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擬定話題:FBI教你找準切入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

1 恰當提問可以更好開啟話題

在FBI審訊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如何讓犯罪嫌疑人開口說出案件的事實真相,是審訊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F(xiàn)BI審訊人員都會在審訊之前做好功課,以免出差錯。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由于不善于溝通,在人際交流方面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毋庸置疑,溝通是相互的,是一種信息雙向甚至多向的交流。也就是說,溝通是人們通過會話方式,將信息傳遞給對方,同時,希望對方能給予相應(yīng)反應(yīng)的過程。

會話作為溝通主要形式,就是要雙方圍繞一定的內(nèi)容展開,也就是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會話。而想要會話收到良好的效果,需把握和控制好話題,而達到這一目的的前提是話題切入點。一個成功的話題切入點,可以引起對方的交流興趣,使相互交流順利完成。

很多時候,話題切入會采用提問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提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對方的真實需要、掌握對方心理、表達自己的觀點等。通常,在人際交流中,或者比較正式的會話中,雙方都需要對彼此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商務(wù)談判中,雙方要了解彼此的實力、要求,掌握各種有關(guān)的信息和背景資料。但如果彼此對對方的情況并不太了解,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而FBI在辦案過程中,為了偵破案件,避免不了與犯罪嫌疑人和證人進行會話。在這一過程中,F(xiàn)BI探員向犯罪嫌疑人和證人提出問題,就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雖然對很多問題,他們只需要單刀直入地提問,但為了緩解嫌疑人和證人緊張、尷尬的心理,以及巧妙地引出更多線索,他們在提出問題時,往往也會采取一定的技巧。不然,一旦引起嫌疑人和證人的厭倦情緒,他們就會采取敵對態(tài)度,做出防衛(wèi)反應(yīng),這樣雙方就很難合作了。所以,為了快速切入話題,順利完成審訊任務(wù),F(xiàn)BI探員不僅會注意自己說話的態(tài)度,同時也會講究話語的使用技巧。

可見,在會話中,采用提問切入話題的方式,絕對不是隨便地提問,而是有講究的。也就是說,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可能導致事與愿違。那么,在交流時,如何進行提問才對順利完成交流有幫助呢?

(1)有意義的提問

會話時,在提問之前需要認真思考,不能作應(yīng)急反應(yīng)的隨意提問。溝通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一個簡潔的、有意義的提問,可以給人留下成熟睿智的印象。而唐突地提問,則往往使人陷于尷尬境地,或者對方不知道你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或者他不清楚是否應(yīng)該給予回答,甚至不清楚應(yīng)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去回答。尤其在與上級或資深人士交流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在提出問題時,要清楚自己要問什么、對方會有什么反應(yīng)、是否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等等。

(2)邊看邊問,邊聽邊問

在很多時候,有準備的提問,不是說就一定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全部拿出來,而是需要邊看邊聽,并在這一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當然,通過調(diào)整,可能有一些事先準備的問題就不需要再提出了。其實,這是一種必要的變通,也是在會話過程中應(yīng)該懂得的問題。一個人能否在會話時,提出有水準、有價值、對持續(xù)交流有幫助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對其觀察能力和傾聽水平的考查。這種提問技巧,在訪談、匯報工作以及交流會等場合中,運用得比較多。如果掌握不好,可能會出現(xiàn)重復(fù)提問等情況。

(3)選擇正確的提問方式

在提出問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問話方式,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對方的反應(yīng)也一定不同,得到的回答也不會相同。一般情況下,提問的方式有這樣幾種:

①問:將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直接提出來。

②反問:從相反的方向提出問題,這樣對方就只能做出回答。采用這樣的提問方式,目的就在于讓對方對問題無法回避。

③側(cè)面提出問題:不直接將問題提出來,而是通過旁敲側(cè)擊的方式,迂回地轉(zhuǎn)到正題上來。

④設(shè)問:可以假設(shè)一個結(jié)論,并將其提出來,讓對方通過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繼而使其將問題回答出來。

⑤追問:抓住對方所談的問題,不斷進行提問,也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4)先提問題,再說背景

向?qū)Ψ教岢鰡栴}時,要言簡意賅,不要啰唆,最好控制在20個字之內(nèi)。如果需要介紹關(guān)鍵的背景資料,在點明問題之后再去加以介紹和解釋。一般情況下,要整理出三個以上的關(guān)鍵點來支持問題或者結(jié)論,然后再繼續(xù)觀察。如果還有必須說明的問題和細節(jié),才需要繼續(xù)說明。

(5)把握提出問題的時機

在提出問題時,不可過于莽撞,什么時候適合提出問題、應(yīng)該提出怎樣的問題都是需要進行思考的。在一個好的時機提出合適的問題,對引起對方的注意大有幫助。這樣可以掌握主動權(quán),使交流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下去。

(6)充分考慮對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

在會話時,所面對的不同對象會有不同的個人情況,如職業(yè)、年齡、身份、文化背景、性格、生活經(jīng)歷等等。因此,在提出問題時,也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提問方式。如果對方具有雷厲風行的個性,你提出問題時就要簡潔明了;如果對方比較挑剔,提出問題時就要謹慎周密,以免惹麻煩;如果對方比較急躁,提問時就不能過于直白;面對開朗者時,提出問題時就可以隨意一些。總之,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不可以千篇一律。

在會話時,想要掌握主動權(quán),快速準確切入話題,可以試著用提問的方式,并且掌握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針對不同情況,恰當巧妙地拋出你的問題,引起對方的關(guān)注和興趣,使交流順利完成。

2 以對方的愛好為切入話題的點

FBI心理分析師認為,在交流中,只有迅速找到談話的切入點,才能讓交流順利展開。

很多時候,我們與交流對象是第一次接觸,由于彼此不熟悉,在剛剛進入交流時,往往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這時,就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然后展開話題,進入良好的交流狀態(tài)。

對于尋找話題切入點,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做。這個問題看似很難,其實也很簡單。當然,如果事先知道與誰見面,可以在與其見面之前做一些功課,這樣就會有備無患。比如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對方的愛好,弄清楚他對什么事物感興趣,這樣就可以在見面后,以此為切入點,展開交流。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人都會有他感興趣的事物,并對其給予高度關(guān)注與積極探索,而且往往表現(xiàn)得心馳神往。也就是說,興趣之于人們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會讓人們對其很投入。比如一個人對美術(shù)感興趣,就會收藏好的美術(shù)作品。人們對某件事物感興趣,并不只是關(guān)心它的表面,更多時候是因其而獲得關(guān)于某方面的知識,或者通過參與這種活動,從而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所以,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就會主動、積極尋找機會去參加。同時,他愿意與人分享這種快樂。在人際交流中,情商高的人,一定先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使談話的氣氛友好而和諧。而情商較低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總是喜歡談及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樣往往使得對方興趣索然,致使交流失敗。

約翰是一家面包店的推銷商,他一直想把面包賣給華盛頓的一家餐廳,為此,做了不少努力。他經(jīng)常給這家餐廳經(jīng)理打電話,參加經(jīng)理的社交聚會。但兩年下來,他也沒有做成這筆交易。后來,約翰總結(jié)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教訓,決定改變交際策略,找出那位經(jīng)理最感興趣的事物。他發(fā)現(xiàn),那位經(jīng)理是“美國旅館招待者”旅館人士組織的一員。而且,此人不只是一個組織成員,由于他的熱忱,還被選為主席。對于組織在任何地方舉行的活動,他都會積極參加。約翰獲悉經(jīng)理的這一信息后,第二天見到他時,就以此為切入點與其展開了交流。結(jié)果這一次,那位經(jīng)理一口氣就與他聊了半個小時,都是有關(guān)他的組織的事,而且交談話語始終充滿了熱忱。看得出來,那個組織的確是他的興趣所在,是他的興奮點。這次交談結(jié)束后,經(jīng)理還給了約翰一張他們組織的會員證。那天談話時,約翰根本沒有提起面包的事,但幾天后,那個飯店的大廚師就打電話告訴約翰,讓他把面包樣品和價格送過去。就這樣,約翰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都沒能拿下的生意,卻在他找到對方的興趣,并在交流時以此為切入話題的點后,就輕易地解決了。

可見,在人際交流中,用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是使得交流順利進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人際交流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沒有交流技巧的人,在與人交流時,只是談?wù)撟约焊信d趣的事物,不在乎對方怎么想,這樣往往會惹得對方厭煩。而具有交流技巧的人,只是在談?wù)搶Ψ礁信d趣的事物,投其所好,這樣就能輕易博得對方的好感,并使自己的意圖得以達成。可見,話題切入點具可選擇性。

可以說,在人際交流中,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進行交流,如同為交流打開了一扇大門。而運用這一交流技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交流時,了解對方感興趣的事物是什么。任何一個人都對自己感興趣,當你談起他時,他一定愿意認真跟你說。因此,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要用心感知。不僅這樣,在交流前,最好做足準備工作,對對方的歷史背景做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方便獲悉他所感興趣的方面和事物。在清楚對方興趣的前提下,展開交流,才能引起對方的談話興致,使交流順利完成。

(2)從人們感興趣的事物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所以,在人際交流時,要根據(jù)這一特點,找到恰當?shù)恼勗捛腥朦c,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比如對一個愛好書法的人,大贊其字寫得好,未必能讓他高興,因為愛好藝術(shù)的人往往性情平淡。所以,在跟這類人交流時,不如以王羲之、黃庭堅等為話題切入點。那樣,可能會更容易引起他們交談下去的興趣,使交流在愉悅的氛圍下進行。

(3)如果以對方興趣為話題切入點,在談?wù)搶Ψ礁信d趣的話題時,一定要真誠、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贊揚令他感興趣的事。當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后,一定會對你產(chǎn)生良好的印象,這對交流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而且,也可能會為你帶來再次與之交往、交流的機會。

(4)在談?wù)搶Ψ礁信d趣的話題時,還要注意這樣一點,那就是要控制好談話的氛圍。當對方興致勃勃地談?wù)撈鹱约焊信d趣的事物的時候,要認真、安靜地去聆聽他的談話。因為認真聆聽也是一種無聲的交流,你的這種狀態(tài)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豁達和關(guān)注,使其獲得一種幸福感,畢竟被人注視是每個人都期望的。

(5)多讀書、看報,多積累知識。一個涉獵廣泛的人,在與不同人談起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時,才能應(yīng)對自如,而不致于貽笑大方。

人際交流需要技巧,善于交流的人,總能找到恰當?shù)恼勝Y,將對方談話的興致引出來。而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為交流的切入點,是人際交流中,展開話題的一個好途徑。它絕不是討好他人的表現(xiàn),而恰恰是對他人的尊重。事實證明,運用這一交流技巧,能更加容易打開對方的心扉,使交流在充滿愉悅和諧的氣氛下順利完成。美國的FBI探員,在對犯罪嫌疑人或證人的詢問中,為了能使交流更加順利,使嫌疑人或證人緩解內(nèi)心的壓力,或者想讓對方主動談?wù)撟约焊信d趣的話題,從中了解其個性特征,往往會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對方在沉浸其中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與辦案人員展開交流。由此可見,這一交流技巧的運用,對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3 對方最得意的事是很好的話題切入點

FBI心理專家指出,在交流前或交流進行中,應(yīng)對對方的一些情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尋找話題切入點。而將對方最得意的事情作為切入點展開交流,可以讓對方更積極地交流下去。

每個人都喜歡被人贊美,而潛意識的贊美更為直接,也是最深刻的肯定。有些人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歡,就是因為他懂得贊美。知道人類的本質(zhì)需求,就是渴望被贊美。在人際交流中,如果想要使交流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下去,就要學會這種交流的技巧。因為當你在無形中給予了他人肯定后,會很容易贏得對方的認同,甚至對你產(chǎn)生好感。而且在與人交流時,以對方最得意的事為交流的切入點,往往能引發(fā)對方的談話興致,展開更多的話題內(nèi)容。尤其當你有求于人時,更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技巧。如果能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說起,往往能讓你的心愿達成。

優(yōu)美座位公司經(jīng)理亞當森,是一個精于談話技巧的人。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技巧,讓他贏得了一筆超過9萬美元的生意。

伊斯曼是美國柯達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他曾捐贈巨款在曼徹斯特建造音樂廳、紀念館和戲院。當時,很多制造商為承接這批建筑物內(nèi)的座椅紛紛找上門來,想從伊斯曼處得到這筆生意。期間,很多制造商高興而來,敗興而歸。優(yōu)美座位公司的經(jīng)理亞當森,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來到了柯達公司,他希望通過面見伊斯曼而得到這筆生意。伊斯曼的秘書在引見亞當森前告訴他,最好在面見伊斯曼時,不要超過5分鐘。因為他很忙,而且十分嚴厲,所以進去后要盡快講明自己的意圖。

亞當森來到伊斯曼的辦公室時,伊斯曼正在埋頭工作,于是亞當森安靜地站在那里打量起這間辦公室來。過了一會,伊斯曼抬起頭,看到亞當森,然后問道:“先生有何指教?”亞當森說:“哦,是這樣,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這段時間里,對您的這間辦公室認真觀察了一番。說實話,我本人從事室內(nèi)木工裝修的時間不短了,但如您這間辦公室這樣精致的裝修,我還從來沒見過。”

伊斯曼回答說:“你不說,我倒是給忘了,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shè)計的。剛剛建好那會兒,我對它非常喜歡,但由于工作太忙,之后就沒再好好欣賞過。”亞當森用手在墻邊的木板上擦了一下,說:“這一定是英國的橡木。對吧,伊斯曼先生?意大利的橡木,不是這樣的質(zhì)地。”“你說的沒錯。”伊斯曼興奮地站起身,并接著說,“這確實是來自英國的橡木,我有一位專門研究室內(nèi)橡木的朋友,正是他專程從英國幫我訂的貨。”跟亞當森談?wù)撨@個問題,讓伊斯曼顯得心情格外的好,他一邊說著當時裝修這間辦公室的事情,一邊帶著亞當森仔細參觀起辦公室來。

在參觀的過程中,伊斯曼逐一向亞當森介紹辦公室的每一件裝飾,從它們的顏色到木質(zhì),再到之間的比例和手藝、價格,把他對這間辦公室裝修設(shè)計的整個經(jīng)過,都講給了亞當森。亞當森非常感興趣地聽著伊斯曼的介紹。伊斯曼也像遇到了多年的知心老友一樣,興致勃勃地講著那一切。而伊斯曼的過往故事,也引起了亞當森的好奇。于是,他又詢問起伊斯曼的經(jīng)歷。對于自己年少時期渡過的那段艱難的歲月,伊斯曼也毫不隱瞞地講給了亞當森,而且他還把自己發(fā)明柯達相機的經(jīng)過,以及自己打算為社會所作巨額的捐贈也都告訴了亞當森……

對于伊斯曼的善舉,亞當森由衷表示了敬佩之意。

在亞當森剛來拜訪時,秘書警告過他,不要讓自己的交談超過5分鐘。可結(jié)果,亞當森和伊斯曼聊了很久很久,一直聊到中午。

可是,談興正濃的伊斯曼似乎沒有打算停止他的講述,看看時間已經(jīng)中午了,伊斯曼對亞當森說:“上次,我在日本買過幾把椅子,回來后就把它們放在了我家的走廊里。現(xiàn)在,被日光曬得已經(jīng)掉漆了。前幾天我剛剛買了油漆,想重新給它們涂好。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看我的油漆表演?走,到我家里去,中午我們一起吃過飯后,我再讓你看看我的手藝如何。”吃過中午飯后,伊斯曼便開始給他的那幾把椅子涂漆,他對此是那樣興致勃勃,并為自己的手藝頗為自豪。那天,直到二人告別,亞當森也沒有向伊斯曼提起生意的事。

但是,不久之后,亞當森接到了伊斯曼給他的大批訂單。從那之后,兩個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亞當森之所以在最后獲得了伊斯曼的信任,接到了大批訂單,并不是因為亞當森在伊斯曼面前,展示了多好的口才。但亞當森為什么成功地獲得了這筆生意呢?主要是因為他了解自己的談判對象。所以,他進入伊斯曼的辦公室后,沒有直接談生意,而是利用伊斯曼鐘愛、并引以為傲的室內(nèi)裝飾入手,采用巧妙的方式對伊斯曼的成就給予了贊揚。所以,伊斯曼的自尊心因此得到了極大滿足,并把亞當森當作了自己的知己。這樣的交流,必然會讓亞當森的心愿達成。

由此可見,在交流中,以對方最得意的事情談起,會引發(fā)其極大的聊天興致,非常有助于交流的順利完成,從而達成所愿。

在人際交流時,運用這一交流技巧,需要注意什么呢?

(1)乘勝追擊。當你以對方得意的事情為話題切入點后,一般情況下,對方會表現(xiàn)出滿意的態(tài)度,并且會興致勃勃地開啟話題,講述其中的種種經(jīng)歷。這時,你不要就此結(jié)束,適當?shù)刭澝缹Ψ剑@樣對方會覺得你對他的認可是真誠的,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奉承他。但不要重復(fù)地進行贊美,這樣便會給人虛偽或別有用心的感覺。

(2)間接表示你對對方的認可。真誠坦白地直接講出對方得意的事情,雖然能取得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寸,容易被人看作是故意奉承,會適得其反。如果采用間接提出的方式,也就是著重對某一類人或物表達自己的認可,往往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就像亞當森對房間設(shè)計的欣賞。

(3)針對對方的優(yōu)點所在的層面切入話題。這樣以面帶點的方式,即不露痕跡,又可以讓對方高興,從而引發(fā)他的交談興致。

不管采用怎樣的一種方式,如果能在人際交流中,巧妙地指出令對方得意的事情,就很容易贏得對方的好感,并使其興致勃勃地展開話題。只要有個良好的開端,其他事就好辦多了。

美國FBI在審訊過程中,為了撬開犯罪嫌疑人的嘴,往往會采用這樣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探員設(shè)計好的圈套,從而使案件得以破獲。

4 從共同話題談起也是展開交流的途徑

FBI犯罪心理學專家指出,有些交流之所以不順利,就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話題為切入點。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喜歡談?wù)撟约毫私獾氖虑椋绻麑Ψ礁信d趣或所了解的事情,正巧也是你所感興趣和了解的,就可以以此為話題展開交流,這也是善于交流的人在交流中通常運用的手段。

在人際交往中,面對他人,往往會不知從何談起。特別是有求于人時,更不知該怎樣開口,將話題自然引到自己的意圖上。這種情況,銷售人員遇到的比較多一些。在向客戶推銷產(chǎn)品時,如果不能迅速引起客戶的關(guān)注,銷售的成功率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很多人不喜歡被銷售人員打擾,所以,為了能在短時間內(nèi)留住客戶腳步,銷售人員就得想辦法找到與客戶溝通的共同點,并以此來切入話題,引起客戶交流的興趣。同樣,在人際交流中,找到共同話題,也是談話的成功要素之一。一般情況下,成功的話題具有這樣兩個必要因素,一方面是對方感興趣的,另一方面是雙方都關(guān)注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關(guān)注點,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線索去了解他人關(guān)注的話題,從而找到話題的切入點。比如你了解到這個人喜歡政治,恰好你也對政治比較關(guān)注,就可以以近期發(fā)生的政治事件為切入點;如果這個人喜歡足球運動,你也喜歡足球運動,就可以以某場足球比賽為切入點;如果一個人喜歡音樂,剛好你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在交流中,就可以由音樂切入。

共同的話題會讓彼此產(chǎn)生共鳴和情感認同,一旦雙方有了情感認同,兩個人的距離也就拉近了。而且,共同話題更容易展開交流,畢竟彼此都關(guān)注這個話題,有可以暢聊的基礎(chǔ)。

喬治經(jīng)銷建筑材料有幾年了,可是生意一直不溫不火。他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在朋友的眼里是個可靠的家伙。不過,喬治在與人溝通方面不太在行。雖然他誠實可靠,可在開拓市場方面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后來,他的朋友給了他一點指導,他才漸漸開竅。

一次,他又去一個工地推銷建筑材料,廢了半天口舌,工地負責人總算來到了他跟前。不過這一次,喬治并沒有像往常那樣,直接開口推銷自己的建筑材料,而是對工地負責人提了一個跟建筑材料毫不沾邊的問題。他問道:“嗨,朋友,對最近的一場足球賽事有什么看法?”這位工地負責人看了看喬治說:“喜歡足球?那您認為昨天的那場比賽中,意大利球員場上犯規(guī)那件事,被裁判罰得重不重?”關(guān)于這個問題,喬治當然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于是針對此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并留意觀察著工地負責人的態(tài)度。沒想到喬治的一番評論深得工地負責人的認同,二人開始了熱烈交談。后來,喬治的生意自然得到了那位工地負責人的幫忙,賣出去了很多建筑材料。

喬治在見到那位工地負責人后,為什么會和他談?wù)撈痍P(guān)于足球的問題呢?原來,他看到那個人的手臂上有一個小小的文身圖案——足球。而喬治也是一個足球運動愛好者,并對足球方面的一些事情有著比較深刻的了解。因此,他才以足球為話題切入點,與那位工地負責人展開了交流,并且贏得了那個人的好感。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際交往是雙方互動的過程,包括交往情境和對象。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彼此能進入到同一情緒狀態(tài)中,雙方共鳴的情境就建立起來了,進而彼此都能贏得對方的熱情回應(yīng)。在人際交流中,如果想讓彼此的交流進入這樣的狀態(tài),尋找共同的話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引導對方進入這一狀態(tài)。而雙方在交流共同話題時,也就很容易產(chǎn)生情感共鳴了。

一天,一幢辦公樓的電梯出了故障,帕斯和蘇珊娜一同被困在了電梯中。由于兩人并不認識,蘇珊娜對帕斯慢慢產(chǎn)生了戒備之心。帕斯見狀,主動和蘇珊娜聊了起來。

帕斯:“你也在這里上班嗎?”

蘇珊娜微微點頭。

帕斯:“我在17層的華安律師所,你在幾層?”

蘇珊娜:“我在12層云翔科技。”

帕斯:“哦,你是云翔科技的?我有個同學幾年前在你們那干過……”

就這樣,在交談中蘇珊娜慢慢放下了戒備心理,而且后來兩位還成了朋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時候,在與陌生人交流時,由于與對方?jīng)]有共同語言,會覺得很別扭,恨不得馬上結(jié)束談話。但當你有求于人時,必須要打破這種窘境。而找到共同話題是擺脫窘境的好辦法。那么,如何去尋找共同話題呢?

(1)事前搜集資料。如果是事前約好的見面,就要在沒見面之前,先找到有關(guān)對方的資料,對對方大概有一個了解。當然,如果有條件,可以做得更好些。而對方的個人經(jīng)歷、愛好、職位、健康狀況等是必須要清楚的。這樣,就可以在見面后以其中的某一項為話題切入點,將對方引導到同一情境中去。

(2)善于察言觀色。如果沒有機會更多地了解對方,那就要懂得察言觀色,也就是一邊交流,一邊觀察。其實,只要用心觀察,總會發(fā)現(xiàn)你與對方共同關(guān)注著某一件事,或者在一些問題上,你與對方是相同觀點的,或者會發(fā)現(xiàn)你與對方有某些相同的愛好和興趣。找到這些,就可以由此為切入點,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3)注意語言策略。有了共同話題為切入點,就相當于為展開交流打開了大門。但要做到和對方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語言運用方面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也就是你要把話說到他的心窩里,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交流需要技巧,有了技巧才能讓看似簡單的交流過程,變得和諧美好。同時,完成自己的心愿。

在辦案過程中,F(xiàn)BI面對犯罪嫌疑人和證人時,要取得想要的證據(jù),與他們交談時,更需要講究技巧。因為只有巧妙的談話,才能無形中化解對方的敵對感,使其在不知不覺中透露出蛛絲馬跡。而尋找共同話題,就是FBI詢問中的一個交流手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海淀区| 衡山县| 安西县| 济南市| 青铜峡市| 齐齐哈尔市| 镇江市| 河南省| 东辽县| 石棉县| 弥勒县| 新兴县| 仪征市| 德令哈市| 思茅市| 阿城市| 涞水县| 明水县| 荣成市| 盐亭县| 铜川市| 雷州市| 九龙县| 理塘县| 湾仔区| 调兵山市| 梁平县| 观塘区| 祁东县| 庄浪县| 余庆县| 建昌县| 迭部县| 大埔县| 定远县| 蓝山县| 六盘水市| 开封市| 南乐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