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魂國殤:民國時期的中國海軍
- 肖璞韜
- 775字
- 2019-01-04 17:19:18
其他人物
程耀垣(1874—1929):字筱云,廣東人,程璧光之侄,父親程奎光是犧牲的革命元老,所以程耀垣頗受程璧光喜愛。第十回出場,時任海琛號艦長,程璧光死后,由于護法軍內部傾軋,被掛職為護法軍海軍部高參,未得重用,最后郁郁而終。
莫榮新(1853—1930):字日初,桂系軍閥,是桂系軍閥陸榮廷的左膀右臂。第十二回出場,時任廣東督軍,屢次和孫中山作對,最終被孫中山驅走,隱居上海,1930年逝世。
吳志馨(1883—1928):字意航,畢業于江南水師學堂,后留學于日本商船學校。第十五回出場,時任同安號驅逐艦艦長,隨孫中山南下護法,后隨溫樹德叛變至山東,投靠吳佩孚。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佩孚失敗,溫、吳兩人投靠張宗昌,后由于沈鴻烈的排擠,張宗昌將其殺死。
溫樹德(1877—1959):字子培,曾入英國皇家海軍學校學習。第十五回出場,時任豫章號驅逐艦艦長。此人是海軍史上有名的叛將,先叛薩鎮冰,再叛孫中山,還叛吳佩孚,最后投奔張宗昌,后受到沈鴻烈排擠,黯然下野。不過溫樹德晚節很好,沒有投靠日本,后來在大陸隱姓埋名,安度晚年。
歐陽琳(1887—1943):字滄生,歐陽格堂兄。早年曾赴日本、英國留學海軍。第十六回出場,是孫中山的心腹。和堂弟歐陽格不同,歐陽琳為人比較低調,在廣東革命政府建立后,歐陽琳在海軍局出任代理局長。為此,歐陽格非常不滿,設計擠走歐陽琳。后期,歐陽琳雖然任職海軍中將,但實際已經淡出海軍,后于1943年逝世。




李福林(1864—1952):字登同,福軍領袖,孫中山的鐵桿。第二十三回出場,時任孫中山衛隊長。孫中山逝世后,被蔣介石排擠回鄉,成為黑白兩道通吃的大人物,和陳策關系莫逆。晚年旅居香港。
貝璐爵士(1875—1945),1930—1935年出任英國總督,期間兩次經歷民國海軍兵臨香港之事。
楊慕琦爵士(1886—1974),第二十一任香港總督,1941年赴任,旋即趕上珍珠港事件,日軍進攻香港。楊慕琦投降,但陳策將其不少部下安全帶出香港。戰后,楊慕琦復任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