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老舍先生的散文在中國現代散文中獨具特色,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濃厚等特點。本書精心選錄了老舍先生的若干篇經典散文,并根據其內容與風格特點進行了相應的分類,還原一個溫暖、從容、平易近人的老舍先生的形象。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讀性強,細細品味,其樂無窮。
老舍 ·名家作品 ·14.7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創作生涯中惟一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括十篇散文。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本書除了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月花夕拾》之外,還收錄了一部分魯迅先生的精品雜文。這些雜文處處體現著魯迅先生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希望通過這樣一種編排形式讓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創作歷程和作品風貌,深刻體悟魯迅先生的文學精神與人文思想。
魯迅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備受工作打擊的金莉莉,在生活中也處處碰壁,再加上母親經常犯病更是讓她喘不過氣來。她越來越羨慕跟著爸爸一起過著富裕生活的親生姐姐金娜娜,時常幻想著如果上天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有了回到過去的機會,但是結局并沒有像她想的一樣美好。
張錦鯉兒 ·戲劇 ·2.4萬字
這是一套冰心獎獲獎作家作品精選,收入作者李國新小小說、散文60余篇,小小說給人的感覺是方寸之地,別有洞天,峰回路轉,曲徑通幽。其作品立意深邃,構思巧妙,人物傳神,結尾奇詭,情節生動,語言精美。散文都是寫親情友情世情等方面的文章,有對身邊親人的懷念,有對朋友情誼的回味和感恩,有對兒時生活趣事的追憶,有對人世間冷暖的體悟,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從內心深處流露出來的情和愛,沒有刻意雕鑿的痕跡。
李國新 ·文集 ·7.9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埃迪·德文德以第三人稱“漢斯”的角度講述了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駭人聽聞的親身經歷。在那漫長的16個月,他們每天都面臨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微薄的食物、少之又少的休息時間,死亡隨時都有可能降臨。然而即便在這形同地獄的殘酷環境中,依然閃耀著動人的人性光輝:囚犯之間的相互扶持、夫妻之間永恒的愛戀、在重壓之下為捍衛自由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向世人揭露納粹罪惡的決心……這是一部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創作完成的作品,正是這種“在風暴中心寫作”的即時性,使這個故事顯得與眾不同。它沒有經過任何潤飾,也沒有受到任何政治干預,以其公正、客觀的紀錄,為后世學者研究集中營大屠殺提供了一手資料,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
(荷)埃迪·德文德 ·紀實文學 ·11.4萬字
其實,人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樣。一篇好的文章,每個章節里都應該有好的、鮮活的細節,讓這些鮮活的細節打動人。我們一生每個年齡段里,也應該有讓我們終生記憶的細節。善良的待入,寬容的看待生活,對事業、對親人、對朋友多份責任和愛心,人生就豐富了。日日年年,積攢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時,便會發現自己這一生一世寫了一篇滿意的文章。
石鐘山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郁達夫在文學創作上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我們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個人的生活軌跡,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本書收錄了郁達夫創作的《歸航》《還鄉記》《故都的秋》《懷魯迅》等諸多散文名篇。通過閱讀這些鮮活的文字,我們將認識一位活生生的郁達夫。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5.5萬字
《唐僧自傳》以幽默詼諧的筆觸,通過唐僧的視角,講述了其西天取經的傳奇經歷。書中不僅描繪了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之間的師徒情深,還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取經路上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同時,本書還穿插了唐僧對世間善惡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人性的獨到見解。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僧這一經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內心的堅韌與慈悲。
夫子 ·現當代隨筆 ·6萬字
本書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一本散文集。書中包括了《凱》、《秘密的玫瑰》和《紅》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還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聲音》和《仙豬》等。
(愛爾蘭)葉芝 ·文集 ·12.8萬字
1938年(昭和13年)創元社出版的中原中也第二部詩集。以1934—1937年的作品為中心,收錄了58篇詩歌。這本詩集是以詩人置身“在世之日”,觀感現實與虛幻,書寫對幼年的追思和死亡的預感,充滿了渴望創造和追求理想世界的感情。
(日)中原 中也 ·外國詩歌 ·1.2萬字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一生著作恢宏,達1400萬字之多。他的文章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惡的現實,或為祖國的現狀憂心忡忡,積極呼吁變法自強。文章議論縱橫、氣勢磅礴,極富鼓動性,針對中國現狀,分析透徹,影響極大。有人評價梁啟超的作品:“每一文出,則全國之身目為之一聳?!北緯x編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呵旁觀者文》《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過渡時代論》等文章以饗讀者。東西方的文化與智慧交匯于他,迸發出那個時代無可匹敵的光彩,即使是今天依然給人們起著很好的教導作用,讀來仍讓人頗有收獲。
梁啟超 ·文集 ·5萬字
文愛藝的詩被人稱之為“青春流行詩”。它以憂郁、迷婉、清新、贏得了讀者的青睞。語言對文愛藝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他的詩的語言,清新流暢、簡潔凝練,配以喁喁絮語般的語調和參差的長短句,造成一種迷婉、綿延的語境,俘虜了讀者的心。
文愛藝 ·現當代詩 ·8.7萬字
本書中精選了朱生豪先生的120封情書。這些情書無不展示了他在愛情中的浪漫情懷和真心實意,一字一句,都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小哲理,更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立體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細細咀嚼,滿口生香。愿化一面鏡子,常常照你笑。
朱生豪 ·現當代隨筆 ·7.5萬字
一朵海棠花、一顆枸杞樹、一件黃色軍衣、一陣夜來香花開的氣味……都是往昔,都是心事。聽季羨林講述記憶深處的這些人、那些事,講述舊時光里的日常深情。
季羨林 ·紀實文學 ·15.4萬字
西班牙內戰是奧威爾第一次親臨體驗戰爭的殘酷和蕭條,為他以后作品的反戰基調奠定了基礎。可以想象,從未涉足政治的文人奧威爾面臨殘酷的意識形態斗爭和政治的黨同伐異時內心的彷徨、無助和絕望。在目睹了許多曾經在前線共同作戰的友人沒有戰死在前線,卻死于自己人的迫害之后,奧威爾對蘇聯的政治體制產生了懷疑,從此走上了反對極權體制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是西班牙內戰這個熔爐促使奧威爾的創作熱情和才華從控訴外在的世界表象的不公轉向了對內在的體制和人性進行深刻反思。而共產國際、西班牙政府與英國媒體對西班牙內戰的歪曲描寫和為達目的操縱宣傳工具的做法促使奧威爾開始思考歷史的真實性,并在《一九八四》中升華為對極權主義操縱歷史手法的反思。1946年,奧威爾寫道:“自1936年后,我所進行的嚴肅創作的每一行話,都是在直接或間接地反對極權主義體制,并為民主的社會主義體制鼓與呼?!?/p>
喬治·奧威爾 ·名家作品 ·14.6萬字
“細胞所追求的美味是將生命帶往更好的方向。我認為終極的美味是讓細胞開心的食物?!鄙c味覺之間的關系想切也切不斷,然而今日放眼望去,環境污染讓我們漸漸失去安心的食材,料理也都追求簡便快速,人們已遺忘“吃”的本質,更不知該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憂心忡忡的作者為世人提出五項指標:“敬畏之心”“感應力”“直覺力”“應變、反應能力”“溫柔之心”期望能為后人面臨生存困難的時刻提供解方。作者寫下自己如何從“壘高再推倒”的廚房工作中活出自我,找出“人為什么要吃東西”的答案,理解“生命借由食與其他生命相接”,傳遞“順應風土而食”的動人智慧,希望大家都能懷抱想要看到心愛之人笑容的念頭,制作湯品與料理。
(日)辰巳芳子 ·外國隨筆 ·5.5萬字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是北宋時代一位杰出的詩人、文學家。他開創了宋代的新詩風,他的詩歌平淡而韻味深厚,藝術成就頗高。本書精選梅堯臣詩若干首,涉及異文處出??庇洠粚﹄y解的字詞,以及與詩歌有關的本事、時事做簡要的注釋。
朱東潤選注 ·古詩詞 ·12.5萬字
童年時,敏感的馬克就夢想著去別處探索——他在臥室的發光地球儀上發現的遙遠而真實的城市,以及一個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完美大都市。這些城市對馬克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街道暢通無阻,高樓大廈燈火輝煌,人群熙熙攘攘,而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長大后,馬克成了一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在20余年的飛行生涯中重復而短暫地造訪過數十座不同的城市:巴西利亞、吉達、新德里、開普敦、卡爾加里……透過他從未真正離開的家鄉的鏡頭,他從高處和近處觀察著這些城市,體驗著這些城市的景色、聲音和氣味。在這部作品中,馬克用敏銳而富有詩意的語言,將城市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科學,以及他自身迷人的生活回憶和對家鄉、旅行、關系的美麗沉思交織在一起,帶我們踏上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英)馬克·凡霍納克 ·外國隨筆 ·17.5萬字
《一個人的遠行》收錄了梭羅漫游所寫的十篇散文,關于大山、溪水、房東;關于冬雪、森林、松鼠;還有秋楓、野蘋果和月亮!通過這些文字,梭羅的形象躍然紙上。他那種簡單的生活方式也正是二十一世紀最先鋒的觀念:追求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和最豐富的精神訴求。
(美)梭羅 ·外國隨筆 ·16.2萬字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本書收入他的著名詩作《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采果集》、《情人的禮物》等。這些最膾炙人口的篇目,堪稱泰戈爾抒情詩的集萃。本書譯者吳巖先生,我國著名翻譯家,散文家。他翻譯的泰戈爾作品,以對原著內容的深刻理解,堪與原著媲美的文字,深得廣大讀者喜愛,正所謂“名著名譯,相得益彰”。
(印)泰戈爾 ·外國詩歌 ·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