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自尊心極強,討厭別人的指揮,對欺詐行為深惡痛絕。假如你端上一盆黃瓜蘸醬,然后告訴他這是“青龍出洞”的話,很可能引起他極為強烈的反應。
同時,這種人性格獨立,一旦認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就會堅持到底,拒絕做任何改變。
在做事的效果上,他追求完美,渴望能夠不同凡響,一鳴驚人,所以,他會積極地對待分內的每一件事。在對待朋友上,他能表現出一定的彈性,讓雙方都感到很有面子。
TIPS:酒的安排技巧
這里所介紹的,是葡萄酒的安排技巧。其他種類的酒,只要注意合不合客人的口味即可。
1.溫度適中
白酒在飲用前宜先冷藏,切記勿于酒中加入冰塊,以免破壞酒質結構。白酒于冷藏后飲用,果香味會比較明顯及爽口,冷藏溫度以攝氏10到12度為宜,甜白酒及酒齡淺者尚可把飲用溫度降低兩度,飲用前先開瓶透氣15到30分鐘。
通常我們都會說紅酒宜于室溫中飲用,但這是指歐洲的室溫標準,也就是攝氏15到18度之間,溫度稍低比稍高好,這樣酒香可藉由口中較高的溫度發揮出來。
若溫度太高時,不論紅酒或白酒都會因酒精味道過重而失其均衡感。
飲用紅酒,特別是高級紅酒,應先把瓶塞打開約一小時,讓一些因陳年所產生的異味蒸發掉,這樣才能使應有的酒香與空氣混合而引發出來。
香檳和汽泡酒宜于攝氏7或8度間飲用,以避免汽泡因溫度升高而快速消失而影響其清爽口感。香檳是最好的餐前酒,亦可佐餐而全程飲用。
2.主人驗酒
當服務生送上我們所點的葡萄酒時,主人(或點酒者)應在開瓶前檢視酒名、年份及酒廠是否無誤。
3.醒過再喝
驗過酒,主人可示意服務生先開瓶透氣,使酒香在飲用時能充分發揮出來。再檢驗瓶塞是否濕潤,若是干涸可要求更換。
4.不壞不退
主人在試酒時不能因酒不合心意而要求換酒,只有在酒變質、變壞(如味道變酸,酒精變強像烈酒等),或服務生未在主人視線范圍內開酒等因素下才可要求退換。
5.先女后男
服務生上酒時會先請主人品嘗,確定該酒的顏色、香氣、味道皆正常后,依順序倒給女客,再逆轉順序倒給男客,最后才倒給主人。
主人在品嘗時可順便告訴服務生每杯酒的分量及哪些客人不需要葡萄酒以免浪費。
6.先白后紅
大部分葡萄酒是佐餐酒,在用餐時搭配食物飲用最佳,故在餐廳中點酒時可依據點選菜色內容和味道濃淡而挑選酒味濃淡不同的紅酒或白酒。但忌用甜度較高之葡萄酒佐餐,因為甜味會影響食欲并破壞食物原味。
對紅酒或白酒的選用并無一定規則,依個人喜好而定。但一般而言,白酒因其酸度高有去腥味的功效,非常適合搭配各種海鮮食物;紅酒有去油膩的功能,搭配肉類相得益彰。
7.先淡后濃
葡萄酒因產區及品種的不同而口感有所差異,正因如此,在飲用葡萄酒時,宜先飲用白酒,再來溫和的紅酒,如法國勃艮第產區(Burgundy)的黑品諾品種(Pinot Noir),最后才享用醇厚的紅酒,如波爾多產區(Bordeaux)的解百納·蘇維翁品種(Cabernet Sauvignon),中文另譯作赤霞珠,這樣我們才能體會由淡轉濃的口感轉變。
【細致入微,讓每一張嘴都給你打滿分】
有兩位仁兄從麗江風塵仆仆地赴昆探訪上級領導。女領導也盡顯地主之誼,兩位仁兄還沒下飛機,這邊女老板已在一家出名的傣味飯店預訂了包間,他們腳一落地便被專車接到飯店。女領導天生好客,三個人點了十個菜,除了五個涼菜,檸檬雞、火燒乳豬等傣味特色大菜也大盤大盤地上了桌。
女老板一直熱情地招呼著兩位下屬,兩位下屬卻不怎么動筷。女老板問:“兩位不愛吃嗎?”其中一位仁兄指著自己滿嘴的燎泡忍無可忍:“領導,菜很豐盛,只是我最近上火,醫生說酸、辣的東西盡量不要吃。”
女老板恍然大悟,卻也只能訕訕地笑笑,說:“只記得爺們愛吃肉了。”一番話逗得眾人哭笑不得。最后不得已這桌菜只能打了四大包帶走。
這種事情看似沒什么大不了,但在一直“仰視”上司的下屬人員那里就成了大問題。下屬會疑惑:領導連菜都點不好,工作能力又怎么樣呢?這種質疑,勢必造成下屬對上司的印象大打折扣,對上司以后的仕途同樣會有影響。
與對人觀察不細心的女老板相比,職場新人劉冉更是在飯桌上犯了一個“低級”錯誤。
今年剛畢業的劉冉在生日之際宴請同事,想借此機會聯絡下感情融入新團隊。
于是,劉冉在一高級餐廳訂了一個大包間。由于同事以云南人居多,劉冉在點菜時就點了云南人愛吃的火腿、臘腸等,一共14個菜,其中10個肉菜。
幾位美女同事很快將桌子上4個素菜“洗劫一空”,卻對肉菜遲遲不肯動筷。劉冉還以為是幾位女同事靦腆,于是一筷子下去夾了幾大塊火腿擺在其中一女同事面前。那同事對著劉冉的熱情只悠悠地說了句:“辦公室幾位女同事都在減肥,你不知道美女是在飯桌上忍出來的嗎?”
那時,劉冉尷尬得腸子都綠了。本來是一片赤誠想和同事們拉近關系,卻弄巧成拙以尷尬收場,為融入團體,劉冉接下來只能打持久戰了。
如此看來,點菜不僅需要真功夫,而且是門大大的學問,在當下越來越容不得我們小覷。我們既要考慮客人的年齡構成、職業特色,又要考慮市面上的美食流行趨勢,以及這家飯店的特色。
另外,買單的人脾氣也要摸一摸,是大鍋飯還是私房錢,是小氣鬼還是大方派?
公務員小小說自己是在三五不時的相親中,學會了如何點菜。起初每次吃飯,小小都是溫柔可人地等對方點,直至某次留下了陰影。“對方也是一個實在人,看我比較瘦,憐香惜玉一鼓作氣點了土豆、紅燒肉加蛋、大蝦、松鼠魚……濃油赤醬滿滿一桌。散場時剩了大半桌菜,沒人好意思提出打包帶回家。”小小也曾遇到過出手矜持的,點來點去都是素菜,“有一些蔬菜比肉還貴,還吃得不舒服。”
如果你有留意,總會發現公司里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堪稱“氣氛調節器”,工作能力姑且不論,但領導出席宴會總是喜歡帶上他。
這樣的人物往往有這樣的過人之處:會點菜,酒量好,口才好,有他在場,氣氛總是特別融洽。現在部門吃飯很喜歡帶上小小,“因為他們知道,每回我點一桌子菜總會比別人點得便宜,且菜又比別人點的好吃。”
雖然菜譜上美食眾多,點菜卻讓人頗費躊躇,點得不當,會花錢勞神卻沒得到眾人歡心。怎樣才能讓食客人人滿意、費用合理又有益健康呢?
點菜前的準備
你首先要了解這家餐館的特點,屬于哪個菜系,這個菜系,有哪些名菜或目前流行菜式。
問清同席者有沒有忌口的食品、有沒有民族習慣或其它特殊忌諱,例如素食者、不食牛羊肉者、不吃辣椒者、不吃海鮮者等等,在點菜時要兼而顧之。
點多少菜合適
我們要根據聚餐的人數和費用合理選擇菜肴,基本上保證一人一菜,外加一湯和一兩樣點心就可以了。
葷素搭配是必要的,且盡量不點用同樣手法烹調的兩種菜肴,或不點主料內容一樣的菜肴。例如,點了魚香肉絲,就不再點肉絲、肉片類了。
此外,還要注意口味搭配是否重復,甜酸、麻辣、鹽酥等口味要適當搭配。
注意用餐者的年齡
如果宴請的客人以中老年居多,則應多點質地軟嫩、口味清淡、做工精細的菜肴。中老年人腸胃較弱,食量不大,而且對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心懷顧慮,我們應避免過多大魚大肉、煎炸熏烤等油膩厚味食品,最好在餐前上一碗開胃湯以促進食欲。
如果用餐者以青年人為主,我們可點部分味道濃香、油脂較多的菜,以免食客們感到“不解饞”,也避免桌上的菜肴很快吃完而尷尬。
若是女客較多,可點一些帶酸甜味的菜肴或甜味的精致小點心。
別忘多點應時順季菜肴
在不同季節中,人的代謝會發生變化,物產也會不斷變換。古人云:“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飲食應當順應時令不斷調整,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例如夏季炎熱多汗,消化能力下降,菜肴宜清爽,可少點油膩或辛辣食物,增加蔬菜、豆制品和水產品等,具有清火作用的食物此時更會受到歡迎。若正是寒冬,天氣寒涼,口味可較夏天稍重,宜增添一些砂鍋、燒烤之類熱氣騰騰的菜肴。
特價菜一定要點
一般來講,特價菜一定要點。特價菜是餐館招攬顧客的一種促銷措施,基本上是平價攬客的,而且和這家餐館的特色也有很大關系,點特價菜可以達到省錢嘗鮮的目的。
你可以聽服務員的介紹,但不能完全聽服務員的安排,這有個前提就是你想嘗試體驗餐館菜肴特色。除了服務員介紹的餐館特色菜之外,他們還會推薦一些用有問題原料或者快要過保質期的原料烹調的菜肴,尤其是那些味重油大的菜品,更是要予以注意。
實在不了解餐館的特點的話,你可以看看別人桌子上的菜,從分量到成色以及進食的程度,大致可以估計個八九不離十。這樣點菜雖然是一種笨辦法,但對于進一家陌生的餐廳吃飯的你還是有幫助的。
實在不行了,害羞不敢看也不敢問,那么就把領班叫過來,把你們的標準告訴他,讓他幫助你們點菜。領班對自己餐廳的菜肴肯定了解,讓他安排能夠保證我們品嘗到餐館的特色,而且在菜肴的搭配上也會比較合理。同時領班為了多攬回頭客,也不會在菜品的質量上做什么手腳,一般是可以讓人滿意的。
也可點套餐或包桌,這樣費用固定,菜肴的檔次和數量相對固定,省事。
如果自己是被請的,點菜時可以告訴主人隨便點。如果推讓不行,就盡量點一個價格適中且能適合在座諸位口味的中檔菜,再請其他人點。別人點的菜,無論如何都不要挑三揀四。
西餐點菜的竅門
西餐在菜單的安排上與中餐有很大不同。以舉辦宴會為例,中餐宴會除近10種冷菜外,還要有熱菜6-8種,再加上點心、甜食和水果,顯得十分豐富。而西餐雖然看著有6、7道,似乎很繁瑣,但每道菜一般只有一種食材,下面我們就將其上菜順序作一簡單介紹。
1.頭盤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或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較少,質量較高。
2.湯
與中餐有極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周打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
魚類菜肴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肴與蛋類、面包類、酥盒菜肴品均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肴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類菜肴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肴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肴的原料取自雞、鴨、鵝,我們也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歸入禽類菜肴。禽類菜肴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肴
蔬菜類菜肴可以安排在肉類菜肴之后,也可以與肉類菜肴同時上桌,所以可與主菜算為一道菜,或稱之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肴在西餐中稱為沙拉。與主菜同時上桌的沙拉,一般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制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千島汁、奶酪沙拉汁等。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制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做為頭盤食用。還有一些蔬菜是熟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上飲料、咖啡或茶。飲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正式的全套餐點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并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