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五霸 七雄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勢力衰落,大國諸侯互相爭奪霸權(quán)。歷史上把先后稱霸的五個諸侯,叫作“五霸”。五霸一般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也有的說五霸應該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 lǘ)及越王勾踐。

齊桓公在位期間,在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的輔佐下,齊國在經(jīng)濟、政治和軍事上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日益走向富強。這時周王已經(jīng)衰弱到不能維持其天下“共主”威權(quán)的程度,齊桓公為了擴大自己的政治權(quán)力,爭做霸主,就拿“尊王攘夷”的口號做號召,企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謂“尊王”,意思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認周天子的共同領(lǐng)袖地位;所謂“攘夷”,意思是聯(lián)合各諸侯共同抵御戎、蠻等部族對中原的侵襲。齊國是第一個建立霸業(yè)的國家,它曾經(jīng)援助燕國打退山戎的入侵,聯(lián)合諸侯國出兵衛(wèi)國擊退了侵入衛(wèi)國的狄人。還曾經(jīng)聯(lián)合中原諸侯討伐楚國。齊桓公屢次大會諸侯,和各國結(jié)成同盟,相互約定:如某國遭遇外患,各國共同出兵援救;在盟各國,互不侵犯,如有爭端,由盟主公斷。齊桓公稱霸,阻止了戎狄的侵擾,保衛(wèi)了華夏族的先進文化,在歷史上起了積極的作用。

齊桓公死后,齊國的霸業(yè)衰落。宋國(在今河南省東部)的襄公想趁機爭做霸主。正好這時鄭國(在今河南省中部)依附楚國,宋襄公就領(lǐng)軍討伐鄭國。楚國出兵救鄭,攻打宋國。宋軍被打得大敗,宋襄公也受了重傷,第二年即病傷而死。實際上宋國稱霸沒有成功。

真正繼齊桓公稱霸的是晉文公。晉國在今山西省,和周是同姓國家。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大敗楚軍于城濮(今河南濮陽市南)。戰(zhàn)后,晉國把在戰(zhàn)場上俘虜?shù)某鴳?zhàn)車和步卒,獻給周天子。周天子賜給晉文公一百赤色弓箭,一千黑色弓箭,另外還有香酒、玉石等物。周天子賞賜弓矢,是表示允許其有權(quán)自由征伐的意思。從此以后,晉國便成了各諸侯的霸主。

在晉國稱霸時,西鄰的秦國也開始強大起來。秦穆公任命百里奚、蹇(jiǎn)叔為謀臣,曾打敗晉國,俘晉惠公。但是后來卻在崤(xiáo,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寧縣北)地,遭受晉軍襲擊,被打得大敗。秦沒法向東發(fā)展,只好轉(zhuǎn)而向西,攻滅十幾國,在函谷關(guān)以西的一帶稱霸。

楚在春秋時,陸續(xù)吞并了長江、漢水流域許多小國,勢力逐漸伸展到淮水流域一帶。到楚莊王時,楚出兵進攻陸渾戎(居住在今河南嵩縣),并在東周洛邑的城郊耀武揚威,打聽象征周朝天子權(quán)勢的九鼎輕重,大有代周而取天下的意圖。后來又在邲(bì,今河南鄭州)與晉大戰(zhàn),打敗晉軍,終于成為霸主。

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相繼強大。吳王夫差曾在夫椒(在江蘇省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迫使越國屈服。以后又打敗齊軍。繼而率領(lǐng)大軍北上,在黃池(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同諸侯會盟,與晉國爭奪霸權(quán)。

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后,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決心洗雪前恥。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轉(zhuǎn)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北進王徐(今山東滕州市),大會齊、晉等諸侯共尊周天子,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

“七雄”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魏、韓、趙、秦、齊、楚、燕七國。秦在函谷關(guān)(河南靈寶市)以西;其他六國在函谷關(guān)東,稱為山東六國。

魏國大致包括今陜西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帶地方。魏文侯時,任用西門豹、李悝(kuī)、樂羊等人才,改革惡俗,整頓財政,發(fā)展生產(chǎn),獎勵攻戰(zhàn),逐漸成為戰(zhàn)國初期最富強的國家。

韓國主要在今河南省中部、南部和山西省東南部一帶地方。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實行嚴政,加強國君的專制統(tǒng)治,國治兵強。申不害死,韓又常遭各國侵伐。韓是當時七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趙國的疆域主要包括今河北省中部、南部和山西省北部一片地方。趙烈侯時,節(jié)財儉用,舉賢任能,國勢日強。

秦國是一個大國,大致占有今陜西南部、甘肅東部及四川中部和西部廣大的地方。秦本來是一個文化落后的國家,秦孝公時任用大政治家商鞅進行變法,秦國才日益強盛起來,終至成為東方六國的勁敵。

齊國是春秋初期的強國。齊國的國君原本是姜尚的后裔,后來齊國的貴族田氏勢力漸大,姜姓國君終被田氏取而代之。齊威王時,任用鄒忌等革新政治,選拔人才,修訂法律,獎勵農(nóng)耕,鼓勵群臣及吏民批評朝政,故戰(zhàn)國時期齊國仍然是強盛的大國。

楚國在春秋時已經(jīng)是一個強國。楚悼王時,任用吳起變法。楚威王時,派兵攻取越國浙江以西的土地;又派將軍莊蹻(qiāo)帶兵入滇,擴地數(shù)千里。楚國是當時七國中土地最大的一個國家。

燕國占有今華北大平原的北部直到遼東半島一帶,國都為薊(jì,即今北京)。燕國本很弱小,常受山戎攻掠。燕昭王時,重用名將樂毅,大破齊國兵,才成為北方的強國。

“五霸”“七雄”所代表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zhuǎn)變時期,這時,不論在經(jīng)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上,都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量未墾殖的荒野被開辟出來了,人口增加了很多,華族與其他各族的交往和融合不斷地加強,這一切都為以后秦漢大統(tǒng)一局面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王業(yè)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城县| 韶关市| 汤原县| 甘南县| 饶平县| 江津市| 河东区| 陈巴尔虎旗| 左云县| 东丰县| 化州市| 芷江| 玉龙| 昭平县| 都江堰市| 佛教| 精河县| 山东| 娱乐| 榆林市| 玛多县| 水富县| 徐闻县| 马公市| 峨边| 凤翔县| 洛宁县| 平和县| 普宁市| 辽宁省| 巧家县| 芜湖县| 兴隆县| 历史| 湖口县| 白朗县| 西宁市| 邵阳县| 怀来县| 南阳市|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