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優勢學科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主辦,以組織、發表學科內各類學術評論(特稿、筆談、書評、訪談、專題評論、前沿綜述、會議紀要、項目動態、論點匯編、新資料或特藏文獻等)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蹤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的前沿狀況、反思學術史經驗、前瞻未來動向。本書是第二輯,分為特稿、專題:紀念孫楷第先生120周年誕辰、滄海遺珠、專題:《文選》研究新收獲、特約訪談、會議紀要、資料索引七個專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編 ·文學理論 ·22.5萬字
本書全面評介了從17世紀英國現代小說興起之初始階段到18世紀英國小說首次繁榮昌盛這一百多年里的主要小說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風格和在英國及西方小說史上的貢獻。包容、點評了西方特別是英美學者們過去對這些作家、作品從不同觀點和角度所發表的重要評論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體評介上,作者顯示了出色的解讀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層次含義都一一展示出來,起到了經典賞析的作用。
黃梅著 ·文學評論 ·27.7萬字
《一身都是月》主要內容包括:回眸一個時代諷刺文學的風采——《張天翼諷刺小說》編者的話,“茍能表現一切——《象征派詩選》編后記,苦澀的種子收獲金色的歡樂——《中國當代大學生優秀文學作品賞析·詩歌卷》序言,愿“好的故事”不消逝于夢中——衛俊秀著《魯迅(野草)探索》重版序言,走近一個遠去民族的心聲——路地編《當代滿族詩人詩選》序,一個短促生命的放歌——《朱湘散文選集》序言等等。
孫玉石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形美、意美、音美,美得沉醉的雙語唐詩宋詞詩經詩畫集。詩家的不朽,鑄就300卷唐詩的風骨流韻,詞宗的風華,寫盡300闕宋詞的紅塵煙雨。詩三百,思無邪,這里還有詩經三千年回蕩的濤聲云滅。古詩英譯:中國翻譯泰斗,許淵沖教授親自翻譯,將詩歌與語言文化密切聯系。他用畢生精力致力于文學翻譯。希望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詩文賞析:化解字句難點,細細剖析典故,浪漫唯美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詩的國度。深度解讀:時代背景、歷史典故、現代價值……每首詞都有其獨有的意義,值得品味和閱讀。詩人小傳:詩人們傳奇的人生經歷,讀詩也讀人,不僅能讓讀者輕松讀懂詩,還讓讀者了解詞背后的故事和詩人生平。難字注音:將詩歌中的重點難字加上拼音,讓讀者們輕松閱讀無障礙。有聲音頻:數百卷詩文隨書流韻,讓讀者沉溺在故紙堆中,傾聽金戈鐵馬,俯瞰江山如畫。生動插畫:精細雅致的古畫,于翰墨丹青中勾勒出詩情畫意。三位著名作家執筆,兩種語言的韻律融合,數百位詩人的傳奇人生,上千卷詩詞的風骨流韻,千年前的故世風華。長安古道、煙雨江南、天山明月、大漠孤煙……唐詩中有江山如畫、金戈鐵馬;云中錦書、紅箋無色、小窗幽夢、故人萬里……宋詞中藏著兩宋文采風流,經風雨而妖嬈,歷歲月而彌香;有匪君子、青青子衿、南有喬木、山有扶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詞,是傲視古今的中國文學巔峰,不讀,則不知中國文學有多美。
陸蘇等解析 ·古詩詞 ·45.2萬字
《趙孟頫與元代中期詩壇》主要收錄了由構擬到現實:變化中的情感與價值、酬贈之間:作為交際工具的人生情感、風格的接受與比較:以雪堂雅集人物為核心、風格接受的群體基礎:北方名公們的政治信仰、名公們的美學:南北詩風的同與異等內容。
劉競飛 ·文學理論 ·23.9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收錄了《夏禹劍考》《洪汝奎刻書及相關文獻整理活動考論》《宋代江西詩派詩集合刻考》等文章。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24.4萬字
《詩經譯注》是由我國著名《詩經》研究專家、華師大古籍所程俊英教授編著的全注全譯本。自1982年問世以來深受讀者歡迎,哺育了無數海內外學子,也是許多《詩經》英譯本的第一選底本。書中每首詩包括原文、題解、注釋和譯詩四部分。題解以精美地理圖簡述諸侯國背景、闡明詩歌的主題,剔除了古代經生牽強附會的解釋。注釋博采眾長,有二說并存的,一并附注,使讀者有所思考與選擇。生疏字上方皆有注音。注釋、譯詩逐句排于原詩兩側,便于比照對讀。本次出版,收錄江戶時代細井徇、橘國雄、毛利梅園、巖崎灌園等人所繪詩經名物彩圖230余幅,與原詩對照,以助讀者“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并特別繪制十四幅精美《詩經》地圖,配有程俊英先生撰寫的題解詳析諸侯國背景、古今地理關系。程俊英先生的《詩經》白話譯文具有女學者獨有的浪漫韻味,不論是十五國風中家喻戶曉的詩句,還是二雅三頌中語言艱澀的詩篇,通過程俊英先生富有節奏的白話詩翻譯,《詩經》時代先民的真實生活與樸素情感得以生動呈現,讀來具有清新雋永、平實自然之美。
程俊英譯注 (日)細井徇等繪 ·古詩詞 ·30.3萬字
《人文》學術輯刊由河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編輯,《人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關懷為中心,突出學術原創性與新知傳播,注重實證研究,鼓勵綜合創新,力圖融通各學科,探討各種學術思想和歷史文化問題,展示中國思想學術界新成果。《人文》力爭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優質學術成果發表平臺。文章以學術文章(論文)為主,也發表歡迎思想學術隨筆及其他形式的學術文章。另設“對話”“學林”“札記”“書札”“書評”等欄目,以求多形式、多層面地反映學者們的研究成果。
《人文》編輯部編 ·文學理論 ·32.4萬字
本書選錄宋、遼、金三代詩歌四百余首,分別由專家學者鑒賞、評析,揭示其主題思想與藝術特色,探求其審美價值;書中還有對宋、遼、金三代詩歌風貌的概述,以及每個作家生平、創作特征的簡介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詩詞 ·44.3萬字
超驗,在作者看來,既是一種審美態度,也是一種哲學思維。“超驗”的詩學探索,旨在將詩的審美與哲理認知有效地統一,建構文學藝術的本體性(語言》與總體性(詩性)合一的象征詩學。針對宙同化、同質化等“非詩”寫作趨勢,該書著眼于探討詩的超驗寫作的話語特征特征及表意可能,以期對當代詩歌發展提供參考。通過分析海子、昌耀、洛夫、西川、潭延桐等詩人作品,勾勒“超驗”詩寫的理路與可能,由此呈現作者倡導的語言本體意識層面的文學態度與理論旨趣,以及詩性、靈性與神性合一的“超驗”書寫。
董迎春 ·文學理論 ·23.1萬字
文以載道,溫文爾雅。文只是載體,道才是根本。正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以載道”不但成就了詩文的千古絕唱,也成就了詩文豐富的內涵。《溫文載道》以溫家寶總理在歷次講話、演講、答記者問時引用的詩文名句為標題,一則名句便是一篇獨立章節,依靠文學鑒賞的形式從詩文的創作背景、溫總理引用的時間及社會背景等多方面對文本加以解讀。在優美雋永的古詩文中,讀者可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到東方古國傳統文化的智性閃光,并能深刻領略到一位大國總理的儒雅風采。
吳朝軍 劉肖娜 ·現當代隨筆 ·27.6萬字
本書入選“回望建黨百年”國家出版基金專項資助項目、2021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2021年度主題出版類資助項目、浙江省“十四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2021年度“浙版傳媒好書”、2021年12月中國好書榜單。本書是慶祝建黨百年重點選題,國內首部系統全面考證《共產黨宣言》的報告文學,是一部厚植于黨史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本書以報告文學手法,從小角度縱深切入,追根溯源,從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產黨宣言》,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再到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過程,全景式講述了《共產黨宣言》首部中文全譯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譯《共產黨宣言》這條主線,刻畫二十世紀初知識分子中的“望道們”,以及在《共產黨宣言》傳播過程中,對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影響和帶給中國革命的意義。
徐錦庚 ·紀實文學 ·30.1萬字
“邊境三部曲”第二部。《穿越》的故事發生在《天下駿馬》之前,1930年代的新墨西哥州邊境地區,16歲的少年比利·帕勒姆和弟弟博伊德隨父母在這里經營著一片牧場。他和父親設下的捕獸夾抓獲了一只母狼,比利騎馬巡視時發現了她的落網,決定送她回歸墨西哥山區。于是有了這場穿越邊境的旅程。比利將母狼帶到了墨西哥,卻被邊境小鎮的當地勢力強行扣下。他親手射殺了母狼后在山野間漫無目的地流浪,返回家中時卻發現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他和弟弟決心找回屬于他們的一切,然而正如書中所說,一個行動的后果和一個人的意愿經常是不一致的。
(美)科馬克·麥卡錫 ·名家作品 ·27.9萬字
本書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研究的著作,作者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對西方近現代語言文學先驅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闡析,研究還涉及藝術、神學和漢學等領域,為當代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和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耿幼壯 ·外國隨筆 ·21.1萬字
《如意故事集》以代代相傳的藏族民間傳說尸語故事中能使人間遍地金銀、世人增壽百歲的如意寶尸為引,收錄了二十四則如意寶尸說給背尸人德覺桑布聽的動人故事。《松木的清香》是萬瑪才旦遺作小說集,收錄和整理了作為小說家的萬瑪才旦在文學創作的不同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的代表篇目,如生前尚未出版的的小說遺作《松木的清香》、小說創作處女作《人與狗》、漢語小說成名作《流浪歌手的夢》、電影《尋找智美更登》的小說原作等。《故事只講了一半》收錄了小說家、導演萬瑪才旦近年創作的十部短篇小說,展現了普通藏族老百姓的生活群像:滿腹民間故事的村莊老人,被認證為活佛轉世的幼子,為了哺乳耗盡心力的新生兒父母,犯下縱火罪行的詩人……青藏高原的風刮過,為他們的故事蝕刻出獨樹一幟的紋理和走向。《烏金的牙齒》是萬瑪才旦全新短篇小說集,包含了十三個故事。無論是在傳統與現代的邊界搖擺,還是在真實與夢境中尋覓,萬瑪才旦總能用他獨特的筆調,使他的人物故事在平常中幻化出奇異的光彩。
萬瑪才旦 ·文集 ·44.2萬字
本書詳盡地描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度過的兩年隱居時光,以及期間的關于自然、人生、人性等的思考。記錄了他獨處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探尋生活真諦的奇特歷程。這本依據他自己的生活體驗寫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體力行結出的豐碩成果,書中處處閃耀著寧靜、恬淡、智慧的光彩。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1.2萬字
13—14世紀的中國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活動,實現了沙漠與海洋兩大出口的全球性開放格局,以中國為中心的東、西方經貿與文化交流臻于鼎盛,這個時期的絲路紀行文學也成為中華文明多元與包容的典型代表。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3—14世紀絲路紀行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成果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配合研究生省級精品在線課程《中外交流與13—14世紀絲路紀行文學研究》而撰寫和出版的線下輔助教材。全書由緒論、正文及附錄組成,在文獻總述之外,主要圍繞“西游紀行系列”“西南絲路紀行系列”“草原絲路紀行系列”“海上絲路紀行系列”“東游紀行系列”“絲路與城市系列”等六個系列的主題,全面梳理與深度闡析13—14世紀絲路紀行文學文獻面貌及其成就,揭示13—14世紀時期中國與世界的密切交流與對話歷史。該書對于理解13—14世紀“中國形象”在全世界尤其是歐洲產生深遠影響,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作為高校研究生學習的教材,也對專業研究者具有參考意義。
邱江寧 唐云芝等編著 ·文學理論 ·43.5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一部學術論文集,所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文學經典的文本間性、交叉學科或跨學科的會通研究。本書所收論文選題新穎別致,視角獨特犀利,研究對象涉及文學與宗教學、地理學、民俗學、歷史學、民族性、倫理學、科舉制度、音景文化、媒介生態、傳記研究、西域文化等領域之間的關系,或發覆塵封,或考鏡源流,或闡幽抉微,凸現了文本互文性的深層文化結構,會通了文學經典內在的立體性、多元性和自洽性,解決了文學經典閱讀過程中的諸多困惑、疑竇和問題。
張同勝 ·文學理論 ·20.3萬字
《天明寨》故事發生在清咸豐二年的一個冬天,太平天國軍打到安徽潛山縣的一個鄉村,一路上毫無阻攔,地方官忙著斂財逃跑、抽大煙,而以李鳳池為首的鄉紳站出來保衛自己的家鄉,將老幼婦都轉入天明寨內,男丁踞險要地方把守,最終在“長毛軍”的圍困下被迫投降。文中揭露了天平天國軍隊等級分明、殺人如麻的現實,同時也反映了清朝腐敗昏庸的官場情況,平民在官府和戰亂的雙重夾擊中,只能自己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利益。
張恨水 ·名家作品 ·30.2萬字
南戲是中國最早成熟的戲曲形式,在中國戲曲史與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學者的關注,南戲也因此得以在域外傳播。本書即以南戲域外傳播為對象,集中探究海外學者對南戲的研究、譯介、改編等*新成果,為國內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獨特價值的方法和視角。
(加)石峻山等 ·戲劇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