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從客人的外表窺視他的心靈】
點完菜以后就是等著上菜,這段時間里多半以聊天為主。
不要小看這段時間,它是你觀察人的最好時機。一般來說,在菜點完而酒還沒有開始之前,大家都會有一瞬間的松懈,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真實的自我來。
所以真正的飯局高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展開人脈的互動,飛快地讀懂人心。
也許你覺得時間太短了,怎么可能窺探出賓客的心靈呢?其實,讀懂人心靠得是細節。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盧杞,跟郭子儀同朝。盧杞還不得志時,郭子儀已經出將入相,很是風光。他對所有的公卿大臣都很隨便,獨獨對盧杞禮數周到。若遇盧杞來訪,他會讓家人全撤到后面,自己整整齊齊穿了朝服,再迎接盧杞。接待中,他也表現得謙恭有禮。
家里人十分不解,一個芝麻大的小官,郭子儀為何要如此禮遇?郭子儀說:“這人心術不正但很聰明,又會巴結,遲早有得意之日。若是現在得罪了他,他定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可得罪小人啊!”果然,盧杞后來官至宰相,朝廷中凡是曾觸犯過他的官員,都被他想方設法地報復了。郭子儀不曾得罪他,最終得以自保。
某高校門口有一常年行乞的老頭,六十出頭,衣衫襤褸,面容枯槁,處處透出貧窮與困頓。可是,你千萬別因他的外在而心生同情。事實上,他的收入不菲,絲毫不遜于一位心理專家。倘若你在他身邊待上數十分鐘,你會驚嘆他看穿人心的本領。這位老頭不會逢人就伸手乞討,他能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捕捉每一位行人的目光,分析著每一位行人的神色,從而判斷出什么人“出手闊綽”,什么人“難纏”。他能輕易逮住一個善意的目光,一個微小的伸手摸口袋的動作,甚至一個下意識摸錢包的舉動。有如此一雙“火眼金睛”,自然能在乞討中頻頻得利。
看穿人心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實用技巧。這種技巧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都可以掌握,就像學習語言、學習游泳一樣。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有人,就可以練習這門技巧,匆匆路過的行人,四處張望的等車人,問路的路人都是練習的好對象。讀他的眼神就能看穿他的心術,看他的穿著就能知道他的交際方式,看他的頭發就能掌握他的性格……
為了給大家更好地識人提供一定的參考,我們總結了這些大致的規律。
透過發型判斷他人
頭發是人體最為重要的裝飾,關系著人的整體形象。對于經常從事公共活動的人來說,保持一個得體的發型更是必不可少的。發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每個人的性格趨向。
頭發粗直、硬度高的男性,大多豪爽,行俠仗義,不拘小節。他們總是以朋友為先,光明磊落,不會玩弄小聰明,是很好的患難之交。
頭發濃密、很黑的男性,大多做事情有條理,很有智慧,懂得發揮自己的長處。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是典型的事業型人才。
頭發稀少、發質很細的男性,大多心機很重,會打算,算計事情一絲不茍。他們喜歡把事情清理得很仔細,缺乏氣概和寬容心。
頭發自然卷的男性,大多都有很強的個性,喜歡表現自己,常常給別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頭發稍禿的男性,大多做事情很勤奮,對待工作認真,對自己分內的事情具有很強的責任感。
頭發總是梳理得齊整光亮的男性,大多很注重外在形象,甚至有點虛榮愛面子,對事物也比較挑剔,喜歡吹毛求疵,有的甚至有完美主義傾向。
頭發自然隨意,沒有明顯修理痕跡的男性,大多不看重外表,喜歡內在的收獲,很多人都是工作狂,拼命工作,希望獲得上司的認可。
經常留短發的男性,大多做事情干脆直接,有的可能會比較驕傲,常會滿足于自己的現狀;有的看重自己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
喜歡趕時髦、留時尚發型的男性,大多小資情緒比較重,喜歡他人的夸獎和表揚,有活力,喜歡和別人溝通,有著良好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
對于女性來說,發質和發型種類就要多一些了,而且,從女性的發質和發型中,除了能看出她們的性格特征,還能看出她們的愛情觀來。
頭發愛分縫的女性,大多對自己的相貌及身材信心十足。她們個性極強,在人群中十分活躍,喜歡以自己為中心。但是情緒善變,不易在平淡中刻苦努力,如遇大坎坷極易消沉。
發縫在右邊的女性,大多自視清高,不愿隨波逐流,是完美主義者。她們富于創造性,總會冒出與眾不同的新想法,勇于做新潮、前衛的嘗試。
發縫在左邊的女性,大多冷靜、溫和、誠實,因而深得同事信賴。她們意志力強,適合當領導者,愛情專一,但對情愛興趣極少。
留中分型長發的女性,大多感情豐富,與人無爭,有不甘寂寞的傾向,愛情常不如意,有自戀傾向。同時,對影視、文學興趣濃厚,有較好的文學能力。
留中分型短發的女性,大多較理智、務實,是治家好手。她們性格溫順,依賴性強,喜歡得到別人的夸獎,富有奉獻精神,是賢妻良母型的女性。
留柔和長發的女性,大多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不太有嫉妒心。容易墜入愛河,因對自己充滿了自信,所以相信自己在情人眼中是最完美無缺的。
留不對稱俏麗短發的女性,大多有主見、自尊心強。她們對于任何事總是收放自如,面對愛情,如其一發現另一半猶豫不決或者出現了第三者時,絕對是立即分手,絕不戀棧。
留著突顯輪廓之美的新穎短發的女性,大多容易因為某些事而情緒波動,對于愛情是全然占有的,嫉妒心十分強烈,不容許另一半與異性過于親密,一旦發現愛情即將逝去,會用盡全力加以挽回。
透過色彩判斷他人
一般來說,在參加飯局的時候,只要準備充分,我們都會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來博得贊美。所以,看賓客的服裝,再對比下面的參考原則,有助你進一步了解賓客的心理。
喜歡紅色服裝的人,大多個性堅強,積極豁達。活潑、感情豐富,說話做事快而不假思索,喜歡和別人爭論,是精力旺盛的行動派,不管花多少力氣與代價也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
這樣的人是優秀的鼓動者,能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周圍的朋友。不過這種人的缺陷也很明顯,由于缺乏耐性,他們常常稍微不順自己的意就會火冒三丈,但由于天性樂觀,不會被怒氣困擾太久,往往是暴風驟雨過后馬上喜笑顏開。
喜歡藍色服裝的人,大多喜歡寧靜,能鎮定自若。心境比較開闊,遇事不驚,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是無憂無慮,喜怒不形于色。
喜歡藍顏色的人同時又是非常負責的人,將工作交給他們之后,他們會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在和同事、朋友及對手相處的時候,他們往往是和事佬,能夠把即將發生的沖突無形化解。
當然,他們并非沒有一點血性,就像大海也有發怒的時候,他們能夠采取非常漂亮的手段反擊,讓對方自嘆不如,深深折服。
他們的缺點是交際能力稍顯不足,這影響著他們結交更多的知心朋友。這樣的人擁有一個或幾個不太大的交際圈,圈子里的朋友個個都能夠以誠相待。在談論自己見解的時候,他們和朋友之間經常發生爭執,對于相異意見,哪怕事實已經證明是他錯了,他也會口服心不服。
喜歡紫色服裝的人,大多多愁善感,焦慮不安,具有藝術家的品味和氣質。他們機智過人,感情豐富,具有非常強的洞察力,駕馭自己感情的能力很強,能夠比較輕易地化解自己的煩惱和憂愁。
他們處事比較低調,總認為自己平凡,不愿意在公眾場合顯露自己的個性,這讓他們在社交場合顯得有些“悶”,容易失去一些和“貴人”相遇的機會。
在個人感情上,他們對自己的感情不太珍惜,總認為自己能夠駕馭得了,所以有時會選擇放縱。
喜歡綠色服裝的人,大多性情平靜,善于克制。綠色是春天萌動時的顏色,充滿了生機。喜歡綠色服裝的人的情緒也像春天一樣,陽光燦爛,春暖花開。
他們不易煩亂,性格偏外向,追求溫馨、渴望平靜,很少焦慮不安或憂愁,充滿希望和樂觀,渴望事事更加美好,喜歡和大家一起享受溫暖的感覺。
在工作中,他們追求上進,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因為不喜歡在團隊中太突出,所以容易被上級忽視。
他們大多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成為周圍人崇拜他們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們很有人緣。另外,他們會公平對待每一個人,不會厚此薄彼,給人八面玲瓏的感覺。
喜歡粉色服裝的人,比較感性,處世溫和。喜歡粉色服裝的人常常想讓自己呈現出年輕、有朝氣的感覺,甚至希望在旁人眼中是個高貴的形象。
他們大多因不擅長向人吐露心事,常常躲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有強烈逃避現實的傾向。另外,他們也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不喜歡和人爭論,也常優柔寡斷。
喜歡黃色服裝的人,大多心情歡暢,輕松愉快。黃色是豐收的顏色,喜歡黃色服裝的人性格外向、精力充沛、做事瀟灑自如、說話無所畏懼,不擔心別人考慮什么,他們不易動搖,更不輕言放棄,是可以信賴的人。
他們富有高度的創作力及好奇心,關心社會問題甚于切身問題,喜歡追求崇高的理想,尤其熱衷社會運動。在朋友之間,他們談論更多的是國家大事,對個人薪水的總數倒不太關心。
他們在社交場合是活躍分子,但在活躍的背后,有可能掩藏著很深的孤獨。
喜歡灰色服裝的人,心情壓抑,較為保守。灰色是陰霾的顏色,喜歡灰色服裝的人會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用霧一樣的薄紗掩蓋起來,讓你看不透他們的真實心態。他們在和人交往的時候,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愿意與別人達到心意相通的地步。
喜歡棕色服裝的人,性格拘謹、脾氣耿直,多才多藝,憑借自己本領能夠豐衣足食。在社交場合,他們表現得比較拘謹,自我價值觀很強烈,對于別人的意見建議比較抵觸,不愿意因為他人而改變自己,但也能夠保持一團和氣,因此能給人很大的信賴感。
在結交朋友上,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系分得很清楚,所以容易給別人一種冷漠的傾向。
喜歡黑色的人,多愁善感,容易悲觀。毋庸諱言,黑色的厚重和沉悶反應了一個人的心緒,這種沉重感會讓人覺得前途迷茫,從而對自己的處境抱怨不斷。
女人的首飾也會說話
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有一篇杰作,叫做《項鏈》,內容是這樣的:
教育部小職員路瓦栽的妻子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高雅乃至奢華的生活,但家境只能讓她生活在夢幻中。丈夫為了讓妻子開心,好不容易弄到教育部部長夫婦家庭晚會的請柬。
為了出席這個舞會,瑪蒂爾德向朋友佛來思節夫人借了一條鉆石項鏈。晚會上,路瓦栽夫人得到了成功,“她比所有的女賓都漂亮、高雅、迷人”。然而,樂極生悲,她不小心將借來的鉆石項鏈丟失了。
為了償還購買項鏈的借債,夫妻倆含辛茹苦地勞作了十年。瑪蒂爾德變成了一個粗壯耐勞的婦女,路遇佛來思節夫人時,多年老朋友竟認不出她了。瑪蒂爾德講出了十年不平常的經歷,佛來思節夫人感動極了,卻出人意料地告訴她,借給她的那條項鏈是最多值五百法郎的假鉆石項鏈。
小說的結局令人扼腕,為了一條價值不高的假項鏈,一個家庭搭上了十年的幸福!瑪蒂爾德悲劇的產生,有社會和個人虛榮心的原因,也有她不善于觀察,沒能意識到愛做表面文章、拿鉆石項鏈不當回事的佛來思節夫人最愛的是仿真首飾。
首飾的誕生由來已久,早在遠古時代,尚處于刀耕火種時期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佩戴首飾了,那時的首飾多用石頭、貝殼、玉器、植物種子等制作。現代生活中,首飾的樣式、制作首飾的材料變得越來越豐富,首飾所承載的內容也日益豐富。
女賓客佩戴的首飾,不僅能折射出她們的愛好和品味,還能反映其性格。
有些喜歡佩戴金首飾。自古以來,黃金就是一種非常貴重的金屬,佩戴金光閃閃的項鏈、耳環、頭飾是很多王公貴族的愛好。在今天,依然有大量的女性喜歡黃金飾品。
有的女性喜歡在身上戴滿金戒指、金耳環、金手鐲、金項鏈,由于有殷實的家庭經濟后盾,她們往往很有自信、性格外向,對待朋友也比較友善。不過有些女性會在人前顯得頤指氣使,把自信變成傲慢。
有的女性只戴少許金飾,比如只戴一只金戒指或一塊金表、一條項鏈,這樣的女性往往非常注意首飾的品質、造型以及和自己皮膚、服飾的搭配,具有很高的欣賞品位,氣質高雅脫俗。不過這種女性性格不太外向,有時略顯拘謹,給人一種不好接近的感覺。
有些女性喜歡佩戴銀首飾。銀首飾以其光滑閃亮而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盡管銀飾的價格比黃金低廉了不少,但在裝扮一個人的作用上,它并不比黃金遜色。
喜歡戴銀首飾的女性,比較講究做事的順序,在公共場合,她是一個嚴格遵守秩序的人;在辦公室里,她喜歡按部就班,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規則做事,一旦某個環節沒有做好,她就會坐立不安。所以,如果你安排她做某一項工作,就要提前有思想準備——她不會犯錯誤,但也很難創新。
有些女性喜歡佩戴家傳首飾,如舊式手鐲、舊式耳環和戒指,或一對古老的袖飾或胸飾,而不去改制或購買新潮現代的首飾,身上也絕無此類首飾。這類女性骨子里非常傳統,對于相夫教子、持業守家非常在行。
在和朋友交往方面,喜歡家傳首飾的人對朋友非常忠誠,不愛挑撥是非。缺點是包容性不夠,交際圈子比較狹窄,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標新立異的念頭比較反感,顯得有些守舊、落伍。
有些女性喜歡佩戴顯眼的首飾。很多女性喜歡戴很大、很悅目的首飾(比如大耳環、大型胸飾、大顆的彩色珠寶、非常鮮艷的裝飾物等),在人群中,佩戴這類首飾的女性最容易引起他人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