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認知偏差會引起失控行為

想一想生活中有多少誤解、矛盾是由于偏見、心理定勢的思維、自以為是的誤讀所導致的?

一位年輕的小伙子要結婚了,他跟老婆商量,“能否一切從簡,三金都免了?”媳婦說這是當地的風俗,結婚最好要有三金(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老丈人當然就更不同意了,堅持要男方給一萬元禮金。

最后,沒辦法,小伙子東挪西借把東西弄齊了。婚禮上,老丈人也給新郎一個紅包,然而小伙子卻憋著一股氣,接過來后終于沒按捺住,爆發了,將紅包給撕了扔在地上。后來大家就勸他別這樣,畢竟是大喜的日子。好不容易安撫下來,有人就說,你把彩禮撿起來吧,看看到底給你多少錢。結果他撿起來一看,是一張存折,上面顯示有十萬元存款。

原來老丈人并不是想要從男方家撈什么錢,只不過就是認為按照自家風俗這些是必須的,否則女兒嫁得太不風光了,僅此而已。

故事中的這位小伙子并沒有去了解丈人的真正意圖,而是依據自己的理解去推斷丈人的意圖,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情緒化的反應與沖動的行為,這不能不說是“偏見惹的禍”。心理學理論將通常出現的偏見歸結為以下幾類。

證實偏見。它指的是這樣一種傾向,人們總是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而順著自己的思路去尋找那些能證明他們的理論或判斷的信息,而不是反駁這些理論或判斷的信息。

后見偏見。也稱事后聰明。這種偏見讓人們覺得過去的事情的結果正如他們原來所期望的一樣。

聚集性幻覺。人們會錯覺到實際上不存在的規律。人們常常會在被給出的隨機數列中找到實際上并不存在的規律,盡管這種思維對我們發現客觀規律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它常常能帶來麻煩。

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心理學家洛欽斯在所做的實驗中發現的。指的是如果在給人先后提供兩種信息時,中間有稍長的間隔,近期了解的信息往往占優勢,掩蓋之前的一貫了解。研究還表明,參與者更容易記住一張表最后的信息,而不是中間的或綜合的信息。

過度自信偏見。指的是過于堅持己見,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當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計劃,盲目行動。一概拒絕他人的意見或建議,是缺乏自覺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叶城县| 贵州省| 农安县| 昌宁县| 改则县| 克拉玛依市| 商城县| 九寨沟县| 福海县| 额尔古纳市| 礼泉县| 乐昌市| 阿克陶县| 乌恰县| 广宁县| 靖边县| 阜宁县| 佛山市| 石首市| 神池县| 万年县| 上虞市| 澄江县| 顺义区| 鹤山市| 勐海县| 汾西县| 滦南县| 望谟县| 临猗县| 滁州市| 无锡市| 博兴县| 宜城市| 无锡市| 定结县| 井陉县| 盘山县| 临安市| 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