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善于傾聽是溝通的關鍵——成敗說出來,機遇聽出來(3)

假如對方無法向你敞開心扉,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對方個性多疑,很難信賴他人。不過,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你自身的問題。其中可以提到的一點就是,你在對方說話的時候,點頭的頻率太低了。

對方在侃侃而談的時候,如果你不點頭表示認同,他就會失去說下去的興趣。想要撬開對方的嘴巴,點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不就是點頭嗎?每個人在無意識中都會做。”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一般的點頭,無法讓對方說出真實的想法,只有“速度稍快,夸張地點頭”才有效果。

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確一邊在“嗯、嗯”地回應對方一邊在點頭。但在第三者看來,這種點頭的幅度太小。應該更加夸張地、以一種自己在全身心傾聽的姿態點頭,否則無法取得顯著效果。

你可以用鏡子檢查自己的點頭幅度。估計大家都會發現自己的點頭幅度太小,這樣肯定不行。

如果想讓對方的談話按照一定的節奏繼續下去,你必須恰當地點頭表示認同,這樣能帶給對方很好的感覺,他就能不停地說下去。

2.寬容,學會傾聽逆耳之言

學會傾聽逆耳之言。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每個人都存在著缺點,每個人的工作方法與思路也決不是完美的,這就需要他人來指出。而作為傾聽者需以一副虛心求學的態度來接受。

一頭牛和一頭驢在一個槽子里吃飯,牛穩重,干活勤懇,平常不怎么喜歡說話,它看不慣驢得瑟的樣子,認為驢事兒多,但是它不愿意得罪人。如果它看不慣驢了,在心里罵幾句就算了。不過它只要說話,就能把人噎得夠嗆。驢正直,性子急,想到什么就說,只要它認為對的,從來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干活當然也比較毛躁。

有一天,由于主人給的飯不是很多,吃著吃著,牛心里就想了,我每天跟著主人去翻地,干很多的重活,而旁邊這個驢卻吃得比我還要多,讓人看著真是不爽。但是不喜歡說話的它,在旁人眼里看來沒有什么變化。與此同時,旁邊的驢心里也在打著算盤,每天都是我跟主人去野地里割草,我一大車一大車地往回拉,回來后還得讓旁邊的笨蛋一起吃,它有什么功勞?

想到這里,于是它說:“喂!這些草都是我拉回來的,你能不能少吃點呢?”牛正在氣頭上,聽了這話當然不高興了,“好草都留給你,這些苞米豆子都是我跟著主人一天一天辛辛苦苦翻地種出來的,連大糞都是我上的。那么這些強壯、飽滿、白白胖胖的豆子和苞米,你就別碰了,咱倆各吃各的,行不?”

驢急了,給了牛一蹄子,牛積攢多年的怨氣在一瞬間好像山洪暴發一樣,頭一低,對著驢就撞過去了。驢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停地踢牛。它們誰也不服誰,很多回合過后,兩敗俱傷。

第二天,寬容的主人來了,看到此情景,立刻給兩頭牲口敷藥療傷,并且給它們分別準備了幾頓豐盛的大餐。同時了解到事情的緣由及問題的嚴重性,耐心開導,與當事牛、驢一起來分享對方的優點,重新分配好二人以后的工作,做到互相協助,互相補充。

沒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接受刺耳的話,談何溝通呢?溝通是必須的生活技能之一,良好的溝通需要寬容的心做橋梁,寬容需要溝通來體現。以不同的心態來溝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顆寬容的心,就會出現上面故事中的結果。

所以,開口說話之前,我們既要謹慎小心,努力讓對方聽得進去。另一方面,也要用心聆聽對方所說的道理,不要過于在意對方怎么說。

不過話又說回來,可能我們都會拒絕接受別人不恰當的批評方式及言語,也會有馬上自圓其說的念頭和反唇相譏的沖動,在這種情況下你無論如何都要克制,因為反擊的表現就是你不接受別人的批評,盡管你也許是無心之失。經常對別人的批評進行直接反駁,你的信譽度會直線下降,使別人認為你固執己見。對待來自他人的批評,最重要的是斷定他人的批評是否對你有價值,不一定所有的批評你都要接受。如果是出于成見的批評,無關緊要的批評,惡意的批評,你根本不用在意;如果是善意的批評,有價值的批評,接受下來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別人對你的批評是善意的,有參考價值的,你就應該承認并考慮接納他的意見,而且要表示出感謝。同時盡可能地按照他的意見進行改正,和他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表明你改正錯誤的決心和勇氣。

如果批評的事情確實不是因為你的原因造成的,你一定非常生氣,你一定覺得受了很大的委屈。盡管你心里很不平衡,你還是要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假若你沒有耐心地把話聽完,而是中途打岔,申訴你的理由,你多半會被認為是狡辯,不虛心接受他人意見,他對你的行為會非常生氣,這樣你只會使雙方的沖突更加劇烈,而且從此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往往人們都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不認可,對自己意見不重視,有時即使對方是對的。

你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必要接受批評,可以表示出遺憾的態度,但這和認錯不一樣,因為這只是一種禮貌,卻能顯示出你的修養和體諒別人的風度。認真聽完他的批評之后,再提出你的理由、解釋你的行為、證明你的看法,最后的結果可能是不成功的,對方仍然不肯原諒你的行為,你也沒必要為此太傷神,因為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聽到不順耳的話時,你應該這樣想:沒有人會對自己不在乎的人提出忠告,最刺耳的話往往是最為你著想而且誠實的話,因為他是為你好。良藥苦口可以治病,忠言逆耳可以減少犯錯誤的機會。

另外,有時一個人說出的話,其中的言詞和他們本身的文化素養有關。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說出好聽的話,既能讓我們理解、受用,又能發自內心地接受。這時候,你更需要寬容。

當別人提高聲音時,你千萬不要試圖也提高聲音,這樣的溝通,將會很容易超過原本溝通的那種性質。保持心平氣和,才能降低對方欲要燃燒的內火。

任何一句話,認真去聽,都可能聽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無價值。但是,我們常常不在乎這些道理,卻斤斤計較于對方表達時的態度和語氣。換句話說,我們不認真聽對方在講什么,卻十分介意對方是怎么講的。事實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聽者的反感,這就是所謂的忠言逆耳。只要雙方都認真地聽,那么我們溝通起來就會順暢得多。

3.巧妙插話,達到最佳傾聽效果

在社交場上,你時常可以看到你的一個朋友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人聊得起勁,此時,你可能就會有加進去的想法。

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話題是什么,而你突然加入,可能會令他們覺得不自然,也許因此話題接不下去。更糟的是,也許他們正在進行著一項重大的談判,卻由于你的加入使他們無法再集中思想而無意中失去了這筆交易;或許他們正在熱烈討論,苦苦思索解決一個難題,正當這個關鍵時刻,由于你的插話,會導致對他們有利的解決辦法告吹,到后來場面氣氛就會轉為尷尬而無法收拾。此時,大家一定會覺得你沒有禮貌,進而人家都厭惡你,導致社交失敗。

假設一個人正講得興致勃勃時,你突然插嘴:“喂,這是你在昨天看到的事吧?”說話的那個人因為你打斷他說話,絕對不會對你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許多不懂禮貌的人總是在別人談著某件事的時候,在說到高興處時,冷不防半路殺進來,讓別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這種人不會預先告訴你他要插話了,他插話時根本不會管你說的是什么,而是將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去,有時是把你的結論代為說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口才。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讓說話的人頓生厭惡之感,因為隨便打斷別人說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尊重別人。

培根曾說:“打斷別人,亂插嘴的人,甚至比發言者更令人討厭。”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最無禮的行為。

有一個老板正與幾個客戶談生意,談得差不多的時候,老板的一位朋友來了。這位朋友插進來了,說:“哇,我剛才在大街上看了一個大熱鬧……”接著就說開了。老板示意他不要說,而他卻說得津津有味。客戶見談生意的話題被打亂,就對老板說:“你先跟你的朋友談吧,我們改天再來。”客戶說完就走了。

老板的這位朋友亂插話,攪了老板的一筆大生意,讓老板很是惱火。隨便打斷別人說話或中途插話,是有失禮貌的行為,但有些人卻存在著這樣的陋習,結果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就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系。

每個人都會有情不自禁地想表達自己想法的愿望,但如果不去了解別人的感受,不分場合與時機,就去打斷別人說話或搶接別人的話頭,這樣不但會擾亂別人的思路,引起對方的不快,有時甚至會產生誤會。

要獲得好人緣,要想讓別人喜歡你,接納你,就必須根除隨便打斷別人說話的陋習,在別人說話時千萬不要插嘴,并做到:

不要用不相關的話題打斷別人說話;

不要用無意義的評論打亂別人說話;

不要搶著替別人說話;

不要急于幫助別人講完事情;

不要為爭論雞毛蒜皮的事情而打斷別人的話題。

那么,一個傾聽高手在傾聽過程中如何插話,才有助于達到最佳的傾聽效果呢?

根據不同對象可采取不同的方法:

第一,當對方在同你談某事,因擔心你可能對此不感興趣,顯露出猶豫、為難的神情時,你可以趁機說一兩句安慰的話。

你能談談那件事嗎?我不是十分了解。

請你繼續說。

我對此也是十分有興趣的。

此時你說的話是為了表明一個意思:我很愿意聽你的敘說,不論你說得怎樣,說的是什么。這樣可以消除對方的猶豫,堅定他傾訴的信心。

第二,當對方由于心煩、憤怒等原因,在敘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時,你可用一兩句話來疏導。

你一定感到很氣憤。

你似乎有些心煩。

你心里很難受嗎?

說這些話后,對方可能會發泄一番,或哭或罵都不足為奇。因為,這些話的目的就是把對方心中郁結的一股異常情感“誘導”出來,當對方發泄一番后,會感到輕松、解脫,從而能夠從容地完成對問題的敘述。

值得注意的是,說這些話時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誤區。不應對他人的話作出判斷、評價,說一些諸如“你是對的”、“他不是這樣”一類的話。你的責任不過是順應對方的情緒,為他架設一條“輸導管”,而不應該“火上澆油”,強化他的抑郁情緒。

第三,當對方在敘述時急切地想讓你理解他的談話內容時,你可以用一兩句話來“綜述”對方話中的含意。

你是說……

你的意見是……

你想說的是這個意思吧……

這樣的綜述既能及時地驗證你對對方談話內容的理解程度,加深對其的印象,又能讓對方感到你的誠意,并能幫助你隨時糾正理解中的偏差。

以上三種傾聽中的談話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不對對方的談話內容發表判斷、評論,不對對方的情感做出是與否的表示,始終處于一種中性的態度上。切記,有時在非語言傳遞的信息中你可以流露出你的立場,但在語言中切不可流露,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試圖超越這個界限,就有陷入傾聽誤區的危險,從而使一場談話失去了方向和意義。

誰想要從另一方那里得到更多的東西,誰就必須做到一點:多聽少說。誰說得越多,誰獲得的東西就越少。

在溝通中,讓對方說得越多,我們了解對方真正意圖的機會就越多。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你掌握的對方的情況,遠比對方知道的你的情況還要多時,你自然就把握住了先機。

4.會說場面話,更要會聽場面話

那是一個雞尾酒會。有個商人模樣的老外過來打招呼,我馬上放下冰橙汁,與他握手。他笑問我:“為什么你的手冰冰冷呀?”我忙著解釋,朝那杯冰橙汁亂指。他馬上搖頭:“不不不,你只需要說‘但我的心是熱的’就行了。”

一句話提醒了我。

其實他并不關心為何我的手是冷的,而我也并無義務解釋為何我的手是冷的。不過是兩個陌生人找個話題混個臉熟而已,什么話開心,什么話可以搏個笑臉,就講什么話。

雖然名片盒里的人越來越多,真正無話不談的朋友還是那么幾個。絕大多數是場面上的朋友,迎來送往,無非是個“Hello”加上“Goodbye”。若是真正的朋友,就算相對無語,彼此也不覺得尷尬。

但場面上的朋友就不同了,畢竟Hello完了,還要周旋幾句才能拜拜。中間的一段空白,總是要去填的。善于應酬的人,也就是公認的社交高手,總能漂亮地完成此類使命,讓彼此輕松愉悅地度過一段時間;反之,則空留一堆尷尬的笑臉和一段比受刑還難熬的時間。

相信你在日常生活中不只說過,也一定聽過不少場面話,例如:“你最近好像瘦了?”“好久不見,又變漂亮了!”這些話你會當真嗎?頂多說句:“謝謝,還好啦!”

你聽得出對方在講場面話,當然,聽你說的人也不見得就比你笨。場面話就像是綁在禮物盒上的緞帶,拆開之后是驚喜還是驚嚇,不得而知,最好的處理之道,就是一笑而過,別再深究。

因此,上述的例子若你持續追問:“有嗎?你覺得我瘦了幾公斤?”想必對方也是兩極反應,一就是真的感受到你有所變化,立刻指出差異并向你討教減肥妙招;二就是閃爍其詞,速速轉移話題。

場面話是不宜被戳破的,就像禮物盒上的緞帶,如果你沒有迎接后續的心理準備,也沒有把它打回蝴蝶結的能力,還是讓它完完整整待在那里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石景山区| 桦甸市| 安阳市| 八宿县| 洪江市| 博罗县| 新泰市| 广丰县| 中山市| 红桥区| 南宫市| 晋宁县| 巩留县| 宜章县| 建水县| 哈巴河县| 宝清县| 永兴县| 金湖县| 金塔县| 浙江省| 资源县| 吉隆县| 西乌珠穆沁旗| 敦煌市| 浦江县| 镇远县| 斗六市| 海门市| 盘锦市| 池州市| 荆州市| 黎平县| 苗栗市| 洛南县| 平南县| 方正县| 吉林省| 航空|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