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鏡花緣》系清代文學家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50回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后50回則寫了武則天通過科舉選拔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作者借想象中的海外奇談諷喻現實,寄寓理想,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敬畏以及對人類生存處境的追問。
(清)李汝珍 ·古典 ·40.4萬字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包公案》中的九十五個包公斷案故事,部分收自于民問相傳,部分采自于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記敘包公審理的一系列有關“人命”、“奸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有的故事判斬了理應償命的皇親國戚,有的故事揭露了兇殘狠毒的土豪劣紳,有的故事直擊了收受賄賂的貪官污吏,有的故事諷刺了坑害文人的科舉制度。書中的包公儼然是百姓心目中最典型的清官形象和理想寄托,其秉公執法、剛正廉潔的形象躍然紙上。
安遇時 ·古典 ·17.1萬字
《說岳全傳楊家將傳》中《說岳全傳》是一部以抗金為背景,以岳飛及岳家軍為主線,貫穿史實,虛實結合的英雄傳奇小說。它歌頌了岳飛、岳云、牛皋等將士可歌可泣的報國熱忱和英雄壯舉;揭露了張邦昌、秦檜等權奸屈膝求榮、陷害忠良的罪行和君主的昏庸。小說故事生動,情節曲折,語言通俗而有風趣,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楊家將傳》小說在情節上經過大膽虛構和夸張,塑造了一大群有血有肉的愛國英雄形象,熱情歌頌了維護國家神圣領土完整的英雄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楊家將的故事已深入人心,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婦孺皆知的光輝典范,使無數人受到激勵和鼓舞。
(清)錢彩 金豐 (明)熊大木 ·古典 ·56.6萬字
《喻世明言》,白話短篇小說集,初刻用名《古今小說》,又稱《全像古今小說》。明末馮夢龍纂輯。部分為宋元話本舊作,也有明人擬作。文字可能經過纂修者的加工。題材多來自民間,也有根據歷史小說和前人小說改編改寫的。
(明)凌濛初 ·古典 ·35.8萬字
本套書包括《古代經典小說:大宋中興通俗演(1-4冊)》、《古代經典小說:蜃樓志(上中下)》、《古代經典小說:梼杌萃編(上中下)》、《古代經典小說:五虎平南(上下)》、《古代經典小說:五虎征西(1-6冊)》、《古代經典小說:永慶升平前傳(1-6冊)》、《古代經典小說:永慶升平后傳(1-6冊)》和《古代經典小說:于少保萃忠傳(上下)》共33冊。
熊大木 庾嶺勞人 誕叟 不題撰人 楊挹殿等 ·古典 ·180萬字
《鏡花緣》中有著豐富的夸張、隱喻、反襯等手法,書中寫了君子國、女兒國、無腸國等國家,表現出作者無與倫比的想象力,是為東方古典奇幻巨著。本版《鏡花緣》內文附有注解和清代插圖,方便讀者更好的理解和閱讀。本版《鏡花緣》忠實原著,以清代李汝珍親自監定的刻本為準,為100回完整版。
(清)李汝珍 ·古典 ·40.8萬字
《五虎將全傳》是清代英雄傳奇小說,本書主要講述了狄青五虎將的故事,包含《萬花樓楊包狄演義》《五虎平西全傳》《五虎平南全傳》三個傳統本子。狄青五虎將的故事,和歷史上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等故事一樣,在我國民間深受喜愛,廣傳不衰。《五虎將全傳》共三冊,此書為第中冊。包含了從“第1回賑民饑包公奉旨圖謀害龐相施計”到“第112回完祭祖太后回駕大團圓五將榮歸”的內容。
李雨堂 ·古典 ·31.2萬字
《二刻拍案驚奇》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概括地說,該書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表現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二、表現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三、表現商人生活。
(明)凌濛初 ·古典 ·43.1萬字
《西廂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詩人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在宋金時代流傳甚廣,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將其改編成說唱和戲劇。《西廂記》就是在這些豐富的藝術積累上進行加工創作而成的,講述了張生與崔鶯鶯纏綿悱惻、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愿望。
(元)王實甫 ·古典 ·13.7萬字
“三言二拍”總共兩百篇經典白話短篇小說,完整囊括了宋、元、明三代白話短篇小說精髓,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獨立精彩又跌宕起伏,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均源自“三言二拍”;“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深刻影響中國人價值觀的名言警句,同樣源自“三言二拍”。
(明)馮夢龍 凌濛初 ·古典 ·208萬字
《老殘游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成書于一九〇六年,書中借老殘的游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揭發了所謂清官的真實面目,最初連載于《繡像小說》半月刊,后又連載于《天津日日新聞》,在晚清同類小說中,藝術成就較高。
劉鶚著 陳翔鶴校 戴鴻森注 ·古典 ·18.6萬字
清代長篇小說,全書100回。以豐富的想象、幽默的筆調展示萬般世相。其中突出地描摹了女子的才華,體現尊重女權的思想。最具文學史意義的是其中以奇幻的筆法,揭示了人間社會的種種風俗敗壞和道德墮落,體現了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具有現實意義。此次納入中國古典小說藏本叢書以精裝的形式彌補我社古典小說目前無普通精裝本發行的不足,整體套書有利于大規模發行。
(清)李汝珍著 張友鶴校注 ·古典 ·45.5萬字
《三俠五義》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小說敘寫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
(清)石玉昆述 王述 校點 ·古典 ·53萬字
《情史》,為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從各類文獻中輯錄的有關愛情故事的短篇小說集,計二十四類,八百八十余篇,既有“情貞”“情緣”“情私”“情俠”“情豪”等類對現實世界男女悲歡離合、情癡愛癖的生動描繪,也有“情鬼”“情妖”“情外”“情通”“情跡”等類將男女之情擴充至世間萬物的不情之情的精彩描摹,是名副其實的古代“情”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本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明刊本為底本,參考各篇文章的出處進行校勘,并對典故、人物、生僻字詞等予以簡明注釋。
(明)馮夢龍編著 欒保群校注 ·古典 ·27.4萬字
《拍案驚奇》(又稱《初刻拍案驚奇》)是明代小說家凌濛初所撰擬話本,四十卷四十篇,內容包括大量奇遇傳奇、商業故事、男女愛情、婚姻故事,體現了晚明的社會現實和時代氣息。此次納入中國古典小說藏本叢書以精裝的形式彌補我社古典小說目前無普通精裝本發行的不足,整體套書有利于大規模發行。
(明)凌濛初著 陳邇冬 郭雋杰校注 ·古典 ·45.3萬字
官場奧秘,向來諱莫如深,直至本書橫空出世:上至京城權貴,尚書、御史、欽差大臣,下至地方領導,州官、知府、縣令,乃至基層官員鹽司,中國封建王朝原生態官場的各色人等粉墨登場,臺前與幕后的詭異變化,升遷的謀略與細節,首次裸露在世人面前,真實、精彩、復雜、深刻,讀來嘆為觀止。本書問世之初,立即引發官場震動,朝廷震怒,據說慈禧太后持續追讀,攝政王親自下令追殺作者李寶嘉……作為一部了解官場的必讀經典,本書暢銷百年,歷久彌新,1999年更是榮登20世紀中文小說榜榜首。
李伯元 ·古典 ·64.3萬字
該書記敘的是北宋楊家將抗擊遼邦入侵的傳奇故事。此書從宋太祖平定北漢寫起,演述楊業歸宋和以他為首的楊門將士在與遼作戰中出生入死:楊業遭奸臣陷害、作戰失利后的壯烈犧牲,楊六郞繼承父志的不屈不撓,楊宗保、穆桂英的威震敵膽,焦贊、孟良的忠勇無畏,以及后來十二寡婦征西等,故事流傳很廣,向為讀者所喜愛。
熊大木 ·古典 ·41.6萬字
《初刻拍案驚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書的內容很復雜,思想傾向也不盡相同,主要有描寫商人思想行徑、命運遭際的作品和描寫婚戀的作品。故事題材雖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經過凌氏的再創作,卻表現著晚明的社會現實和時代氣息,浸含著凌氏本人的思想觀念和憤世俗的不平之氣。
(明)凌濛初 ·古典 ·39.5萬字
本書是晚清小說家徐哲身的經典代表作。作品以大清曾左彭三氏之奇聞秘史為經,復以道咸同光四朝之循環治亂為緯,講述晚清時期的一段歷史。晚清時期,正值多事之秋,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外邦入侵皇帝驚的太平天國為主線,暴露了權臣們虛偽狡詐、頑固腐敗的丑惡嘴臉,勾勒塑造了封建官僚代表人物的藝術形象。全書結構嚴謹,疏密得體;所寫事件、人物恐。面對內憂外患,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三杰士作為大清封建王朝的忠心維護者,挺身而出,安內攘外,正所謂“亂世之三英雄”也。作品以金田起義建立,場面如在,形象欲活。文字淺顯而多情趣,余味無窮,讀之令人愛不釋手。
徐哲身 ·古典 ·57.9萬字
現代人遭遇的各種騙術,早就有跡可循。本書是明代張應俞創作的詐騙小說集,又名《騙經》,是首部以騙子、騙術為主題的著作。書中歷述種種黑幕現象,發人深省。作品中所講的故事,上至官場科舉,下至市井細民,旁涉九流三教,無不機詐百出,善良人偶一不慎,即墮其穿中,小則受騙招災,大則家破人亡。作者每述一則故事,大多加按語加以剖析慨嘆。書中集中暴露了明朝社會生活中陰暗丑惡的一面,展示人性的邪惡與貪婪,不但警示世人杜騙、防騙,對明代當時的社會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而且開拓了詐騙題材小說的新領域。作者有感于當時世道太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寫這部書的目的是想對社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中很多騙術套路流傳下來,如能看破其中玄機,即便在當今社會,也能避免受騙。書中故事的現實性,表現在它真實反映了晚明下層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真實細致地描幕了他們貪財貪色的一般心態。讀者可以對照自身,提高警惕。在當下各種騙術層出不窮的年代,本書無疑能起到一定的提示和警醒作用。
張應俞 ·古典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