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有放意味著選擇
人生有拿起也有放下,這是一種選擇。面對選擇,堅持是一種意志的體現(xiàn),但是不是放棄就意味著輸?shù)艋蛘呤∧兀垮e!其實敢于放棄也是一種超人的智慧。該放棄時,就要勇敢地放棄。放棄不是懦夫的行為,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華裔科學(xué)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成功,就是他敢于選擇,勇于放棄的結(jié)果。
“物理學(xué)的本質(zhì)是一門實驗科學(xué),沒有科學(xué)實驗,就沒有科學(xué)理論。”楊振寧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于1943年赴美留學(xué),他立志做一篇成功的實驗物理論文。于是,費米教授安排他和“美國氫彈之父”泰勒博士一起做理論研究,在實驗室工作的近一年半中,實驗室里的成員戲稱楊振寧是爆破專家:“哪里有爆炸(出事故),哪里就一定有楊振寧!”楊振寧的確感覺到自己的動手能力比較差。
在泰勒博士的關(guān)照下,再三思考,經(jīng)過選擇與放棄的徘徊后,楊振寧終于放棄了寫實驗論文,把主攻方向轉(zhuǎn)到理論物理研究上。就是從放棄物理實驗?zāi)菚r起,他踏上了物理理論之路,成了杰出的理論大師。
人在短暫的一生中,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面對紛雜的事物,你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棄一些對你而言不重要的東西,這時放棄是一種大智慧。
富蘭克林的侄子波特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他一直想成為一個大學(xué)問家。
很多年過去了,其他方面都不錯,唯有學(xué)業(yè)沒長進。他很郁悶,不知道如何是好,無意間向叔叔透漏了這一煩惱。富蘭克林沒多說什么,只是約他哪天一起去爬山。
這天叔侄二人去爬山了,在爬山的路上有很多晶瑩可愛的小石頭。是波特喜歡的石頭,每當(dāng)碰到富蘭克林就讓波特裝進袋子里背著。沒多久,波特就吃不消了。
他說:“叔叔,再背的話我恐怕爬不到山頂了。”
“是啊,那你說怎么辦?”富蘭克林笑著說。
“放下了。”波特隨即說。
“那就放下吧,背著石頭怎么能登山呢?”富蘭克林仍舊笑著說。
波特看著叔叔的神情,頓時明白了叔叔約他爬山的用意。
從此,波特再也不沉迷于游戲了,他把心思全部轉(zhuǎn)到做學(xué)問上來,終于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
放棄,本身就意味著不再擁有,所以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難以割舍,都是一個痛苦的抉擇。然而,放棄又是一種開始,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你放棄了這個方向,就是那個方向的起點,而那個方向也許才是你要尋找的方向。
鯉魚們一直在試圖跳躍龍門,它們想:“只要跳過龍門,就是一飛升天,成了龍。”
于是它們前仆后繼,為了遠大的理想而奮斗終身。
一天跳不過去,兩天跳不過去,三天還是跳不過去……
一輩子它們也沒跳過這道龍門。
終于,它們醒悟了。
我們?yōu)槭裁匆堥T,龍門那邊是什么樣子我們都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沒有龍門,或者龍門那邊是地獄呢?我們?yōu)榱瞬磺袑嶋H的理想,耗費著我們的青春,耗盡了一代一代的同族的畢生精力,這樣多不值得啊。我們何不好好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水域,每天快快樂樂地暢游水底世界呢?
是啊,該放棄的不放棄,有時候反而是你的一種負累,你什么都想擁有,最終有可能一無所有。生活給予你的是有限的生命,有限的資源,所以你必須放棄一些不該擁有的,選擇一些適合你自己應(yīng)該擁有的。擁有得太多,你的生命將何以堪?選什么也不愿放棄的人,常常會失去更有價值的東西。
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費在最終要化為灰燼的東西上,放棄那些不適合自己去充當(dāng)?shù)慕巧艞壥`你手腳的那些沉重包袱。用你旺盛的精力和靈光的智慧去追求你真正應(yīng)該有的東西,十分努力地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棄是一種選擇,需要你的勇氣,因為放棄意味著永遠的喪失,有時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放棄是一種相時而動的判斷,需要你遠見卓識,需要無悔的判斷和下定一往無前的決心,然后破釜沉舟,果敢行事。你是否抱怨生活太累太累,其實是你沒有學(xué)會有所放棄,你何不嘗試放棄一些包袱和拖累而輕裝前進呢?
放棄那些包袱和煩惱,你就會心情放松。放棄會使你變得更精明,更能干,更有力量。你可以從自身的條件和所處的環(huán)境出發(fā),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倘若有不切實際的事情,那你就要勇于放棄。因為放棄是走向生活的另一個起點,放棄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另一個希望的誕生。
現(xiàn)在的放棄,是為了將來的得到,放棄這個,是為了得到那個。魚和熊掌皆我之所愛,放棄魚或放棄熊掌當(dāng)然都會很痛苦。但只有果斷地放棄其中之一,才會擁有其中之一。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兒,就得放棄嬌嫩白凈的膚色;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棄咖啡和可樂;要想有永遠的掌聲,就得放棄眼前的虛榮。梅、菊放棄安逸和舒適,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艷麗;大地放棄絢麗斑斕的黃昏,才會迎來旭日東升的曙光;春天放棄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進累累碩果的金秋;船舶放棄安全的港灣,才能在深海中收獲滿船魚蝦。
放棄是一種智慧,放棄是一種豪氣,放棄是真正意義的瀟灑,放棄是更深層面的進取!
你之所以舉步維艱,是你背負太重;你之所以背負太重,是你還不會放棄。功名利祿常常微笑著置人于死地。你放棄了煩惱,你便與快樂結(jié)緣,你放棄了利益,你便步入超然的境地,如果你能連放棄都放棄了,那你便更偉大了,你已與圣人無異。
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業(yè)者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都知道放棄,如何放棄,放棄些什么。
學(xué)會勇敢地放棄吧,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浪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放棄對權(quán)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jié)的、多余的,于快樂的生活無益的,該放棄就勇敢地放棄吧!
不要怕,不后悔,能舍能得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xiāng),開始創(chuàng)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后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三個字:不要怕。然后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六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
人生沒有失敗,所以不要去害怕什么。別人能做到的,我同樣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為什么不能做到。有了這種感悟,就不要再擔(dān)心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以后除了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什么都不會發(fā)生。人生是沒有失敗的。人最終都會取得成功。
30年后,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xiāng),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里,才知道老人家?guī)啄昵耙呀?jīng)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xiāng)的游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個大字:不要悔。
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后悔。不論你曾經(jīng)是否傷害了別人,或者是否做錯了事情,你都不要后悔。傷害過別人,想一個辦法給別人以補償;做錯了事情,以后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你就進步了,成功了。在將來的日日夜夜你都能夠獲得非比尋常的成就。
做人做事要懂得舍得的道理,能舍才能得。很多人過分以自己為念,不舍得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結(jié)果做事效率比較低下。
小李對小劉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小劉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fù)!這種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xiàn)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小李問為什么。
小劉說:“如果你現(xiàn)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yīng)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才會非常被動。”小李覺得小劉說得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當(dāng)兩人再見面時小劉問小李:“現(xiàn)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小李淡然笑道:“管理者跟我長談過,準(zhǔn)備升我做總經(jīng)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小劉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不能永遠只是為了自己。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chuàng)造更多利潤。
做人要能舍棄,最后才能得到。當(dāng)你忘我地為組織工作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得到了許多。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明白舍棄的道理,只是一味地想得到。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必須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夠讓自己的地位變得重要起來。他們只懂得索要地位和榮耀,殊不知如果地位和榮耀可以通過索要來獲得,總有一天他們的地位和榮耀也會被別人索要走的。
人在組織中,必須學(xué)會讓自己重要起來,讓自己成為組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種種手段來使得整個組織獲得更大利益,進而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這才是組織生存之道。
拿起的路上有險境
一座泥像立在路邊,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他非常想找個地方避避風(fēng)雨,然而他無法動彈,無法到處閑游。他決定抓住一切機會,向人們呼救。
這天,一個長髯老者路過此地,泥像用他的神情向老者發(fā)出呼救。
“老人家,請讓我變成人吧!”泥像說。
老者看了看泥像,笑了笑,手臂一揮,泥像真的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青年。“你要想變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須先跟我試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馬上可以把你還原。”老者說。
于是,青年跟隨老者來到一個懸崖邊。
只見兩座懸崖遙遙相對,此崖為“生”,彼崖為“死”,中間由一條長長的鐵索橋連接著。這座鐵索橋又由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鐵環(huán)串聯(lián)而成。
“現(xiàn)在,請你從此岸走向彼岸吧!”老者長袖一拂,已經(jīng)將青年推上了鐵索橋。
青年戰(zhàn)戰(zhàn)兢兢,踩著一個個大小不同鏈環(huán)的邊緣前行,一不小心,一下子跌進了一個鐵環(huán)之中,頓時兩腿失去了支撐,胸口被鏈環(huán)卡得緊緊的,幾乎透不過氣來。
“啊!好痛苦呀!快救命呀!”青年揮動雙臂,大聲呼救。
“請君自救吧。在這條路上,能夠救你的,只有你自己。”長髯老者在前方微笑著說。
青年扭動身軀,拼死掙扎,好不容易才從痛苦之環(huán)中解脫出來。“你是個什么鏈環(huán),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憤然道。
“我是名利之環(huán)。”腳下的鏈環(huán)答道。
青年繼續(xù)朝前走。忽然,隱約間一個絕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青年飄然走神,腳下一滑,又跌入一個環(huán)中,被鏈環(huán)死死卡住。
“救……救命呀!好痛呀!”青年驚恐地再次呼救。可四周一片寂靜,沒人回答他,更沒人來救他。
這時長髯老者再次在前方出現(xiàn),他微笑著緩緩道:“在這條路上,沒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盡全力,總算從這個環(huán)中掙扎了出來,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兩個鏈環(huán)間小憩。
“剛才這是個什么痛苦之環(huán)呢?”青年想。
“我是美色鏈環(huán)。”腳下的鏈環(huán)答道。
經(jīng)過一陣輕松的休息后,青年頓覺神清氣爽,心中充滿幸福愉快的感覺,他為自己終于從鏈環(huán)中掙扎出來而慶幸。
青年繼續(xù)向前趕路。然而料想不到的是,他接著又掉進了貪欲的鏈環(huán)、妒忌的鏈環(huán)、仇恨的鏈環(huán)……待他從這一個個痛苦之環(huán)中掙扎出來,青年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走下去了。抬頭望望,前面還有漫長的一段路,他再也沒有勇氣走下去了。
“老人家!老人家!我不想再走人生之路了,你還是帶我回到原來的地方吧。”青年呼喚著。
長髯老者出現(xiàn)了,手臂一揮,青年便又回到了路邊。
“人生雖然有許多的痛苦,但也有戰(zhàn)勝痛苦之后的歡樂和輕松,你難道真愿放棄人生么?”長髯老者問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歡樂和愉快太短暫太少了,我決定放棄人生,還是去做我的泥像吧!”青年毫不猶豫。
長髯老者長袖一揮,青年又還原為一尊泥像。“我從此再也不必受人世的痛苦了。”泥像想。
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場大雨沖成了一堆爛泥。
卡耐基曾經(jīng)說:“只要你向前走,不必怕什么,你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成功一定是你的!”追求卓越成就,就是超越自己。實際上,你不必擔(dān)心什么,你應(yīng)該告訴自己:“要發(fā)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沒問題!”
許多人被成功拒之門外,并不是成功遙不可及,而是他們不能發(fā)現(xiàn)自己,主動放棄,認定自己不會成功,事實上,只要你每天限定自己一定要超越自我一點點,成功便自會出現(xiàn)在你眼前。成大事的人就是如此。
要獲得卓越成就,你就應(yīng)該主動追求。念頭積極了,你才會摒棄懶散的習(xí)性。你必須讓潛意識充滿積極的想法,無論任何狀況,你都要超越自我。
然而,追求卓越成就并不是一味地表現(xiàn),而是應(yīng)該更加提醒自己要謙虛,因為你知道,凡有卓越成就的人,他們有親和力,受人歡迎。他們常常鼓勵別人,并且嘉許、肯定別人。如果你不能接納別人的卓越成就,反而冷嘲熱諷,那你一定會孤單無援。
所以,不要用猜忌、排斥、冷漠的態(tài)度去面對別人的卓越成就,你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贊賞他們的成就,使彼此能夠相處融洽,不因競爭而失去友誼。
許多人一生中懷有相當(dāng)多的抱負,但他們往往都不愿意腳踏實地去做。他們認為:“要做那么久才能成功,不劃算!更何況我又不知道我的付出是否會有回報?”他們常常抱怨懷才不遇,因此多年下來,依舊是一事無成。
如果你認為卓越的成就可不費吹灰之力而獲得,那當(dāng)你遭遇挫折時,你便會很容易怨天尤人,把責(zé)任推給別人。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也沒有空手可得的成功,你要成功,就必須經(jīng)得起長久的付出與持續(xù)的努力。
只要敢想,沒有拿不起的事
安第斯山脈有兩個好戰(zhàn)的部落,一個住在低地,另一個住在高山上。有一天,住在高山上的部落入侵位于低地的部落,并帶走該部落的一個小嬰兒作為戰(zhàn)利品。低地部落的人不知道如何攀爬到山頂,盡管如此,他們?nèi)匀粵Q定派遣最佳的勇士部隊爬上高山去帶回這個小嬰兒。
勇士們試了各種方法,卻只爬了幾百尺高。正當(dāng)他們決定放棄解救小嬰兒,收拾行李準(zhǔn)備回去時,卻看到嬰兒的母親正由高山上朝他們走來,背上還縛著她的小孩。其中一位勇士走向前迎接她,說:“我們都是部落中最強壯有力的勇士,連我們都爬不上去,你是如何辦到的呢?”
她聳聳肩說:“他不是你的寶貝。”
每個人的目標(biāo)、夢想都是自己的寶貝,沒有人會比自己更重視、保護它,并且為它奮斗。關(guān)鍵是你要有這樣的寶貝,雖然聽人說山那邊的風(fēng)景很美,你卻沒有想去欣賞的愿望,那你永遠也沒有親自領(lǐng)略它迷人之處的機會。
從前,有兩兄弟,老大想到北極去,而老二只想走到北愛爾蘭。有一天,他倆從牛津城出發(fā)。結(jié)果倆人都沒有到達目的地,但老大到達了北愛爾蘭,而老二僅僅走到了英格蘭北端。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標(biāo)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biāo)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制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離開起點。即使你的目標(biāo)沒有完全實現(xiàn),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幾年以前的一個炎熱的日子,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后一節(jié)車廂的窗戶打開了,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wèi),是你嗎?”大衛(wèi)·安德森——這群人的負責(zé)人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于是,大衛(wèi)·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這條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后,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wèi)·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于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wèi)解釋說,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wèi),為什么他現(xiàn)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wèi)非常惆悵地說:“二十三年前我為一小時兩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美國潛能成功學(xué)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yè)務(wù)員,賺一萬美元容易,還是十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十萬美元!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標(biāo)是賺一萬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過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biāo)與你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興奮有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夢想越大,成就越高,人生真的是夢做出來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夢想的產(chǎn)物。可以說,夢想越高,人生就越豐富,達成的成就越卓絕。夢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也就是慣常說的:“期望值越高,達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把你的夢想提升起來,它不應(yīng)該退縮在一個不恰當(dāng)?shù)奈恢茫邮軌粝氲臓恳桑?
一個敢想的人,即使實際做起來沒有達到最終目標(biāo),可他實際達到的目標(biāo)都可能比夢想小的人的最終目標(biāo)還大。所以,夢想不妨大一點,只要你敢想,沒有拿不起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事情,這可謂是人生的哲學(xué)。
確定一個目標(biāo),不要安于現(xiàn)狀
雄心壯志和野心并沒有多少區(qū)別。如果一個人確定了遠大的目標(biāo),那么對于自己來說是雄心壯志,別人看來可能就是野心了。如果一個人確定了一個十分卑微的目標(biāo),那么對于自己來說可能還是雄心壯志,別人也許還是會認為這是野心。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應(yīng)該有目標(biāo)的,而不應(yīng)該安于現(xiàn)狀。
劉備生存在東漢末年,他的目標(biāo)是十分明確的。正是因為這種明確的目標(biāo),導(dǎo)致了他最后獲得極大的成功。他最初要提高聲望,后來他成了劉皇叔;他需要將才,他不僅有了關(guān)羽張飛,而且也有了趙云、黃忠和馬超。他需要謀臣,于是臥龍鳳雛都愿意供他驅(qū)使。
有一位成功學(xué)大師說:“人的頭腦具有一種像飛彈一樣的自動導(dǎo)航功能,一旦人有了明確清楚的目標(biāo)后,頭腦就會自動地發(fā)揮它無限的能量,產(chǎn)生強大的推動力,并且能夠不斷地瞄準(zhǔn)目標(biāo)和修正你的行為,自然地把我們引到朝向目標(biāo)的方向前進。”
同時對于人來說,在頭腦進行這種運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僅只是設(shè)定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而是要十分明確達成這個目標(biāo)的原因,畢竟原因主導(dǎo)一切,也只有這個原因才是讓人持續(xù)朝目標(biāo)前進的原動力。
有一位作者曾經(jīng)寫道:
“劉備需要不斷征戰(zhàn)并最終成為帝王的原因在什么?就在于他感到不安全。他感到生存的不安全,在他的周圍,到處是戰(zhàn)亂,買席的人居然比買鞋的人多,這種狀況讓他覺得很不安全。”
“其實東漢末年的亂世對于劉備來說,毫無疑問是個很大的機遇。他本身就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窮者則無畏,所以他根本不用擔(dān)心自己會失去什么,因為他什么都沒有。世道越亂對于他來說越是機遇,他可以趁亂摸一張大牌。”
“人往往容易安于現(xiàn)狀而看不到長遠的不安全。因為人有一種很強的惰性,而且絕大多數(shù)人對未來是恐懼的,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白手起家而獲得成功了,因為他們沒有什么好失去的。他們只有貧窮。”
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xiàn)代社會,整個社會都是在實行末位淘汰制。要想在社會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不斷發(fā)奮,不斷前進。而要不斷前進首先就必須明確前進的方向,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確目標(biāo)。
人,這一輩子應(yīng)該有什么樣的目標(biāo)呢?
每一個人的目標(biāo)(或者說雄心壯志,或者也可以說是野心)都是不同的。不能用簡單的說法來囊括所有人的想法。但是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那就是你的目標(biāo)必須能夠保證你的生存和發(fā)展,否則目標(biāo)就是有問題的。
僅僅有了目標(biāo)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學(xué)會做規(guī)劃,將目標(biāo)進行分解。
一個人正確地設(shè)定目標(biāo),首先必須有明確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人必須有眼光。所謂眼光,就是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更加有利于個人目標(biāo)達成的條件或者形勢,并為這一條件或者形勢發(fā)揮作用制定可行性的計劃。然后要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biāo)的工具。因為所有大目標(biāo)的完成是由無數(shù)的小目標(biāo)累計而來的,這就像是我們要坐車到達某個目的地一樣,如果我們不知道最終要去什么地方,那么你又怎么知道你下一站要去哪兒,又怎么安排每一站的路線呢?在目標(biāo)實現(xiàn)的整個過程中,每當(dāng)收集到了一種工具,人就必須十分清楚地知道怎樣利用這些工具來滿足需求和目標(biāo),這樣才能保證目標(biāo)得到不偏不倚地實現(xiàn)。
這個世界上活過800億人,真正的英雄并不多。即使不說英雄,真正能夠主動控制住生活的人也并不多,很多人都生活在不安全中,因為他們很難做到未雨綢繆。很多人都是過一天是一天,根本就沒有帶著頭腦在想事情,根本沒有抵抗風(fēng)險的能力。
一個人要想求得自身的安全,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不安全是什么?絕大多數(shù)人的不安全就在于生活的惰性,這種惰性消磨了他們的意志,使他們失去了防御風(fēng)險的能力。而防止產(chǎn)生惰性的最好辦法就是確定一個目標(biāo),然后不折不扣地為實現(xiàn)目標(biāo)而努力。這樣人活得才會安全。
從不爭取的人,很少會失敗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連激流也會把你沖到巖石上,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guān)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新殼。現(xiàn)在面對的危險,是為了將來發(fā)展得更好而做的準(zhǔn)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庇護之下,難怪永遠都限制自己的發(fā)展。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的母親深知勇氣的力量。在希拉里四歲的時候,她家從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區(qū)的帕克里奇居住。來到一個新環(huán)境后,活潑好動的希拉里急于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這并非易事。每當(dāng)她到外面去玩耍時,鄰居的孩子們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負她,有時還將她推來推去或?qū)⑺虻乖诘亍C慨?dāng)這時她都會哭著跑回家去,再也不出家門了。
希拉里的母親靜靜地觀察了幾周后,終于有一天,當(dāng)希拉里又一次哭著跑回家時,母親站在門口擋住了她的去路。母親大聲對她說:“回去勇敢地面對他們,我們家里容不得膽小鬼。”希拉里只得又硬著頭皮走出家門,這讓那些欺負她的孩子們大吃一驚,他們沒料到這個小丫頭會這么快又回來。最后,希拉里終于以自己的勇氣贏得了新朋友。在以后的歲月里,每當(dāng)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希拉里都會鼓起勇氣,大膽地迎接挑戰(zhàn)。
有句話說得好:“從不獲勝的人,很少會失敗;從不攀登的人,很少會摔跤!”要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就要學(xué)會坦然面對失敗和挫折,用你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爭取成功。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不會做,而是我們不愿做。我們有時就在離成功只有咫尺之遙的地方徘徊,這時,如果能加上那么一點勇氣,將你的愿望付諸實際行動,也許我們就能看到期待中的成功了。
浮華褪盡,簡單最真實
中國作家劉心武說:“在五光十色的現(xiàn)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的確,簡單是一種美,是一種樸實且散發(fā)著靈魂香味的美。
簡單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經(jīng)歷復(fù)雜之后的更上層樓的徹悟。
我們常常會嘆息生活這部車太沉、太重,累得我們疲憊不堪,幾乎要迷失方向。于是心生疑惑:是自己缺少熱情和精力去面對生活,還是生活本身就如此呢?
人來到這個世上,并非為了受苦受累。尋找生活的樂趣、追求人生的幸福才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有人說,沒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最好的設(shè)計,這是很有道理的。生活輕松快樂與生活勞累煩悶的感覺,大半是由自己營造出來的。
現(xiàn)代人的生活過得太復(fù)雜了,到處都充斥著金錢、功名、利欲的角逐,到處都充斥著新奇和時髦的事物。被這樣復(fù)雜的生活所牽扯,我們能不疲憊嗎?
梭羅有一句名言感人至深:“簡單點兒,再簡單點兒!奢侈與舒適的生活,實際上妨礙了人類的進步。”他發(fā)現(xiàn),當(dāng)他生活上的需要簡化到最低限度時,生活反而更加充實。因為他已經(jīng)無需為了滿足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而使心神分散。
簡單地做人,簡單地生活,想想也沒什么不好。金錢、功名、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當(dāng)然是一種人生。但能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斤斤計較、欲望和誘惑之外,不依附權(quán)勢,不貪求金錢,心靜如水,無怨無爭,擁有一份簡單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很愜意的人生嗎?畢竟,你用不著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用不著留意別人看你的眼神,沒有鎖鏈的心靈,快樂而自由。隨心所欲,該哭就哭,想笑就笑,雖不能活得出人頭地、風(fēng)風(fēng)光光,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生活未必都要轟轟烈烈,“云霞青松作我伴,一壺濁酒清淡心”,這種意境不是也很清靜自然,像清澈的溪流一樣富于詩意嗎?生活在簡單中自有簡單的美好,這是生活在喧囂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晉代的陶淵明似乎早已明了其中的真意,所以有詩云:“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簡單地生活其實是很迷人的:窗外云淡風(fēng)輕,屋內(nèi)香茶縈繞,一束插花在牛奶瓶里的漂亮水仙,穿透潔凈的耀眼陽光,美麗地開放著;在陽光燦爛的午后,你終于又來到年輕時的山坡,放飛著童年時的風(fēng)箏;落日的余暉之中,你靜靜地享受著夕陽下清心寡欲的快樂……
簡單做人,不依附權(quán)勢,不貪求名利、金錢,無怨無爭,也是一種人生。這種人生為自己而活,未必看別人的臉色行事,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快樂自在。雖然沒有人送禮,沒有人吹捧,但也沒有人惦記,出門不用小心壞人,單位不用提防小人。生活反而更輕松。這種人生更精彩。
簡單做人,灑脫自在。簡單是一種平淡,但不是單調(diào);簡單是一種平凡,但不是平庸;簡單是一種美,是一種原滋原味的美。
記住,你不需要過高的期望。
不少人對生活的憧憬是這樣的:擁有寬敞豪華的寓所;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買高檔商品,穿名貴的皮革;跟上流行的大潮,永不落伍,等等。
不能否認這些方面可以成為生活的部分,但生活是這些嗎?富裕奢華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果我們降低對物質(zhì)的需求,我們將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充實自己。輕閑的生活會讓你更加自信,增進并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提高生活質(zhì)量。幸福、快樂、輕松或許對我們來說更有意義。
許多人認為私人住宅能帶給人安全感,比財富、婚姻更為重要。但是,現(xiàn)在隨著土地價格的升高,擁有一幢房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其實,如果仔細地計算一下得失,想一想生活中其他的樂趣,就會發(fā)現(xiàn)它并不是那么重要。
有一個人幾年前厭倦了城市生活,于是辭去了工作,賣掉房屋,攜帶妻兒出外漫游。回來以后,他們租了一間寬敞明亮的公寓,這為他們省下很多開支。當(dāng)他們想再去旅行的時候,也不再覺得房產(chǎn)是沉重的負擔(dān)。他們看起來就像是生活樸素而逍遙自在的人。
租房子的好處是不會有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租房的費用與買房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租房也意味著很多的選擇,對現(xiàn)在的狀況不滿意了,就簡單地改變一下。
很多租房的人他們并沒有一點漂泊不定的感覺,相反,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得到更多快樂。當(dāng)然這些只是一方面,或許有人更偏愛擁有房子的感覺,那就為它而努力吧,這樣你也是快樂的。在社會中與人更好的相處是正常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與人相處不好會讓我們感到不愉快,甚至非常痛苦。我們需要朋友,這能減少我們的孤獨,讓我們感覺安全。但當(dāng)朋友帶來的痛苦多于快樂時,你就應(yīng)該勇敢地結(jié)束這種友情。總之,如果學(xué)會簡化生活,那么生活這部車子就會跑得快跑得歡了。
“簡化”是生活中第一要做的事情。就像美麗精致的雜物一樣,再好,也是雜物,應(yīng)該從生活中堅決剔除出去。
簡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妨在手邊常備一張便條紙、一支筆,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完成的改變列個清單。當(dāng)達到其中一項目標(biāo)時,你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如果暫時做不到,那么只是把它放在清單上就好了。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的愿望居然自己實現(xiàn)了;或者你不再那么想要它。
簡化生活就是要做到心存簡單,不要讓太多的欲望拖著上路,不要總認為別人擁有的自己也應(yīng)當(dāng)擁有,終日惶惶不安地迷失在自己制造的種種需求中,在物欲的羅網(wǎng)里苦苦掙扎;簡化生活,就是要安于淡泊、遠離名利。不要讓太多的虛榮不停地抽擊生活的陀螺,不要讓太多的名利思想遮去心頭燦爛的陽光;簡化生活就是積極創(chuàng)造生活、熱愛生活。我們不能以被動的消極姿態(tài)去對待生活。
簡單的生活是有目的的生活,保證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讓時光在繁亂的家事中流走。
簡單的生活對自身、對環(huán)境保持真實,發(fā)現(xiàn)生活各個方面的合適位置。這是崇高的。
簡單的生活是將生活和現(xiàn)實(有限的收入、時間和精力)與價值結(jié)合,并將它們應(yīng)用到一種舒適、有效的生活方式中。它是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是一種謀求生存、面對自我和勇于革新的藝術(shù)。
記住,最簡單的生活往往才是最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