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主要艦船

江亨號:第一回出場,排水量550噸,主炮口徑120毫米,1908年竣工于日本川崎船廠,原屬第二艦隊(長江江防艦隊),后調入東北海軍的江防(黑龍江)艦隊任旗艦,1927年中東路事件時,被蘇聯(lián)空軍擊沉,后撈起修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自沉于松花江。

海圻號(民國四海):第九回出場,排水量4300噸,主炮口徑203毫米,1898年,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還有一姊妹艦海天號(1905年觸礁沉沒)。此艦曾任民國海軍第一艦隊旗艦,此艦是民國時期經常叛變的三大艦之首,先隨程璧光南下護法,又隨溫樹德叛逃東北,隨后又叛逃廣東,最后雖屬第三艦隊序列,實際又被中央海軍控制。1937年江陰海戰(zhàn),為構建江陰封鎖線,自沉于江陰。

海琛號(民國四海):第十回出場,排水量295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898年德國伏爾鏘造船廠竣工,還有姊妹艦海籌、海容。此艦經歷和海圻號類似,也是經常叛變的三大艦之一,先南下護法,又叛逃東北、廣東,最后自沉于江陰封鎖線。

飛鷹號:第十一回出場,排水量850噸,主炮口徑104毫米,1895年竣工于德國伏爾鏘造船廠,發(fā)動機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蒸汽輪機。此艦曾隸屬薩鎮(zhèn)冰的海軍部,后隨程璧光南下,之后一度成為廣東海軍的主力艦。1932年7月,被陳濟棠的廣東空軍擊沉于海口。

永豐號:第二十四回出場,排水量780噸,主炮口徑105毫米,1913年竣工于日本的造船廠。剛開始隸屬于海軍部,后隨程璧光南下護法,由于孫中山造陳炯明叛亂時,避難于永豐號上,所以后來,永豐號改名中山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山艦是廣東海軍的主力,后由于其紀念意義,蔣介石將其調撥給第一艦隊,多成為高官坐艦。1938年10月24日,中山艦在末任艦長薩師俊的率領下,和日軍戰(zhàn)于湖北金口,最終戰(zhàn)沉,薩師俊陣亡。

肇和號:第二十五回出場,排水量260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913年竣工于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發(fā)動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蒸汽輪機,肇和號是民國時期經常叛變的三大艦之一,剛開始肇和號隸屬于第一艦隊,后隨程璧光南下護法,再隨溫樹德叛逃至東北,最后叛逃至廣東。隨后海圻、海琛被收歸中央海軍,肇和號則由于輪機故障,沒走成,留任在廣東海軍,成為廣東海軍后期的絕對主力。1937年9月14日,肇和號在伶仃洋和日軍戰(zhàn)艦夕張?zhí)柕葠簯?zhàn),不幸戰(zhàn)沉。

海容號(民國四海):第三十三回出場,排水量295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898年德國伏爾鏘造船廠竣工。海容號大部分時間隸屬于第一艦隊,1937年江陰海戰(zhàn),為構建江陰封鎖線,自沉于江陰。

應瑞號(四大金剛):第三十三回出場,排水量246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913年英國威克斯公司竣工,是一眾老巡洋艦中現代化改裝最充分的一艘,經常擔任練習艦隊旗艦。1937年借調至第一艦隊,參加江陰保衛(wèi)戰(zhàn),被日軍擊沉于采石磯,是“四大金剛”最后覆滅的一艘。

通濟號:第三十三回出場,排水量190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和定遠、鎮(zhèn)遠風格類似,位于軍艦肩膀上),1894年竣工于福州船政局。后來長期作為訓練艦使用,是民國軍艦中的活化石,水兵們稱之為——通伯。1937年8月12日,為了建立江陰封鎖線,阻止日本海軍沿長江而上,通濟號奉命自沉。

海籌號(民國四海):第三十八回出場,排水量295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898年德國伏爾鏘造船廠竣工。海籌號大部分時間隸屬于第一艦隊,1937年江陰海戰(zhàn),為構建江陰封鎖線,自沉于江陰。

鎮(zhèn)海號:第五十三回出場,排水量2708噸,主炮口徑4.7英寸,原為德國海軍運輸船祥利號,后由張作霖出錢,沈鴻烈將其改裝為鎮(zhèn)海號水上飛機母艦,載有法國造施萊克FBA-198型水上飛機8架,堪稱微縮版航母。

海周號:第六十九回出場,排水量1250噸,主炮口徑127毫米,原為法國老式掃雷艦,由陳濟棠置辦,后成為廣東海軍主力艦,1937年9月14日,戰(zhàn)沉于伶仃洋,末任艦長陳天德陣亡。

寧海號(四大金剛):第七十二回出場,排水量2526噸,主炮口徑140毫米,帶有水上飛機。1931年2月建造于日本石川島播磨船廠,1932年8月歸國,是抗戰(zhàn)前民國海軍最先進的軍艦之一(另一艘為國產姊妹艦平海號),抗戰(zhàn)開始后,在江陰封鎖線與日軍飛機惡戰(zhàn),1937年9月23日,和姊妹艦平海雙雙戰(zhàn)沉。后來,寧海號又被日軍撈起修復,改名五百島號,參加太平洋戰(zhàn)爭。1944年9月19日,被美軍潛艇擊沉于御前崎南方八丈島附近(現今福島附近)。

逸仙號(四大金剛):第七十二回出場,排水量150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1931年于上海江南造船廠竣工,逸仙號是民國時期,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先進軍艦。抗戰(zhàn)開始后,與日軍飛機激戰(zhàn)于江陰要塞,9月25日戰(zhàn)沉。后來,逸仙號又被日軍撈起修復,改名阿多田號,戰(zhàn)后返還中國,后歸屬臺灣,1959年拆解。

平海號(四大金剛):第七十四回出場,排水量2448噸,主炮口徑140毫米,是由日本提供圖紙,中國制造的寧海號姊妹艦,取消了水上飛機,1931年開始建造,由于中日關系緊張,所以拖至1936年竣工。抗戰(zhàn)開始后,在江陰封鎖線和日本空軍惡戰(zhàn),1937年9月23日,和姊妹艦寧海號雙雙戰(zhàn)沉。后來,平海號被日軍撈起修復,改名八十島號,參加太平洋戰(zhàn)爭,1944年11月25日,被美軍飛機擊沉于菲律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弋阳县| 东兴市| 资阳市| 东山县| 五寨县| 商城县| 岳阳市| 康马县| 丽江市| 察哈| 双鸭山市| 益阳市| 西华县| 孟州市| 自治县| 洞头县| 镇赉县| 高碑店市| 双辽市| 平果县| 青阳县| 额尔古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张家口市| 景宁| 汉寿县| 金坛市| 新巴尔虎右旗| 枣强县| 普宁市| 息烽县| 荆门市| 安塞县| 华坪县| 尤溪县| 库尔勒市| 科技| 鄂尔多斯市| 定日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