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遙遠星球上的小王子,與美麗而驕傲的玫瑰吵架負氣出走,獨自一人開始了宇宙旅行。在各星球漫游中,小王子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傲慢的國王、酒鬼、唯利是圖的商人、死守教條的地理學家。最后來到地球上,他與一只狐貍成為好朋友,在一系列奇妙而令人驚嘆的事情后,小王子找到了治愈孤獨和痛苦的良方——責任。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和漂泊不定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對金錢關系的批判以及對真善美的贊頌。
圣·埃克蘇佩里 ·世界名著 ·3.6萬字
《獵人筆記》是一部形式獨特的特寫集。其首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初發表于俄國《現代人》雜志1847年首期上。后面的絕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陸續發表于同一雜志上。直至1852年,作者將先后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寫匯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進了后來創作的三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1872)、《車轱轆響》(1874)、《枯萎了的女人》(1874),共計二十五篇,這便成了作者生前后的定本。今天我們所據以譯出的就是這樣的定本。
屠格涅夫 ·世界名著 ·25.1萬字
九三年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1793年這個充滿疾風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展開生死搏斗的年代。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斗的歷史場面。小說結尾朗德納克因良心發現,返回大火焚燒中的城堡救出三個孩子,郭文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動,情愿用自己的頭顱換取朗德納克的生命,西穆爾登則在郭文人頭落地的同時開槍自殺。
(法)維克多·雨果 ·世界名著 ·21.8萬字
《月亮與六便士(精裝)》的情節以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為基礎,主人公原是位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后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舍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杰作。毛姆在小說中深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英)毛姆 ·世界名著 ·14.7萬字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說以一只貓的視角,觀察并評述身為中學教師的主人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們的日常生活,同時穿插了資本家鄰居金田的女兒婚事等事件。小說中的貓語言幽默機智,妙語連珠,作者借其口嘲笑了明治社會知識分子空虛的精神世界,揭露了金田等資產階級及其幫兇的勢利、粗鄙、兇殘的本性。全書構思靈巧,手法夸張,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日)夏目漱石 ·世界名著 ·27.8萬字
《苔絲》是哈代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女主人公苔絲的遭遇為主線,描述了美麗的詩化形象與周圍陰暗現實的沖突,具體生動地描寫了19世紀末資本主義侵入英國農村之后小農經濟的解體以及個體農民走向貧困和破產的痛苦過程。通過對一個純潔的女子在精神和肉體上所遭受雙重迫害的描寫,對一個女性的豐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揭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宗教、倫理道德、婚姻制度以及資本主義實質等做了大膽而無情的揭露和控訴。
(英)托馬斯.哈代 ·世界名著 ·29.1萬字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思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后,因不堪受辱和戀愛受挫,外出致富。回來后發現女友凱瑟琳已與地主林頓結婚,繼而產生對地主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了強烈的反壓迫、求自由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浪漫的藝術氣氛。作品開始曾被人稱作是年輕女作家脫離現實的天真幻想,但結合其所描寫地區激烈的階級斗爭和英國當時的社會現象,不久又被評論界給予高度肯定,并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英)艾米莉·勃朗特 ·世界名著 ·24.1萬字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一部杰出的成長小說、知識讀物。書中,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尼爾斯因為捉弄小精靈而被施法變成了一個拇指大小的小人兒。時值春日,尼爾斯家的雄鵝莫頓要與大雁們一起飛向北方。為了守護自家的鵝,尼爾斯趕忙騎在莫頓背上,開始了一次南北往返橫跨瑞典全境的長途旅行。通過這次奇妙的旅行,尼爾斯開闊了眼界,經歷了種種困難和危險,變成了一個勇敢機智、樂于助人、深受動物喜愛的好孩子。最后,他如愿地變回原形,回到了父母身邊。
(瑞典)塞爾瑪·拉格洛夫 ·世界名著 ·11.2萬字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作者創作它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后,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少年維特的煩惱》于一七七五年問世,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國乃至歐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德)歌德 ·世界名著 ·23萬字
《鼠疫》是加繆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過描寫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在突發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醫生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那些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擁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的真正勇者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的偉大的自由人道主義精神。
(法)阿爾貝·加繆 ·世界名著 ·15.7萬字
《童年》講述的是,阿廖沙三歲時父親死于霍亂,母親帶著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這個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間鉤心斗角,為爭奪財產甚至為一些小事常常爭吵斗毆。外祖父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兇狠地毒打外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覺,外祖母對阿廖沙非常慈愛,給他講傳說、童話和民間故事,承受一切生活壓力而毫無怨言。母親被迫改嫁,幾年后患肺結核病去世。外祖父破產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間,開始獨立謀生。
(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世界名著 ·15萬字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充滿童趣的小說,是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發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個小鎮上,小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不堪束縛、追求自由,厭惡枯燥的功課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環境,夢想著過海盜式的冒險生活。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赫克貝利目擊了一樁殺人命案,并戰勝了恐懼,勇敢地站出來揭發了兇殘的犯罪人,保護了無辜遭殃的鎮民們。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憑自己的聰明機智破解了強盜們的藏寶之謎,并找到了寶藏,贏得了鎮民的贊賞與敬佩。
(美)馬克·吐溫 ·世界名著 ·14.3萬字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記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時期的生活。16歲時,阿瘳沙帶著夢想,背井離鄉,去喀山求學。艱苦的生活逼迫他不得不日夜勞碌奔波。在沙俄軍隊大雜院里,在船上,同下層勞動人民一起,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及思想者們一起,與艱苦的生活做著頑強的抗爭。他想盡一切辦法讀書,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在這所沒有圍墻的社會大學里,他經受住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最終成長的一個堅定的戰士。
(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世界名著 ·9.7萬字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從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為了生活,他和外祖母摘野果去賣來糊口,他還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圣像作坊的學徒。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的人們打交道,同時他還有機會閱讀大量書籍。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拓寬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做個頑強的人,不向環境的壓力屈服”。懷著這樣的信念,他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世界名著 ·21.7萬字
《莎士比亞悲劇選》收入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漢姆萊脫》《奧瑟羅》《李爾王》《麥克佩斯》,以及家喻戶曉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所選譯本為未經修改過的朱生豪譯文。《莎士比亞喜劇選》所選的劇目包括《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們》《馴悍記》《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等篇目,圍繞愛情、友誼和婚姻的主題,語言詼諧生動,情節生動豐富、離奇、有趣,故事一波三折,具有永恒的魅力。《莎士比亞歷史劇選》收錄了翻譯大家朱生豪先生的幾本經典莎士比亞歷史劇,原汁原味,興味悠長,可耐咀嚼再三,并收錄了吳興華先生所譯《亨利四世》(上下)、方平先生所譯《亨利五世》。本書總共收納了莎士比亞最為出名的七部歷史劇目:《理查二世的悲劇》(理查二世的悲劇)、《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女王殉愛記》(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該撒遇弒記》(裘力斯凱撒)、《英雄叛國記》(《科利奧蘭納斯》)。
(英)莎士比亞 ·世界名著 ·97.8萬字
《鼠疫》是一部寓言小說,記述了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小城發生的一次鼠疫災難,以及人們反抗鼠疫的過程。加繆通篇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刻畫了一幅幅疫情下生與死的搏斗的社會百態圖,用短暫的勝利結束全篇,闡明病態的社會現象導致鼠疫長久地存在于人類生活中。作品發出的感嘆不是控訴而是美好的期待,隱喻人們在荒誕境遇面前的選擇和抗爭,加繆深刻希望類似鼠疫的社會性病毒能夠永遠消失,讓人類擺脫這些無謂的災難。真正的救贖,并不是廝殺后的勝利,而是能在苦難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寧。
(法)阿爾貝·加繆 ·世界名著 ·18.2萬字
《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說以1812年的俄法戰爭為中心,以當時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將“戰爭”與“和平”交叉描寫,贊揚了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是一部史詩般的鴻篇巨制,是“19世紀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俄)列夫·托爾斯泰 ·世界名著 ·93.2萬字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二十世紀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講述了一九二二年春天,小職員尼克離開中西部家鄉來到東部,偶然住在了富豪蓋茨比的隔壁。他發現蓋茨比的巨型豪宅中日夜笙歌鼎沸,而他本人卻心事滿腹,總隔水凝望對岸住所夜里閃耀的綠光——那里住著他初戀的愛人黛西。蓋茨比走過漫長的道路才站在這豪宅的草坪上,他第一次認出黛西家的綠光時,覺得自己的夢似乎近在咫尺,幾乎不可能抓不到。他沒想到,其實那個夢早已拋在這個城市后面那一片無垠的混沌中……
(美)菲茨杰拉德 ·世界名著 ·13.1萬字
《少年與海》是英國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在創作盛期時寫的一部關于海洋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哈維·切尼的15歲男孩的冒險故事。小主人公哈維·切恩15歲,是一名養尊處優、家庭環境優渥的被寵壞了的男孩。他在和母親乘船前往歐洲的航船上,不幸落水,之后被一名漁民救起,被送上一條雙桅縱帆漁船“我們在此”號。勇敢的船長迪斯科正帶領水手們打漁作業,捕魚季結束才能重新回到碼頭。于是小哈維不得不學著適應船上的生活,從抗拒到參與,哈維的這趟旅程,可謂和風云變幻的海水一樣波瀾起伏、意外不斷,一段橫空際遇就此拉開帷幕……
(英)魯德亞德·吉卜林 ·世界名著 ·10.1萬字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中篇小說之一,曾獲普利策獎。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老人只身到遙遠的海域捕魚的故事。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一條魚而被人嘲笑的情況下,老人終于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條魚實在是太大了,竟然在海上拖著老人的小漁船游逃了三天,最終筋疲力盡,才被老人殺死并綁在了漁船的一邊。可惜在歸程中,老人不斷遭到鯊魚的襲擊,到岸時這條大馬林魚僅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白花花的脊骨。盡管如此,老人卻從未服輸。“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是主人公圣地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與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過圣地亞哥的形象,作者熱情地贊頌了人類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準備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學會老人的一切“本領”,這象征著人類這種“打不敗”的精神將代代相傳。
(美)海明威 ·世界名著 ·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