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孤星淚》原名《悲慘世界》,講述一個貧農華尚因偷竊包而被捕,出獄后受盡歧視,后來受仁慈的主教感化而決心做好人,四處行善,并收養了孤女珂賽蒂。少女珂賽蒂與青年馬呂斯一見鐘情,但當時爆發革命活動,馬呂斯在街頭抗爭時中槍受傷,華尚怎樣救出馬呂斯呢?珂賽蒂和馬呂斯能不能再見面呢?
(法)雨果 ·社會 ·4.7萬字
《理智與情感》雖是簡·奧斯丁的第一部小說,但寫作技巧已經相當熟練。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經作者的巧妙構思,表面的因果關系與隱藏在幕后的本質緣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據表面現象產生合情合理的推測和判斷,細心的讀者雖然不時產生種種疑惑,但思緒會自然而然隨著好的觀察而發展,等著最后結果出現時,與表面現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劇效果。如果反過來重讀一遍,會發現導致必然結果的因素早見于字里行間。小說的情節圍繞著兩位女主人公的擇偶活動展開,著力揭示出當時英國社會潮流中,以婚配作為女子尋求經濟保障、提高經濟地位的惡習,重門第而不顧女子感情和做人權利的丑陋時尚。小說中的女主角均追求與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與溝通,要求社會地位上的平等權利,堅持獨立觀察、分析和選擇男子的自由。在當時的英國,這幾乎無異于反抗的吶喊。
(英)簡·奧斯丁 ·社會 ·19.8萬字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后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原本是位成功的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后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并最終選擇棄絕文明世界,遠遁到南太平洋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
(英)威廉·毛姆 ·社會 ·14.9萬字
《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后,又甘愿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
(法)小仲馬 ·社會 ·12.9萬字
《局外人》是加繆小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
(法)阿爾貝·加繆 ·社會 ·6.5萬字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空氣里彌漫著歡歌與縱飲的氣息。一個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人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他心愛的黛西……
(英)F.S.菲茨杰拉德 ·社會 ·12.4萬字
歌德(1749-1832),德國文豪。《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這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作者創作它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的煩惱》于一七七五年問世,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德)約翰·歌德 ·社會 ·8.1萬字
《春潮》講述了美國青年作家斯克利普斯·奧尼爾的妻子女兒相繼出走,密西根州的北國山城發生了一系列奇事,構成了海明威早期中篇小說《春潮》妙趣橫生的核心情節。《老人與海》講述了老漁夫與大魚苦斗的故事,主題深刻,為海明威贏得了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在我國早已受到廣泛歡迎。
(美)歐尼斯特·海明威 ·社會 ·10.9萬字
究竟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愛情,即使毫無希望,一個人也可以將它長久地保持在心中;即使生活每天吹它,也始終無法把它吹滅……?在《窄門》中,紀德將愛情中的神秘主義體驗推向極致,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純潔炙熱、卻又含著無邊孤寂和無限辛酸滋味的愛情故事。愛情萌芽時,他和她各自偷偷地愛戀著彼此,以全部的純真與熱情,一心只想為對方而變成更好的人……
(法)安德烈·紀德 ·社會 ·6.5萬字
本書以樹為喻,引出小人物在現當代的一段家族命運。從樹冠到樹干再到樹根,故事隨之從孫輩到父輩再到祖父輩。三代人,三段歷史。年輕孫輩展現了現代人的活法,隨性自然,也不失對傳統情感,如孝道、愛情等的守護。父輩敘述則與祖父輩敘述并行,著重把曾為乞丐的祖父和曾為大家閨秀的祖母——這一對匪夷所思結合到一起的夫妻的一生,與時代、家族命運等巧妙地融合到一起……
阿丁 ·社會 ·13.8萬字
這是人存于世的生活經驗、情欲經驗、政治經驗和生存經驗。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有鑲金邊的。《無尾狗》成書5年,6易書稿,也許它不僅僅是華北一個農村和一個城鎮居民幾十年的活之生存、生之尊嚴。人活著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長能短,能入能出,能軟能硬,海綿體也是這樣。海綿體色膽包天,又膽小如鼠。大約也只有阿丁完整還原了人的海綿體,在讀完之后,我們會發現,確實沒有更好的喻體,能象征人這個茍活于大地的物種了。阿丁證明了自己在面臨敘述難度時的本領。
阿丁 ·社會 ·16.3萬字
《斜陽》以二戰后混亂苦悶的日本社會為背景,描寫了貴族家庭的沒落過程。貴族出身的母親和女兒和子由于經濟上難以為繼,遂遷往伊豆生活,母女二人相依為命,靜靜度日。不久被征召入伍的弟弟直治的歸來,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酗酒吸毒的弟弟直治疊印出作者的早年面影,決心為“戀愛與革命”而孤注一擲的姐姐和子則凸顯戰爭期間作者苦悶的精神世界……而母親身上則隱約寄托著作者的貴族情懷和審美理想,好似穿過凄風苦雨的一縷夕暉,亦即“斜陽”的象征或化身。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傾情翻譯。
(日)太宰治 ·社會 ·6.3萬字
《人的失格》可以說是作者整個一生的自畫像,從中可以看到他從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喪失為人資格的過程。作者以赤裸裸的自供狀手法,將主人公對于人,對于人世的疏離感、孤獨感、恐懼感以至絕望感毫不掩飾地剖析出來,同時將作者對愛與真誠、對友情與信任、對自由與幸福的訴求推向極限,展示了邊緣人和生活在自閉世界之人血淋淋的真實的靈魂切片。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傾情翻譯。
(日)太宰治 ·社會 ·5.2萬字
刻骨的愛,有時會化為枷鎖,桎梏住一個人所有的快樂,泯滅掉任何希望,身在人間,心靈卻沉淪在煉獄。孟燁在年少時痛失摯愛夏慕雪后,一直借助拳擊來宣泄心中的痛苦,狀如狂獸。恰逢七星貫日之際,時空交錯,悲傷的故事被涂抹掉了結局,已成追憶之情或可再續前緣。此時的孟燁又當做出怎樣的抉擇,是救贖自我,亦或成全愛人。遙遠的思念,是劇毒,能熬而不亡者,方解情的滋味。
梁惜玉 ·社會 ·5.9萬字
為了弄套房子,跟人假結婚,卻愛上了“丈夫”的哥哥。幫人導演相親秀,卻引來了自己意中人的舊情人,這該怎么辦?職業女性郭云天一直為成為富婆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卻在二十八歲時遭遇“三十而立的困惑”。因為郭云天想為自己買套住房,但手里卻實在沒錢。她聽說同事孫篤所住的平房半年后就拆遷,便和孫篤假結婚,也由此引出了一段生活和愛情上的恩怨糾葛。經過一番滄桑變亂后,郭云天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走捷徑其實是走進死胡同。
追月逐花 ·社會 ·15.2萬字
本書聚焦于一個因飽受貧窮、毒品和種族歧視而幾乎分崩離析的黑人家庭,以詩歌般的行文爬梳他們的生命史,吟唱出他們心中難以言說的傷痛,揭開美國南方被掩蓋的歷史真相。約約是一名十三歲的男孩,黑白混血。他與妹妹米夏埃拉,還有阿公、姆媽同住在密西西比州的小鎮上。母親萊奧妮經常不在家,而且為了擺脫失去亡兄的悲慟,染上了毒癮。就在約約生日的這一天,萊奧妮打算帶著兩兄妹,去州立監獄接他們的白人父親邁克爾出獄。這日,一行人穿梭在鄉間的公路上,密西西比州的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模糊了現實與魔幻的界限。他們帶著希望啟程,黑暗的過去卻悄悄跟著他們回家……
(美)杰絲米妮·瓦德 ·社會 ·13.8萬字
愛爾蘭“桂冠小說家”羅迪·道伊爾經典之作,布克獎得獎作品。明亮而憂傷的童年往事,低徊心間的動人回憶,一部平淡中寄寓深情的經典佳作。1968年的愛爾蘭小鎮,10歲的帕特里克·克拉克正在經歷著成長的陣痛,父母關系的破裂讓他不得不提前面對成人世界的殘酷無情。小說碎片化的敘事方式猶如主人公天馬行空的思緒,而愛爾蘭式的幽默則與孩童的天真無邪相映成趣。帕特里克也曾擁有幸福的童年,但那些無法無天、嬉笑打鬧的時光隨著父母矛盾的激化開始褪去色彩。他害怕、神經敏感、無法入睡、抽煙、逃學、被昔日好友孤立……可無論他多么努力想要弄明白為什么可愛的媽媽和有趣的爸爸不再相愛了,他所得到的答案卻只是玻璃窗外爸爸離去的背影。《童年往事》的色調是明亮而憂傷的,哪些沉淀在心底的困惑,那些融化于黑夜的淚水,那些有關成長、婚姻、家庭的恒久思索,有如北國漫天飛舞的雪花,飄進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記憶。
(愛爾蘭)羅迪·道伊爾 ·社會 ·14.5萬字
中文世界首次引進譯介,菲利普·羅斯作品集中別出心裁的小說作品,滑頭·迪克松總統歷險記,延續喬納森·斯威夫特和馬克·吐溫的政治諷刺傳統,直擊尼克松執政時代腐敗的社會政治現象。當代藝術家菲利普·古斯頓諷刺畫集《窮理查》的靈感來源,本書封面為其授權作品。滑頭在總統職務的重壓之下在夜間感到困惑或苦惱,以至無法入眠的時候,常常就會起床,躡手躡腳穿過白宮,來到防爆的地下運動員更衣室,然后“披掛上陣”,穿上他的橄欖球運動服。就像入侵柬埔寨和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期間一樣,只要穿上護肩、防滑鞋,戴上頭盔,把舒適的球褲往上拉、蓋過他的皮質下體護身,然后扭過頭去照照鏡子,越過自己寬闊的肩膀瞥一眼背上的號碼,就足以讓他自信爆棚,堅信自己為了兩億美國人民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動是天經地義的。
(美)菲利普·羅斯 ·社會 ·8.7萬字
美國代表性作家菲利普·羅斯作品,中文世界首次引進譯介,阿爾·帕西諾主演同名電影原著。西蒙·阿克斯勒魅力頓時,激情枯竭,再也招不來觀眾了。他因此逃離舞臺,但又饑渴地踏入一個陷阱,像世上嘴饞的獵物般咬住了誘餌。而崩潰的過程只花了不到五分鐘。
(美)菲利普·羅斯 ·社會 ·5.3萬字
這是一本小說,講述了難民潮下敘利亞一個養蜂人和他的妻子的逃離之旅。努里和妻子阿芙拉生活在阿勒頗。每天早晨,努里會前往郊區照料他的蜂群;周末,阿芙拉會在市集賣她色彩繽紛的畫。他們有一個兒子,一家人過著平凡卻知足的生活。然而,戰火燒到了阿勒頗,摧毀了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切,兒子也在爆炸中身亡,阿芙拉失明。身心俱碎的他們,只得選擇離開,去英國。那里有早先離開的表親穆斯塔法一家,以及重新開始養蜂的希望。一路上,他們要忍受難民營的擁擠,說服自己坐上隨時都有可能傾覆的船,和惡劣的人口走私犯打交道,可謂歷盡艱險。另一方面,兒子的逝去也以不同的方式折磨著他們,甚至影響到兩人的關系。最終,他們穿越土耳其、希臘,抵達英國的一個海濱小鎮,等待移民局的審查結果。
(英)克里絲蒂·萊夫特里 ·社會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