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滿洲部族認同準則

——欽定“法典”

氏族姓氏是一個民族的特有標識,它反映該民族的別樣屬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滿洲氏族的族譜、家譜、家乘等編纂,既受到漢族修譜“以昭慎終追遠、序長幼尊卑”的影響,又突現本民族的特色。譜書除了“修族譜以聯疏遠”、“篤宗族以昭雍睦”功能之外,它還承載著該族的居地、遷徙、分布、旗籍、世系、支脈、世職、功績、駐防、家傳、人口、婚姻、倫理、宗教、交往、人物、風俗、墓地、藝文等極其豐富的原始記憶。滿洲家譜編纂汲取了漢族修譜的長處,既有國家開館編纂整個滿洲部族的通譜,又有私家編修本支宗譜。17世紀后期,八旗官員世職缺出,需要附呈家譜,以證身世。從此滿洲氏族修譜蔚然成風。

雍正五年(1727年),管理旗務王大臣議準:“嗣后凡系世職官員,令其預先繕造家譜,存貯都統衙門。其后若有應行增入者,令于歲底具保增入。”《八旗通志》(初集)卷三十七《職官志四·八旗世職承襲》,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694頁。此后,滿洲姓氏世襲選官,或紛爭訴訟等事,則依據家譜參斷。這就標志著滿洲貴族已將氏族家譜納入到旗人的政治生活。

清前期編修的滿洲牒譜多用滿文書寫,到了清中期,出現滿漢文合璧譜書。例如,修成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的《烏蘇氏家譜》即用滿漢文書寫,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隨著滿洲漢化的加深,八旗氏族家譜滿漢文合璧形式增多。清末民初,變法新章,興立學校,滿人多不讀滿文之書,從此“滿文不振”。為防滿文失傳,重修宗譜時,又多滿漢文并書,以利存世。“康乾盛世”時期,尤重滿洲姓氏,正如高宗弘歷所言:“姓氏者,乃滿洲根本,所關甚為緊要。”《欽定八旗通志》卷首十二《敕諭六》,第251頁。滿洲經歷了漫長的融合過程,乾隆初年修竣的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以下簡稱《通譜》),在滿洲部族的政治與心理認同上,無疑具有“法典”性質。《通譜》中編入了部分蒙古、高麗和尼堪家族,使他們成為滿洲部族的一部分,這體現了清朝政治文明的開放性與文化多元的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汤阴县| 克拉玛依市| 甘南县| 都江堰市| 育儿| 曲沃县| 嘉祥县| 六盘水市| 客服| 西乌珠穆沁旗| 益阳市| 酉阳| 琼中| 宾阳县| 昌江| 洛川县| 台南市| 育儿| 昌都县| 凤冈县| 临高县| 博白县| 东丰县| 乡城县| 宣威市| 呼伦贝尔市| 苏尼特左旗| 兴海县| 永安市| 开鲁县| 台湾省| 安阳县| 扎囊县| 尚义县| 浠水县| 北京市| 开平市| 宁强县| 喀喇沁旗|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