靈的解放之中,存在于對個體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義的超越之中。在向世界敞開胸懷,世界向我開放的過程中,“沉醉”成為最具詩性的生命體驗。故以《四月的沉醉》為書名,觀自我之人生,沉醉于自然,沉醉于思想,沉醉于詩歌和藝術,沉醉于美的神圣性體驗。
四月 ·現當代詩 ·3.1萬字
涓美文字,山水之情。作者以雨水,光,泥土和墨抒寫的美,匯成一部中國的先知與史官們的春秋大義,仿若古代的神秘與幽香重生,你的靈魂已經進入冥想的寂靜時空。
周語 ·現當代詩 ·3.1萬字
本書共分七輯,收錄了《有條鐵路》《鐵路附屬地》《北中國的火車》《洗禮節》《百年鐵路橋上行》《吊橋》《小區輪對》《街燈》《林口》《雨后彩虹》《馬拉火車》《龍號機車》《炸橋》《大車》《喝茶》等詩歌作品。
許宇晟 ·現當代詩 ·3.1萬字
作者自加入復旦詩社起,從事詩歌創作近四十年,期間發表作品眾多,有作品被收入《新時代詩歌百人讀本》和《解放軍報長征副刊精品文庫詩歌卷》等,其詩歌是作者對語言的諸多體悟,如夜中野火點點閃爍。書稿選取其創作生涯中的百余首精華詩歌,分為“第一現場”、“無時無刻”、“亦真亦幻”、“飛越靈魂”四輯,內容以歌頌祖國山水、狀寫社會生活場景、表達個體生存感受為主,展現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及現實意趣,也展現出其在詩歌方面的探索與才華。
董國政 ·現當代詩 ·3.1萬字
本書是作者游歷祖國山水時,憑吊古人的一本詩歌總集。詩句格調清雅,感情真摯,奇句頻出,極具情懷,實乃一本現代作家古體詩集的上乘之作。本書是作者游歷祖國山水時,憑吊古人的一本詩歌總集。詩句格調清雅,感情真摯,奇句頻出,極具情懷,實乃一本現代作家古體詩集的上乘之作。
熊召政 ·現當代詩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