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庭生活(3)
- 讀懂青春期的男孩: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父母如何引導孩子
- 章程編
- 4998字
- 2017-11-07 15:10:54
媽媽整天嘮叨,話雖多,但講不到點子上,天天老一套,我聽得耳朵都長繭子了,哪里還聽得進?她整天在旁邊吵吵鬧鬧,我哪能安靜下來做功課呢?我覺得她總不斷地叮嚀,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不斷地責怪,不斷地警告,簡直是對我的極不信任,極不尊重。她這種重復的話既單調又乏味,使我煩透了。
讀懂孩子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容易嫌父母嘮叨呢?因為家長的嘮叨會使孩子感覺自己得不到尊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獨立地做事情,對父母的指令經常會產生反感情緒,家長一次次的嘮叨,不僅會使孩子產生厭煩的感覺,還容易造成孩子的麻痹心理,使孩子最終對什么事情都不以為然,形成“越說越不聽”的局面。即使孩子真正犯錯誤了,父母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對一件事做同樣的批評,也會使孩子的心情從內疚不安發展到反感不耐煩,甚至被逼無奈,只能說出“別再嘮叨了”的話了。
專家給你支招
孩子不能不教育,可是不斷的“嘮叨”顯然不是良策,那么家長該怎么辦呢?
1.控制自己的“嘮叨個性”
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問題造成家長嘮叨個不停,那么家長就要想辦法改善自己的個性。家長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也可以在家里進行“紙條約束”。所謂“紙條約束”就是當你提醒過孩子“快做作業”后,要在紙上詳細記錄下來,比如:提醒內容、提醒時間等,等控制不住又要去提醒孩子的時候,先看一下紙條,想一想需不需要再次去提醒。這樣做,能夠有效地幫助家長改善“嘮叨個性”。
2.相信孩子已經長大
很多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如果沒有不斷地提醒、強調,他們是不會盡全力去學習,去進取的,惰性和拖拉會讓本來素質不錯的孩子喪失成功的機會。由于這種思想認識,很多家長不自覺地變成了嘮叨型家長。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解放思想,相信自己的孩子,要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看他們能不能做到對自己負責,是不是已經長大了。
3.用規則代替嘮叨
如果是子女的原因造成家長不得不嘮叨,那么家長可以采取“用規則代替嘮叨”的方式,這樣做,一方面可讓自己輕松一些,另一方面可讓孩子通過遵守規則,不斷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更健康地成長。
給孩子立規則,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制定規則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所定規則十分復雜,有時非但不利于執行,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第二,要講清楚道理,不要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擺出家長的強權態勢。比如:“你聽我的!”“我說了算!”這一類的話,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吃這一套”的。相反,如果家長能夠用平和的語氣和平等的態度來講道理,相信孩子會順從家長要求的。
第三,立下規則就要遵守,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什么場合,都不應例外。比如:在家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邊也不許。而不應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就會失去規則的嚴肅性,就會失去很多教育孩子的機會。
第四,父母也要嚴格遵守。所有的規則不僅要求孩子遵守,父母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律進食,父母就要在飯桌上做出榜樣,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父母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孩子使用文明用語等。
媽媽送給女兒的母愛小紙條
請相信我會改變,為我已經長大的孩子!
【跟你說你也不懂!——跟不上兒子的新思想怎么辦?】
洪先生是一名國家公務員,15歲的兒子洪宏讓他頭疼極了。洪宏是個滿腦子新思想的孩子,古靈精怪,整天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冒出來。洪先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真怕他哪天給自己闖了禍。
這天,洪先生去洪宏的學校找他的班主任。
“洪宏這個孩子我是非常喜歡的,他很有創意,懂得給平凡的生活提出不平凡的建議。在班級里,很多事情都會特別征求洪宏的意見,比如:出黑板報、排練節目等。”班主任對洪先生說。
“是嗎?真的是這樣嗎?他怎么從沒和我說過呢?”洪先生疑惑極了。
“呵呵,他和我說,他的很多想法你都不認同,所以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說。”老師笑著說。
老師的一番話讓洪先生羞紅了臉,他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思想太不開化了?他決定做出一些改變。
這天晚上,洪宏做完作業正在看電視,洪先生有意湊過來。他看見兒子正在看“宅男宅女”的一個節目,便問:“什么是宅男宅女啊?”
洪宏瞥了父親一眼,說:“跟你說你也不懂!”
“爸爸以前是不懂,現在爸爸也想接受一些新元素啊!不然就被時代淘汰了!”洪先生誠懇地對兒子說道。
“宅男宅女就是……”
這天,洪先生從兒子那里得到了很多新鮮的、以前沒有聽說過的詞匯、信息,除了和兒子談得很開心以外,他還覺得自己年輕了呢!
讀懂孩子心理
跟不上孩子的新思想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他們也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達出來。但是在家里,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卻往往找不到共鳴,他們沒有表達的場所,所以家長很難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更別提跟上孩子思維的腳步了。
第二,有些家長們由于年紀關系,對飛速發展的社會感到不適應,所以,在孩子提出一些新想法的時候,家長經常這樣說:“得了吧你,小毛孩子懂什么,這里沒你說話的地方,你還是老老實實地學習去吧!”孩子剛開了個頭,就被家長給堵了回去。漸漸地,孩子和家長的思想就像兩列背道而馳的火車,越離越遠。
專家給你支招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那是他們生命中一道神秘、迷人而又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風景線。在這個特殊的成長時期,孩子們像海綿一樣,用他們剛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吸取著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知識、文化。家長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有可能落在孩子新潮思想的后面。
1.耐心傾聽,哪怕自己不感興趣
家長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年輕檔”,如果平時沒有時間做“新新人類”,那么至少要嘗試著傾聽孩子對社會上各種信息的看法,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很好的傾聽者,這樣,他們才會有和家長交流的欲望。如果有時間,家長最好能夠多學習一些新鮮的知識,只有這樣,和孩子一起交流才容易產生共鳴。當孩子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大朋友”時,他們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會第一個告訴父母。
2.鼓勵孩子大膽創意
無緣無故否定孩子的新想法,就會在無形之中扼殺孩子的創新意識。家長應該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創意,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配合他們,和他們一起實現夢想。有時即使孩子的想法不切實際,也不應隨意否定。
3.和孩子一起討論
由于知識面的限制和心智的不成熟,孩子的很多“新思想”還是幼稚的,家長應該抓住時機,通過和孩子進行討論的方法加以引導。通過討論,不僅有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同時家長也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一定要放下架子,抓住一切可以和孩子交流的機會。
在18世紀中期,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解放奴隸的事業緊緊牽動了約翰一家人的心。很有抱負的小兒子盧卡斯經常參加大人的討論,他對林肯所倡導的解放黑人奴隸運動表現出很大熱情。一天,他在觀看軍事地圖時突發奇想,認為自己十分有必要向林肯總統提出忠告,否則林肯將會處于被動地位,變得束手無策。盧卡斯將自己的想法鄭重其事地告訴了父親,并闡述了自己的想法。父親馬上熱情地與他展開了討論,他指出了盧卡斯想法中的不足,并圍著地圖深入探討了戰局,把一條條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建議羅列出來,寫成了信。若干天后,他們意外地接到了林肯的回信,信中說:“謝謝你們的建議,我為有你們這樣的國民而自豪!”小盧卡斯開心極了。從那以后,他熱愛上了軍事學,長大后成為了一名杰出的將軍。
和孩子一起展開討論,不但可以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想法,還會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穩定。
媽媽送給女兒的母愛小紙條
競爭優勢的秘密是創新,這在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你把東西交給門衛就行了!——孩子嫌我給他丟人……】
下課了,同學告訴鄭正:“你的爸爸在校門口找你。”聽到此話,鄭正愣了片刻:他怎么來了?
鄭正的父親是環衛工人,“骯臟了自身,清潔了萬人”是環衛工人的寫照,也是鄭正父親的形象。父親站在門口,期盼著孩子的身影。父親褲腳上一大塊黃泥巴,袖口上青一塊白一塊,不知是油漆還是什么臟東西。
“你來干什么?”鄭正側過身子,不愿意正面對著父親。
“哦,你媽媽看天氣涼了,讓我給你送棉襖來!”父親哆哆嗦嗦地拿出疊得整整齊齊的棉襖。
鄭正準備接過棉襖,兩個同學走了過來,問:“鄭正,這是你父親啊?”
“哦,不是,家里的一個老鄉,給我送東西!”鄭正立刻回答。
同學走后,父親愣了,鄭正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淡淡地說了一句:“以后你把東西交給門衛就行了,他們會通知我的!”然后轉身離去。
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父親傷心極了,沒想到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現在嫌自己丟人了……
讀懂孩子心理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記憶力強,情感豐富,但由于青春期是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心理往往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容易出現虛榮心的問題。虛榮心,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一種追求虛假外表的性格缺陷,是一種被扭曲了的自尊心。青春期男孩的虛榮心有以下特點。
第一,普遍性。虛榮心是一種常見的心態,因為虛榮與自尊有關。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當自尊心受到傷害、威脅,或過分自尊時,就可能產生虛榮心。
第二,虛榮心是為了達到吸引周圍人注意的效果。有些男孩為了表現自己,常采用炫耀、夸張、甚至戲劇性的手法來引人注目,例如:用不男不女的發型來引人注目。
第三,虛榮心與趕時髦有關系。時髦是一種社會風尚,是短時間內到處可見的社會生活方式,制造者多為社會名流。虛榮心強的孩子為了趕時髦、顯示自己,也會去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
孩子虛榮心形成的原因主要來自家庭。由于現代家庭的孩子少,父母總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就對孩子有求必應。自己的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別人差,別人的孩子買什么,咱家的孩子也得買,決不能讓人家比下去。就是在家長無意識的縱容下,使孩子的欲望無限膨脹,使孩子的虛榮心一次次地得到了滿足。
另外,由于父母溺愛孩子,總是愛講孩子的優點,掩蓋孩子的缺點,特別是在親朋好友面前經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聽到的大都是贊美的聲音。而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還很差,家長的評價具有絕對權威性,會讓孩子自認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
虛榮心強的孩子在成長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為了滿足其虛榮心而經常說謊,情緒不穩定,不認真學習,缺乏意志力等。虛榮心強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可怕的壞習慣,家長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孩子克服。
專家給你支招
青春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追求知識、踏實做人的作風和品質,使他們遠離虛榮。具體來說,父母應做到如下幾點:
1.以身作則
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要同別人攀比,以免孩子模仿。因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效仿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首先,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同別人攀比,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其次,家長也不要習慣性地給孩子買各種禮物,因為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就會感覺他得到這些禮物是應該的,就會助長他的虛榮心。
2.循循善誘
家長要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多給孩子講道理,循循善誘。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不受委屈,往往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連吼帶打。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多給孩子講道理。要告訴孩子,擁有名牌并不意味著擁有了較高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應根據自己的需要買東西,同別人攀比是毫無意義的,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要教導孩子,對別人的議論,正確的應聽之以正己;錯誤的應讓它隨風飄逝。對生活、學習中的每件小事都應當勤勤懇懇,忠誠老實地對待。要教育孩子,只要自己扎扎實實地掌握了知識,比什么樣的虛名都要強百倍。
3.創造機會
家長要創造機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自己勞動掙來的錢購買所需要的東西。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擔一些家務,然后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兒回報。一分勞動一分收獲,一滴汗水一點回報,要通過勞動讓孩子知道,僅靠不停地向家長張口要這要那,不僅不光彩,而且也行不通。
4.客觀地評價孩子
家長要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不應該過分夸大孩子的優點,也不要掩蓋孩子的缺點。對那些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家長應給予肯定和適度的表揚,切記不要過分放大孩子的優點,否則,容易誘發孩子的虛榮心。而對于孩子的缺點,家長千萬不能袒護,一定要及時指出問題,幫助分析原因,并鼓勵其正確對待,盡快改正。