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集外(1)
- 老舍短篇小說集(套裝共3冊)
- 老舍
- 4885字
- 2018-02-01 10:19:15
【她的失敗】
她扶著椅子,不知想些什么,只看見鏡里的灰白面孔,一陣陣的冷笑,她忽然像發狂的樣子說:“我為什么要受他的驅使?我為什么熱心協助他,甚且要嫁他?”她軟軟的坐下。
北風吹著陣陣的寒云,把晴明的天日都遮住。這潔凈的小屋中,才四點多鐘,已覺得有些黑暗。
她坐在椅子上,拿著解放雜志翻來覆去的看,但是始終沒有看清那一段是什么話。時時掩了書,對著鏡子,呆呆的坐著。
她的一舉一動,都像受了“無聊”的支配,時時仿佛聽見皮鞋橐橐的聲音,她卻懶得向院中去看,以為這個聲音,決不是假的,也決不是旁人。
拍拍的打門,小狗兒汪汪的亂叫,這冷淡的院子,才稍微有些活氣。
“蘭香!看看誰打門呢!”
“或者是送信的吧!”蘭香答應這句話很誠懇。
蘭香進來,一邊走,一邊念:“普安寺十五號秦心鳶女士秋緘。”
她趕緊站起來,接過信,不知怎樣就拆開了,這是蘭香看慣的,但是極注意她臉上的顏色。
她臉上忽然紅了,又漸漸的灰白,很不愿意拿自己的感情,去激動別人,就面向著里說:“蘭香你快泡茶去吧!”
她扶著椅子,不知想些什么,只看見鏡里的灰白面孔,一陣陣的冷笑,她忽然像發狂的樣子說:“我為什么要受他的驅使?我為什么熱心協助他,甚且要嫁他?”她軟軟的坐下。
好大半天,院中家雀,正在啁啁啾啾叫的高興,忽然全飛了。蘭香拿著茶碗進來。
“蘭香!你知道宇宙間,也有熱心作事的過錯嗎?這良心,是要寄在條規上嗎?”這時候,蘭香仿佛是天上降下來的神女。
“姑娘!那天我上街,見著了他,他說‘你們姑娘,實在誠實,只是少了些修飾,而且有點粗心,’姑娘!你的信,許我看看嗎?”
“蘭香!你替我看完了吧!”
“啊喲!姑娘!不但少些修飾,這天真爛漫,也是敗事的根呢!”
(載1921年3月日本《海外新聲》第一卷第三號)
【小鈴兒】
“你父親不是打南京陣亡了嗎?哼!尸骨也不知道飛到哪里去呢!”小鈴兒聽完,蹦下炕去,拿小拳頭向南北劃著,大聲的說:“不用忙!我長大了給父親報仇!先打日本后打南京!”
京城北郊王家鎮小學校里,校長,教員,夫役,湊齊也有十來個人,沒有一個不說小鈴兒是聰明可愛的。每到學期開始,同級的學友多半是舉他做級長的。
別的孩子入學后,先生總喊他的學名,惟獨小鈴兒的名字——德森——仿佛是虛設的。校長時常的說:“小鈴兒真像個小銅鈴,一碰就響的!”
下了課后,先生總拉著小鈴兒說長道短,直到別的孩子都走凈,才放他走。那一天師生說閑話,先生順便的問道:“小鈴兒你父親得什么病死的?你還記得他的模樣嗎?”
“不記得!等我回家問我娘去!”小鈴兒哭喪著臉,說話的時候,眼睛不住的往別處看。
“小鈴兒看這張畫片多么好,送給你吧!”先生看見小鈴兒可憐的樣子,趕快從書架上拿了一張畫片給了他。
“先生!謝謝你——這個人是誰?”
“這不是咱們常說的那個李鴻章嗎!”
“就是他呀!呸!跟日本講和的!”小鈴兒兩只明汪汪的眼睛,看看畫片,又看先生。
“拿去吧!昨天咱們講的國恥歷史忘了沒有?長大成人打日本去,別跟李鴻章一樣!”
“跟他一樣?把腦袋打掉了,也不能講和!”小鈴兒停頓一會兒,又繼續著說,“明天講演會我就說這個題目,先生!我講演的時候,怎么臉上總發燒呢?”
“慢慢練就不紅臉啦!鈴兒該回去啦!好!明天早早來!”先生順口搭音的躺在床上。
“先生明天見吧!”小鈴兒背起書包,唱著小山羊歌走出校來。
小鈴兒每天下學,總是一直唱到家門,他母親聽見歌聲,就出來開門;今天忽然變了:
“娘啊!開門來!”很急躁的用小拳頭叩著門。
“今天怎么這樣晚才回來?剛才你大舅來了!”小鈴兒的母親,把手里的針線,扦在頭上,給他開門。
“在哪兒呢?大舅!大舅!你怎么老不來啦?”小鈴兒緊緊的往屋里跑。
“你倒是聽完了!你大舅等你半天,等的不耐煩,就走啦;一半天還來呢!”他母親一邊笑一邊說。
“真是!今天怎么竟是這樣的事!跟大舅說說李鴻章的事也好哇!”
“喲!你又跟人家拌嘴啦?誰?跟李鴻章?”
“娘啊!你要上學,可真不行,李鴻章早死啦!”從書包里拿出畫片,給他母親看,“這不是他;不是跟日本講和的奸細嗎!”
“你這孩子!一點規矩都不懂啦!等你舅舅來,還是求他帶你學手藝去,我知道李鴻章干嗎?”
“學手藝,我可不干!我現在當級長,慢慢的往上升,橫是有做校長的那一天!多么好!”他搖晃著腦袋,向他母親說。
“別美啦!給我買線去!青的白的兩樣一個銅子的!”
吃過晚飯小鈴兒陪著母親,坐在燈底下念書;他母親替人家作些針黹。念乏了,就同他母親說些閑話。
“娘啊!我父親臉上有麻子沒有?”
“這是打哪兒提起,他臉上甭提多么干凈啦!”
“我父親愛我不愛?給我買過吃食沒有?”
“你都忘了!哪一天從外邊回來不是先去抱你,你姑母常常的說他:‘這可真是你的金蛋,抱著吧!將來真許作大官增光耀祖呢!’你父親就瞇瞇的傻笑,搬起你的小腳指頭,放在嘴邊香香的親著,氣得你姑母又是惱又是笑。——那時你真是又白又胖,著實的愛人。”
小鈴兒不錯眼珠的聽他母親說,仿佛聽笑話似的,待了半天又問道:
“我姑母打過我沒有?”
“沒有!別看她待我厲害,待你可是真愛。那一年你長口瘡,半夜里啼哭,她還起來背著你,滿屋子走,一邊走一邊說:‘金蛋!金蛋!好孩子!別哭!你父親一定還回來呢!回來給你帶柿霜糖多么好吃!好孩子!別哭啦!’”
“我父親那一年就死啦?怎么死的?”
“可不是后半年!你姑母也跟了他去,要不是為你,我還干什么活著?”小鈴兒的母親放下針線嘆了一口氣,那眼淚斷了線的珠子般流下來!
“你父親不是打南京陣亡了嗎?哼!尸骨也不知道飛到哪里去呢!”
小鈴兒聽完,蹦下炕去,拿小拳頭向南北劃著,大聲的說:“不用忙!我長大了給父親報仇!先打日本后打南京!”
“你要怎樣?快給我倒碗水吧!不用想那個,長大成人好好的養活我,那才算孝子。倒完水該睡了,明天好早起!”
他母親依舊作她的活計,小鈴兒躺在被窩里,把頭鉆出來鉆進去,一直到二更多天才睡熟。
“快跑,快跑,開槍!打!”小鈴兒一拳打在他母親的腿上。
“喲,怎么啦!這孩子又吃多啦!瞧!被子踹在一邊去了,鈴兒!快醒醒!蓋好了再睡!”
“娘啊!好痛快!他們敗啦!”小鈴兒睜了睜眼睛,又睡著了。
第二天小鈴兒起來的很早,一直的跑到學校,不去給先生鞠躬,先找他的學伴。湊了幾個身體強壯的,大家蹲在體操場的犄角上。
小鈴兒說:“我打算弄一個會,不要旁人,只要咱們幾個。每天早來晚走,咱們大家練身體,互相的打,打疼了,也不準急,練這么幾年,管保能打日本去;我還多一層,打完日本再打南京。”
“好!好!就這么辦!就舉你作頭目。咱們都起個名兒,讓別人聽不懂,好不好?”一個十四五歲頭上長著疙瘩,名叫張純的說。
“我叫一只虎,”李進才說,“他們都叫我李大嘴,我的嘴真要跟老虎一樣,非吃他們不可!”
“我,我叫花孔雀!”一個鳥販子的兒子,名叫王鳳起的說。
“我叫什么呢?我可不要什么狼和虎,”小鈴兒說。
“越厲害越好啊!你說虎不好,我不跟你好啦!”李進才撇著嘴說。
“要不你叫卷毛獅子,先生不是說過:‘獅子是百獸的王’嗎!”王鳳起說。
“不行!不行!我力氣大,我叫獅子!德森叫金錢豹吧!”張純把別人推開,拍著小鈴兒的肩膀說。
正說的高興,先生從那邊嚷著說:“你們不上教室溫課去,蹲在那塊干什么?”一眼看見小鈴兒聲音稍微緩和些,“小鈴兒你怎么也蹲在那塊?快上教室里去!”
大家慢騰騰的溜開,等先生進屋去,又湊在一塊商議他們的事。
不到半個月,學校里竟自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永不招惹人的小鈴兒會有人給他告訴:“先生!小鈴兒打我一拳!”
“胡說!小鈴兒哪會打人?不要欺侮他老實!”先生很決斷的說,“叫小鈴兒來!”
小鈴兒一邊擦頭上的汗一邊說:“先生!真是我打了他一下,我試著玩來著,我不敢再……”
“去吧!沒什么要緊!以后不準這樣,這么點事,值得告訴?真是!”先生說完,小鈴兒同那委委屈屈的小孩子都走出來。
“先生!小鈴兒看著我們值日,他竟說我們沒力氣,不配當,他又管我們叫小日本,拿著教鞭當槍,比著我們。”幾個小女孩子,都用那炭條似的小手,抹著眼淚。
“這樣子!可真是學壞了!叫他來,我問他!”先生很不高興的說。
“先生!她們值日,老不痛痛快快的嗎,三個人搬一把椅子。——再說我也沒拿槍比畫她們。”小鈴兒惡狠狠的瞪著她們。
“我看你這幾天是跟張純學壞了,頂好的孩子,怎么跟他學呢!”
“誰跟卷毛獅……張純……”小鈴兒背過臉去吐了吐舌頭。
“你說什么?”
“誰跟張純在一塊來著!”
“我也不好意罰你,你幫著她們掃地去,掃完了,快畫那張國恥地圖。不然我可真要……”先生頭也不抬,只顧改綴法的成績。
“先生!我不用掃地了,先畫地圖吧!開展覽會的時候,好讓大家看哪!你不是說,咱們國的人,都不知道愛國嗎?”
“也好!去畫吧!你們也都別哭了!還不快掃地去,掃完了好回家!”
小鈴兒同著她們一齊走出來,走不遠,就看見那幾個淘氣的男孩子,在墻根站著,向小鈴兒招手,低聲的叫著:“豹!豹!快來呀!我們都等急啦!”
“先生還讓我畫地圖哪!”
“什么地圖,不來不行!”說話時一齊蜂擁上來,拉著小鈴兒向體操場去,他嘴直嚷:
“不行!不行!先生要責備我呢!”
“練身體不是為挨打嗎?你沒聽過先生說嗎?什么來著?對了:‘斯巴達的小孩,把小貓藏在褲子里,還不怕呢!’挨打是明天的事,先走吧!走!”張純一邊比方著,一邊說。
小鈴兒皺著眉,同大家來到操場犄角說道:
“說吧!今天干什么?”
“今天可好啦!我探明白了!一個小鬼子,每天騎著小自行車,從咱們學校北墻外邊過,咱們想法子打他好不好?”張純說。
李進才搶著說:“我也知道,他是北街洋教堂的孩子。”
“別粗心咧!咱們都帶著學校的徽章,穿著制服,打他的時候,他還認不出來嗎?”小鈴兒說。
“好怯家伙!大丈夫敢作敢當,再說先生責罰咱們,不會問他,你不是說雪國恥得打洋人嗎?”李進才指教員室那邊說。
“對!——可是倘若把衣裳撕了,我母親不打我嗎?”小鈴兒站起來,撣了撣身上的土。
“你簡直的不用去啦!這么怯,將來還打日本哪?”王鳳起指著小鈴兒的臉說。
“干哪!聽你們的!走……”小鈴兒紅了臉,同著大眾順著墻根溜出去,也沒顧拿書包。
第二天早晨,校長顯著極懊惱的神氣,在禮堂外邊掛了一塊白牌,上面寫著:
“德森張純……不遵校規,糾眾群毆,……照章斥退……”
(載1923年1月《南開季刊》第二、三期合刊)
【旅行】
兩個人越說越亂,誰也不聽誰的,誰也聽不見誰的。老舍一看老辛的眼睛,心里說:要是不贊成上海岸,他非把我活埋了不可!又一看老方的神氣:哼,不跟著他上古洞,今兒個晚上非叫他給解剖了不可!
老舍把早飯吃完了,還不知道到底吃的是什么;要不是老辛往他(老舍)腦袋上澆了半罐子涼水,也許他在飯廳里就又睡起覺來!老辛是外交家,衣裳穿得講究,臉上刮得油汪汪的發亮,嘴里說著一半英國話,一半中國話,和音樂有同樣的抑揚頓挫。外交家總是喜歡占點便宜的,老辛也是如此:吃面包的時候擦雙份兒黃油,而且是不等別人動手,先擦好五塊面包放在自己的碟子里。老方——是個候補科學家——的舉動和老舍老辛又不同了:眼睛盯著老辛擦剩下的那一小塊黃油,嘴里慢慢的嚼著一點面包皮,想著黃油的成分和制造法,設若黃油里的水分是一·○七?設若擱上○·六七的鹽?……他還沒想完,老辛很輕巧的用刀尖把那塊黃油又插走了。
吃完早飯,老舍主張先去睡個覺,然后再說別的。老辛老方全不贊成,逼著他去收拾東西,好趕九點四十五的火車。老舍沒法兒,只好揉眼睛,把零七八碎的都放在小箱子里,而且把昨天買的三個蘋果——本來是一個人一個——全偷偷的放在自己的袋子里,預備到沒人的地方自家享受。
東西收拾好,會了旅館的賬,三個人跑到車站,買了票,上了車;真巧,剛上了車,車就開了。車一開,老舍手按著袋子里的蘋果,又閉上眼了,老辛老方點著了煙卷兒,開始辯論:老辛本著外交家的眼光,說昨天不該住在巴茲,應該一氣兒由倫敦到不離死兔,然后由不離死兔回到巴茲來;這么辦,至少也省幾個先令,而且叫人家看著有旅行的經驗。老方呢,哼兒哈兒的支應著老辛,不錯眼珠兒的看著手表,計算火車的速度。
火車到了不離死兔,兩個人把老舍推醒,就手兒把老舍袋子里的蘋果全掏出去。老辛拿去兩個大的,把那個小的賞給老方;老方頓時站在站臺上想起牛頓看蘋果的故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