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22年,戰后英倫,男丁稀少。弗朗西絲的兄弟犧牲,父親去世,仆人離去,原本體面的生活難以維系,她與母親只得將家中二樓登報租出。年輕的巴伯夫婦搬進她們的家,陳舊的居室換上新顏,寂靜的屋子響起派對喧嘩,親密的共處也喚醒了弗朗西絲心底的渴望,當胸口的秘密卸下,燦爛猶如英格蘭夏日的戀情不斷升溫。然而,一個秋雨夜,一場沖突揭穿溫柔表象下的謊言,一條鮮活的生命猝然終止。這是兩人悄悄守護的秘密,當染上血跡斑駁,終是驚動了一整座城。
(英)薩拉·沃特斯 ·社會 ·33.6萬字
《指匠》作品曾被BBC改編為著名英劇《指匠情挑》。講述了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大莊園內,居住著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乖戾,驅使莫德終日在圖書室里整理和朗讀藏書。可憐的姑娘從小到大都未踏出過莊園一步,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闖入給莫德干涸已久的心靈帶來生機,他就是來教莫德畫畫的里弗斯,可他的真實身份竟然是一個賊,他聽說莫德有四萬英鎊的嫁妝,便想出騙婚這條生財之道。為了確保成功,里弗斯又找來盜竊團伙里的蘇打下手,經過安排,蘇成為莫德的貼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劃下,事情如里弗斯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但很快急轉直下,原來一切都非蘇想象的那般簡單,十幾年前就開始精心釀造的大陰謀在等待所有的人,一個晴天霹靂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一部反轉又反轉的哥特式懸疑,一部充滿十九世紀珍聞的純文學,一部洋溢著生命體驗的女性書寫。陰謀浩蕩,而希望蠢動;騙局迷離,而愛欲豐盛。
(英)薩拉·沃特斯 ·社會 ·35.8萬字
英劇《指匠情挑》原著作者、當今活著的英語作家中的講故事高手薩拉·沃特斯,驚艷文壇處女作。《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獲“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從劇院到街角,從海濱少女到男裝麗人;她經歷背叛,跨越絕望,終于抵達一個女人的怒放與覺醒。因為一朵拋擲而來的玫瑰,海濱少女從此遠離家鄉,追隨心愛的男裝麗人;因為一場毫無預料的背叛,演員南希從此墮落沉淪,把自己放逐在倫敦陰暗的街角。在這部關于情欲也關于自由,關于成長也關于蛻變的小說中,薩拉·沃特斯檢閱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劇院文化、男裝麗人風潮、女權運動的雛形、貴族的地下情色會所,再現彼時的倫敦百態。
(英)薩拉·沃特斯 ·社會 ·27.7萬字
英國文學家斯末特萊的自傳體小說。英國18世紀啟蒙時期現實主義的重要代表作。作者從啟蒙哲學的理性原則出發,通過一個蘇格蘭窮苦青年醫師的坎坷不平的遭遇,全面地展現了“產業革命”前夕英國封建、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現實。《藍登傳》是斯末萊特的小說處女作,是一部典型的流浪漢小說,同時有很強的自傳性質。它講述了蘇格蘭人藍登尋找愛情與財富的經歷。因為不愿忍受祖父的家暴,藍登很小就離開了家,到倫敦謀生,通過努力獲得醫生執照,并當上助理海軍醫生,后遭遇不幸,淪為奴仆,返回倫敦后,又因債臺高筑而入獄。后來他的叔父將他救出,兩人四處流浪,在西班牙遇見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也是早年離家,現在已經成為富豪。從此,藍登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紳士生活。
(英)斯末萊特 ·社會 ·34.7萬字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本人鐘愛,同時也為他惹來爭議的小說,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獲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借著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城卡爾斯游逛。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槍聲在舞臺上響起,卡爾斯陷入了軍事政變。現代與傳統,政治與文化……這些沖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了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愛情故事、謀殺案、歷史糾葛及沖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中。
(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 ·社會 ·28萬字
極會講故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小說最好地體現了現代小說獨特的敘事結構,一個故事有多重的欣賞角度和發展脈絡,既可以滿足單純讀故事的需求,也可以滿足更深度的思考和審美。《我的名字叫紅》是奠定帕慕克國際文壇大師地位的作品,幾乎獲得了世界所有重要文學獎項。經典文學中的暢銷小說,《我的名字叫紅》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暢銷作品,06年的中文版是國內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中為數不多的暢銷作。故事發生在1590年末的奧斯曼帝國,蘇丹秘密委制一本偉大的書籍,頌揚他的生活與帝國。四位當朝優秀的細密畫家齊聚伊斯坦布爾,繪制這本傳說將動搖宗教與社稷的書。此時,為愛情離鄉十二年的青年黑在戀人父親的召喚下終于回歸,迎接他的除了愛情,還有接踵而來的謀殺,而線索,就藏在書中未完成的圖畫某處……
(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 ·社會 ·32.7萬字
該書為趙德發“農民三部曲”的第三部,先后獲第五屆山東省精品工程獎,首屆齊魯文學獎等。小說講述了傳統農民想讓自己的子弟做官出仕以改變面朝黃土北朝天的命運的故事。小說展現了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下,農民改變自身命運的強烈愿望,讓讀者再次感受到了作者對于農民問題的深沉思考和駕馭長篇小說的非凡功力。
趙德發 ·社會 ·34.6萬字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同名電視劇11月29日開播,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尤勇、文章等主演。刁順子踏實肯干,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順子有過三次婚姻,第一個老婆拋棄了他留下女兒刁菊花,第二個老婆得癌癥去世了,帶過來一個女兒韓梅,第三房老婆蔡素芬漂亮溫順,卻遭到自己容貌不佳淪為大齡剩女的女兒菊花的百般刁難,心理扭曲的菊花把蔡素芬和大學放假回來的韓梅視為眼中釘,家里頻頻爆發“女人大戰”。順子在外面點頭哈腰招攬生意、沒日沒夜的賣苦力賺錢,回家又得面對被女兒折騰的破亂不堪的家。韓梅、蔡素芬忍受不了菊花紛紛離開了這個家……小說刻畫人物手法細膩,故事跌宕起伏,命運看似之無常又有常,以一個裝臺人為視角,描寫西京城里人生百態。
陳彥 ·社會 ·30.9萬字
中國內地第一部反映當代道教文化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主人公石高靜道長的生命歷程為核心,書寫了他海外傳教、臨危受命、歷盡曲折、重振南宗的經歷,他從“基因研究”和“性命雙修”兩方面來研究自己“活不過五十”的家族命運,最終憑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門理念戰勝自我,重振瓊頂山道業。作者將人的遺傳密碼與道家的治身治病,放在一個人物的身上,發生在一個故事里,將基因科學與道法自然,將世俗觀念與宗教信仰,將人的先天與后天,進行碰撞、剝離和融合。
趙德發 ·社會 ·28.2萬字
本書為一部當代原創長篇小說,主要寫作家“我”小時候經常聽家里長輩談起傳說中智勇雙全的鄭海,長大后決定寫一本關于鄭海的長篇小說。“我”到鄭海的老家罐子窯實地考察,走訪了傳說中與鄭海有關的葉家后人,隨著對罐子窯所有與鄭海有關的人的追蹤了解,才漸漸了解鄭海的原型是罐子窯一個與葉家二少爺有過兩面之緣的船員,因大風救過葉家兩位少爺的命。他成了葉家的英雄,也成了罐子窯的英雄,之后鄭海就離開了罐子窯,后來關于他的許多傳說都是基于大家的美好想象,因為誰也沒有再見過他,他也沒有再回來過,像風一樣來了又走了。
趙德發 ·社會 ·21.1萬字
“牌坊”是一個地名,這里面住著有錢和沒錢的普通百姓,每天都在發生著民間常有的瑣事。“牌坊”是文化家族的一個招牌,這里面上演著傳統文化的仁義禮廉恥與人性弱點的矛盾。“牌坊”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臉面,然而當生存需求與私欲膨脹遇到文化和文明缺失的時候人們是丟棄了陋習還是丟棄了“牌坊”呢?
憬悟 ·社會 ·23.9萬字
《夢之書》為凱魯亞克的原始私人日記,忠實記錄了他的約兩百個夢境。他在本書中將“即興寫作”方式發揮至極致,更真實、原始和未加修飾地記錄著自己的想法,夢境看似雜亂無章,但無論睡夢中或清醒時,凱魯亞克始終關注的是他的人際關系。在夢中,他和母親一起工作、碰到去世已久的父親、和朋友上路旅行、回到高中橄欖球場、重拾鐵路上的工作……人物場景雖變幻無常,卻不時同他小說中的情節遙相呼應。
杰克·凱魯亞克 ·社會 ·21.5萬字
本書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以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一樁臭名昭著的罪案為底本,講述了一個錯綜復雜卻充滿詩意的故事。小說乍看充滿現實主義敘事風格,卻又隨著情節的推進,筆法自然翻轉,性、謀殺與階級沖突交相混合,想象的樹脂流淌進了歷史事件的縫隙里。通過人物視角的切換,故事獲得了絢麗的碎片化效果,邪惡與尊嚴、悲劇與華美共存,虛實相生間,特定年代最為廣闊的社會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了。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社會 ·27萬字
阿特伍德備受贊譽的《羚羊與秧雞》續篇,“瘋癲亞當”系列第二部曲。在《洪水之年》中,人類長久以來憂懼的洪水之患終于到來。這場“無水的洪水”與《圣經》中上帝為了掃除邪惡和罪孽而施放的洪水毫無關聯:這是一場迅速蔓延的疾疫——無法通過生物手段加以抑制,如大火般吞沒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座尸體橫成的屠場。這場“洪災”令數千萬人命喪黃泉,幾乎滅絕了所有人類的痕跡。瑞恩和托比成了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在腐敗的統治力量的陰影和新型基因合成物種的威脅下,瑞恩和托比必須盡快決定她們的下一步行動,而不僅僅是把自己反鎖在暫時的安全屋里。《洪水之年》講述的洪水之患與圣經故事中上帝為了掃除邪惡和罪孽而施放的洪水毫無關聯。《洪水之年》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怪誕的世界——既有希洛尼慕斯·博施的繪畫那樣的怪異;又有《發條橙》里的荒誕。一切都已土崩瓦解。在某種意義上,阿特伍德的這部新作堪稱其2003年的那部《羚羊與秧雞》的姐妹篇。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社會 ·21.8萬字
澤尼亞漂亮、聰明、貪婪;時而強勢時而柔弱,時而無助時而無情;她是男人的夢想,女人的夢魘。她死了。為了百分之百確定這點,托妮、洛茲和查麗絲去參加了她的葬禮。澤尼亞曾奪走她們的丈夫,拐走她們的情人。五年后,當這三個情同姐妹的女人共享午餐時,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惡意之波像宇宙射線一樣從身體里流淌出來”,澤尼亞回來了……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社會 ·32.5萬字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夕,歐洲大陸沉浸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之中。為了給處于專制皇權統治下的西班牙帶來光明與希望,西班牙皇家學院的兩位院士,矮胖的圖書管理員堂埃莫赫內斯和清瘦的海軍上將堂佩德羅·薩拉特,接受同僚委托結伴前往巴黎尋找并爭取秘密帶回代表啟蒙與進步的28卷本《百科全書》。在當時的西班牙,《百科全書》已被宗教法庭列入禁書名錄,因此這段尋書之旅將注定充滿兇險,而想要阻撓他們的不僅有強盜,還有西班牙皇家學院的某些同僚們。通過兩位尋書人的視角,結合史實與想象,西班牙國民作家阿圖羅·佩雷斯-雷維特將再現法國大變革時代風云詭譎、暗潮洶涌的歷史全景。
(西班牙)阿圖羅·佩雷斯-雷維特 ·社會 ·27.4萬字
《死亡匣子》是桑塔格的第二部小說,一部難以言傳的心理小說。表面上過著正常生活的青年男子迪迪曾經自殺未遂,一次出差途中,他在隧道里殺死一名鐵路工,卻無法確認此事的虛實,在搖擺的車廂里,他愛上一位盲女以求慰藉。從此他與心魔搏擊,試圖逃離真相。然而在死亡的誘惑和負罪感下,虛弱的迪迪再次進入那個黑暗的隧道,可怖的謀殺再現,他也終于步入了死亡之匣……這是一個關于人在自殺以及自殺后產生的幻覺的故事
(美)蘇珊·桑塔格 ·社會 ·22.3萬字
出身寒微的郵務員克麗絲蒂娜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躋身上層社會,讓眾多紈绔子弟為之傾倒,她本人也沉醉于這飄忽的美夢之中,但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十天她的富貴夢便破滅了。在苦悶彷徨中她結識了窮困潦倒的退伍兵費迪南。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一見鐘情。然而這個世界對他們是無情的,愛情和幸福不屬于他們。他們絕望了,決定一同自盡,可是在最后時刻,他倆卻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準備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去同他們無形的敵人進行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
(奧)茨威格 ·社會 ·20.6萬字
《昨日之旅》是茨威格中短篇小說集,收文8篇,其中包括《舊書商門德爾》《情感的迷惘》《昨日之旅》等名篇。《昨日之旅》是茨威格的遺作,在倫敦一家出版社的檔案庫里塵封數十年后,終見天日。小說講述了出身清貧、才氣過人的化學博士路德維希與他的老板、樞密顧問G的夫人之間,苦苦相戀卻難以如愿的愛情故事。
(奧)茨威格 ·社會 ·23.3萬字
艾麗絲·默多克是“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作為維特根斯坦的女弟子,她的哲學修為就很深,著有《存在主義與神秘主義》等。而“存在主義”則是她第一部小說《在網下》的主題,成熟的寫作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讓這部處女作取得驚人的成功。此后,艾麗絲以獨特的風格成熟的思考叱咤英國文壇,共獲得6次布克獎提名,為該獎歷史上獲得提名最多的作家,并以1978年的《大海啊,大海》奪魁。有人稱這本書的寫作風格為“開放的現實主義”。的確,這本書有包容廣大的氣象,經得起神秘主義、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等等各派評論家們的種種折騰;同時她的作品又以嫻熟的技巧和發人深省的故事震撼讀者。可以說,她的作品,是對哲學最完美的文學化演繹。
(英)艾麗絲·默多克 ·社會 ·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