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培養孩子學習的內驅力為主題,告訴家長如何喚醒、保護、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全書緊扣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分別從認識自我、開發大腦、鍛煉意志、心理調節、健全個性、尋找方法、培養習慣等方面來闡述孩子缺乏自主學習力的原因,幫助家長拓展教育思路,找到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的方法與策略。
邢天 ·家教方法 ·8萬字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親、母親以及整個家庭關系就開始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么,父親、母親以及家庭關系分別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父母需要懂得哪些心理學知識?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過程是怎樣的?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小樓老師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為父母提供了專業而科學的意見,能夠有效促進父母的自我覺醒和自我療愈,從而打破原生家庭的世代桎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原生家庭環境。
小樓老師 ·家教方法 ·13.7萬字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明白,給孩子好的教育就是陪伴他一起成長,但大多數都流行于形式,卻忽略了質量。然而,究竟要如何做到高質量陪伴孩子呢?試著把自己“變小”,與孩子做朋友,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心傾聽孩子內心世界里的酸甜苦辣。本書作者分享了如何能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與其一起成長,生動形象的情景再現、獨到的分析和具體的方法,有助于讀者認識到陪著不等于陪伴,輕松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父母更輕松,親子關系更融洽。
陳文姬 ·家教方法 ·9.6萬字
全國范圍內十位家庭教育界專家,通過不同層面,不同的方法為我們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帶來前沿、鮮活的教育理念。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但不少家長在教育觀念、教育知識或者方法上都存在不少的困惑和誤區,為了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和水平,引導各位家長在注重自身修養的同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上海社會科學院攜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上海圖書館講座中心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上海學校共同打造了“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論壇”,邀請全國范圍內十位家庭教育界專家通過不同層面,不同的方法為我們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帶來前沿、鮮活的教育理念。這十位專家或為知名學者,或為家庭教育專家,他們圍繞家庭教育各抒己見。
楊雄主編 ·家教方法 ·13.3萬字
美國童子軍(BSA)源于1907年英國陸軍中尉巴頓·鮑威爾發起的世界童子軍運動,1910年2月8日由芝加哥一位出版商倡導成立,目前是美國最大的青少年民間組織。至2009年,7~l0歲的童子軍人數高達160多萬;11~17歲的童子軍近90萬人。2009年,童子軍代表在美國白宮向奧巴馬總統提交了年度報告,其中寫道:“在l10萬志愿者和l18288公共組織的支持下,美國童子軍為270萬年輕人提供了教育訓練,以塑造其品格,培養其領導能力,增強他們積極的公民責任感,并促進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
美國童子軍委員會編著 ·家教方法 ·17.2萬字
從古至今,我們的養育方式在變,對孩子的認識和理解也在變,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再好的育兒技巧和育兒理念,都是建立在“愛”這個基礎之上的。你必須對孩子用心、有愛,并且愿意為了孩子做一些積極的改變。關于孩子,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深思熟慮,你需要充分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呵護他們。本書從作者養育孩子的親身經歷和痛點出發,再與中國家庭的育兒特色相結合,旨在幫助每一位中國家長學會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找到引導孩子自信、自律,擁有強大內心力量的成長途徑,使孩子獲得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以及必備的人生技能。
羅俊英 ·家教方法 ·7.5萬字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所致。尤其在我國父親為“一家之主”的傳統教育方式下,父母親生硬的命令甚致粗暴的打罵,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溝通失敗。本書以生動的語言,循循善誘地講述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以及應該注意的各種事項。是一本適合家校互動的重要教材。
劉翔平 ·家教方法 ·9.1萬字
本書針對當下中國家庭教育的痛點,分享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科學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案例、家庭教育心得等,尤其突出當代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助力孩子實現自我價值,成就自己。
薛君忠 ·家教方法 ·6.4萬字
本書解碼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問題和生理困惑,分析叛逆期男孩行為的弦外之音,借鑒千百例典型家教案例的經驗,聆聽親子教育專家傳授溝通技巧,讀懂孩子的心理。父母多懂一點心理與生理知識,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讓男孩能夠客觀地了解自己,健康成長。
王磊榮編著 ·家教方法 ·8.1萬字
這是一本幫助父母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家庭教育指導書。當下無數家長面臨著如下苦惱“為什么孩子不愛學習呢?”“為什么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能提高呢?”“孩子什么時候會認真學習呢?”本書針對以上問題,參考科學研究成果,對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常見錯誤做法,提出了88個具有實操性的改善建議。讓孩子自主學習,讓學習變得高效、快樂與專注。正確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提高成績,走在同齡人的前面。
曉丹 ·家教方法 ·12.6萬字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這種可能性能否發揮則取決于父母的撫養方式。作者以兒童能力發展關鍵的“自主性”和“體貼他人”之心為中心,介紹了如何培養充滿個性且身心健康的孩子的方法和智慧,通過自己的養育經驗,告訴家長,自主性和體貼他人之心是人格形成的兩大支柱。作者如同一位家中的長者,將自己寶貴的育兒經驗,用平實的語言對讀者娓娓道來。作者指出孩子的人格形成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只有帶著溫暖和善之心的培養方式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日)平井信義 ·家教方法 ·7.5萬字
本書作者站在媽角度,跟我們詳細介紹了她的育兒經驗,主要從“愛”的角度,分享了如何教育孩子,從而收獲一個親密的、不逆反的孩子。全書共有六章,分別為“讀懂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開啟孩子很能接受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一起面對挫折”“孩子的學習需要幫助”“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情緒管理:調節好自己情緒,管理好孩子情緒”。作者通過自身的實際經歷,以及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來所積攢的真實案例,告訴每一個愛孩子的媽媽,怎樣做才能用好的方法去愛孩子。
王冰 ·家教方法 ·10.8萬字
《父母的認知覺醒》是一部全方位剖析現代育兒挑戰與父母自我成長的深刻作品。本書開篇即直指當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普遍困境,諸如過度控制、忽視孩子感受、無效溝通以及情感與權威之間的微妙平衡等問題。作者通過豐富的案例和深刻的心理分析,引導父母們審視自身,理解認知覺醒的重要性——即從內心深處重新認識和接納自己與孩子的真實面貌。書中詳細闡述了認知覺醒過程中的常見誤區,如父母因焦慮、不安全感而產生的過度控制欲,以及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心理造成的隱形傷害等。同時,作者提出了認知失衡的定義及其對孩子興趣和創造力發展的負面影響,并給出了克服這一問題的具體策略。這些策略不僅包括調整溝通方式、建立平等關系,更強調了父母自我反思與成長的重要性。為了幫助父母們更好地實踐這些理念,書中還深入探討了成長型家庭的概念,即一個充滿愛、支持與自由成長空間的家庭環境。通過實際案例,作者展示了如何在這樣的家庭中培養出具有正向思維、自我成長意識的孩子,并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指南。
魯夢 ·家教方法 ·6.3萬字
本書是知心姐姐盧勤寫給媽媽們的知心話,每一位媽媽都應該閱讀,特別是年輕忙碌的媽媽。盧勤告訴我們:要做好媽媽,首先要認識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更好的方法去培養、引導和教育孩子。本書有很多成功教育的經典案例。家長們一邊閱讀一邊改變教育觀念,改善教育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盧勤 ·家教方法 ·15.4萬字
《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幫助父母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掌握與孩子溝通這一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為此,本書選取親子關系中最為常見的場景,告訴父母如何應對孩子不同的情緒,如何正確地聽、說、做,通過一系列簡單、實用、高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主動積極地與父母配合。掌握了這些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燕子 ·家教方法 ·11.5萬字
在家庭教育中,受到影響相對更大的是孩子。家庭教育的意義,就是尋求現代社會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普遍規律。對于父母來說,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何談愉悅?不會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家庭何談幸福?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愛在每個家庭成員之間流動,愛的流動能讓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馮喆 ·家教方法 ·8萬字
這位“資深寶媽”在與3歲寶寶的相處中被迫“自學成才”,用了幾年時間,發明了無數3歲到6歲的學前兒童喜歡玩,又能在玩的過程中提高智力和情商的實用游戲。這些游戲簡單易操作,適合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玩。孩子在快樂游戲的同時,不僅會被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在玩耍中輕松掌握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等許多學科的入門訣竅,為入學打下基礎,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并愛上學習!
熊鈺 ·家教方法 ·11.6萬字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媽媽的教育方法得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天才的產生。本書收集、總結并反思出包括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品格教育、情商教育、挫折教育等各方面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內容全面,集實用性和理論性于一體。
宋潔 ·家教方法 ·62.6萬字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為什么愛吃手?為什么總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為什么不斷扔掉手里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他為什么總愛玩水,經常渾身上下都濕透了?為什么總是把桶呀瓢押往頭上套?為什么總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鉆?你忽略了,因而忘記幫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動,你卻不知道破壞了他的什么?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一把了解兒童心智成長的金鑰匙!
孫瑞雪編著 ·家教方法 ·16.3萬字
蒙臺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去觀察,對外界作出反應,去學習,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讓自己獨處。為此,蒙臺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傳統,尋求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在本書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傳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學習熱情的方法。正如蒙臺梭利所言:“即便是對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應是為他們上學準備,而是為了他們的生活。”
(意)蒙臺梭利 ·家教方法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